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杜甫《月夜》中的名句

大家好,我是”文以载道,成风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题是:杜甫《月夜》:句句写“思”不见“思”,这两个字浪漫的不得了!

唐代的大诗人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一生留下了1500余首诗歌,大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他的诗大都写家国情怀,但是也有写儿女情长的,来欣赏下他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是作者被禁于长安时望月思家之作。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

第 【第1句】:二句,鄜(fū)州在今天陕西省的富县,当时杜甫身在长安,看到长安的月亮已圆,远在闺中的妻子却只能一个人独自观看,睹月思人。“遥”体现了两人相隔之远,今天我们交通发达,这点距离可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可在当时,全靠车马和步行的时代,两人可以说是天各一方了,一年甚至数年见上一面都是十分困难的。那远在天边的幼小的儿女,怎么能理解那妻子思念远在长安的丈夫的辛酸和苦楚?这个“怜”字,也是饱含深情,感人肺腑的。孩子还小,并不懂得想念,但杜甫不能不念。

第三句,可以说是最让人回味的句子。来看看这首诗是什么情况下作的?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五月,杜甫从奉先移家至潼关以北的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的舅父处。六月,长安陷落,玄宗逃蜀,叛军入白水,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七月,肃宗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即位,杜甫获悉即从鄜州只身奔向灵武,不料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押回长安。八月,作者被禁长安望月思家而作此诗。

公元756年,当时杜甫已经44岁了,按照古时候的结婚习俗,他和妻子应该都是结婚20多年了,但是你看杜甫写的: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什么意思呢?蒙蒙雾气,或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玉臂”二字,体现出了杜甫对妻子深深地爱和浓厚的浪漫气息,玉臂一般是形容那十几岁的小姑娘的胳膊,肌肤白嫩的样子,他用来形容妻子,可以看出杜甫的心中,妻子还是如初识的模样,足见爱之切,浪漫的不得了,比起现在的小年轻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四句,写的是期盼,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两个人才能倚靠薄帷共赏明月?想到这里两个人都忍不住泪眼梨花,就让这份相思明月传递,照干两人的泪痕。

全诗可以说句句写思念妻子,却没有一个“思”字,从独看明月、未解、玉臂、双照等一个个词语中看出杜甫对妻子的无尽爱意,让人读起来觉得浪漫而不失真挚。

杜甫诗中的名句你知道哪些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籍贯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李白合称“李杜”,因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就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流传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其诗中的名句择要列举如下:

【第1句】:《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第2句】:《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3句】:《望岳·岱宗夫如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4句】:《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5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6句】:、《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7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8句】:《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第9句】:《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10句】:《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第11句】:《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12句】:《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13句】:《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第14句】:《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15句】:《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第16句】:《赠卫八处士》: “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第17句】:《佳人》: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第18句】:《梦李白二首之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第19句】:《梦李白二首之二 》: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20:《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1:《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3:《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4:《前出塞九首·其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欢迎交流,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杜甫《月夜》中“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是什么意思

“诗圣”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与李白齐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月夜》一诗于天宝十五年八月写于长安,时值“安史之乱”叛军进攻潼关,杜甫携妻小逃至鄜州羌村避难。随后肃宗帝在灵武即位,杜甫意欲北上护主,为肃乱平叛效犬马之劳,岂料叛军势力膨胀,反被活捉囚禁于沦陷之都长安。诗人望月思乡,假借长安明月的衬托,对妻儿深深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更寄托了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渴求骨肉团聚的美好愿望。

理解了杜甫这首名传千古的佳作《月夜》一诗的写作背景之后,让我们再回过头来领会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诗人焦虑的不单只是自己失去自由、前途未卜的窘境,一句“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其实更让他揪心的是妻儿对他处境的担扰啊。“何时倚虚榥,双照泪痕干”,当杜甫想像妻子虚倚薄帷忧心忡忡、夜不思寐的时候,他自己也不免暗自伤神落泪,这样就把他们夫妻伉俪情深的场景写得活灵活现了。

至于题主所言“双照”可否理解为咸阳塬上双照镇的说法就有点牵强了。纵观全诗可知,“双照泪痕干”是与前诗“闺中只独看”相对应的,全诗借望月而抒离愁,感伤今夜独看鄜州之月,夫妻离散愁肠寸断泪如雨下,同平时夫妻厮守双宿双栖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当时的别绪离觞。

怎样赏析《唐诗三百首》中杜甫写给妻子的经典情诗《月夜》

谢悟空邀!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有数的几个伟大诗人之一(他的生平小学生都知道,无须重复),他用他悄静宽拓、内敛谨饬的性情,把对于弱者的悲悯、慈爱、同情和渴望和平、厌恶战争的思想,用沉郁顿挫、苍凉雄浑的风格和旷古绝今的高超艺术手法,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动人心弦、感人至深的名句名篇,使千年以后善良的人们读来仍心灵震颤。

读杜甫的诗,使我们知道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从容大度和含蓄内敛一一一种容忍的艺术,同时又不由自主的生发出一种忧郁伤感的情绪。据统计,杜甫一生的诗中,用得最多的三个字依次是:愁、秋、月,愁、秋二字不用说,即便是“月”字,杜甫笔下的“月”与李白、王维、高、岑等人的“月”也情调气氛不同。如果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那么《月夜》就是他“一生唯一的一首情诗”。

《 月 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试分析如下:

一,写作背景

杜甫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禄山于同年六月攻破潼关,唐玄宗仓惶入蜀,唐肃宗即位灵武(银川)。杜甫把家眷寄居在鄜州,只身前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所俘,掳到长安。由于杜甫当时位卑名微,没有被拘禁,只是困于长安,这首诗就是这年八月所作。

二,分联简释

1,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鄜州:今陕西富平县,唐时属关内道,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女寄居在鄜州羌村。闺中:闺中之人,指诗人的妻子杨氏。侧面起笔,不写自己在长安秋天的月夜里想念妻子儿女,却说妻子独自一人在鄜州月下思念自己,止不注流泪。

2,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看月者未必妻子一人,因小儿女年幼无知,只管看月,不知怀人,未识父亲远在长安,受几许凄其;当然也不明白母亲看月思亲的内心活动。怜者,是怜其年少未解相忆之情耳。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者,因月夜久立,夜雾降落在带有香气的发鬟上,故称“香雾”。云鬟者,唐时妇女梳的环形发式。清辉:月光。玉臂:如玉一般洁白的手臂。寒者,夜深之意。这两句写妻子长久望月思念自己的情景,虽然,这只是诗人设想的,但合情合理。

4,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虚幌:挂起的帷幔。虚者,空也。是说帷幔空悬,亲人两地。双照:指今夜的月光同时照着自己和妻子。“双”承“独”,“照”承“月”。这两句是说,何时得蒙朝庭平定叛乱,扫清宇内,使我克还鄜州,与妻子同聚闺中,倚于虚幌之外,中天月色,得照两人,则夫妻两人之泪亦可干矣,或者说就不再望月流泪。

三,艺术特色

此诗妙在笔法不同常规,纯对面起法(侧面起笔)。首联不说自己见月忆妻,单说妻子见月思己。颔联不说自己看月,偏说儿女随母看月,写儿女不解父母之忆,其忆更深。颈联设想妻子月下久立的情景,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己之情深,是烘托忆中之忆。末联是希望之忆,满望忆中克遂夫妻二人之忆。全诗总重一个“忆”字。

全诗信手写来,层次井然,首尾呼应;表达情意曲折有致,构思新颖,用词精工。情深而含蓄,语柔而体健。千古伉俪之情,惟此为止。然非公至性,不能有此至情,非公至文,亦不能写此至情。只有感情纯洁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密。

怎样欣赏《唐诗三百首》中的杜甫名篇《旅夜书怀》

五律,《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是杜甫的五律名篇,全篇写转徙江湖时的一个月夜,诗人胸中意绪深沉凝重,写出了一个独立于天地之间的飘零形象。

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从江夜的近景写起,细草,微风,江岸,船上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里的孤舟。在江边,微风吹拂着小草,有一条小船在黑夜中停泊。这是一个多么寂寞的一个境界。。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空低垂,更显平野广阔。月随大江涌动,更显江河气势。这是写远景,雄浑阔大。。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会写文章所以声名著,人老多病就应该休官,这是反写。有点名声,不是因为文章好,是因为写出了自己的失意,寂寞漂泊的真实。虽是人老多病,但更多的是被异己排挤。诗人本有至君尧舜使风俗淳的远大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就算文章出名也不是自己的心愿。老病休官就更不是自已的心愿。。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到处飘零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之间的一只沙鸥孤零零,独寂寞。。全诗从江夜近景写到平野远景,从外在处境到灵魂深境,通篇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充分表现了人的孤独寂寞感和悲愤的情怀,是诗人人生际遇的真实写照。

杜甫写的《月夜》是什么意思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的这首《望月》,借月怀远,多少有些“以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之意。此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年)春,安史之乱爆发后,长安陷落,杜甫携家逃往鄜州羌村。听闻唐肃宗在灵武登基之后,同年八月杜甫留下妻儿,独身前往。杜甫在赶往灵武的途中,不幸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开始了幽禁生活。这首《望月》写在幽禁长安之时,在抒发对家中妻儿强烈思念的同时,也流露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忧国忧民之情怀。诗人不仅期盼早日与家人的早日团聚,也暗含着对早日结束战乱和国泰民安的殷切期望。

诗人反其道而用之,不直接写自己望月怀远,而是通过想象来刻画妻子对于自己的强烈思念,而表达自己渴望早日团聚的热切希望。首联刻画了妻子远在鄜州,独自望月怀远的孤独形象。颔联以孩子的年少不知思念为何物,来反衬自己与妻子彼此思念与惦记的深切。

颔联“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怜“字,写出了对孩子的思念,还有从小就要经历战乱离别的怜惜。好在年幼无知,不知道流离失所之痛,也不会明白自己的妻子“独自忆长安”的苦楚,少一些苦痛。

妻子望月忆长安,不仅是在对远在长安夫君的思念,还有对曾经一起相守长安那段岁月的回首与怀念。儿女不懂母亲心中的悲痛,诗人心底有对子女的怜惜之情,更有无力分担妻子苦楚的焦虑与内疚,心中更充满对妻子焦灼的思念与惦记。颈联则通过对妻子望月神态的具体刻画,进一步展现妻子的孤独与思念。雾湿云鬟,月寒玉臂,只有望月之久,才能会被秋夜里的雾气打湿发髻,和冷风吹寒玉臂。以望月之久,写思念愈深。这样的想象,也让诗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尾联则直抒胸臆,盼望着早日团聚,试问何时才能并肩于帷幔之下,举目相对,在月光的照耀下,一起把彼此的泪痕擦尽。从首联的“独看”到尾联的“双照”,寄予着诗人对于早日团聚的热切希望,情感的流露自然而真挚。“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这首《月夜》里的深情,夹杂着战乱离别的苦楚,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还记得爱情公寓中每个人的经典名句吗

这个问题必须回答。

曾小贤: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贤。

胡一菲:原谅他是上帝的事情,我的任务是送他去见上帝。“弹一闪”。

美嘉:我一口盐汽水喷死你。

子乔:“吕氏春秋,我写的春秋我做主”;我们的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关谷:我分分钟切腹自尽。

唐悠悠:唐氏表演法则一:不要把话语权让给你的对手。你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台词,戏是抢来的。唐氏表演法则二:永远不要让观众猜到剧情的发展。唐氏表演法则三:给故事营造一个丰满的背景,最好涉及两代人的恩怨。

张伟:张益达、律政先锋、张伟是混蛋、snake等。

大家还记得哪些经典语录,一起回忆回忆呗。

你最喜欢《庄子》中的哪些名句

敬邀!题主你好!转了半天?!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5907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