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贾诩语录
贾诩字文和,在三国杀中是以一个毒士的身份登场的,从他的台词中也能听出来,他善于用计,而且计谋都是非常厉害,能做到中者必死的地步,所以也被说成毒士贾诩。在游戏中的技能,一个是非常强大的防御技能,可见他是很擅长保命的,还有一个【完杀】,能限制场上的角色使用桃,往往能做到一击致命的效果,而他的队友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不过常言道:“人在江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次他就被这些武将阴到了,还利用自己的技能【完杀】。
陈琳
【笔伐】
“笔墨纸砚,皆兵器也!”陈琳为什么能阴到贾诩呢?那得看看他的技能【笔伐】,这个技能可以说是卖血将的克星,同时也克制哪些没什么手牌的武将,几乎能让其失去一点体力。那么利用这个技能的特性,就能让贾诩在自己的回合失去1点体力,如果自己正好没桃也进入濒死状态,队友都救不了,真是被自己完杀了。
何太后
【鸩毒】其他角色的出牌阶段开始时,你可以弃置一张手牌,视为该角色使用一张酒,然后你对其造成1点伤害。
“怪只怪你,不该生有皇子!”何太后本是就是一个狠毒的女人,在三国杀中也是按照这样来设计的,可以用技能【鸩毒】赐给对方毒酒,让他受到伤害,不过也是有风险,万一又被他酒杀回来就悲催了。利用这点,在贾诩回合开始时,就能赐他一杯毒酒,还是带【完杀】的毒酒,说不定真就被这样坑死了。
每天更新原创内容,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
《三国杀》里有哪些能完杀贾诩的武将
贾诩的完杀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恶心的锁定技了,在这个技能面前,华佗也变得手有红牌但能力不足了,那么什么情况下贾诩会自食其果呢?
情况一:乱武被杀
贾诩施放乱武时,如果有人把杀指向他,恰巧他又没有闪,或者闪不掉进入濒死阶段,按照乱武的描述,只能是他自己救自己,其他队友是不能对他施行救援的。
情况二:决斗搬石砸脚
同样的道理,决斗没有拼过对手,正所谓搬石砸脚,这一下可以直接把自己砸没了。
以上两种情况对于任何武将基本都可以做到,另外还有一些武将的特殊技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夏侯惇:伤我者,十倍奉还
夏侯惇这种带有反甲的武将,是有很大几率可以在贾诩对其造成伤害后,直接刚烈将其带走,完杀贾诩。同样的道理,我们还可以联想到另外一个武将,他就是嵇康,嵇康在受到伤害后,也是有几率把贾诩带走的。
小乔:替我挡着
有小乔在,贾诩有很大几率会承受自己完杀的报应,只要有红牌,小乔在贾诩回合受到伤害后,是可以转移伤害到贾诩身上,这足够让贾诩喝上一壶,自己“享受”完杀带来的“快乐”。
神司马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神司马懿和以上都不一样,他之所以拥有完杀是因为他觉醒后是可以获得这个技能的,可以完杀任何人,当然,也包括贾诩,在这里我要说一下,左慈是不行的,因为左慈不能化身场上已经有的武将,所以,左慈不能通过化身完杀贾诩。
怎么看待三国杀贾诩拥嫡的台词
贾诩是个非常非常可怕的人,这点毋庸置疑,他闭门不出不主动为曹操出一计一策,曹操要是问他自然是会尽力辅佐,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因为之前出谋划策被世人评为乱武之人。他的哪一次计谋没有成功过呢(虽然后果会很严重)?曹操确实问过立世子的问题,他的回答是看看袁绍刘表主公你就应该心里有数了。闭门不出的第二个原因我猜是因为他看到了司马懿,同样跟他是狼派“谋己”,郭嘉已死,荀彧荀攸忠于汉庭,当时能和他不分伯仲的只有司马懿(曹操死后),司马懿是支持曹丕的,换作任何人都会这样曹丕上位即满足立长不立幼的古训避免一些非必要麻烦也可以为自己的将来做出非常有利的铺垫,想想曹丕和曹氏一族怎么对待司马懿,再想想贾诩是曹操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谋士。藏是他无奈之举,而台词确实不适合真实的贾诩,我更喜欢那句“我竟然漏算了你?”
为什么在《三国杀》游戏中,山包贾诩属于群不属于魏
《孙子兵法·军争篇》云: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
作为我国军事学的基础典籍之一,《孙子兵法》内囊括了大量的经典军事理念,这一典籍也被日本的武田信玄运用到战争中。前文的引用中,其黑体字部分大概是对军队整体状态的一个要求,孙子认为,一个合格的军队,其冲锋速度就应该快速如风,当需要踱步时又能像严整的森林一样,进攻敌人时,象烈火吞噬般惊人,部队驻守时,又能象山岳一样不可动摇,隐蔽时,象阴云遮天不见日月星辰,奇袭时犹如万钧雷霆,打敌人个措手不及。
我前面说了一大堆,可并非是废话…三国杀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桌游中的经典之作,除了其相对平衡的游戏体系及人气超高的游戏背景外,更多的层面就是他的游戏内涵了。在标准版上市就受到无数好评的前提下,官方马上“顺从民意”推出了军争卡牌扩展包,使整个游戏的进程加快了许多,同期推出的神话再临·风武将扩展包也让整体游戏又加入了不少新的体系,之后的。既然题主问到贾诩为什么是群势力,我们就从他所在的林包(注意,是林包不是山包)入手谈谈吧~
林包是玩家公认的神话再临系列中武将技能最为全面的扩展包了,林包的普通武将有8位:孟获、祝融、曹丕、徐晃、鲁肃、孙坚、贾诩、董卓。如果说之前火包的出现让激进党大呼过瘾的话,那么林包简直就是抖S的春天了,这个扩展包内有众多自带翻盘和硬控功能的武将,如太子丕,他的血液就是他人跳过回合的资本;如鲁大师,这个不必多说,团战可以输大师必须死;如徐局长,牌都摸不了了还玩个毛线;再入孙坚、孟获之流,学越少越能体现价值和奇迹。官方数据统计,就是在林包正式投入到OL中,身份局反贼的胜率才开始飞速的飙升,可见这其徐如林间接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我不打你,但我能控到你托管的游戏理念。
而林包内的贾诩,拥有这最强的单杀技能【完杀】,也因为【帷幕】的存在让他有了防御的资本,如果在配上仁王盾,防御属性简直突破天际。而群势力的贾诩也让许多玩家有所疑问(就像群庞德那样),但我们来看贾诩在小说或是在历史上的表现,也就能略懂一二了。贾诩是那种平时话不多,但每次出策基本都能左右当时的时局,当然最为出名的还是贾诩一言就造成了“李郭之乱”,致使长安血流成河,这也是技能【乱武】的设定。再往后,贾诩很明智的和张绣投降了曹操,又在官渡之战前提出了“四胜论”,也间接使得兵力落后袁绍的曹操有足够的信心去官渡作战。综上所述,贾诩的武将技能就是为群雄割据时的他准备的,官方为了贴合背景,就让贾诩先在群势力出道了。
而魏贾诩的技能【间书】是贾诩为了保住曹操扩张地盘于是就让曹操去离间马超和韩遂,后来曹丕为争皇位也多次向贾诩请教,曹操也是如此,于是我们看到魏贾诩居然有了一点“难知如阴”的气场,这就不太合适了。
所以林包武将真的能给玩家一种整齐的大部队齐头并进,既能要保护自己安全又能保持气势,给对方造成无穷压力的体验感(这句话好像读不通,不过大家知道我的意思就好啦)。
所以说,我们不能为了玩游戏而玩游戏,而是要在游戏中去收获诸如历史、文化、哲学、美学、心理等领域知识的提升,了解游戏为什么要这样设定以及设定的初衷,否则你玩一辈子游戏也只能是个菜文鸡(这话从我口中说出来怎么感觉怪怪的…)。
文/车逻辑的逻辑
英雄,也会孤掌难鸣啊~
三国杀:贾诩和李儒哪个比较强呢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两个武将其实都比较强力
贾诩生存能力要略好一点,绝杀技能也非常有用。
李儒就是比较考验操作了,输出非常好,就是生存能力略差。
怎么看待三国的贾诩这个人
洞悉人性应该是对贾诩最中肯的评价。在三国里贾诩号称‘’毒士‘’也可以说明此人既有良谋,也有毒计。更为难得的是,贾诩数次‘’投降‘’但却能够安详晚年,平安一生。在三国那个动乱的时代实在是异数。
在三国的乱世之中。忠于其主自然值得赞赏。但趋利避害是人性的必然。贾诩就是后者。用现在的话说贾诩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然他有足够的能力和才华为他人所用,和那些碌碌之辈有所不同。 更进一步说就是贾诩的个人价值观有问题。贾诩的政治预见性太强了,会审时度势会站队, 聪明绝顶。既善于谋身更善于谋己,三国里面比他高明的谋士不少。忠于其主的是死 逃亡。而笑到最后的是贾诩,智商与情商集于一身。
实际就个人操守而言是无立场无底线,一言丧邦,一言邦。一 言乱天下,无大义于天下,无大功于百姓。无布恩于宇内, 只求闻达于天下。个人成就于天下。但对于一个生存于乱世的书生来说,我们大概也无法苛求于别人。对于贾诩我们应该理解。
可以说,在三国时代,依靠谋略击败曹操,而且曹操都钦佩的人,就是贾诩。.贾诩绝对是三国实力派阴谋家。这谋略之奇之准之狠之绝,颇有些算无遗策的感觉,其所谋影响之巨,无愧于第一谋士之称;他是最典型意义上的权术阴谋家,诸葛亮是阳谋,是治国安邦的。周瑜等人就是打仗的领兵作战。贾诩就是一个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毒蛇。随时都有可能给你一口而至于你死地。只要自己的计谋有用武之地,他任何手段都会使用,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还有一点就是,在三国里善始善终,个人高寿的,而家族又不倒而大放异彩只有两家,一个是司马家,一个就是贾诩家,鉴于司马家篡改位。实际上就贾诩一家。贾诩得以以77岁高龄寿终,死后还被谥为肃候。位列三公。真是奇才与鬼才的化身。贾诩在曹操身边而且以‘’降臣‘’的身份做到善始善终、华丽谢幕实数难得。 贾诩实际上就是情商高。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通时务,会处事,会做人。还能干大事。这样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游刃有余。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三国的贾诩是怎么样的人
贾诩是个智者,是个算无遗策,深谋远虑却又明智保身的人。对人性看的很透,对什么人说什么话,善于保命。现在很多人追棒他。
贾诩,字文和,三国时期一流谋士。在董卓死后,为李傕、郭汜献计反攻长安,为此长安城百姓死伤无数,这也是后人称贾诩为毒士的原因之一。
李傕、郭汜失败后,贾诩转跟张绣。在曹操跟张绣大战时,张绣两次用贾诩的计谋打败曹操。后又劝张绣归降曹操,从而跟随曹操。
曹操与马超的关中联军在渭南大战,几次不能成功。后用贾诩的离间计成功瓦解了马超、韩遂。得以一举平定关中。
曹操立储都是问贾诩而定下太子。《三国志-贾诩传》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於是太子遂定。
贾诩一生是真正的算无遗策。只在关键时间一计定之,平时很少发言,存在感很低,也不拉帮结派。正因为如此贾诩得寿终正寝。《三国志-贾诩传》: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一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三国时期的贾诩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
谢邀!
贾诩号称三国“毒士”!他配得上这个称号,而且是当之无愧最毒的一个。
我最近正在研究老贾,还有很多东西串联不起来,又不想人云亦云。
初步印象是,贾诩这个人用计从无失算。但是他没有什么报复,选择君主的标准也很奇葩。初期大概就是,谁听他的他就辅佐谁,比如像张绣这种没有主见的一介武夫。后来大概大部分诸侯都快要被曹操灭了,贾诩审时度势,又归了曹操。在曹营中非常低调,但是该出手时就出手,该出手时才出手。尤其在曹操立太子的事上,甚至可以说是决定了历史的进程。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上面提到的张绣,跟曹操的宛城之战。张绣用什么贾诩的计谋,差点儿要了曹操的命。曹操虽侥幸逃脱,但是大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手下第一猛将典韦,都死在了宛城。——都是贾诩喂的毒!
一般人认同演义的说法,认为张绣反曹操是因为曹公好色,霸占了张绣的婶娘邹氏。个人觉得这存粹是罗贯中的小说写作技巧和无底线抹黑曹操的体现。因为三国志里面从来没有关于曹操好色误事的记载,如果曹操真的好色,也不会只在战利品中挑选对手的“遗孀”了。这种分享战利品的行为古已有之,汉人和少数民族甚至包括欧洲人都有这个习惯。这是从人类的动物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比如现在的狮群狼群也还是如此。偏偏三国演义把这个本能在曹操身上放大,变成了“熟女控”,曹阿瞒实在冤枉。以曹操的宏才大略,不可能犯这种所谓“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因为曹操不是一般的男人,几乎不可能用下半身指挥大脑。
所以我认为,是贾诩建议张绣反攻曹操。而后来曹操逃跑图中击退张绣追击,贾诩建议他二番追赶,结果大败曹军。可见之前的反叛也是贾诩献毒无疑!连续打败两次不可一世曹军,确实是贾诩炫技的高光表现,够他吹好几年的了!普通谋士有一次就能吹一辈子。
贾诩用计似乎又没有什么目的,不为高官厚禄,也不为新仇旧恨,好像就是为了炫技!好比是一位武林高手,找人比武绝对,不赢钱不赢地,不赢房子不赢女人,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武功天下第一。贾诩之所以“毒”,就是他的计谋有时候很阴损,而且损人并不一定利己。一个不折不扣的计谋玩家!
这个毒士有很多传说,虚虚实实,不能尽信。不能一言以蔽之,不敢妄加褒贬。所以必须深挖,搞清楚老贾到底怎么想的。待我整出一点儿眉目,有点自己的看法再来补上这一节。现在就对不起大家了。
未完待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0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