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想对同学说的话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8月19日电让中南友谊“彩虹桥”继续延伸——习近平主席暖心寄语激励南非青年

新华社记者孙浩韩亮

八月,在“彩虹之国”南非,冬去春来。一句句暖心信息跨越千山万水,为这里的年轻人带来祝福和希望。

近日,习近平主席给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回信,勉励他们学好汉语,为中南友好事业传承发展、促进中南友谊作出贡献。中非友谊与合作。

十年前,习近平主席以国家主席身份首次访问非洲。访问南非期间,他见证了中南共建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协议的签署。十年来,孔子学院已培养学生近万名。如今,昔日的幼苗已长成一片森林。一大批南非青年带着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这里走向了广阔的世界,为中南友谊的“彩虹桥”不断增添新的色彩。 想对同学说的话。

“南非欢迎你!”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师生热切期待习近平主席再次访问南非。相信此访将为中南文化交流注入新动力,不断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距离。

架起友谊的桥梁

近日,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50名师生联名致信习近平主席,讲述学习汉语的经历、收获和感悟。他们感谢习主席和中国政府为非洲青年提供更多追梦机会,并表示热切期待。希望习主席再次访问南非。

学习汉语带来的机遇“一点一点改变我们的生活,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孔子学院师生写下的联名信,文字真挚,情感真挚,向远方的师友倾诉心声。

信中,师生们详细讲述了对中国的感受和了解,对中国在扶贫、环保、高科技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高度认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人类未来。期待各国携手建设“一个更有活力、包容、繁荣的世界”。 想对同学说的话。

习近平主席回信表示,欢迎广大师生在学好汉语的同时,更深入地走访中国、参观中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用所学、所思、所见、所闻改造中国真正的国家变成真正的国家。向更多朋友介绍一个立体全面的中国,努力当好两国友好事业传承和发展的使者,为促进中非友好合作、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人类。

师生们纷纷表示,将努力学习汉语,为深化中南青年友谊架起桥梁,为构建中南合作共赢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该孔子学院由福建农林大学与德班理工大学合作共建。中方院长吴琳告诉新华社:“十年前,习近平主席见证了孔子学院共建协议的签署;十年后,习近平主席给我们回信,让我们倍感牵挂和关怀。”温暖。”

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强调,中国和南非都是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两国有着特殊的同志和兄弟友谊。学习和了解彼此的语言和文化,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中南要做相互理解、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友好伙伴。”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深化中南友谊的殷切期望。十年来,习近平主席无论是访问南非、接见南非领导人来访,还是举行视频会议,都始终关心和重视中南人文交流。 想对同学说的话。

在元首外交引领和推动下,中南教育、文化、科技、卫生、青年、妇女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扩大。以汉语教学为例,2015年,南非将汉语教学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南两国政府于2019年8月宣布,每年9月17日为南非汉语日。南非目前拥有6所孔子学院,为非洲大陆数量最多的国家。

打开你梦想的大门

真正的友谊始于相互了解和理解。习近平主席在回信中表示,我很高兴看到,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取得丰硕成果。许多南非年轻人通过学习汉语了解了中国历史文化,拓宽了职业选择。实现了人生梦想。

这封师生联名信的作者、当地孔子学院志愿者教师萨内莱恩图利(Sanele Ntuli)正是中南文化交流合作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习近平主席竟然给我们回信,太令人惊讶了!”他说。

这位南非年轻人原本在德班理工大学学习工程学,但因个人兴趣于2018年进入孔子学院。中文老师根据他的祖鲁语名字的发音给他起了中文名字“林森”。

几年来,林森先后四次来中国,从短期冬令营、培训到一年的出国留学,从北京、上海、长沙到福州、青岛、金华。他亲身感受到了中国发展的脉搏,对这个友好国家非常感兴趣。爱情也与日俱增。浓厚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学习让他能够为当地人提供汉语教学,并成为一名志愿者教师。

“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喜欢来我们的中文课。”林森说:“我学过中文,去中国留学,现在教中文。大家都说我的故事很励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

林森说,南非的汉语学习者和中国文化爱好者日益增多,正如他的中文名字所蕴含的含义,“从小树长成森林”。 “我们是南非和中国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学习汉语和去中国,我获得了发展机会。我也希望帮助更多的南非年轻人,让这座友谊的桥梁不断延伸。”

联名信的参与者中有不少是德班理工大学的学生。一名南非女孩,中文名叫司甜,目前正在上二年级。 “对习近平主席的鼓励表示衷心感谢!”她说。 “学习中文对我来说是一次美妙的旅程,也体现了我对未来发展的梦想。”

斯田的同学诺伊说:“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她期待着去中国看看习近平主席的回信。 “我想了解更多。”我希望未来能讲好更多关于中国的故事,为加强南中关系做出贡献。”

铺平发展之路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也不会自动实现。”师生们引用了习近平主席在联名信中的话。

8月18日,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为非洲青年举办菌草技术与创新创业区域研讨会。线上线下参与的嘉宾中有联合国机构负责人,以及尼日利亚、津巴布韦、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官员和代表,以及中国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熙。部分撰写联名信的师生也参加了本次活动。

吴林介绍,德班所在的夸祖鲁纳塔尔省与福建省是友好省份,双方早期通过福建农林大学的菌草技术连接起来。

近年来,这所孔子学院不仅教授汉语,还将汉语与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相结合,为当地青年带来技能培训、交流访问、实习等机会,也将菌草技术融入“中国+”创新创业项目。

正如孔子学院师生在联名信中所说,中国的发展成就激励着他们“为南非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从学习语言、感知文化,到提升技能和个人成长,再到分享发展经验、共同创造创新机遇,中南人文交流不断深入推进,不仅搭建起一座桥梁民心相通,也为共同发展铺平道路,描绘出一幅携手同行、心心相印的美好画卷。在元首外交引领下,中南友谊之树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结出更加丰硕的合作发展成果。 (参与记者:金正、谢江、卢家飞)

来源:新华网

关于想对同学说的话小编已经介绍到这里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5540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