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从文案的句式角度赏析

描写是五大表达方式之一,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按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第1句】:人物描写

人物描写又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的角度分为五种描写方法。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其作用各有不同。

【第1句】:方法及作用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外貌和特征进行准确、生动、形象地描绘,并通过外貌描写来传神,向读者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外貌描写,不要求写全貌,它重在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的外貌描写其作用不仅是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还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

此外,外貌描写还具有反映人物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介绍故事情节的作用。

语言描写又称对话描写,是指对人物说话时的内容、语气、声调等进行描写。俗话说,“言为心声”。语言描写不仅能显现人物的职业习惯和身份地位,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还能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动作描写又称行动描写,是让人物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动作是人物性格的具体表现,最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想感情。

这里所说的动作,不是人物的一切动作,而是最有意义、最能显示人物性格,或者能推动情节发展的那些动作,包括人物的习惯性动作和下意识举止在内。所以,动作描写的作用主要用于展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有时还会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下产生的想法、感触、联想等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的描写。

如果说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侧重于展示人物形象的外部风貌,让读者透过这些描写窥见或感受人物内心的活动,那么,心理描写则直接披露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它旨在深刻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其作用主要用于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展示人物内心,反映人物命运等。

【第2句】:常用答题模式

外貌描写:交代了人物情况(年龄、身份、地位、处境等),反映人物……的心理或性格。

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物……心理,反映了人物……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动作描写:通过……词语,准确生动地写出……,反映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具体形象地表现出人物……思想,反映了人物……性格或品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神态描写:通过……细致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或精神,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2句】: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分为景物描写和气象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分为风俗习惯描写、生活习惯描写、社会关系描写和社会制度描写。在考试中,自然环境中的景物描写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气象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相对较多,以下根据它与环境的关系、与情节的关系、与人物的关系、与主题的关系来分析其作用。

【第1句】:与环境的关系:即环境本身有怎样的特点。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时也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特定的气氛。

【第2句】:与情节的关系:即环境描写对情节展开有怎样的作用。

作用: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第3句】:与人物的关系:即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有怎样的作用。

作用: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品质、品德等)。

【第4句】:与主题的关系:即环境描写对揭示或深化主题有怎样的作用。

作用:表达、寄托、暗含、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时需把握好三点:一是判定描写手法,一般情况下指的是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二是掌握各类描写手法本身的作用;三是从内容上分析所描写事物的特征、内在含义及其表达的情感。

创意公式

句子赏析(描写)=描写类型+本描写作用+具体内容+表达情感

以上就是从句子的描写的两个方面,来理解句子赏析的方法了,看完了上面的内容。你了解了吗?赶紧学习起来吧

书法应该从哪些角度切入赏析

看起舒服,养眼就行

油画应该从哪些角度切入赏析

对一幅画的解读,至少有三个层面可以说:故事及作画背景、画面分析、作品含义。我们从大多数油画赏析文看到的也大概是是这样一个层层深入的架构。但从油画解读者的角度来说,这三者却也并不是严格的递进关系,反而往往是交叉着进行,尤其是前两者。故事和作画背景告诉我们一幅画究竟在画一个什么故事,有些时候我们可以从画的名字中直接得知,比如大多数神话题材画。如若不能,就像大多数寓言画的名字更多是一种寓意,那么画面分析便会取而代之成为我们理解画面故事的入口。画面分析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说法,它既包括前面所说可以帮助我们解读故事的一些意象解读,构图、明暗、风格也都可以是分析的对象。而最终艺术家想通过这幅画传达的情感、态度或是经历也就是作品的含义。不过虽然在这里将含义称之为艺术家所表达的含义,实际上对这种含义的解读不同于对画作的背景、画面的解读,它更多地带有主观成分,当然这种主观也是要基于前面的故事背景和画面分析的。

赏析同一副摄影作品,艺术爱好者的欣赏角度和没有美术基础的人的欣赏角度有何不同

谢谢柳侍墨的。

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一样,同一幅摄影作品,艺术爱好者和没有美术基础的人欣赏角度是不同的。

摄影作品是摄影师以图像为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看似一幅简单的摄影作品往往是作者经过对社会生活深入观察深思熟虑反复筛选提炼加工才得以形成,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观点和审美理念等等。

作为艺术爱好者,由于比较熟悉摄影艺术的规律和特点,具备一定的专业艺术素养,在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时,会从多方面多角度对作品作出较为全面细致的赏析。一般地讲,首先会从艺术的审美角度来审视作品的视觉效果,摄影师的摄影技巧如何。二是会从作品中感悟和体味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观点和哪些思想情感等。三是要解读这幅作品为什么作者这么拍?它的出处和背景是什么?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欣赏和共鸣。

而作为没有美术基础的一般读者,在欣赏一幅艺术作品时一般是凭直观的视觉感觉效果,只是看这幅摄影作品拍的如何,好看不好看,美不美,而很少会考虑作者在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这样拍?这幅图片的背景是什么等等。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同样一幅摄影作品,在艺术爱好者和没有美术基础的人的眼里是不完全一样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一般地讲,艺术爱好者能从中解读更多的内容,产生更多的共鸣,得到更多的艺术享受。

令人欣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艺术对于美好生活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重视艺术知识素养的学习提高。特别是很多家长,对自己孩子从小就注意培养艺术兴趣和艺术细胞,让孩子参加各类有兴趣的艺术培训班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

如何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如何从表现方法的角度鉴赏“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首先,远景全景反衬视点高兀。这句诗词出自苏轼巜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之句,作者选取河水半满,河岸蜿蜒;春花缤纷,点缀千家。满城风光,尽收眼底。居高临下,以远景全景反衬超然台之高远奇妙。

其次,景象意象组合巧而有味。先写春水春花,后交代春水之源,春花之润皆来自春之好雨,意象反逻辑而合常理,彷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听到再看到,先给人惊喜,后给人交待,既合自然知闻的习惯顺序,又给读者以思考、以悬念、以惊奇,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三,多角度对比,值得品味。春水之绿深,春花之光艳,春雨之细亮,春烟之迷蒙,明暗对比,给人以恍惚迷离之感。春水、村家是静的,春花春雨静中含动,动中显静,画面静中寓动。越品味越有味,值得反复把玩。

英语中修饰整个句子的从句,为什么叫“定语“从句呢

我百度了一下定语从句,如果用传统的方式去解释,好复习,姑且用我独家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讲一下。从中文的角度出发。比如名词 鱼 这个字。

名词 : 鱼 fish

定语从句有个特点,就是有一个动词,尾巴加了一个“的”,修饰最后的名词。

中文是喜欢把 ...的...的 放到名词前面的。比如

我 买 的 那条鱼,

这个就是定语从句,关于定语从句,再分析句子前,要念一下口诀“动词加的要颠倒,短的用to,长的用that连接“

这句话的翻译顺序就是 the 鱼that 我 买的=the fish that I buy.

你是不是感觉和中文很不一样?英语的思维就是这样。你如果要在动词后面加一个的,就得小心了。要颠倒了。

你 做 的 事,他 学的 语言。我的 妈妈 做的 饭。

以上例句,请先颠倒,再用that连接,调整好语序,逐字逐句翻译。

the thing that you do,

the language that he learns,

the meal that my mother cooks

如何分辨英语句子中的,主语,宾语,从句,定语等

表语是用来说明主语的身份、性质、品性、特征和状态的,表语常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词的-ing、从句来充当,它常位于连系动词(be, become, appear, seem等)之后。

定语用来限定、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短语或句子,汉语中常用‘……的’表示。

  充当定语的有:主要由形容词担任。此外,名词、代词、数词、副词、介词短语以及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和定语从句等都可用作定语。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

  主要由副词担任。此外,形容词、介词短语、名词词组、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短语及状语从句都可以作状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877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