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导师说的话
孔子讲学授业,弟子三千。他被世世代代称为老师。
他的大部分教育理念一直传承至今,至今仍被广泛运用。
今年的中秋节恰逢教师节。
让我们重温一下孔子的十句话:尊师道、尊师德、记师恩。 对导师说的话。
1
孔子说:“我若能自修、修行,则不至于无教”。
孔子说:“只要你带点小礼物来拜师,我就一定会教你的。”
在孔子时代,“捆”是指将两块肉干绑在一起。
赠送给老师,以表达你当老师的诚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 对导师说的话。
人们的智力水平和出生状况有高低不同,但教育是公平的。
孔子招收弟子,从来不看才华,不看门第。
只要你用心学习,你就能从他那里得到教育。
孔子的弟子中有子贡,他是一位富商,家境富裕。还有颜回,每天只能吃白米饭,喝凉水。
颜回和子贡都很聪明,学习能力很强;但像子高、曾参这样的学生基础较差。 对导师说的话。
经过孔子的教育,他们最终都成为了“尖子生”。
2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兄弟,至诚守信,博爱他人,仁慈,能做有余的事,他将学习文学。”
孔子说,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尊敬老师。
信守诺言,与人为善,与好人亲近。
当你做完以上这些之后,如果你还有力气,就回来学习文化知识。
成为学者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品格是基础。
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人品不好也是没有用的。
地基一旦打歪,房子迟早会倒塌。
3
孔子说:“古之士为己,今士为人”。
古人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现在的人们学习是为了向别人展示他们所学到的东西。
世界在不断变化,我们周围的人聚又散,财富来来去去。
只有你学到的知识永远是你的,任何人都无法夺走。
学习不是表演,结果不会说谎。
4
孔子说:“知者不如善者,善者不如乐者。”
孔子说,有知识的人,不如主动学习的人;有知识的人,不如主动学习的人;有知识的人,不如主动学习的人;有知识的人,不如主动学习的人。主动学习的人不如乐于学习的人。
他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底层的学生被动学习;底层的学生被动学习;底层的学生被动学习;底层的学生被动学习。中层的学生学习主动,上层的学生学得快乐。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任何兴趣,仅仅靠强迫来维持学习,就会白白消耗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学习也不会长久。
5
孔子曰:“不怒则不成,不怒则不怒,举一角不以三折回,则无复矣”。
孔子在教学时,总是要求学生首先独立思考。
想了半天还是想不通,就去开导他们;
如果你已经弄清楚但不知道如何表达,请尝试进一步指导他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的工作只是“引导学生进来”,不能接管一切。
一味地给学生喂答案、习惯现成的饭菜,只会让学生变得懒惰;
不如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授人以渔,教人学习,举一反三。
6
子游问孝,孔子曰:“狗、马,皆可养,不敬,何以分之?”
子夏问孝道,孔子说:“难好看,若有事,我尽心尽力。”
子游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狗马也是人养的,如果不孝顺父母,人和狗马有什么区别呢?”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最难的是侍奉父母,保持仪容。”
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子游有能力赡养父母,但态度不够恭敬;
紫霞为人正直,但性格冷酷,不讨父母喜欢。
孔子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和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实现快速发展。
7
孔子曰:“默知,孜孜不倦地学习,不厌其烦地教导”。
孔子常常反思自己:将所见所闻默记于心,苦读而不满足,教人而不倦,这样的事我做了多少?
一个再好的老师,也会担心他的学生。
就连孔子在教学时也会遇到学生逃课,甚至光天化日之下打瞌睡的情况。
《论语》记载“载欲白天睡觉”。孔子也为此大发雷霆,大骂“朽木不可雕”。
回想起来,我仍然压抑着自己的脾气,孜孜不倦地教导着每一位学生。
8
孔子曰:“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孔子说,通过温习旧知识,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和经验。
有了这个,你就可以成为一名老师。
孔子年轻时已是名师。
三十岁时,他背井离乡,不远千里,拜伟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老子说:“你的研究并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做我的老师呢?”
孔子听后,再次躬身说道:“学无止境,如果我向你学习,我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在生活和学习中,人们更加钦佩孔子的学识,更加尊重他的行为。
9
《论语》记载:“夫子常善于勾引我,以言劝我,以礼请我,不能罢休。”
颜回这样评价孔子:“老师善于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用各种经典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各种礼仪来约束我们的言行,使我们无法停止学习。”
孔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尽量把自己的知识视野放宽一些,这样看问题就不会狭隘;
尽量克制自己的行为,这样做事就不会冲动。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育人。
10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病了,子贡请他去见。
孔子提着杖,自在地走到门口,说道:“既然如此,你要晚到什么时候?”
孔子去世前,子贡想去拜访他的老师。
孔子听说后,拄着拐杖在门口等候。
孔子一看到子贡,就叹息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呢?”
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哀悼了三年才离开。
子贡更是守丧六年,表达对恩师的怀念,足见师生情谊之深厚!
如风君说道:
一个人在求学的时候,很幸运能够在一生中遇到一位好老师。
中秋节遇上教师节。这种“巧合”本世纪只发生过三次。下一次发生是在2041年,这也是罕见的。
双节将至,回母校看望老师;无论你走到哪里,别忘了给老师送去祝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对我的老师说:“节日快乐,谢谢您有我!”
关于对导师说的话小编已经介绍到这里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5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