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亭》中的佳句
【第1句】:求屠格涅夫《罗亭》的经典摘录
《罗亭》经典语句: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
——世上有三种利己主义者: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也要让别人活下去;另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要活着,却不让别人活;最后一种利己主义者是自己不想活,也不让别人活……
——要求极其微小……只求达到最近的目标,做一点哪怕是极不足道的于人有益的事
——是什么东西使我硬是不能和别人一样生活,一样行动……现在我所梦想的,也就只有这一点。可是我刚一得到个什么固定的位置,有个什么着落,命运就马上来捉弄我了,我开始怕它了---我的这个命运……这一切都是为什么?请给我解开这个谜!
【第2句】:杜甫《兵车行》中的名句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叙事诗《兵车行》。
节选如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译文如下:
大路上车轮滚滚战马嘶叫,出征的青年弓箭挂在腰间。
父母和妻儿纷纷跑来相送,灰尘弥漫天空不见咸阳桥。
亲人们牵衣领足拦路痛哭,凄惨的哭声直冲九天云霄。
过路的人站在旁边询问原因,回说官府征兵实在太频繁。
有人十五岁就到北方驻防,四十岁又被派到河西去营田。
走时年少里长替他缠头巾,归来时发已白又要去戍边。
边疆的战士已经血流成河,而皇上扩张领土没有穷尽。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关于此时的创作背景,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对吐蕃的用兵。另一种观点认为是讽刺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对南诏的用兵,此时杨国忠专权,谎报军情,弄得民怨沸腾(见钱谦益《钱注杜诗》卷一)。上述两种说法均可通。
作品赏析
《兵车行》是杜诗名篇,为历代所推崇。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叙事之中。
这篇叙事诗,无论是前一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舒得开,收得起,变化开阖,井然有序。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兵车行
【第3句】:杜甫诗中的佳句
【第1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第2句】: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第3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第4句】: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第5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兵车行》 【第6句】: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第7句】: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第8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第9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第10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第11句】: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第12句】: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第13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第14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第15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第16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第17句】: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第18句】: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第19句】: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第20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第21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第22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第23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第24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第25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第26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第27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第28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第29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第30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第31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第32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第33句】: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第34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第35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第36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第37句】: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第38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第39句】: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第40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第41句】: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 【第42句】: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曲江对酒》 【第43句】: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第44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 。
【第4句】:《米开朗琪罗传》 中的好词好句好段
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这幅英雄的惶惑之像,这个折了翅翼的胜利之神,在米开朗琪罗全部作品中是永留在工作室中的惟一的作品,以后,达涅尔•特•沃尔泰雷想把它安置在米氏墓上。它即是米开朗琪罗自己,即是他全生涯的象征。
“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竣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加自由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而当云翳破散的进候,它威临着人类.
是这样地这痤崇高的山峰矗立在文艺复兴期的意大利,从远处我们望见它的峻险的侧影,在无垠的青天中消失.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在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战斗的勇气.”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维多利亚•科隆娜的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却从没有这种情境。因为这黑夜即在米开朗琪罗自己的心中。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
【第5句】:鸽子屠格惺夫好词好句摘抄赏析
《鸽子》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抒情散
文。作者屠格涅夫 (1818—1883),全名伊凡· 谢尔盖耶维奇· 屠格涅夫,俄罗 斯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罗亭》
《前夜》《父与子》等。散文描述了这样一个生活场景: 在暴风雨将来临,各种鸟类都躲藏起来,“愁云”“越来
越墨黑”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一只“像一块白色手帕或一 团雪”一样的白鸽,从树林那边飞来,飞到树林外面去,找
回另一只白鸽,最后,两只白鸽并翅飞回家去。暴风雨来 了,它们并翅依偎在屋檐下。通过这感人场面的描绘,作 品颂扬了鸽子那种在危难来临之际,寻找伙伴,与伙伴相扶持、患难与共的崇高精神与生死相依的珍贵情谊。含蓄地寄托了晚年的作者对人间真情的期冀与渴望。
晚年的屠格涅夫对自由主义幻想和对民主主义渐进论的信念,已被19世纪下半叶沙皇俄国和西欧旧世界的现实碰得粉碎,同时,他又远离祖国,身患重病,生活艰难,因而情绪更加消极悲观。他这个时期的作品大都是低沉的、忧郁的。
【第6句】:谁知道屠格涅夫小说《罗亭》中罗亭的人物形象分析
罗亭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
他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侏儒”。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屠格涅夫所塑造的罗亭这个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作家将自己同时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如巴枯宁、赫尔岑、格拉诺夫斯基等等的性格特征都融合到了他的身上。就是罗亭所参加的波科尔斯基小组,也是以30年代莫斯科的文学哲学团体斯坦凯维奇小组为原型的。所以高尔基曾说“罗亭
既是巴枯宁、又是赫尔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屠格涅夫本人”。由于取自现实内部的形象经过作家之手而成为典型,罗亭这个人物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第7句】:谁知道屠格涅夫小说《罗亭》中罗亭的人物形象分析
罗亭身上集中了40年代俄国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优点和缺点,是这些人的一个典型。
他受过良好教育,接受了当时哲学思想中最主要思潮的影响,有很高的美学修养;他信仰科学,关心重大社会问题,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决心;他热情洋溢,才思敏捷,口才出众,能感染人、吸引人。但是他徒有过人的天赋和才智,却不会正确将其运用、付诸斗争实践,成为“语言的巨人和行动的侏儒”。
罗亭式人物的不幸在于脱离人民,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因而注定一事无成。屠格涅夫所塑造的罗亭这个人物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作家将自己同时代许多进步知识分子如巴枯宁、赫尔岑、格拉诺夫斯基等等的性格特征都融合到了他的身上。
就是罗亭所参加的波科尔斯基小组,也是以30年代莫斯科的文学哲学团体斯坦凯维奇小组为原型的。所以高尔基曾说“罗亭 既是巴枯宁、又是赫尔岑,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屠格涅夫本人”。
由于取自现实内部的形象经过作家之手而成为典型,罗亭这个人物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继奥涅金、毕巧林以后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多余人形象。
【第8句】:杜甫《哀江头》中的名句"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写的
描写的是杨贵妃
“明眸皓齿”照应“一笑正坠双飞翼”的“笑”字,把杨贵妃“笑”时的情态补足,生动而自然。“今何在”三字照应第一部分“细柳新蒲为谁绿”一句,把“为谁”二字说得更具体,感情极为沉痛。“血污游魂”点出了杨贵妃遭变横死。长安失陷,身为游魂亦“归不得”,他们自作自受,结局十分凄惨。杨贵妃埋葬在渭水之滨的马嵬,唐玄宗却经由剑阁深入山路崎岖的蜀道,死生异路,彼此音容渺茫。昔日芙蓉苑里仰射比翼鸟,后来马嵬坡前生死两离分,诗人运用这鲜明而又巧妙的对照,指出了他们逸乐无度与大祸临头的因果关系,写得惊心动魄。
【第9句】:《名人传》中的好词好句
【第1句】:人生是艰苦的,再不甘于平庸的人,那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
【第2句】: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强力称雄的人,而只是靠心灵而伟大的人。
【第3句】:贝多芬、托尔斯泰,他们都是天才人物,但他们更是英雄——他们或由于疾病的折磨,或由于悲惨地的遭遇、或由于内心的惶惑矛盾,或三者交加于一身,这种深重的苦恼,几乎窒息了他们的呼吸,毁灭了他们的理智,但是他们凭着对人类的爱,对人类的信心,他们坚持着艰苦的里程,贝多芬用痛苦换来欢乐化成了不朽的音乐,弥盖郎基罗用他的生命的鲜血雕塑了后人须仰视才见的巨作,托尔斯泰相信“当一切人都实现了幸福的时候,尘世才有幸福的存在。”
【第4句】: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王公贵族。他们远远看见时,歌德就挣脱了贝多芬的手臂,站在大路的一旁,深深地弯着腰,把帽子拿在手里,等候着皇室成员的经过。而贝多芬却独自向歌德说着他想说的话,看到歌德那个样子,贝多芬按了按帽子,扣上外衣的纽扣,背着手径直朝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的,太子鲁道夫向贝多芬脱帽致敬,皇后向他打招呼。那些大臣们也都认识他。贝多芬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事后,贝多芬还毫不客气地把歌德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枢密参赞的歌德永远不能原谅他,而贝多芬却不以为然。
【第5句】: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第6句】:什么胜利可以和这场胜利相比?哪天的阳光,曾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第7句】:黄昏将临,雷雨也随之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被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还给我们。
【第8句】: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所有的只是些空虚的偶像,匹配下贱的群众的;时间会把他们一齐摧毁。成败又有什么相干?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
玲珑剔透 凌空展翅 九曲回廊
趣味盎然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诗情画意 齐心协力 目不暇接
流连忘返 奇形怪状 高耸入云
赏心悦目 蜿蜒盘旋 五彩缤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715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