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禅语50句
梦参老和尚禅语50句
1、看到别人富有,不要嫉妒。多做善事,莫问未来。别人的财富不是今生的,而是前世修行得来的。致富后,他用自己的财富去帮助别人,来世他也会得到这个回报。如果你这一生做任何事都成功了,说明你前世的善业很重。佛法一切皆讲因缘,即过去、现在、未来三生的因缘。原因和条件本身就是因果。
2、修行就是修口所言、身所行、心中所行,转恶为善。这样的修复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修复善恶见,做到无我、无人、无众生。要达到这个目的,功力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安心。这个练习的关键是观察。当别人骂你、夸你的时候,你能达到不走心、不为外界所动的目的,那就有本事了。
3、有智慧的人会这样观察,我们今生所受的苦就是我们前世所造的。当你明白了之后,当你看一切、一切、每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平等的、平等的。不存在不平等。你会因你所做的事而受苦。什么是不平等?佛教所说的平等是这样的:从因果法则来讲,我们讲平等,自作自受的平等。
4、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说话、做事时,心都能时刻观察,不让念头迷失。心永远一念阿弥陀佛,一念极乐国土。这称为三摩地。说到三摩地的加持力,谁来加持你呢?除了诸佛的加持之外,你自己也会得到加持。
5. 信心的成就是什么?未觉之恶,事后思之,止之而不能思。当第一个想法错误时,可以立即停止,不再继续。这是有信、住信的菩萨。一旦你对三宝有了信心,你的菩提心就不会动摇或改变。如果你遇到任何困难,你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持菩提心的状态。
6、人在苦难的时候,就容易生起真诚;一旦安逸了,虔诚就会远去。我祈祷我的身体会好起来。如果我的身体真的健康的话,我就会忘记菩萨三宝,忘记生死无常,去解脱。这种问题每个人都存在,而且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你修行成功,得到禅法之乐,你的灵魂真正得到佛法的滋润,否则你的“信心”是不会退缩的!否则,一切众生都会随着习气而退去。
7、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说话、做事时,心始终能观察到,不让念头走错。心永远一念阿弥陀佛,一念极乐国土。这称为三摩地。说到三摩地的加持力,谁来加持你呢?除了诸佛的加持之外,你自己也会得到加持。
8、很多人学法很久,信佛多年,但还是不知道如何修道,不知道如何入道。那是因为他们无法停止对爱情、金钱和性的贪婪,每天都生活在炎热和烦恼之中。距离路太远,无法进入。文殊菩萨教导“善用心”。如果我们能时刻保持警惕,用般若智慧来观察和处理,学佛的人很快就能对应道。
9. 驯服是功夫。日常的礼佛、忏悔、念经,都含有调伏的意义。说到念阿弥陀佛,那可不容易。我们来试试吧。让你的念诵从心开始,牢记在心。然后你就能慢慢达到心无杂念的状态。你能把每一个想法都发自内心吗?你能把所有的思念都归回心底吗?你以为念佛容易吗?能达到这个境界,实属不易!这需要付出努力,需要每天的练习和练习。
10、平时我们会忏悔、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但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因为我们忽视了现实生活的境界。我们修行的时候,一切外在的、现时的现象,都是我们修心的因缘,都和我们修行的法有关。
11、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够掌握它。没有人敢说他能活几百年。不过,你在掌管的时候,千万不能离开佛、法、僧三宝,要努力积攒功德。
12. 聪明的人会观察到,我们今生所受的苦就是我们前世所犯的。当你明白了之后,当你看一切、一切、每一个人的时候,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平等的、平等的。不存在不平等。你会因你所做的事而受苦。什么是不平等?佛教所说的平等是这样的:从因果法则来讲,我们讲平等,自作自受的平等。
13、要常正念思惟,常在智慧之光中。当你观想光明遍照全身并注入你的身心时,有时你会观想光明从顶门注入你的身心。你的身心发出的可能是黑能量,你的业力就消失了。经常这样观想,然后开始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是最好的练习方法。
14、一定要把握好时间。生命是有限的。没有人能够掌握它。没有人敢说他能活几百年。不过,你在掌管的时候,千万不能离开佛、法、僧三宝,要努力积攒功德。
15. 必须恭敬三宝。现在有很多二宝弟子,信佛法,不信僧。这样我们就不信佛、不信法了。为什么?佛所说的三宝,缺一。谁来教授佛法?如果不是那些老和尚传承下来,佛法早就消失了。有些老和尚用生命来护法,换取佛法的存在。你为什么不尊重他们呢?如果你想修解脱道,就皈依佛法吧。你会被解放吗?
16、付出的时候,必须愿意放弃一切。应当内施,用眼、耳、鼻、舌、身、意。如何进行慈善?这取决于别人的意愿。我有自己的意见,别人也有自己的意见,所以我喜欢他们的意见,收起我的意见让他们高兴。布施包括内布施、外布施、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如果有人害怕了,能够安慰他,让他不再害怕,这就是无畏布施。
17. 为什么我的心不洁净?没有智慧,我就把一切法当成真实的,想要得到它。你念《心经》的时候,可能只是念,没有仔细听。若欲“依般若波罗蜜”,如何能依般若波罗蜜呢?般若波罗蜜,就是有智慧。如果你学会了智慧,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成功,你就能摆脱妄想,获得解脱。
18、你学习佛经时,如果从最难懂、最深的地方开始,无论是密宗的大手印,还是《华严》、《莲花》,看不懂怎么办?回复回顾过去,从你现在的想法开始。如果你掌握了当下的念头,烦恼就会变成菩提,贪嗔痴就会变成戒定慧。
19、一有法,亦有净法,亦有染法。佛陀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是清净的佛法。他说这些染污的佛法是要我们去了解、去分析的。我们身上究竟存在着什么,我们每个道友都可以比较一下。可以与佛、法、僧三宝相比较。这对称为练习。
20.相信自己的心是纯洁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但是后来你给它增加了负担,犯了很多错误,增加了业力。在你的一生中,它变得越来越迷惑,你走得越深,你创造的就越多。你可以消除这个果报。从你现在的善念开始,善念会逐渐增加,善果会逐渐生起,恶果会逐渐消失。
21、我们经常讲佛、法、僧三宝。什么是佛?佛陀就是觉悟的觉醒。当你开悟的时候,你就是佛;当你开悟的时候,你就是佛;当你开悟的时候,你就是佛。如果你没有开悟,你就是一个众生。你现在在哪一个境界,就是那个境界的众生。所以当你开悟的时候,你就是佛。然而,觉悟可能是终极的,也可能不是终极的,佛也有部分的证悟。
22、无论你学哪种法门,无论你学五教华严,还是学四教莲花;即使你在西藏学密宗,学大灌顶,或者学圆满道次第,你想学哪一种法门,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要求,就是皈依佛、皈依法、和僧团。不皈依佛、法、僧,不称为佛弟子;不皈依佛、法、僧,不称为佛弟子。你不称为佛弟子;你不能按照佛陀的教法行事,你也不能接受佛陀的教法。
23、没有健康的身体,就很难修道!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拜佛,不能打坐……由于各种不利条件,就很难成道。把自己的身心健康养好,才能用这个身体来修炼自己。
24、公正而不偏,一致而不一成不变,不齐而不异为正;让一切众生觉醒开悟,了解自己的道路,维护自己的本性,这就是佛法的意义。普通人不开悟是无法理解的。只有佛才能使正法住于世间,使人觉醒。诸法无住处,不能执有,亦不能执无。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时,你就能看到你自己,即法身。
25、如果你想断除内心的烦恼和烦恼,它们就可以立即净化,就像六祖一听法就开悟一样。这需要深厚的善行根基,而这对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的。我们应该学习神秀大师的方法: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时时勤拂拭,以免蒙尘。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培养。学佛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渐进修行,一种是顿悟。你要明白,悟也是从渐进的修行中来的。
26、当有人对我不好,侮辱我,骂我,贬低我,夺走我的利益,伤害我时,我们应该包容他,放过他。佛陀教导我们要忍耐。这种耐心并不意味着我们谦虚或软弱。这种忍耐并不代表我们没有能力与他对抗。这种耐心是一种智慧。当你让他成功时,你就会取得他的成功。如果你不让他成功,你就会获得他的成功。你去造业的时候,你需要有这样的智慧和思维。
27、皈依三皈依后,就不再堕入三道,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是什么?只要你不再造恶业,你就不会堕入三道。
28、智慧未发达时,远离世俗的名利。地位越高,名誉越大,就越危险。彻底放手。你放得越干净,就越容易取得成功。
29、神通广大,‘神’就是天意,就是出现在你面前的你的本性心。
30、《心经》第一句话叫你看。观看意味着思考,思考意味着思考。你每天都在想什么?通过你的思考、你的思考、你的了解,一切法都会被了解。一旦看透了,就是生死无常、无我、无我、无众生。只有看透、放下,你才能安心!
31.诸法皆因因缘而生。因缘而生一切法。因缘亦能毁坏一切法。一切诸法的生灭,都是由因缘所造成的。缘起法无实体,因缘法亦无实体。一切诸法的基础是什么?空虚。所以,当我们说自己的家人都皈依佛门的时候,一般都是说所谓“入佛、恍然入佛”。空门是空的吗?空门是空的吗?因虚门不空,一切法则皆成立。这些法是什么?世界的模样。
32、学佛要慈悲欢喜,对一切众生有大悲心。这比我们所拥有的最珍贵的宝藏还要珍贵,看到一切都会带来喜悦。这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未来世的佛。我们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一切佛经皆如此教导。一切众生未来是佛,过去是我们的父母。你怎么还能这样?你能变得傲慢吗?这是为了转化你的傲慢、无明、贪婪。
33. 为什么有些人会生病、受苦?那是因为你过去杀业太重了!那么这辈子经常生病,该怎么办呢?有办法治愈它,你可以释放生命。不要像别人说的那样购买和释放动物,而是随时随地释放动物。这是治疗慢性疾病和短命的最佳方法。
34.不要执着于供养的功德。我们很多道友都是务实的。供养后,我们祈求菩萨赐予我们所求,认为这是真实的。他不明白自己是在用自己的信念来谈判条款、达成交易,这是错误的。这是没有正见的执着、贪婪和信心。
35.梦是真的还是假的?它们都是假的,没有一个是真的。只有佛成佛的时候,你所有的梦都会醒,因为现在佛说:梦里明明有六界,醒了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36、修炼不易,我有经验。当我请弘一法师讲完法并送他离开青岛后,我就下定决心去拜占察察,忏悔。我祈祷了很久,身心都稳定了。我刚有一点温暖,日本人就来了。这就是我的业力!我没办法,只能打断。后来我去了西藏,住在监狱里,我就没有理由祈祷了。这是修行的障碍,所以修行并不容易。
37、信仰是根,信仰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力量。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它能消除一切错误的认识,并按照正道修行。信心前进一步,牢记三宝。告诫我们,你信佛了,你相信你是佛,你本性就是佛。佛陀做什么呢?佛陀化身一天做了什么?那你该怎么办?勤奋的头脑可以让你认真对待你的想法。
38、菩萨是恐惧之因,我们众生是恐惧之果。菩萨不敢做任何恶事。一旦他意识到这一点,他就会立即停止思考。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想到这件事的时候,他只需要稍后就不再去想,不要让它继续下去。一切众生并非如此。一切众生都是连续不断的。一切众生都必须发展身语七支。他们贪婪地说:我没有做,我心里想我不敢做。我不敢去创造。业力也停止了。这就是世间的因果。
39、无论练习哪种方法,最大的障碍就是打断妖魔。恶魔的召唤为何被打断?无法继续,修行之力被中断。然后你又得从头开始,强度不一样,练习也是如此。这次机会之后,可能就很难再重复了。
40、凡皈依三皈五戒者,必须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什么意思?意思是发心利益一切众生。一旦皈依三皈依,你就成为菩萨。菩萨所做的事就是利益他人。菩萨是梵文,意为觉醒众生,令一切众生学佛,皈依三宝。这是受三皈五戒、发菩提心之后应该做的事。
41、《地藏经》云:你若有亿万个愿望、亿万个事,可以去问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就会满足你的愿望。但一般来说,如果你要让一切众生得到快乐,我们的第一目的地就是法界的众生。少为五欲,即财、色、名、食、睡而奉献。多次回去才能获得智慧。有了智慧,你就能知道一切,成就一切。
42、“佛”和“法”是两个不同的东西。佛陀的意思是什么?佛就是明白的意思,所以称为佛。这个人是一个明白人,也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给他一个与别人不同的名字,叫他佛。佛名是什么?一个懂得开悟的人。我们还没有明白,还没有觉醒,那就向那些明白、觉醒的人学习吧。我们应该学什么?学会觉醒和理解。这样我们就能逐渐获得悟性和了解。
43. 菩萨和罗汉有什么区别?两者都已成道,结束了生死。一是为他人谋利,二为只为自己谋利。道是靠人来传播的。一切正确的道理都必须由人来推动。释迦牟尼佛已不在世。已经快三千年了。如果没有人发扬光大,它就会灭绝、消失。如果它熄灭了,消失了,我们三千多年的弟子还能听到。你达到佛法了吗?然后你就闻不到它的味道了。如果你闻不到它,你就不会得救,你就不会得救。
44、学佛修行就是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先用佛法纠正不好的思想,再用戒律改变错误的行为。现在,如果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不正确,我们就必须改正。行为要正,心也要正。一切都是由心主宰,由心驱动。心若正,则一切皆正。修行就是修正念。当你的心态平静时,一切都会平静;当你的心态平静时,一切都会平静。当你的心态对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
45.只有心灵所表现的,只有意识所改变的。如果你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修行、祈祷、忏悔、念经等等。首先,注意你内心的想法。你念佛忏悔的话,念《药师忏》,药师如来,你就想药师如来啊!你在这里是供奉药师如来的,你心里却想着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这是错误的。这就是所谓的妄想心。更不用说你思考这个世界了,贪、嗔、痴,更不用说那个了。
46、每一部经论,每一部论着,都告诉你如何修行。像我们这些念《金刚经》的人,你有没有想过《金刚经》说的是什么?怎样按照《金刚经》修行呢?如果你不注意这些问题,你就只是背单词。念了三年,依然如故,没有任何变化。学佛的时候,需要用心去改变自己的心、态度。一切都会改变。如果你真的相信它,你再使用它,它会比以前增加一百倍。
47.如何念佛?这可不是念“阿弥陀佛”那么简单。可能不是这样的。你用什么心来念佛呢?如果你以嗔心、贪心、愚心念诵“阿弥陀佛”,只求自己利益,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你必须有一颗纯净的心。如果你没有清净的心,充满了贪、嗔、痴、烦恼,那么你学法修行的时候就无法分别清楚。
48.不要认为苦难是坏事。你受的苦越多,你就越能接近道。所以佛陀教导我们,出家人不求无病。 “如果没有疾病,贪婪就会生起。”身心的放松会助长贪婪。一个人生病了,就受苦;知道苦了,才能修行,道心才会生起。很多道友没生病的时候很懒,但是到了生病受苦的时候就不会勤奋了。这个努力并不重要。在生命的尽头,他有能力脱离轮回,往生净土。
49、学佛是为了学乐,为了断除苦,为了断除苦因。以苦为师,是古德告诫世人的。苦行,到山里苦行就能开悟吗?事实并非如此。所谓苦行,就是磨炼自己的道心和对世间物质的执着,让自己在面对逆境时不被境界所动摇。这就是它的意思。当证得苦、集、灭、道四圣谛之后,你将不再受苦。
50、八万四千法门最终都不会离开这个心,所以你必须修你的心。心能指挥身口,也能指挥妄心。现在我们有妄心,我们需要把它转为真心。 “真心”本性空,一切诸法皆因缘生。能够证得缘起与缘起空性,才是最伟大的修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7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