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描写冬天的好句。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已经过去了,天气越来越冷,北国已经银装素裹。很多作文题目是描写冬天,在你们心里冬天是什么样子呢?这可难坏了孩子们,很多孩子都觉得冬天很美,可话到纸上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了。小库老师特意整理了描写冬天的好词、好句、好段,老师、家长为孩子收藏好吧!

各位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或者需要其它学习资料也可以联系小库老师哦!

描写冬天的古典美妙诗句有哪些

关注【文学名句】温暖情怀的文学,动人心坎的名句 → 记得点赞 ←

中国历代古典诗词文学中描写冬天的经典诗句有很多,这里择其精华,分为孟冬、仲冬、季冬和冬天通用描写四部分,这样看起来赏心悦目一些,并附上解释。为答题的辛苦点个赞吧。分享给需要的人,别浪费了。


描写孟冬的诗句

孟冬:农历十月,在24个节气中的立冬、小雪两个节气。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

初冬寒气已至,北风呼啸,令人感到凄惨战栗。诗句以夸张的笔触状写初冬十月的凄冷景象。初冬远不至于如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凄冷寒冻,然而对于心境极其孤寂的人来说,完全可能在心理上和生理上产生惨栗的效果,这是艺术上的夸张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明月皎月光》

看那北斗七星中的玉衡三星所指的方向,知道时节已进入孟冬。天空寒星闪烁,格外分明。诗句状写初冬时的景象。以写众星位置的推移来点明季节的变换。诗句较为含蓄,耐人寻味。


飒飒满池荷,翛翛荫窗竹。

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

满池荷花象遭到风雨袭击一样凋零衰谢,而那绿荫遮窗的翠竹也像鸟的羽毛一样枯焦无光泽。诗句写作者闲暇坐观卉木时眼中所见的萧条、冷落的初冬景象。冬日之荷必然会凋残,竹木自然也要枯蔫。作者之所以描写如此之残景,正反映了他心境之无绪。


季月寒气重,滋兰错无芳。

梁·江淹《就谢主簿宿诗》

孟冬寒气刺骨,培植的兰花杂乱无章,没有芳香。诗句写出了孟冬时节寒气逼人的气氛。下句“错无芳”三字不仅写出了兰花无人照料,杂乱而生,没有清香的萧瑟景象,而且将冷气逼人的数九寒冬用具体形象渲染了出来,使“寒”可见可感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残菊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昔日凌波挺立的荷花,现在已经枯衰,枯败的荷茎再也不能举起那似伞的碧绿荷叶来遮挡风雨了。后凋的几株残菊,虽花叶全无,但尚有那挺拔的枝干傲霜凌寒。诗句描绘秋末冬初的景色。作者写荷、菊的凋零,侧重于荷叶、菊枝的对比,观察细致,形容绝妙。“傲霜枝”,写菊虽衰残,犹存风骨,有赞美之意。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宋·陈与义《居夷行》

洞庭湖畔残留的落叶更加稀少,秋风绕林的飒飒之声已经没有了。黄帝从前在这里演奏的咸池之乐再也听不到了,川原上只留下一片明亮的日光。诗句写洞庭湖畔冬初叶落水明的景色。诗人不仅直写眼前景物用以表达自己对国事的担忧,而且还引用历史典故,说明此地确不景气。


幸自寒林俱淡笔,却将浓墨点栖乌。

宋·杨万里《晚风寒林》

本来寒林都是用淡笔描绘的,却用浓墨点上了几只栖落的乌鸦。作者从绘画的角度描写了初冬的风光。冬天,树叶凋零,树林灰朦朦一片,如果有几只乌鸦落在上面,一定会显得很黑。再加上作者的艺术处理,浓淡对比分明,便将乌鸦的形象突出在读者面前。


叶空树影疏,秋杪禽声杀。

清·蒲松龄《冬初过石隐园即景》

冬日来临,树木枝空叶尽,地上的树影也显得稀稀疏疏。秋日已过,疾飞的飞禽,鸣叫声也变得萧杀、凄凉起来。这两句诗描写初冬时节满目肃杀、荒凉的景色。诗句运用白描手法,空、疏、秋、杀等字都带有凄寒之气,含悲苦之意,表现出初冬的冷漠和孤寂。诗虽短小,却传神地表达出初冬之内涵。



描写仲冬的诗句

仲冬也称中冬,指的是农历十一月,包含大雪、冬至两个节气。

严风截人耳,素雪坠地凝。林上飞霜起,波中自生冰。

晋·傅玄《诗》

凛冽的寒风可刮落人的耳朵,纷纷扬扬的白雪一落到地面便凝结住了。树枝上的积霜在北风中频频飞起,水中也已生成厚厚的冰层。诗句写深冬的严寒景象。诗人列举最能体现寒冬气象的风、雪、霜、冰四物,加以渲染,便描绘出一幅令人生畏的冰天雪地图。首句截人耳最为夸饰,北风尖利似刀,简直可以割截人耳。


零雪霏霏集宇,悲风徘徊人襟。

晋·陆机《上留田行》

飘零的雪花飞飞扬扬地洒落在屋顶上,凄厉的寒风打着旋儿吹进人的衣襟。诗句描绘了寒冬里雪花纷飞、冷风刺骨的萧杀景象,反映了诗人凄苦悲凉的心境。诗人拟人化的“徘徊入襟”,形象地表现出狂风回旋的景象,首句霏霏写出飞雪之密集。



冬日凄惨,玄云避天。素冰弥泽,白雪依山。

晋·包播《诗》

冬天的太阳凄暗惨淡,黑云避开了天宇,紧紧笼罩着大地。素冰充满了水泽,白雪依附着群山。诗句描写了仲冬季节的苍白景象。前两句写仰望寒空,日色晦暗。后两句远眺山泽,满目冰雪。涂满天宇山泽的冷色使人更加畏惧冬季的凄惨。“避天”为夸饰彤云密布、紧压山河的严冬景象,极有气势。


仲冬寒气严,霜风折细柳。

梁·萧衍《撰孔子正言竟述怀诗》

仲冬季节,寒气逼人。凛冽的朔风吹折了细长的柳枝。诗句描写的是仲冬时节,冷气刺骨,霜风呼啸的景象。诗句紧紧围绕一个“寒”字,先写寒凉的空气,后写寒冷的冬风。“折细柳”突出寒风的猛烈、疯狂,使人对无形的寒风有了具体的感受。诗句运用凄寒的冬景申诉自己无力实现孔子的遗训。


霜风有恨号平楚,寒日无光下远岑。

元·安熙《仲冬初吉归途即事》

挟霜带雪的寒风似乎有诉不尽的怨恨,在远处平林间怒号。寒冷凄残的斜阳暗淡无光,从遥远的山峰后慢慢地沉落了下去。这两句诗描写仲冬傍晚日落时的景色。诗中着力渲染了冬天的寒冷和萧索,风是“霜风”,日是“寒日”,都透着一股逼人的凉气。作者又以拟人的手法,把“风”拟人化,那风的响声似乎是“有恨”,因此才这般号鸣,更增添了冬天的凄惨。



描写季冬的诗句

农历十二月,即冬季最末一个月,包含小寒、大寒两个节气。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唐·杜甫《小至》

岸边已有暖意,等到腊月柳叶便可舒展。山中尚存寒气,迎着北风梅花就要开放。这两句诗极有趣味。柳是春天之物,梅是冬天之物。因冬天比较温暖,所以才会出现诗中描写的现象——柳欲舒叶、梅欲吐蕊。然而,柳叶将舒未舒,梅花欲放未放,一个将字,一个欲字,使人犹见两者谁先孰后争执不下之状,竟让人也难以判断此刻究竟是春天,还是冬天了。


衡茅林麓下,春气已微茫。

宋·林逋《山村冬暮》

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暮冬时节,坐落在林边山脚下的小山村里,已经可以微略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那雪后的翠竹还泛着微微的寒气,轻风吹拂着已凋残的梅花,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山村的冬暮本是缺乏生命力的,而诗人笔下的山村冬暮却充满了勃勃生机。


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宋·沈括《延州诗》

二郎山下纷纷扬扬飘着雪花,人们效仿边塞地区的习俗住在盘旋直立的帐篷里。虽然积雪已渐化尽但冬天的寒气尚未退尽,看那帐篷中吐出的黑色煤烟仿佛洛阳街上的尘土一样多。诗句描绘陕北延安冬末的景色。积雪虽已化尽,但冬寒尚存人间,故人们尚需生煤火炉取暖,正是北方气候的特点。



雪尽虚檐滴,春从细草回。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一

阳光融尽了最后一抹残雪,晶莹的雪水也不再顺着屋檐边一滴一滴地落下来了,春天伴着纤嫩的小草悄无声息地回到了人间。诗人抓住典型事物,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去春回的景象。描写生动传神,诗人喜悦之情荡漾其间,也给读者带来了温馨和甜美。


正使尽情寒至骨,不妨桃李用年华。

宋·黄庭坚《咏雪奉呈广平公》

正要叫这大雪尽情地飘落,落尽透骨的冬寒。为的是不妨碍桃李享受自己美好的年华。两句诗寓意深刻。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不管残冬多么寒冷,它终不能妨碍春的到来,桃李依旧要开放,要芬芳。这是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淡天如水雾如尘,残雪和霜冻瓦鳞。

宋·范成大《宿东寺二首》其一

淡淡的天空如水一样雾气迷濛,屋顶上残雪和积霜冻结在鳞片似的瓦上。诗句写江南冬景。上句写残冬初春之交水蒸气升腾的景象。次句的“冻瓦鳞”把本来就屋瓦鳞次的房顶又涂上了一层斑驳陆离的银光。诗句极其简炼地将水、雾、雪、霜连为一体,勾勒出一幅凄情萧瑟的江南残冬图,衬托出诗人客旅他乡的孤寂愁怅的心境,更给人以凄楚之感。



通用的描写冬天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

晋·陆机《苦寒行》

山岩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被风一吹,纷纷向上飞扬。寒风掠过树梢,发出凄厉的鸣声。诗句描写冬季朔风呼啸、积雪纷飞的景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风声生于树梢,甚合事理,但又为一般人所疏忽。两句诗还运用了互文手法。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过去我们话别时,正是黄莺鸟开始鸣叫的春天;如今相遇时,已是雪花飘飞的冬天了。诗句描写与故友庞参军分手与相遇时的不同景色。诗人不是抽象地陈说时序的变化,而是通过描绘当时的季节特征来表现分手与相遇的时间概念。诗句形象含蓄,感情真挚。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

隋·虞世基《出塞二首》其二

大雪纷飞使天山的道路昏味不明,千里寒冰堵塞了交河的源头。笼罩在浓雾中的烽火暗然无色,结满霜花的大旗冻僵不能翻飞。这是描写塞外寒冬的景象。诗人择取了最能表现冬季特征的雪、冰、雾、霜四物,并将它们放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真切传神地突现出塞外冬天的寒冷、寂寥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渔舟胶冻浦,猎火烧寒原。惟有白云外,疏钟闻夜猿。

唐·王维《酬虞部苏员外过蓝田别业不见留之作》

因天气寒冷,渔船在码头边的河道中都冻住了,猎人们在阴冷的原野上点燃了熊熊的篝火。只有在悠悠白云的深处,时断时续地传来钟鸣声和猿猴夜间的啼叫声。夜,静极了。阴森、寒冷的环境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孤独惆怅的思想感情。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宋·黄庭坚《次韵高子勉十首》其四

马厩里的马骨瘦如柴,无力驮人外出。邻居家的鸡冻得不能司晨报晓。两句诗通过对马和鸡的描写,从侧面渲染了严冬季节寒冷透骨的天气。诗人展开想象,施以拟人化和极度夸张的手法描摹景物,十分生动形象。


风衔松竹怒咆哮,鸟泣冰霜裂冻巢。

清·陈璧《言怀》

狂风摇撼着松枝竹干愤怒地咆哮着,小鸟在伤心地啼泣,它那本来就很寒冷的窝巢已被冰霜冻裂了。诗句写冬景。狂风、冰霜使得松竹失去抵挡的能力,使得孤苦伶仃的小鸟无家可归。诗中的“衔”字与“泣”字非常形象,把冬季里寒风和啼鸟的独特状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你喜欢上面的哪些诗句?有补充吗?留言说一说。

关注【文学名句】遇见动人语言是美妙的缘,总有贴心文字温暖着你我

↓↓ 记得点赞,喜欢就分享和收藏 ↓↓

有哪些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第1句】: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2句】: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3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4句】:《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

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

时闻折竹声.

【第5句】:《雪 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山中雪后 郑燮(清)

晨起开门雪满山,

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

一种清孤不等闲.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第1句】:《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第2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第3句】:《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第4句】:《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5句】:《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第6句】:《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第7句】:《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第8句】:《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9句】:《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第10句】:《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第11句】:《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第12句】:《冬夜送人》【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第13句】:《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第14句】:《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第15句】:《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第16句】:《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第17句】:《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第18句】:《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第19句】:《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第20句】:《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第21句】:《冬夜》【唐】韦庄

睡觉寒炉酒半消,客情乡梦两遥遥.

无人为我磨心剑,割断愁肠一寸苗.

你有哪些描写冬天的片段值得分享

谢幸福友友,你有哪些描写冬天的片段值得分享?回复迟迟见谅

一七令 《冬》

冬,冬。

霜寒,雪冷。

北风啸,寒意飘。

雪花飞舞,大地银装。

冰凌挂树梢,红梅迎雪笑。

冬日景色多姿,洁白无暇晶莹。

千里冰封裹素妆,冰雪王国白茫茫。

《冬之暖,雪中情》

,,,记不清是那一年,

彩云之南的冬天,

罕见在一夜之间,

山低矮瀑挂玉帘,

白茫茫覆没了塬田。

兽迹无隐鸟懒翔,

乐坏了斗雪的少年。

一向木讷严谨的村翁,

在一旁露出了笑脸。

浣纱的老妪新姑,

呵手而归揣满情妍:

外在的人呀,

多会赶回赴这,

难得的盛筵。

如此的绮丽景象和带来的

无比惬意如蜜香甜。

直到如今去追忆,

总有幸福在无边缠绵。

忘不了那多情瑞雪,

感恩赐祥的上天。

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有哪些推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今天立冬,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有: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译:燕山,在今河北省。轩辕台,故址亦在今河北省。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燕山一代天气的寒冷。

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译:写的是风雪交加的夜晚,旅人前来投宿的情景。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译:这是写雪景的名句。把北风比作春风,把雪花比作梨花。描绘出风停雪止,树树皆白,状如梨花的景象。

唐•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译:白雪皑皑的群山上不见一只飞鸟的影子,纵横交错的道路上都没有人的脚印。在一条孤单的小船上坐着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渔翁,独自冒着风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宋•潘阆《宿灵隐》“绕寺千千万万峰,满天风雪打杉松。地炉火暖黄昏睡,更有何人似我慵”。

译:环绕着灵隐寺驻立着许许多多座山峰,满天的飞雪扑打着杉松。黄昏时睡在温暖的地炉边还有谁像我这样自在轻松。

宋•傅察《咏雪》“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呼儿试轻扫,留伴小窗明”。

译:都城内下了十天大雪,庭院内已经一片洁白。呼唤孩子将雪轻轻扫到窗前,好让它更久留在窗下发出光明。

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我拖着这老朽的身躯躺在这偏僻荒凉的村落里时却丝毫不为自己感到悲哀,仍一心想着要为国家守卫边关。深夜里躺在床上听那寒风吹着冷雨的声音,仿佛披着铁甲的战马踏着冰封的河流入梦而来。

元•王恽《首阳晴雪》“前冬两拜首阳祠,野雪摇光晚霁时。苍柏满山人欲去,乱鸦翻影上枯枝。

译:我两次拜谒首阳祠都在冬天,傍晚的阳光和积雪交相辉映。面对着满山青翠的松柏我即将回去,惊起的乌鸦飞舞着落上枯枝。

清•袁枚《十二月十五夜》“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译:沉沉的更鼓声越来越急促,渐渐发现外面人声已静。吹息灯发现窗外更加明亮,原来是清亮的月光映照着漫天盖地的积雪。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6613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