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小班社会教案

小班社会教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内容,教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如果有遗漏的内容,老师需要尽快补全。只有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没有一些优秀的教案和课件资料可供我们借鉴?以下是曲祝福为您整理的关于“小班社会教案”的实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这里有一些有用的提示供您参考。

小班社会教案第1章

活动目标:

知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大胆告诉秋天是美丽的。

能够热爱秋天,体验秋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汉字:秋天、美丽、收获

图片:秋风、树叶、果树等。

活动过程:

一、了解秋天的美丽

现在的季节是秋天。孩子们在公园或去幼儿园的路上看到什么? (叶子)你看到的叶子是什么样子的?有哪些颜色?树叶落下时是什么样子? (像蝴蝶一样飞翔)

你还看到了什么? (菊花、稻穗等)它们长什么样?

秋天的颜色真美丽。 (秀“美”) 教义:美丽的秋天。

二、感受秋天的天气变化

秋天是如此美丽。当秋风吹过时,你的感觉如何? (有点冷)天气越来越冷了。孩子们穿什么?洗手时你感觉如何?

三、了解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变冷了。秋天吃什么?

你在家吃什么? (绿色蔬菜、萝卜、螃蟹、大白菜、南瓜、板栗等)

哪些水果成熟了? (苹果、梨、橙子等)

秋天,许多蔬菜和水果都成熟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展示“收获”) 理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四、小结

秋天,小燕子、小青蛙等都消失了。随着季节的变化,许多动物和植物也在发生变化。

小班社会教案第二章

活动目标:

1、了解救护车的外观和用途;

2.知道如何拨打特殊号码120寻找救护车。

3、初步培养孩子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初步了解救护车的常识。

活动过程:(wWW.676U.CoM个人总结网)

一、认识救护车

1.情景故事导致救护车的出现

故事梗概:东东独自外出玩耍时摔断了腿。有人报了警,救护车将他送往医院。

一边展示活动挂图一边讲述故事

2.问:小朋友,你认识这辆车吗?你叫什么名字?

3.今天老师还带来了救护车。你能在这一排车里找到救护车吗?

4. 你是怎么找到这辆救护车的? (对比区别)

这辆救护车的车身是什么颜色的?

车身上还有什么和这些车不一样的地方吗? (红十字)

您还在哪里见过这个红十字标志?

屋顶上还有什么? (警笛)听听这个声音

您还发现什么与其他汽车不同的地方? (门在后面)

5.了解目的

在叫救护车之前我们会遇到什么情况?

如何尽快找到救护车? (电话提示)

拨打什么号码?秀120,一起认读

总结:这个120是一个特殊的号码。不能随便称呼。只有在病情严重、遇到危险时才可以拨打120呼叫救护车。

二、巩固认识

1. 展示图片:宝宝们看,这个宝宝有什么问题吗? (用鞭炮打他的眼睛)

该怎么办?我们来帮助他吧!寻求帮助?如何找到它?

我们一起打电话吧

2. 出示图片:这个宝宝有什么问题吗? (他肚子疼得很厉害)

我们来帮帮他吧,怎么办?

我们一起打电话吧

3、操作游戏

救护车来了。在我们的篮子里,我想看看那些聪明的宝宝如何快速准确地找到救护车(每个宝宝只需要找到一辆救护车,找到后,不用说话就抬起你的救护车,老师说那些宝宝很本事)

驾驶手头的救护车将生病的宝宝送往医院,

小班社会教案第3章

活动背景:

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较弱。午睡起床后穿鞋时,常常把鞋反着穿。于是,我组织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穿鞋。

活动目标:

1、认识鞋有反正,学会区分鞋的反正。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中午起床后,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了解自己的两只脚不同,两只鞋也不同。

2、两双拟人化的鞋纹,分别有高兴和生气的表情,剪鞋纹、画鞋印,配上儿歌磁带《小鞋友》。

活动流程:

1、引导孩子了解鞋子的基础知识。

老师展示了拟人化的鞋样,并问道:“这两双鞋有什么区别?”

孩子们说,一对很高兴,另一对不高兴。

老师接着说:“为什么一双鞋快乐,一双鞋不快乐?”

2、引导孩子发现一双鞋穿对了,小鞋子就会快乐;如果一双鞋穿反了,小鞋子就会不高兴。

老师:“我们来听听小鞋友们怎么说。”然后一边示范,一边引导孩子们听儿歌《小鞋朋友》(两只小鞋,一双朋友。穿错了,就会生气,撅嘴,歪着头。穿上,微笑。点头、握手),让孩子通过看两只鞋是否点头或歪头,就能清楚地判断鞋子是否穿对了。

3.游戏:把鞋子放在脚印上。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脚印和鞋子图案来操作。老师及时引导,利用儿歌中的“噘嘴歪头”、“点头牵手”等关键短语,帮助孩子学会辨别鞋纹的正确摆放位置。鞋样上的苹果和叶子符号可以帮助孩子判断自己是否穿了合适的鞋子。

4.游戏:找到鞋子并穿上。

小孩脱掉鞋子,用手捂住眼睛。老师把孩子们的鞋子弄乱,并用布盖住。

老师:“你的小鞋友跑到布底下躲起来了,快找到他们,让他们成为好朋友。”

在背诵儿歌的同时,老师根据儿歌的提示指导孩子们放置鞋子,然后鼓励孩子们自己穿鞋。

再听一下儿歌《小鞋朋友》的原声带。

活动反思:

练习穿鞋是一项可以完全融入孩子生活的生活活动。把这样的活动放在每天中午起床的时候不是更好吗?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这样的学习需求和内在动力,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老师的组织,就可以在非常随意、自然的活动中达到自己的目标。最后,学习穿鞋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穿鞋并不是活动的结束,也不是目的。就是给每个孩子积累大量生活经验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只有有了自信,才能摆脱依赖。让孩子走向独立。

小班社会教案第4章

活动时间:延中环保日

活动要求:

1、让孩子了解保护地球资源的意义,初步了解节约资源、使用环保材料、回收资源等方法。

2、积极参与节约资源大行动,为学校提供资源循环利用马甲袋。

活动准备:马甲袋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世界地球日,知道其中的含义。

师生互动:(老师提问,幼儿回答)

老师:世界地球日是哪一天?地球日是什么意思?

教师提要: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从小保护地球,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各种资源。

二、了解循环使用各资源的方法。

孩子们的交流与分享: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各自有哪些好的方法?

幼儿:一次性盘子可以重复使用制作娃娃脸,碗可以重复使用制作娃娃帽子等,用过的CD还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动物;我见过大人用父母在超市买的背心袋来装物品。假装自己很垃圾……

三、区分各种袋袋,节约使用马甲袋

游戏:猜猜这是谁? (老师展示各种袋子,有装米的米袋、布袋、纸袋等,让孩子们辨认)。告诉我它们还有什么用途?

教师分类:帮助孩子们了解哪些是环保材料袋,哪些不是环保材料袋,向孩子们宣传环保材料袋的正确使用。

四、参加我爱地球大行动。

每个人都带着背心袋到学校扔垃圾,起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作用。

小班社会教案第5章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礼貌的言语会给别人带来愉快的感受。

2.尝试表演情景喜剧,学习正确的沟通方式。

活动准备:

物品准备:

教材——魔盒乌拉拉、魔字笔记、4个小红胖乎乎的头饰、剧本、双糖、玩偶、雪花。

辅助材料——几个篮子、桌子和椅子。

情景剧准备:事先排练好大班幼儿3段情景表演,3段魔语

活动过程:

一、出示魔箱乌拉拉,吸引幼儿注意力。

-大家好!我叫小红,大家好!我叫小胖!

——小胖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小红不理他。看看神奇盒子乌拉拉会给他带来什么好主意。

——今天的魔盒乌拉拉也将给大家带来惊喜。如果你对小胖子的想法和乌拉拉的提示一样,就有机会赢取奖品。

——乌拉拉给你的奖品你想要吗?快来看看我们的第一场情景表演吧。

二、情境表演,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

1、大班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行为描述下同……)

老师提问: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觉得小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我们应该做什么?请告诉我。 (2-3个幼儿)

——总结幼儿的经验:(你说的太好了)你能对其他小朋友说吗? (孩子们说的太好了!)

——你和乌拉拉有同样的想法吗?快来看看我们的秘诀1吧! (老师打开乌拉拉拉,拿出《聪明秘诀1》。老师一边看着孩子们,一边讲解《聪明秘诀1》的策略。)

——换成糖果。你是对的!乌拉拉要给你一个奖品。奖品来了,你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吗? (老师打开了魔法盒乌拉拉,神秘地产生了糖果。孩子们:糖果,3。)

——3粒就够了吗? (不够)那我们继续努力,看情景表演,赢奖品。白老师把你们赢得的奖品放在下面的篮子里,等够了我们再一起分享。

2、大班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老师提问: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觉得小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我应该怎么办?请告诉我。 (2-3个幼儿)

——总结幼儿的经验:(你说的太好了)你能对其他小朋友说吗? (孩子们说的太好了!)

——你和乌拉拉有同样的想法吗?快来看看我们的第二个秘诀吧! (老师打开乌拉拉,拿出第二招。老师一边看着孩子们,一边讲解第二招的策略。)

——换成糖果。哇,你们太棒了。你刚才说的和乌拉拉是一样的。看看,它会奖励我们什么? (老师摇一摇,听一听,打开,让孩子们和客座老师检查,最后老师用魔法向糖果吹气,神奇地把它变成了糖果)。

-多少? (3粒)够了吗? (不够,)那我们还要继续,看情景表演,赢奖品。白老师也把你们赢得的奖品放在下面的篮子里,等够了我们再一起分享。

3、大班幼儿进行情景表演。

——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你觉得小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

-我们应该做什么?请告诉我。 (2-3个幼儿)

——总结幼儿的经验:(你说的太好了)你能对其他小朋友说吗? (孩子们说的太好了!)

——你和乌拉拉有同样的想法吗?快来看看我们的第三个秘诀吧! (老师打开乌拉拉,取出第三招,老师一边用眼神交流,一边讲解第三招的攻略。)

——换成糖果。哇,你说的太好了!看看乌拉拉又要奖励我们什么? (老师摇一摇,听一听,打开孩子和客座老师进行检查。)

——哎呀,还是没有糖果。孩子们,帮我吹口气吧!打击越大越好!

——老师让孩子们吹。 (老师神秘地变出了糖果。)

三、巩固经验,分享糖果。

——如果哪个勇敢的孩子能够表演乌拉拉教给你的技能,我想他会很高兴变出更多的糖果。

- 六位小朋友分别进行现场表演,其他小朋友担任文明小观众。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两个目标基本达到了。整个活动的设计,包括指导方针和主要问题,都经过我们多次测试和修改。通常我们上语言课的时候,大多都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有时会显得枯燥无味。如果能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真相,那就有趣多了。再加上PPT和观看视频,格式也变得更加丰富。我从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开始,比如在第三部分,我展示了一些小玩具,包括一只小熊、一个口哨和一块草莓蛋糕。我一展示,孩子们都纷纷露出爱心,纷纷举手思考。索要这些礼物后,我很自然地要求孩子们再次巩固“请……”的使用,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因为故事只强调礼貌用语“请……”,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和使用礼貌用语。同时我把这部分故事整合成视频听故事——动画片的组合。孩子们对卡通有着特殊的喜爱。在观看过程中,他们可以巩固故事,加深印象。通过这两个片段,让孩子们在礼貌上得到了提升,从简单的“请……”延伸到生活中的各种礼貌。

小班社会教案第6章

1、孩子愿意在大家面前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大家一起做游戏。

2、能关注到其他的小朋友,有了解同伴的愿望,愿意亲近老师。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1、幼儿自己的照片每人一张。

2.小礼物,如布制玩具、老师制作的小红花或孩子喜欢的贴纸等。

(1)老师亲吻、拥抱孩子

介绍

老师:小朋友们,今天是你们上小学、初中的第一天。你看,班里有这么多孩子。让我们互相认识一下,好吗?

幼儿:好的

师:现在,老师,请您自我介绍一下。

老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礼物(展示玩具、小红花等)。老师喜欢你,想和你做朋友。谁想成为我的新朋友?播放音乐《幼儿园真幸福》。音乐结束。两位老师各去找一个孩子并对他们说:‘我喜欢你!我想和你在一起。做一个好朋友。 '并亲吻和拥抱孩子们,然后送给他们小礼物。

(2)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名字

老师:现在任何想要自我介绍的孩子都可以收到一份精美的礼物。

1、请举手的小朋友依次站在中间,大声说我的名字是:XXX。 '

2.不要对一些胆怯或害羞的孩子太勉强。老师可以帮助他说出来。老师可以通过亲吻、握手等方式鼓励他。

(3)老师展示全班小朋友的个人照片

1. 老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老师手里拿着的照片。是谁?他叫什么名字,在哪里?孩子们用手指指出照片中孩子的名字。回答正确的孩子将获得一份礼物。一朵小红花或一个小贴子以示鼓励。

2. 找一个你喜欢的新朋友,或者你的同桌。

老师:你喜欢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寻找它。他的照片在哪里? (4)请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圈,玩“找朋友”的游戏。老师们拍摄了孩子们寻找朋友的视频。播放音乐“看,看,找朋友,找好朋友,敬礼,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4) 活动结束:

今天孩子们在幼儿园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您高兴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今天的精彩表演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的培养要渗透到各种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让孩子感受到接受、关心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僵化的口头说教。”它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所倡导的是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社会定义”,给他们一个积极的“别人眼中的自己”。孩子渴望别人的爱和归属感,渴望“好朋友” ”是这种愿望的外在表现。因此,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人际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并为他们提供引导。“朋友很难找”。我真诚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很多真诚的朋友。

小班社会教案第7章

活动目标:

1、学习背诵儿歌,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2、分享吃粽子的快乐。

3、能够学会轮流说话,体验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一些粽子。

2. 幼儿读物。

活动重难点:

学习背诵儿歌,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习俗。

活动过程:

1.通过对话介绍本课的主题。

教师展示一个粽子,播放课件图片1,然后问:“这是什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吗?为什么要吃粽子?引导幼儿观看课件图3、图4。

孩子们回答完后,老师得出结论:孩子们都吃完了粽子。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通常吃粽子。粽子主要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杏元。

2、播放课件图5,让孩子说说自己吃过哪些口味的粽子。

3、播放课件图6,老师引导幼儿背诵儿歌《江米总》。

4、播放课件图片7至10,引导幼儿讲述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哪些习俗?

5、孩子们互相品尝粽子,分享吃粽子的快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6555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