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描写心系民情的佳句

【第1句】:民情风俗描写的句子

最奇特的恋爱场所——姑娘房

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的青年,谈恋爱有规定的场所即姑娘房。姑娘长到 【第16句】: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织麻纺线,挑花绣朵。有小伙子来相会时,陪坐谈天。楚雄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

最奇特的中国婚俗——阿注婚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奇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阿注婚。阿注婚分为阿注婚、阿注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

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各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结交阿注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在农忙季节,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以前去协助。男女之前的爱情是阿注婚的基础,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阿注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变,由分局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注关系的。

【第2句】:描写劝人学习,立志读书,心系民情,崇高理想的诗句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怀投助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一垂钓碧溪上,忽得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司马将军歌》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北落明星动光彩,

南征猛将如云雷。手中电击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扬兵习战张虎旗,

江中白浪如银屋。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羌笛横吹阿亸回,

向月楼中吹落梅。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李白名篇

三更灯火五灯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第1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第2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第3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4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第5句】: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第6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第8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9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10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第11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第12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第13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第14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第15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第16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第17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第18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19句】: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第20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21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第22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第23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第24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第25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第26句】: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第27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第28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29句】: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第30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第31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32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第33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34句】: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第3句】:民情风俗描写的句子

最奇特的恋爱场所——姑娘房 云南楚雄彝族山区的青年,谈恋爱有规定的场所即姑娘房。

姑娘长到 【第16句】:七岁时,就要离开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织麻纺线,挑花绣朵。有小伙子来相会时,陪坐谈天。

楚雄彝族认为在家中谈情说爱是不礼貌的,必须在姑娘房进行。 最奇特的中国婚俗——阿注婚 云南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有趣、奇特,但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阿注婚。

阿注婚分为阿注婚、阿注同居婚、成家婚三种形态。 阿注婚:阿注在摩梭语中是亲密的朋友之意,其特点是:男不娶,女不嫁,男女各在母系大家庭中生活,结交阿注关系的夫妻没有实质上的经济联系,男子夜间到女家居住,白天回到母家,所生子女由母亲姐妹抚养,父亲不抚养孩子,他抚养的是自己的外甥,而他的孩子又由阿注家舅舅抚养。

在农忙季节,女方家需要帮忙,男方可以前去协助。男女之前的爱情是阿注婚的基础,双方一旦产生了爱情,就可以结交为阿注关系。

阿注婚的特点在于维系以母亲为核心的血缘大家庭,家庭中不存在父子关系、婆媳关系、妯娌关系等。母亲死后,家庭中的女子谁能干就由谁来承担家庭的重任。

阿注同居婚:在长期的阿注婚中,婚姻形态也在逐渐转变,由分局向同居转化,其特点是:男女双方不再各居母家,而是共同生活在一个母系家庭,一般是男到女家(也可以女到男家),无论到哪家,都是母系大家庭中合理的成员。 以上两种阿注婚,同一母系血缘内,是绝对禁止结交阿注关系的。

【第4句】:表现诗人体恤民情,心系天下的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代杜甫

施耐庵“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赞同0| 评论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联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第5句】:十句以上民情诗句 谢谢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宋.王安石《元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宋.苏轼《赠刘景文》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清.赵翼《野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7273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