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园孩子的话
“@Everybody”主播张世文说:“城市越来越大,家长的焦虑从高考下降到小学,再到幼儿园,而且逐年降低。”
这确实已经成为了事实,包括我婆婆有时对我不到三岁的女儿说,她想跟她哥哥学写字,但我拒绝了。
不是我不重视女儿的教学,而是她太小了,没必要那么早开始学习读书和算术,这不符合她的发展规律。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开始学习,就能更好地站在起跑线上。因此,当孩子上幼儿园时,他们希望老师教他们阅读、算术等。
我希望我能把幼儿园变成“小学”。这种做法无异于抢苗助长。 给幼儿园孩子的话。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有人三岁就认识三千多个单词,能背几百首诗,让其他家长羡慕不已。
于是父母开始模仿,探寻别人的秘密,然后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强迫他们读书背诵。
结果适得其反。原本有学习兴趣的孩子,会因为过早的接触和排斥而难以进一步学习。
当你违背孩子的规则而让他学习时,他很容易走向相反的方向。
所以,幼儿园的“小学化”就是牺牲基础,消灭最后。虽然孩子在最初的一两年里可以比其他人学得更多,但后来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给幼儿园孩子的话。
这就像拔苗助长的故事。明明时机还没到,你却硬要拉起来,最后孩子半途摔倒了。
国家明确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就是告诉家长在教育上不要急功近利,而是要慢慢来,到了该学习的年龄再推。
因此,父母无论多么着急,都必须遵守规则。
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内容。
私立学校可能允许孩子们很早就学习写作和算术,而公立学校可能会教授非常简单和符号的算术。 给幼儿园孩子的话。
这是不是说明公立幼儿园很懒呢?不,只是孩子不适合那个年龄。
孩子的逻辑思维在7岁之前发展缓慢,4-5岁才开始形成。他能很好地认识字母,但学拼音就很难掌握对应关系和规则。
且不说汉字博大精深,分为声调、韵母、声母、舌音、单音节、多音节等。
写字需要精细的动作和手眼协调,这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孩子写完字后会生气,并对文字产生排斥。
过早的单词识别也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脑成为储存信息的容器。
3-6岁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发育阶段。他们主要以形象的方式思考,只能通过表象来思考。
除了1+1个位数的简单加法之外,算术需要逻辑思维,这对孩子来说难度很大;他们还没有达到可以依靠大脑快速进行计算的阶段。如果是被迫的,恐怕会造成厌学心理。
所以,学得晚的孩子不一定落后,学得早的孩子也不一定受益。
一次,有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问他就读的最重要的大学是哪所大学?
老人说:最重要的不是你在大学学到了什么,而是你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
“在幼儿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把一半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摆放整齐;饭前洗手;午饭后休息;做错事“表达你的歉意;履行你对孩子或其他人的承诺;学会更多思考并仔细观察自然。我想这就是我学到的全部。”
体现了幼儿园的本质。
其实,幼儿园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学习是其次的。
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是很难在家里养成的。只有在幼儿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在老师的指导下,他才会知道:
学会分享、注意排队、保持礼貌。
这些好习惯在幼儿园比在家庭更容易养成。
所以,幼儿园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不是提前学习知识。
3-6岁正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也是上幼儿园的阶段,所以时间也恰逢其时。
因此,当我们的孩子走出校门时,我们不应该关注他们学了多少单词,能数数多少数字,而应该关注他们是否更有礼貌、开朗。
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可能会忘记,但养成的习惯可能会影响一生,就像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一样。
幼儿园应该养成哪些习惯?
1.学会生活
开始自己在家吃饭,看到父母忙碌,就会主动帮忙,自己刷牙、洗脸、上厕所。老师不会溺爱孩子,目的是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
2.培养良好的品格
在与同伴的相处中,我学会了交朋友、帮助别人,甚至学会了在发生矛盾时如何化解矛盾、重归于好。改变家里只有一个人的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
3. 培养学习技能
这里的学习并不是指孩子看书、看书,而是老师通过娱乐、手工、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其他知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拓宽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是一味地向孩子灌输知识,也不是提前跳跃。
孩子们的学习之路还很漫长。不要让孩子过早地接受学习,从而牺牲他们难得的快乐童年。
幼儿园的时光是一生的记忆,不要打扰。
等到孩子能够学习后再准备。
关于给幼儿园孩子的话小编已经介绍到这里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623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