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第24回的好文案
话说当年西门庆被潘金莲的叉竿打了头之后,魂便被勾了去,每天在她家门口徘徊,苦寻不得。王婆便语重心长地给他指导迷津,说:
但凡捱光的,两个字最难。要五件事俱全,方才行得。第一件,潘安的貌;第二件,驴的大行货;第三件,要似邓通有钱; 第四件,小,就要绵里忍针忍耐;第五件,要闲工夫。此五件,唤做‘潘、驴、 邓、小、闲’。五件俱全,此事便获着。——《水浒传·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
其中的“捱光”,就是今天男女偷情厮混的意思。《金瓶梅词话》也解释过这两个字:“怎的是捱光,似如今俗呼偷情就是了。”
而王婆所说的“潘-驴-邓-小-闲”,虽然是不务正道,但的确可以说是字字精髓、切中要害。“驴”“小”“闲”这三点自然不用解释,为之不雅,那么王婆口中的“潘安”、“邓通”,在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可以讲一讲?
先说说潘安之貌。
在历史上,潘安的确是容貌出众,才华卓绝,他生于三国时期的魏齐王正始八年(247),卒于晋惠帝永康元年(300)。潘安的真名叫潘岳,字安仁,但是老百姓习惯上总是喜欢称他“潘安”。说起潘安的美貌, 最出名的就是一个叫“掷果盈车”的故事。
因为潘安是美男子,所以许多女粉丝太多,每次潘安外出的时候,行人只要一看到他乘坐的马车,就会驻足观看,而许多痴情女子对潘安默默钟情,她们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爱意,总是会一边追赶着他的车,一边把水果扔到潘安的车里。于是,就留下了“掷果盈车”的美谈。
潘安在当时虽然是一个闻名遐迩的美男子,但是他却是一个情感专一的人。潘安和妻子杨氏结婚之后,夫妻恩爱,生活得十分幸福。潘安对妻子杨氏一往情深。怎奈元康八年(公元298年)杨氏悄然去世,潘安悲痛欲绝,茶饭不思,沉浸在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中。公元299 年,潘安在故乡中牟为妻子服丧期满,外出赴任在即,他来到妻子的墓前,满怀着对爱妻的深挚思念,挥笔写下了《悼亡诗》三首。其中一首写到:
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椽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但到后来,潘安因自身谄媚权贵而招致三代人被杀,其中包括他的父母、兄弟以及兄弟们的妻子儿女。在罹难的潘家族人中,只有潘安的侄子、潘安之兄潘释的儿子伯武和潘安之弟潘豹的妻女侥幸得免。
而其中所说的邓通,则是西汉王朝汉文帝的男宠。汉文帝非常喜欢这个邓通,不仅“赏赐通钜万以十数”,还让他做了上大夫。汉文帝曾将找人给邓通相面,据说也是相师许负,相面的结果是“当贫饿死”。汉文帝哈哈大笑,觉得作为一个皇帝,自己就能让邓通富贵,怎么会让他贫困饿死呢?于是干脆赏赐邓通四川的一座铜山,并让邓通铸钱,最后到了“邓氏钱布天下”的地步。
邓氏钱之所以能够遍布天下,这与邓通一家人工作勤恳认真有关。他们在采铜、烧炭、铸钱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照工序的要求,每一个钱都经过精工细作,而且从不在铸钱时掺杂铅、铁而取巧谋利,因而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邓通钱。
可是汉文帝并不长寿,而这个邓通恰恰比汉文帝活的时间更长。汉文帝死后,邓通被免职,最终被长公主刘嫖弄得穷困潦倒而死。
因此,有人说,西门庆和潘金莲虽然罪有应得,但是最可恨的人正是王婆。西门庆虽然自称“潘驴邓小闲”五样俱全,但是毕竟是淫人之妻,为世人所不齿。所以在《水浒传》中,西门庆被武松杀死,王婆被绳之以法,可谓是真的还了世人一个公道。
《水浒传》第44回的标题是什么
谢!《水浒传》第44回的标题是: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
但,也有人认为不是,应该是: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
第44回的中心意思,大概是这样的。
当时李逵挺着朴刀来斗李云,两人就在官路旁边斗了五七回合,不分胜败。朱富便用朴刀在中间隔开,“且别斗,听我说”。二人都住了手,朱富道:“师父听说,小弟多蒙错爱,指教枪棒,非不感恩”。只是我哥哥朱贵现在梁山泊做了头领,今奉及时雨宋公明传令,召他来照管李大哥,不争被你拿了解官,叫我哥哥如何回去见得宋公明?因此做下这场手段。李大哥要乘势破坏师父,小弟不肯容他下手,只杀了这些士兵,我们本该去远了,猜道师父回去不得,必来赶我。小弟又想师父日常恩念,特地在此等候。师父,你是个精细的人,有甚不省得?如今杀害了许多人性命,又走了黑旋风,你怎生回去见得知县?你若回去,定吃官司,又无人来相救,不如今曰和我们一同上山,投奔宋公明,入了伙,未知尊意如何?李云寻思了半晌,便道:“贤弟,只怕他们那里不肯收留我”。朱富笑道:“师父,你如何不知山东及时雨大名,专一招贤纳士,结识天下好汉”?李云听了,叹气道:“闪得我有家难奔,有国难投,只喜得我又无妻无小,不怕吃官司”,算了,只得随你们去也。李逵便笑道:“我哥哥,你何不早说”?便和李云剪拂了,这李云不曾娶老小,亦无家当,当下三人合作一处,来赶车子,半路上朱贵接见了大喜。
《水浒传》第47回的标题是什么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容丰富,情节精采。叙事生动,读之彭派,。其中第一回开篇剪彩,便描写出详洒的江湖,直到第四十七回,人物逐一引出,故事依次递近。达到了高潮。这一回是个重点,突出了人物的重要性,写的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读之令人兴奋。
读书如同吃到了好吃可口的食物,越交越有味道。欲罢不能,舍不得放下。第几回合竞全然忘记。
只狼吞虎咽,而又细味其中滋味,菜名在享受中浑然不清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800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