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语句-佛语经典
【佛语禅语第1句】:【佛心禅语】 足恭伪态,礼之贼也。苛察歧疑,智之贼也。
【佛语禅语第2句】:身被忍辱甲,手提智慧剑,自在降魔军。《华严经》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佛语禅语第3句】:般若智慧虚空万有,知足第一富,无病第一贵,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佛语禅语第4句】:【天天禅语】生命的乐趣是亲身付出,发挥生命的价值。
【佛语禅语第5句】:【佛语禅话】到德是本分事,礼仪是做人的规则。
【佛语禅语第6句】:妄念虽多,如云海奔涌而无根。念佛纵弱,如片石屹立而不移。
【佛语禅语第7句】: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道与生活零距离、菩萨道与生活成为一体。
【佛语禅语第8句】:【天天禅语】的事,认真投入;远离不对的事,就能转苦为福。
【佛语禅语第9句】:设满世界火,必过要闻法,会当成佛道,广度生死流。《无量寿佛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10句】: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
【佛语禅语第11句】:道路曲折坎坷并不是通向目标最大的障碍,一个人的心志才是成败的关键。
【佛语禅语第12句】:有占有欲的人,最终舍弃了自身。南传《佛教格言-烦恼品第四》
【佛语禅语第13句】:【环境与人】 一个人如果不能改造环境,就会被环境所改造。
【佛语禅语第14句】:假如我们不能给予他人什么,就不要期待他人能给予我们什么。
【佛语禅语第15句】:每日小额布施,持之以恒,反馈社会,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语禅语第16句】:【天天禅语】对己,修正行为;对外,付出良能。
【佛语禅语第17句】:从没有杂念、恶意,培养善念,还要进一步——不执著。
【佛语禅语第18句】:我们若能透彻此理,再难看的脸或难听的话,也能
【佛语禅语第19句】:【佛心禅语】 苦不是障碍负担,而是契机今日的苦,便是明日的甘美。
【佛语禅语第20句】:勇气不可失,信心不可无,世间没有不能与不可能的事,只怕——不肯。
【佛语禅语第21句】: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佛遗教经》
【佛语禅语第22句】:【天天禅语】能过清淡生活,最知足;有余力帮助他人,最富有。
【佛语禅语第23句】: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无法担当。
【佛语禅语第24句】:珍惜他人,才是珍惜自己。南传《佛教格言·人品第一》
【佛语禅语第25句】:有礼的人,人见人欢喜;讲理的人,人见人尊敬。
【佛语禅语第26句】:【佛语禅话】如果人人能节省、惜福,贫穷就不存在。
【佛语禅语第27句】:【天天禅语】安心睡、快乐吃、欢喜笑、健康做,是人生四宝。
【佛语禅语第28句】:应善调伏心,心调能引乐。(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二
【佛语禅语第29句】:处处能度众,修行宜绝迹于尘寰,悟道当涉足于世俗。
【佛语禅语第30句】: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佛语禅语第31句】:【大彻大悟的佛学智慧】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佛语禅语第32句】:【天天禅语】每有受灾就是福,能投入做帮助人的人,就是“福中福”。
【佛语禅语第33句】:现在人人都在讲幸福指数,(倾述林文案馆网)为何经济的高低并不和幸福指数成正比?
【佛语禅语第34句】:【佛心禅语】 我们以“八心”来孝敬父母,回报恩德。“八心”
【佛语禅语第35句】:保持心灵的寂静,那就是幸福和快乐。南传《佛教格言·杂品第十二》
【佛语禅语第36句】:于一切佛生慈父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华严经》卷五十三,离世间品
【佛语禅语第37句】:一味地想改变别人,不自我修正,会造成心灵失调。
【佛语禅语第38句】:俗话说:“欲望不多的人,就没有失望;欲望越大的人,痛苦越多。”
【佛语禅语第39句】:一个女人,太四平八稳了,端正得过分,始终是不可爱的!
【佛语禅语第40句】:愠于怨者,未尝无怨。不愠自除,是道可宗。《法句经》卷上,双要品
【佛语禅语第41句】:如虫在溷中,不知东与西,结着于淫欲,盖此亦虫伦。《出曜经》
【佛语禅语第42句】:【佛心禅语】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佛语禅语第43句】:谁最先掌握了信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佛语禅语第44句】:【不应向环境屈服】 真正失败的人就是向环境屈服的人。
【佛语禅语第45句】:保守传统,恪守传承,信仰永不改革。随顺时代,随顺众生,弘法必须开放。
【佛语禅语第46句】: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并非完全由客观环境造就。
【佛语禅语第47句】:【天天禅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则愈做愈欢喜。
【佛语禅语第48句】:爱不是要求对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无条件地奉献,做到事事圆满。
【佛语禅语第49句】: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心地观经》卷八,观心品
【佛语禅语第50句】:我们做人最朴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佛语禅语第51句】: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文殊说般若经》
【佛语禅语第52句】:【佛语禅话】有多少时间,就要走多少路、做多少事。
【佛语禅语第53句】:若断爱无余,如莲花处水,芘刍舍此彼,如蛇脱旧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五
【佛语禅语第54句】:自信不是自大,自信也不是自恋,自信实际上是一种扬长避短的大学问。
【佛语禅语第55句】:【天天禅语】简单,可以净化人生;复杂,会丑化人生。
【佛语禅语第56句】:爱护花草树木,不可随意采摘,进而要热心参与植树造林等绿化工作。
【佛语禅语第57句】: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正法念处经》卷十六,饿鬼品
【佛语禅语第58句】:幸福源自内心的简单,简单使人宁静,宁静使人幸福。
【佛语禅语第59句】:换一种活法,尽管生命的结局一样,但人生必定不同。
【佛语禅语第60句】: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总根子,是我们众生迷惑的根源。
【佛语禅语第61句】:不知真实,说名无明。《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卷下
【佛语禅语第62句】:【经典禅语悟道】 以为绣出的鸳鸯举世无双,其实巧手之外还有更强的巧手。
【佛语禅语第63句】:【佛语禅话】将人生的挫折视为教育,不畏艰难、愈挫愈勇,即是生命的勇士。
【佛语禅语第64句】:【秋叶与笼中鸟】 树上秋叶犹恋树,笼中鸟死方出笼。
【佛语禅语第65句】:【天天禅语】利用时间体会人生,融会道理,不但能成就自己也能帮助他人。
【佛语禅语第66句】: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佛语禅语第67句】:【天天禅语】心中有爱,就是富有人生;福缘共聚,就是美善人间。
【佛语禅语第68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让父母欢喜、安心,就是孝顺。
【佛语禅语第69句】:人心自危,是动荡的根源;人人安心,社会才能安定。
【佛语禅语第70句】:佛言:我哀悯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无量寿佛经》
【佛语禅语第71句】:宁取人见如须弥山,不起无所有增上慢空见。《楞伽经》卷三
【佛语禅语第72句】:言行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我这样对世界是否有害?
【佛语禅语第73句】:【佛心禅语】 小偷是小人,但他的智力超过君子。
【佛语禅语第74句】:【天天禅语】能指引正路,是良师;能同行正道,是益友。
【佛语禅语第75句】:人在诵经时,心也应在诵经;人在打坐时,心也要在打坐。
【佛语禅语第76句】:【佛心禅语】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佛语禅语第77句】:廓彻十方自性境界,触事全真。(宋)真净克文禅师《古尊宿文案》卷四十三
【佛语禅语第78句】:要能放下,才能提起。提放自如,是自在人。(当代)圣严《108自在语》
【佛语禅语第79句】: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佛语禅语第80句】:以无护为方便圆满戒度,犯、无犯相不可得故。《大般若经》卷三,学观品
【佛语禅语第81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宁可德行优秀而消失肉体,也不愿无德而苟活在世。
【佛语禅语第82句】: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法句经》卷上
【佛语禅语第83句】:【智能与愚痴】 做该做的事是智能,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佛语禅语第84句】: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一切幻化。《仁王般若经》卷中
【佛语禅语第85句】:【忏悔】 犯了错应及时起忏悔之心,才能清净无烦恼。
【佛语禅语第86句】:【天天禅语】凡事因贪而贫,去贪就简,克己勤俭即能兴家。
【佛语禅语第87句】: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唐)寒山《寒山子诗》
【佛语禅语第88句】:【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言行要忠诚守信,表里要一致。
【佛语禅语第89句】:与诸众生世间、出世间种种乐事而为依止。“四十华严”卷二十七
【佛语禅语第90句】:而“格”是格正,司马光解释为格杀,也就是说要格除物欲,人心才能向善。
【佛语禅语第91句】:能以他人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是最满足、最富有的人生。
【佛语禅语第92句】:凡事先由自己做起,奉献爱心要从自己开始,柔和
【佛语禅语第93句】: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探花违王上佛授决经》)
【佛语禅语第94句】:心能安四方皆好,为道莫还乡,还乡道不成,溪边老婆子,唤我旧时名。
【佛语禅语第95句】:【天天禅语】生命的价值,在于能为人间负责任。
【佛语禅语第96句】:把盐放入一杯水中,会咸得发苦,而撒进一个湖里,会没什么味道。
【佛语禅语第97句】:执事以尽心为有功。待客以至诚为供养。(唐)百丈怀海禅师《示丛林要则》
【佛语禅语第98句】:供养善者,不与恶人,是菩萨谬。《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佛语禅语第99句】:【佛语禅话】人生的最后,奉献躯体作医学教育,是生命的勇者。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41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