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精选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
您可能需要《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这是曲祝福编辑为您整理的。请留意本文中的详细信息。每个老师必不可少的课件就是教案课件,每个人都需要精心准备每个教案课件。教师注重教案和课件的设计和使用,把握教学方向。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第1部分
幼儿园中班教案《中秋活动》附反思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组织各种节日活动是不可避免的任务。 中秋节日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因为它能让我们感受到团圆的温暖。因此,今年我特别策划了一场中秋节日活动,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秋节日的由来,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在文章中,我将分享本次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并给出一些思考。
一、 活动策划
一、活动目的
让孩子了解节日的由来中秋,增强中华文化认知;让孩子通过活动与父母分享快乐,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强化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孩子的思维和逻辑能力。
二、活动内容
(1)中秋科的故事:通过动画故事《嫦娥奔月》的展示,让孩子们了解中秋科的传说。
(2)中秋月饼DIY:让孩子按照说明,亲手制作中秋月饼,增强动手能力。
(3)中秋诗歌朗诵:鼓励孩子背诵古诗词,提高语言能力。
(4)月饼品尝:品尝传统月饼,了解节日传统美食中秋。
三、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9年9月11日
活动地点:幼儿园活动室
活动日程:
时间活动内容
9:00-9:30 动画故事《嫦娥奔月》
9:30-10:00中秋月饼DIY
10:00-10:30中秋诗歌朗诵
10:30-11:00 品尝月饼
11:00-11:30 亲子互动游戏
二、 活动实施
1、活动准备
提前准备好材料:月饼制作材料、月饼、文化课材料。
活动室装饰:挂上写有节日号码中秋的灯笼,贴上写有节日号码中秋的马赛克,让孩子们感受到节日的气氛。
2、活动正式开始
9:00-9:30 动画故事《嫦娥奔月》
通过这部动画片,孩子们了解了中秋号的传说。在讲述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了嫦娥的美好品质,并鼓励孩子们向她学习品德,弘扬中华文化。
9:30-10:00中秋月饼DIY
孩子们分成小组,按照老师的指示,自己制作月饼中秋。通过动手制作,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分享,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10:00-10:30中秋诗歌朗诵
老师给孩子们推荐了一些古诗词,孩子们背诵了自己喜欢的诗词。孩子们表现出了出色的口才和语言能力。
10:30-11:00 品尝月饼
孩子们品尝了节日中秋的传统美食:月饼。孩子们品尝了不同口味的月饼,了解了节日的文化内涵,感受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11:00-11:30 亲子互动游戏
我们组织了一些互动游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通过游戏,父母和孩子可以更好地沟通,加强亲子关系。
三、 反思
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次有意义的体验,也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 组织是短暂的
上述活动安排中,时间控制得比较严格。虽然每项活动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事实上,孩子们做起来却并没有做好。结果是,在最后的互动游戏中,孩子们并没有真正理解整个活动的意义。
2.活动参与率不高
虽然我们提前发出了通知,但活动的参与率并不高。如果孩子的家长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孩子就会感受到“亲子在一起”的温暖。另外,我们在活动开始时没有充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展示过程中我们没有与孩子们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互动。
综上所述,虽然这次中秋节日存在一些问题,但它给孩子们带来的经验和启发是不可磨灭的。在今后活动的实施中,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体验,也期待孩子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愉快的经历。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第二部分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中秋》附反思
中秋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逢这个节日,我们都会想起家人团聚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可以望着月亮,思念远方的亲人。因此,幼儿园中班的教育活动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章节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
2、能够感受节日的美好中秋懂得家庭的重要性;
3.能够通过简单的手工和精美的舞蹈表达对节日的祝福中秋。
二、教学方法
1.讲故事的方法。通过讲解中秋节的由来以及背后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中秋节的最初泥源。
2、感性教学法。让孩子们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和舞蹈活动感受节日的美好中秋。
3、小组合作学习法。最初的小组形成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
1、讲故事:《嫦娥奔月》
讲故事是介绍中秋板块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嫦娥奔月”的故事为例,引导孩子了解中秋栏目的由来。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可以带孩子进入故事情境,引导孩子感受故事背后的情感和意义中秋。
2.手工制作:“月饼中秋”
手工活动是与孩子互动最直接的方式之一。通过教孩子们制作中秋月饼,不仅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提高了孩子们的手工能力和感知能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
3.学唱歌跳舞:“中秋舞蹈”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歌舞是经久不衰的元素。孩子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通过中秋节舞蹈活动的编排,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书面文字无法传达的力量。这足以让他们兴奋和兴奋。
四、教学反思
此次中秋节教学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秋节的由来和背后的故事,更体现了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习成长,不仅能有效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孩子的人文精神,让孩子快乐成长。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对孩子的感受力和经验的教育,而不是简单地灌输书本知识。通过中秋教育活动可以更好地体现幼儿园教育特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体现教育与成长的意义。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第三部分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
“郭中秋”
中秋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民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中秋节是一次重要的文化体验和生活体验。它承载着许多教育意义,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本文将对幼儿园中班中秋活动进行详细的教案分析和反思,以期为幼儿园教师提供参考和启发。
课程计划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背景中秋节日。
2.学习中秋章节相关诗词歌曲。
3. 中秋节日欣赏并制作传统美食。
4、感受家庭、社区风俗中秋。
教具准备:月饼、龙舟、传统文具、歌曲诗歌、手工材料等。
活动策划:
活动一:了解节日的传统文化和文化背景中秋。
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介绍中秋节日的文化背景、民俗、历史典故,介绍中秋节日的变迁以及与其他文化节日的关系。同时,幼儿园可以播放一些与中秋科相关的影视节目,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活动2:学习与第中秋节相关的诗歌和歌曲。
幼儿园可以选择与诗句相关的经典诗词歌曲中秋,让孩子了解诗词歌曲的含义和作者的心情。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孩子练习唱歌、背诗,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
活动三:鉴赏与制作中秋传统美食。
010-63 中秋节的传统美食之一是月饼。孩子们可以一边欣赏月饼,一边制作自己的“月饼”。可以让孩子感受制作月饼的氛围和过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四:感受家庭社区风情中秋。
中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各地风俗民俗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了解自己家庭和社区的节日习俗,了解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习俗,让孩子看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
反射:
1、活动设计应以儿童为中心,将儿童的兴趣和需求纳入活动设计。
2、教师要注重教育活动的实际效果,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成长和发展。
三、活动场地和条件要充分保障,严格落实活动安全措施。
4、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思考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经验。
总之,在幼儿园中班中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的,创造一个丰富多彩、快乐快乐的幼儿园中班教育活动。安全中秋节日教育活动氛围浓厚。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第四部分
活动目标:
1.了解节日的由来及相关习俗中秋。知道节日中秋是我国传统的团圆节;激发孩子对长辈的爱。
2.体验与老师们一起庆祝节日的快乐。
3.参加假期比赛。
4、简要了解节日的由来,知道节日的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准备:信息咨询中秋节日、月饼
活动形式:班级小组主题活动
活动流程:
1、介绍节日:向幼儿介绍中秋节日的由来,让他们知道农历8月15日是中秋节日。
2、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中秋节日的习俗,让他们知道中秋节日是团圆的节日。引导孩子尊重长辈
感觉。
三。欣赏故事,聆听月亮姑娘做衣服的故事,了解月亮是在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女孩总是不合身?
4. 对话与品尝:
1.中秋过节吃什么?
2、孩子们品尝月饼,体验节日的欢乐。
五活动结束
附:短篇小说《月姑娘做衣服》
晚上,月姑娘出来了,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凉风吹得她有些冷,她撕下一片云彩,裹在了自己的身上。月姑娘想:还是找个裁缝做点衣服吧。
裁缝给她量了尺寸,并要求她五天内去取。五天后,月女的体重增加了一些,看起来就像一把弯镰刀。她来拿衣服。衣服做工真漂亮,可惜太小了,纽扣都扣不上。
裁缝决定给她做一件新的,重新测量尺寸,并让她五天后来取。又过去了五天,月姑娘又胖了一些,身子弯得像船一样。她是来拿衣服的。衣服做得更加漂亮了,可惜月姑娘连衣服都穿不了。
裁缝脸红了,说道:“我还得再做一次。”又过了五天,月姑娘来取衣服了。裁缝师傅看到月姑娘变得圆圆的,像个圆盘一样,惊讶道:啊,你又长胖了!裁缝师傅叹了口气,对月姑娘说:唉!你的身材不合适,所以我不能给你做衣服。
原来月姑娘每天都在变,所以她还是穿着不合身的衣服。你太阳公公白天出来啊。她不好意思出来,只在晚上悄悄出现。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的兴趣非常高,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孩子们不仅在课堂上了解了中秋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百科:中秋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据史料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期就有“命臣镇牛乱,与左右人微服,淹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八月十五:010—63088节”。 中秋端午节的流行始于宋代。到了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重大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继春节之后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第五部分
幼儿园中班活动教案《中秋节》附反思
一、活动目的
1、增强孩子对中秋节的理解,让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帮助孩子感受亲情、友情、亲情的温暖,增强家庭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多彩中秋月饼、月饼模具、橡皮泥、竹签、面粉、彩纸、颜料、画笔、毛线、针、胶水。
2. 准备第中秋节的PPT,以配合活动介绍。
3. 安排家长志愿者协助活动顺利进行。
三、活动过程
1、活动开场:通过PPT和简单的故事传达中秋节的含义。
2、制作月饼:让孩子体验传统月饼的制作过程,了解文化内涵。
3、制作月亮毛线挂饰:让孩子制作月亮毛线挂饰,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制作卡片:鼓励孩子参考传统中秋元素,用彩纸、颜料和画笔制作中秋节日贺卡,表达对家人和朋友的爱和祝福。
5、孩子们自由玩耍:孩子们可以自由地玩耍,和朋友们一起玩耍,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团队的力量。
6、活动结束:用PPT带领孩子回顾今天的活动,对制作的物品进行表扬,鼓励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美好的事物。
四、反思
1.中秋文化的传承: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体验并亲手制作传统月饼。从整个制作过程中,让孩子了解中秋月饼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传承着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
2、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通过动手探索来学习。在本次活动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实际动手制作了东西,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呈现为生动的图画,让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更多的是把知识转化为有价值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让孩子感受到取得成果的喜悦和自我实现的幸福。
3、家长参与的重要性: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还安排了家长志愿者协助活动顺利进行,让孩子们在校外感受到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家长的间歇性参与提高了家校互动的质量,增强了家庭的亲密感,让孩子更好地融入家庭。
4、活动设计的合理性:本次活动设置合理,活动时间控制得当,活动内容生动、有趣、易懂,知识与实践并重,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亲近。轻松愉快的环境自然、开阔思维,每个孩子都感觉非常好。此次活动不仅帮助孩子们增长了对中秋科的知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
幼儿园中班中秋教案反思第六部分
幼儿园中班教案《理解:第中秋节》附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让孩子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文化中秋。
2、培养孩子对节日的热爱和向往中秋节日,让孩子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准备
1、图片、卡通视频、绘本等教学资源。
2、传统文化手工材料。
3、糖果、月饼、莲蓉等节日食品。
三、教学过程
1、老师首先介绍节日的由来和文化内涵中秋,向孩子们普及节日知识。老师可以用荧光棒画画、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更好奇、想了解更多中秋节。
2、老师播放中秋节的卡通视频和ppt,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
3、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孩子们掌握节日的传统食品中秋,如莲蓉、月饼、柚子等,增强孩子们对节日的向往和期待。
4、中秋环节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手工制品,让孩子们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乐趣。
5.在课堂上播放并展示中秋节的图片。通过图片,孩子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言,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和理解。
6、在课堂上准备节日食品,如月饼、莲蓉、柚子等,让孩子们品尝节日食品,增加对传统节日的喜爱和喜爱。
四、教学总结
在幼儿园中班教学中,教师开展“了解中秋节日”课堂活动,不仅引导孩子们了解中秋节日传统文化,还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东西,品味节日。美食和观赏图片等形式,并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教师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62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