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好句感受
前言:在幸福的日子中回忆痛苦的时光,会使人更加珍惜拥有的幸福;
也有很多人在痛苦的时候,追忆过去的幸福生活,这又将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当曹雪芹由一个众星捧月,锦衣纨绔,饮甘餍肥,的俏公子转变成寄居在晨钟暮鼓寺庙中的一个小和尚时,回忆起往昔的繁华,是不是觉得一切不过红楼一梦呢?
【第1句】:今之人贫者日为衣食所累,富者又怀不足之心,纵一时稍闲,又有贪淫恋色,好恶寻仇等事
注:像不像在描写现代民生社会现状?
【第2句】:几个人物外貌精彩描写
贾雨村:腰圆膀厚,面阔口方,剑眉星眼,直笔方腮。(肌肉型帅哥)
贾宝玉: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如桃瓣,晴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桃花小奶狗)
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时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心灵身弱,貌美)
王熙凤:一双丹凤眼,两弯柳叶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怒,丹唇未启笑先闻。(精明能干,女强人)
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遇。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外国人看《红楼梦》有什么感受
外国人:看不懂。
看完《红楼梦》的感受怎么样
红楼梦是一部影响世人的读物,深有感悟,小时候读,有些地方不是很懂,大部分人物,还是略懂一二。等到成年看懂了,深思熟虑。不可思意,行为婚姻,反腐,社会,政治,封建思想。给人的感觉有所感悟,曹雪芹老师,给自己的亲身经历,朝政,家庭,社会背景,官僚,反应了种种不幸。一把辛酸泪。滿纸慌唐言。就感觉到故事的真真假假虚幻,带来了红楼人物的悲惨命运,是一本反封建社会主义的题材。给后人留下反醒的一面。体回有所领悟。这就是红楼出了名的名著?红学研究的读物。
《红楼梦》中有哪些好词好句
谢邀。
《红楼梦》里好多诗词都令人过目难忘,忍不住把它背下来。尤其喜欢元春大观园省亲时黛玉替宝玉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須耕织忙。读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在你眼前展开一幅山水田园大写意的美丽画卷。拿来形容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为贴切。
再提经典名著《红楼梦》,其中哪些凄美的句子仍让你感受颇深
说道《红楼梦》中凄美的句子,大约很多人会想起湘云与黛玉在凹晶馆联诗所说的两句
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但是我却想起了在第45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中,书中描写到
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秋霖脉脉,阴晴不定,那天渐渐的黄昏,且阴的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
黛玉因为心有所感,于是摹拟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格调写成《代别离》(代为拟作之意)一首,名之为《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黛玉感怀自己的身世,又因这稀稀落落的秋雨,写就这《秋窗风雨夕》。这首诗配上黛玉此时的处境,凄清不已。
但其实纵观全书,这并不是黛玉写的最好的一首诗。为什么会如此记得这首诗,是因为这首凄美的诗之后发生的事情,却是宝黛感情中最温情的一段。
宝玉不顾风雨,穿着蓑衣就来看望黛玉。书中这样写道:
宝玉忙问:"今儿好些?吃了药没有?今儿一日吃了多少饭?"一面说,一面摘了笠,脱了蓑衣,忙一手举起灯来,一手遮住灯光,向黛玉脸上照了一照,觑着眼细瞧了一瞧,笑道:"今儿气色好了些。"
多温柔的问候啊。在书中又何曾有第二个女子可得宝玉这样挂念。黛玉也深知宝玉待自己的心意,两个人亲亲热热地说起了话,还戏谈说两人就像“渔翁渔婆”“夫妻”。惹得黛玉羞红了脸,伏在桌上咳嗽不止。小女儿的心思真是既可爱又青涩。
这时宝玉看到了这首诗,不禁叫好。黛玉却羞着将诗一把夺过烧了。两个人又一顿说笑,宝玉就要回去。黛玉怕夜里黑路上滑,特意将自己的玻璃绣球灯赠予宝玉。
就这样一段简单的来访,却实打实地看出宝黛二人之心。一个念着一个挂着。诗与人两相比较,诗更凄凉,人更是珍贵与温暖。
每每读到这里,眼前就会浮现出两个两小无猜的少年少女,在蜡烛下,亲密地讲着话,说着事儿,虽然讲的都是小事,但就只是小事也很满足。万语千言尽在眼里心里。
但是这样的温暖却不长久,宝黛爱情终究是个悲剧,此时的温暖也不过是日后悲惨生活的一抹短暂的回忆。87版红楼里,贾府抄家,宝玉被囚,最后被放出来时,手里还只提着黛玉送给他的玻璃绣球灯。心早就没了,但唯一的念想——灯也碎了。
只叹一场梦罢了。
你第一次读完《红楼梦》时有什么感受
第一读红楼梦是在初中时,那时候不爱上课,就喜欢看些乱七八糟的书,我家隔壁有位堂叔很多书,小五义、说岳全传、薛丁山征西,其中很多野史,各种演义,独独没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的武侠小说。四大名著除了红楼梦外,其它三部我都读了,也喜欢,红楼梦嘛我只看了开头两章,觉得索然无味,再也看不下去了,什么破书嘛,竟然能进四大名著之列?从此就再没翻过红楼梦。多年以后,有一次去堂叔那里玩,在他桌上看到一本没封面的书,前面几页已经不见了,我随手一翻看了起来,我记得很清楚刚好翻到第二十八回,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我只用了一个晚上一口气就看完了,合上书我喟然长叹,原来几年前我曾经错过了一本好书。当时的感想只是,宝姐姐那么好,宝玉却喜欢上了林妹妹呢?
《红楼梦》好在哪里呢
谢邀。若有兴趣,可参看本人前几期所写。谢谢。
《红楼梦》好在哪里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写的一部章回小说。位居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
《红楼梦》是世界封建文学的巅峰之作,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诠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经典之作。是中国文学作品,放在世界文学之林,当之无愧的瑰宝。
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众多,个个栩栩如生;语言优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吃喝玩乐样样俱全。值得品味,鉴赏。
更为奇特的是,一部《红楼梦》衍生出无数戏曲,文学,诗词,影视作品等。在各方面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价值。
现存《红楼梦》或《石头记》等版本甚多,请大家最好先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原著。
《红楼梦》第二十四回宝玉非礼鸳鸯时,为什么会完全不顾袭人在一旁的感受
为什么要顾忌袭人的感受?在宝玉心目中,这些丫头的重量都是相同的,没有哪一个更高贵些,更与众不同些。即使袭人是他身边的第一人,与他有过云雨之情也一样。
尽管宝玉对女孩子格外的温柔体贴,不会厚此薄彼,但仍然改不了他身为荣国府公子的身份。在他眼里,这些丫头们也不过是些下人,他如何对待她们都理所应该,她们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对他说三道四,品头论足。而袭人与他有云雨之情,也不过是袭人做为贴身大丫头的本分。哪里会因此而被霸占住宝玉的心。
因为古代大家族中,男孩成人前后,家里会在他们房中放两个婢女以引导男孩的成长过程,袭人也不过承担了她应尽的义务,宝玉怎会因为她而放弃了整片森林!
不但袭人这个丫头没有吃宝玉的醋的资格,就是宝玉的正妻也没有!因为那个时代,嫉妒本身就犯了七出的规则,而宝玉是个从小在三从四德熏陶下的男人,见惯了女子们隐忍的模样,哪里会考虑女孩们的感受。
《红楼梦》哪个版本好
我赞成蔡义江先生的说法,读《红楼梦》当用心去读,他认为作为普通读者当读连贯的百二十回《乾隆抄夲百廿回红楼梦稿》底本加配前八十回抄配而成的北京师范大集团出版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如果有兴趣当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关于江宁织造曹家档案史料》(1975年中华书局出版社)吴铭恩《红楼梦脂评汇校夲》及《红楼梦学刊》有关《红楼梦》的新史料都对研究《红楼梦》是有益的。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368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