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描写结尾名句
苦吟派诗人贾岛在名家辈出的大唐一朝,终其一生的努力,也未跻身于一流诗人之列。但凭着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等名句的流传,进入二流诗人之列绰绰有余。在他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思念他,便写了两首诗,其中一首留下一个千古名句,被宋代的周邦彦、元代的白朴等名家引用。这首诗就是《忆江上吴处士》。
忆江上吴处士
贾岛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
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闽国扬帆去诗的大意是: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月亮已经是几度圆缺。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记得在长安有一次朋友聚会那天傍晚,雷雨交加天气已经生出了许多寒意。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角云边。
首句说道,朋友你坐着船前去福建,很长时间过去了,却仍不见你的消息,诗人在平直的叙述中,流露出浓浓的关心挂念之情。接下来诗人写道:我居住的长安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渭水在长安郊外,这是诗人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没起秋风;而此时渭水上已经吹起了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蟾蜍亏复团接下来,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有一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相聚谈心,不知不觉天色已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风急雨骤,雷电交加,带来了一阵阵寒意。这些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结句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
秋风生渭水这首诗中间四句言情谋篇最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说出诗人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亏复圆”,又向下引出了“兰桡殊未返”。其中“渭水”、“长安”两句,是此日长安之秋,是此际诗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了开头,以及“海云端”获得消息之不易,照应了结尾。可谓细针密缕,处处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秋风”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笔,再倒叙昔日相会之乐,行文曲折,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
落叶满长安“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两句也成为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个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整首诗通过对送别时的回忆和离别后环境的描写,表达出对朋友的关心挂念之情。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饱满,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描写李白和朋友的友谊名句是什么
描写李白和朋友友谊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君马黄》
最骗人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赠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林陵》
最醉人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遥远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最伤感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文学中如何用环境描写来表达某种艺术的想法
一般常用的描写手法如:比拟,暗喻,象形等。
环境分为自然与社会(环境),自然可用景物呈现,时间、地点、季节、气候、背景等。社会对人物形象细微具体描绘,人物的心理,情绪,性格,一举一动,甚至一颦一笑为主要特征。
艺术可以是人为臆造出来的一种氛围,而这些又会增加作品的想象空间与感染力。
类似具体的例子,我个人比较喜欢萧红的作品。
环境描写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36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