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最流行民间俗语经典谚语,精致走心!

【谚语俗语第1句】:我数学考了【第99句】:6分,满心欢喜地捧着卷子在爸爸面前炫耀。爸爸看了一眼,轻描淡写地说:“自夸没人爱,残花没人戴,还差0.4分哩,千万别骄傲。”(陕西·佳县)

【谚语俗语第2句】:【 没了王屠,连毛吃猪】没有行家,事情办不好。明代《金瓶 梅》:“可是你对人说的,自从他死了,好应心的菜也没一碟 儿。没了王屠,连毛吃猪。”

【谚语俗语第3句】:【万顷地,独根苗】(惯)独根苗:比喻独生子。指家里财产很多,却后继乏人,只有独子一人,非常娇贵。

【谚语俗语第4句】:电风扇的脑袋——专吹冷风;吹冷风

【谚语俗语第5句】:【 眼不瞎也能算到这一卦】算卦者多为瞎子。谓容易估计。 柳青《创业史》:“我眼不瞎也能算到这一卦哩!我从根就没 指望今年再借。”

【谚语俗语第6句】:【洞庭湖的麻雀——见过大风浪的】(歇)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比喻人见过世面,经历过大的风浪。

【谚语俗语第7句】:天阴得很重,好像很快就要下雨了。小叶在不紧不慢地拾掇着摊在箔上的棉花,她妈妈催促道:“小叶,快点啊,不要绣花绣朵的。”(山东·金乡)

【谚语俗语第8句】:“手当笔,地当纸,比你强的是老师。”奶奶经常告诫我,平时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感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进步。(山东·滕州)

【谚语俗语第9句】:鹅伸脖子一等着挨刀

【谚语俗语第10句】:【鼻子是鼻子,眼是眼】i(惯)本指人长得有模有样,比喻做事情条理清楚,有水平,够标准。

【谚语俗语第11句】:【屙到人头上拿尿洗】(惯)比喻欺人太甚。

【谚语俗语第12句】:鸡叫赶路——越走越明

【谚语俗语第13句】:吃了麻绳子——尽说长话

【谚语俗语第14句】:【大丈夫报仇,十年不迟】谓遇到事情要沉着,找机会对侍。 类似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姚雪垠《李自成》:“大丈夫报 仇十年不迟,何况只用等几个月?气坏了身体可不值!”

【谚语俗语第15句】:【一句好话三分暖】见“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言出唇六月寒”。

【谚语俗语第16句】:【壁笆上挂团鱼——四脚无捞】(歇)壁笆:篱笆墙。本指无法用爪取物,转喻陷入困境,无法施展手脚。

【谚语俗语第17句】:【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谚)和尚跑得了,和尚庙却跑不了。指当事人可以跑掉,但产业还在,有干系的人还在。比喻暂时的应急办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也作跑了和尚有庙在。 跑得了老道跑不了观。观:道教的庙观。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寺。

【谚语俗语第18句】:【两眼一抹黑】(惯)1比喻新到一个地方,什么人也不认识,什么情况也不了解。2指没文化,不识字。 也作两眼一麻黑。 两眼墨黑。 睁眼一抹黑。

【谚语俗语第19句】:【狗眼看人低】(谚)指狗眼看人低矮,这才敢见人就狂吠。借指见识短浅的人总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也作“狗眼看人三分低”。

【谚语俗语第20句】:【铁路巡警——你管不着这一段】(歇)巡警:旧时指警察。指各有各的管辖范围,互不干涉。也指不该管的管不着。 也作铁路警察摆手——管不着这一段。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谚语俗语第21句】:【黄鼠狼给鸡拜年】伪装友好,别有用心。浩然《艳阳天》: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说不定来找我耍什么鬼把戏, 可不能理睬这号人了。”

【谚语俗语第22句】:小彬一到家,就喜欢指使这个干这,那个干那,而自己却连活边都不挨。别人说他是“自己懒又懒,喜欢充老板”。(江西·进贤)

【谚语俗语第23句】:【下河窟窿下河填】指用自身的力量解决。赵树理《邪不 压正》:“我看不用等!羊毛出在羊身上,下河窟窿只能下河 填,高工作员也给咱带不来一亩地!”

【谚语俗语第24句】:我帮妈妈往家里抬肥料,不一会儿,就累得我直喘。妈妈说:“歇一会儿再抬吧,力气是奴才,去了还会再回来。”(湖北·丹江口)

【谚语俗语第25句】:【路是人踩出来的】(谚)指路是要人开创的。比喻人的前途,全靠自己奋力去创造。 也作路是人闯出来的。 路是人走出来的。

【谚语俗语第26句】:【树高不能撑着天】释义:比喻本领再大也有个限度。例句:俗话说得好,树高不能撑着天。孙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

【谚语俗语第27句】:【黄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或说:黄 狗偷食(吃肉),白狗担当(当罪)。赵树理《三里湾》:“咦! 这才是黄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别人愿不愿嫁你,我碍 得着什么事呀?”

【谚语俗语第28句】:【人多出圣人】(谚)圣人:品德极高、智慧极广的人,此处偏指智谋深远的人。指人多出智慧。也指群众中蕴藏着大智大慧。 也作人多是圣人。 人多出智慧。

【谚语俗语第29句】:猪胆包黄连——苦中有甜

【谚语俗语第30句】:【占上风】(惯)指占有优势。

【谚语俗语第31句】:【舍命不舍财】(惯)宁可舍弃性命,也不放弃钱财。指人太贪财。

【谚语俗语第32句】:【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旧时用葫芦装药。指弄不清真相。 台湾琼瑶《彩云飞》:“涵妮瞪大了眼睛,惊异地瞧着,不知道 云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谚语俗语第33句】:【宁死一咳,不死一该】(谚)咳:叹词,表示可惜。该:活该,认为该当如此。指人死有两种结局:好人死了人们表示惋惜,坏人死了人们认为活该。人们应该争取前者,避免后者。

【谚语俗语第34句】:【时势造英雄】客观环境把普通人锻炼成英雄人物。姚雪 垠《李自成》:“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在战争里,会把普普通 通的放牛娃儿、小叫花子,磨练成有智有勇,能征善战的将 军。”

【谚语俗语第35句】:【鲜花插在牛粪上】见“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

【谚语俗语第36句】:【摆架子】“摆架子”形容有的人特别是领导爱装腔作势,高人一等,摆威风,目中无人。 “摆架子”一词源于我国古代民间的一项游戏,后传到日本成为该国的传统体育项目“相扑”。相扑比赛是在两位体重各达几百斤大胖子之间进行,比赛开始时,两个大胖子不穿衣服,用布条遮住羞部,叉开双脚,硕大的两臂摆来摆去,弯着腰昂着头,彼此虎视眈眈。因为相扑运动员摆架势吓人,我国古书中就借它来比喻装腔作势、摆架势显威风的人,一直流传至今。

【谚语俗语第37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谚语俗语第38句】:爸爸与一位干部的亲戚一起找工作,那人找到了,爸爸却没找到。爸爸悻悻地说:“交情有厚薄,砖头有缺角。”(江苏·扬州)

【谚语俗语第39句】:【航船不载无钱客】(谚)航船上不搭载没钱的客人。指凡乘船就得交渡船钱,过路就得交过路钱,这是往来交通的规矩。

【谚语俗语第40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谚)匹夫:普通公民。怀璧:身藏璧玉宝物。普通百姓本来是无罪的,只因为他身藏宝物,遭到权势者的艳羡,容易被无端加上罪名。指金银珠宝会招来灾祸。 也作匹夫无辜,怀璧其罪。 小人无罪,怀璧其罪。

【谚语俗语第41句】:黄鼠狼问鸡卦一凶多鸡(吉)少

【谚语俗语第42句】:【放火自烧身】(惯)比喻本想谋害他人,最终却害了自己。

【谚语俗语第43句】:【未归三尺土,难保百年身】(谚)三尺土:三尺高的土丘,指坟。百年:一辈子。指人只要还没有死,就不敢担保有生之年能不能平安无事。

【谚语俗语第44句】:【房无一间,地无一垅】(惯)形容家境贫寒,一无所有。 也作房无一间,地没一垄。 房无半间,地无一垅。 地无一垄,房无一间。

【谚语俗语第45句】:独个人照镜子一里外是自己

【谚语俗语第46句】:老鸹落到黑猪身上——光看别人黑

【谚语俗语第47句】:【 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指好东西不被赏识,没有派上用 场。陈登科《赤龙与丹凤》:“这才是乌龟吃大麦,糟蹋粮食。 我怎么也尝不出一个乐趣来。” 瞎子点灯,白费蜡指没有必要,浪费。浩然《艳阳天》: “我看咱们多余这一手,瞎子点灯,白费蜡,不如来个干脆 的!”

【谚语俗语第48句】:【棒打鸳鸯两分离】释义:比喻夫妻或情人被拆散。“离”又作“开”。例句:严志和喑喜,说:“许着,咱得给他们帮点劲,别学了运涛和春兰那个,棒打鸳鸯两分离!”

【谚语俗语第49句】:【牛鼻上穿绳,哪里情愿】释义:指很不愿意。例句:大阿哥性好游狎,要他静心读书,好像牛鼻上穿绳,哪里情愿?

【谚语俗语第50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谚)该采取果断措施时却优柔寡断,其结果是反而遭受祸乱。指处理问题,贵在果断。 也作当断不断,必留后患。 当断不断,自遭其乱。 当断不断,必惹麻烦。

【谚语俗语第51句】:【 深山出俊鸟】偏僻之处出现人才或美女。张孟良《儿女 风尘记》:“真是深山出俊乌,穷人家居然生下这样的美女。”

【谚语俗语第52句】:【话不投机半句多】谓没有共同语言,谈不到一块儿去。 海外於梨华《三人行》:“可是小傅这时真有话不投机半句多 的感觉,说着就要走。”

【谚语俗语第53句】:【兵贵于精】(谚)兵:军队。指打仗的军队不在数量多,而在于训练有素,精干善战。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谚语俗语第54句】:【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原义为:秀才在家读书,就能知 道社会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识广博,或消息灵通。鲁迅《南 腔北调集》:“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 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谚语俗语第55句】:【得意不可再往】轻易得到好处,可能有圈套,或遭嫉恨, 要警惕。得意,也说:得便宜、得利。清代《儿女英雄传》: “古人说得好:得意不可再往。我邓老九这就够瞧的了,再 说也不可向世路结仇。”

【谚语俗语第56句】:扁豆绕在竹竿上——有靠了

【谚语俗语第57句】:【盗憎主人】(谚)指盗贼憎恶主人的防范。比喻邪恶小人总是忌恨使他不得恣意作恶的正道直行的君子。

【谚语俗语第58句】:【轻敌者必败】(谚)指轻视对手,必定会招致失败。

【谚语俗语第59句】:妈妈教我写作文,连讲了几遍,我还是不会写。妈妈生气地说:“脑子生锈了?就是个木头疙瘩,踢一脚也能翻三个过儿。”(安徽·濉溪)

【谚语俗语第60句】:老鼠上锅台——熟路

【谚语俗语第61句】:我去给奶奶盛饭,不小心把碗碰破了。奶奶风趣地说:“你呀,做活都要工钱,下岗去吧!”(河南·滑县)

【谚语俗语第62句】:【耗财买脸儿】(惯)指耗费钱财是为了面子上风光。

【谚语俗语第63句】:【养多大的鸟儿,置多大的笼子】释义:比喻花钱做事不能浪费。例句:“……咱们就得这样,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俗话说:养多大的鸟儿,就置多么大的笼子。咱不能花大家的钱像掰着不疼的牙……”

【谚语俗语第64句】:飞机里伸出个巴掌来一高手

【谚语俗语第65句】:【一句话三个谎】极言说谎,不可相信。类似的:除了唾沫 都是谎。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两口子过日子,得真 心换真心,不能一句话三个谎。”

【谚语俗语第66句】:一位阿姨又没领到工资,她找到厂长说:“我们出钱买马给你骑,你骑了一年只剩一张皮。”(广西·柳州)

【谚语俗语第67句】:鳄鱼吊孝——假慈悲,真凶狠

【谚语俗语第68句】:【典账买黄鱼】(谚)典账:典质,用物作抵押借钱。黄鱼:即石首鱼,头大尾窄,身体侧扁。宁可典账,也要买黄鱼吃。指黄鱼肉嫩味美,十分诱人。

【谚语俗语第69句】:【好男儿志在四方】释义:有志气的男儿不可守在家中。例句:现在的形势,只有投靠共产党才能实现这一愿望。谢成德从枕头底下摸出三块银圆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不要挂念我。……”

【谚语俗语第70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俗语比喻造什么因,得什么果。它看似一条农谚,却是一个典故,典出明代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二十九卷。说的是宋高宗(赵构)绍兴年间,有个叫柳宣教的书生考中进士,当上临安(今杭州)府尹。上任时,厅下一应人全部来参拜,唯独城南水月寺住持玉通禅师不到。柳宣教怀恨在心,决心报复他,定下一计,让一个叫红莲的绝色女子去与玉通禅师私通。玉通禅师得知上当,当晚自处圆寂。他死后,同样没有放过柳宣教,投胎柳妻,生下一女,名叫柳翠,不守妇道,干尽风流韵事。佛家认为这是玉通禅师对柳宣教的惩罚性报复,该到此为止了,便决定找个机会度玉通禅师出世。也就是说要使玉通禅师的化身——柳翠皈依佛门。所以,佛家委派法空长老点化柳翠。一天,法空长老来到柳翠门前化缘,柳翠问道:“师父,你有何本事来此化缘?”法空长老说:“贫僧没有什么本事,只会说些因果之事。”柳翠问道:“什么因果?”法空长老说道:“前为因,后为果;作者为因,受者为果。如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种是因,得是果。没有播种,哪里会有收成?好因得好果,恶因得恶果。”一番话,说得柳翠一下子明白了。她死后,人们都说是活佛显化,很多人赶来送葬。

【谚语俗语第71句】:星期天,小姨带着一周岁的表妹来我家做客。妈妈对我说:“你带表妹到那边玩,我和小姨文案话儿。”可是,我无论怎么哄,表妹就是不肯跟我走。妈妈笑着说:“官儿不离堂,孩儿不离娘。你自己玩去吧!”(河南·林州)

【谚语俗语第72句】:有一道数学题,爸爸给讲了一遍,我还没弄懂,他却做别的事情去了。我对妈妈说:“爸爸辅导他班里的学生那么认真,可是对我……”妈妈接过我的话说:“你爸是家里的和尚不做家斋。”(安徽·庐江)

【谚语俗语第73句】:一窝狐狸——不嫌臊

【谚语俗语第74句】:【风吹连檐瓦,雨打出头椽】(谚)连檐瓦:瓦房上放置在檐口的瓦。 出头椽:露在房檐外的椽头。指连檐瓦风来先吹着,出头椽雨来先打着。比喻冒尖人物往往容易先受冲击。

【谚语俗语第75句】:岩石上的树木——自有活法

【谚语俗语第76句】:【林子大了,什么鸟儿没有】情况复杂,什么人都有。浩然 《艳阳天》:“十个指头伸出来还不能一般齐哪,林子大了,什 么鸟儿没有?这种人总归是一个半个,成不了大气候,您别 往心上放就是了。”

【谚语俗语第77句】:【七月的天,孩子的脸】(谚)指七月天忽晴忽阴、忽热忽冷,就像小孩的脸一样哭笑无常。

【谚语俗语第78句】:【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释义:比喻小人物掌不了权,例句:我看他贵发是猴屁股坐不住金銮殿,快没啥好“戏”唱了!

【谚语俗语第79句】:近视眼捉蚂蚱——瞎扑打

【谚语俗语第80句】:【直肠子没弯儿】人直爽,不会用心眼儿。类似的:一根肠 子通到底。浩然《艳阳天》:“我这个人直肠子没弯儿,有什 么讲什么。”

【谚语俗语第81句】:【属蚂蚱的——不按着不屙屎】(歇)蚂蚱:蝗虫。比喻不采取强硬手段就不接受指令。常含责骂意。

【谚语俗语第82句】:【穷汉妻,半张犁】(谚)穷汉的妻子,干起活来要顶半张牛拉的犁。 指旧时穷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劳力活,生活负担十分大。

【谚语俗语第83句】:【何首乌】何首乌,是我国特有的一味名贵中药材,其茎、根皆可入药,而且药用价值很高。相传在唐代,有一个姓何名田儿的人,因其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到了五十岁仍无子。有一天晚上,他饮酒过多,醉卧田野,在朦胧中看见两株树藤相距三尺,苗蔓相交,觉得很奇怪,就连根掘起,根部长得像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何田儿把此物带回家,但无人认识。有人对何田儿开玩笑说:“你年老无子,这可能是天赐神药,有儿有女为何不吃吃试试?”田儿就把它切碎,每天服用少许。说也奇怪,连服数月后感觉精力强盛,旧疾都痊愈了;相继服用了一个时期,原来已经花白的头发也都变乌了,并且在十年内生了几个子女;他改名能嗣,活到一百多岁。能嗣的儿子延秀、孙子首乌,终生服用此药,都健康长寿,晚年须发仍然发黑。由此,这一药的名声传开了。后人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为药名,叫“何首乌”。

【谚语俗语第84句】:船老大坐后艄——见风使舵

【谚语俗语第85句】:【斩草除根,萌芽不发】见“剪草除根,萌芽不发”。

【谚语俗语第86句】:石灰拌白糖——分不清

【谚语俗语第87句】:【癫狂的马容易闪失,慌张的人常出乱子】释义:比喻做事要谨慎稳定,不可轻举妄动。例句:头脑不要发胀,这些年来,咱们吃亏就在于轻举妄动,别忘了,癫狂的马容易闪失,慌张的人常出乱子。

【谚语俗语第88句】:【船到江心补漏迟】有问题及早解决,迟了就难以挽救。 明代《醒世恒言》:“过迁渐渐自怨自艾,懊悔不迭。正是临 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谚语俗语第89句】:【人嘴两张皮】(谚)人的嘴不过是两张皮,怎样说都由你。指话是由人说的,只要讲出道理就行。也指无论什么话,都能从嘴里说出,不能当真。 也作人嘴两张皮,反正都是理。 人嘴两片皮,各说各的理。

【谚语俗语第90句】:爸爸穿上一套西装,我和姐姐都说潇洒。妈妈打趣地说:“今天,你爸爸是老山羊打喷嚏——洋(羊)气冲天。”(河南·西华)

【谚语俗语第91句】:桅杆上挂灯笼——高明

【谚语俗语第92句】:【树高千丈,叶落归根】释义:比喻人最终总希望回到故乡;也比喻事情终究要归结到某处。“千丈” 又作“干尺”。“叶落”又作“落叶”。例句:兀术道:“古人有言:‘树高干丈,叶落归根。’卿家若然思念家乡,某家差人送你回国。”

【谚语俗语第93句】:【铁匠没样,边打边像】(谚)样:样子,样品。本指铁匠干活没有供模仿的样品,靠经验和技巧,打着打着就合乎要求。比喻做事没有固定的模式,边做边摸索,总会成功。

【谚语俗语第94句】:鹅行鸭步——磨磨蹭蹭;磨蹭;大摇大摆

【谚语俗语第95句】:【双拳难敌四手】(谚)双拳:一人。四手:二人。一个人势单力薄,难以对付两个人。指在双方争斗的较量中,总是寡不敌众。 也作双拳难抵四手,好汉也怕人多。 双拳难敌四手,四手还怕人多。

【谚语俗语第96句】:【叫向东,不敢向西】(惯)形容非常听话、顺从,不敢有丝毫的反抗。 也作叫朝东朝东,叫朝西朝西。 叫东,就不敢西。

【谚语俗语第97句】:勒紧裤带拉二胡——饿(恶)作乐

【谚语俗语第98句】:【出污泥而不染】释义:比喻人从污秽的环境中出来,却能保持纯洁的品质,不沾染坏习气。 “污”又作“淤”。例句:田月轩立刻尊敬地说:“对。这就是叔的可贵之处。‘渐于兰则芳,渐于鲍则臭’,叔久居鲍鱼之肆,尚能分别香臭,出污泥而不染,难得呀!”

【谚语俗语第99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原为佛教用语,指改恶从善。成语: 改邪归正。香港梁凤仪《西风逐晚霞》:“他要放下屠刀,立 地成佛是他的事,把我也惹穷了,我可不依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489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