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李白爱国的名句

李白(701年-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

【第1句】: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唐朝因为“安史之乱”盛极而衰,李白因出于一片爱国报国之情,追随永王李瞞起兵平定“安史之乱”,无意中卷入了永王夺位的政治风波之中。结果,触罪下狱,后又遭流放夜郎。这些虽是不白之冤,但李白并不抱怨,仍然心忧国事。

【第2句】:剖心非痛,亡殷为痛。

出自唐·李白《比干碑》。

剖心,用殷商忠臣比干劝谏无道之君纣王,而被其剖心之典。剖心岂能不痛?只是相比亡国之痛,实在是算不了什么。这是何等深刻的反思!何等深厚的爱国爱君之情!李白这里是借说比干之事,而表白自己忧国忧民之心。

【第3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出自唐代李白《将进酒》。

你没有看到吗?镜子里的头发,早上还如青丝一般,到了晚上就好像雪一样白了。

【第4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出自唐代李白诗《秋浦歌》。

紫烟:冶炼炉上冒出的烟云。冶炼炉的炉火将四周照得红彤彤的一片,红色的火星四处飞溅,与升腾的紫色烟雾交织在一起。

【第5句】: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出自唐·李白《将进酒》。自古以来,圣贤都是寂寞的,只有那些擅长饮酒的人才能够留名后世。此诗作者李白一生怀才不遇,落魄江湖,只得借酒消愁。这句诗通常用来形容:有才能者在人生失意时的自我解嘲;也可看作是有才能者对现实人世的愤慨与呐喊。

【第6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出自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把一头白发连接起来,长度就有三千丈;满怀的离愁,就像白发一样长。

【第7句】: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唐·李白《行路难三首》。

暂且尽情地享受这生前的一杯酒吧!何必去追求那死后才能流传千秋万世的名声呢?凡是看透人间世事以后,心胸自然放达,管它什么“身后千载名”,根本不把它放在心上。

【第8句】: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出自唐·李白《江上吟》

人生在世,若是能够长久保有功名富贵,那么原本向东南流的汉水,也应当流向西北了。李白以江水比喻功名富贵,汉水不可能流向西北,功名富贵自然也不可能长久存在。作者叹息功名富贵全是一场虚幻,不禁感慨万千。

【第9句】: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出自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自古以来,万般世事,全都像那东流的河水一样,一去就永不回头。天姥:是山名,在今浙江省。姥:读作。光阴的消逝,就像那不停东流的河水一样,再也不会回来了,多少往事,怎堪回首?作者李白感伤自己过去仕途得意,而到头来却只是一场虚幻。

【第10句】:不可死而死,是轻其生,非孝也;可死而不死,是重其死,非忠也。

出自唐·李白《比干碑》。

不当死而死,这是轻视自己的生命,不是孝的表现;当死而不死,这是怕死,没有为国尽忠之心。此言生死问题关系到孝与忠的问题,因此是生还是死不能草率,应当根据孝与忠的原则予以选择。

描写李白和朋友的友谊名句是什么

描写李白和朋友友谊的名句:

最出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

最深刻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君马黄》

最骗人的~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赠友人三首》

最浪漫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最期望的~故人西辞黄鹤楼,樱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林陵》

最醉人的~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

最遥远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最伤感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友人》

李白有哪些名句

李白的名句实在是太多,在此不一一枚举,我最欣赏的一句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就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谢谢!

李白名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什么

“床前明月光”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静夜思》,全诗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华丽精美的辞藻,只是用近似口语的话娓娓道来,描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明白如话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问世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正是因为这首诗明白如话,浅显易懂,所以人们对其含义和解释一直也没有什么不同看法,《唐诗鉴赏辞典》中这样解释: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

但后来有人提出疑义,唐代的门是完全封闭的,窗户也很小,况且还贴有窗户纸,月光不可能穿过照到屋里去,并且在室内也不会有霜的,这在道理上讲不通。于是人们对诗中床的含义产生了疑问,“床前明月光”中的“床”究竟是指什么?

我查了一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其中对“床”的解释有三: 【第1句】:坐卧的器具。意思和今天的床一致; 【第2句】:安放器物的架子。类似今天的柜或者橱; 【第3句】:井上的围栏。今天的床没有这个含义。

对照床的这三个含义,我们发现第三种解释与李白诗中的意境比较吻合。并且李白还有一首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歌,其中有这么几句:“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据学者介绍,此诗中的“床”也是“井上围栏”的意思。通过以上考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床前明月光”中的“床”不是今天所说的卧榻,而是井上的围栏。

如何理解“诗仙”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一千古名句

李白的这一句诗说的是人应该及时行乐,莫让光阴虚度,毕竟人生是非常短暂的,时不我待。该句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是多么可悲,还是借酒消愁来得更痛快一些。

李白是天才,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歌史上只出了一个李白,其诗歌水平后世无法超越。天才说出这样的话语,我们千万不能当真,不能当成至理名言,因为时代不同了,你也不是才华盖世的李白。

世人若学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那么你天天痛快的玩耍试试,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会破产,就会穷困潦倒,甚至到大街上乞讨。但是李白就不用了,走到哪里,吃喝到哪里,永远有人好吃好喝好招待,李白名满天下,粉丝遍布全国,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众星捧月,非常受欢迎。

当然,如果你是富二代的话,你可以学习一下李白。但是如果你长期痛饮狂欢的话,也会被人说闲话的,别人会说你玩物丧志,甚至说你是败家子。作为正常人,你肯定不愿意听到这样的话。再说了,天天玩耍,也会没意思的,也会空虚无聊的。

当代社会,生存压力很大,做人应该积极进取,而不是消极颓废。消极的人生危害很大,不知不觉中就退步了。无论任何人,都是不甘于位居人后的。我们不是李白,没有李白写诗的才能,李白是天下第一,我们是平庸之辈。

李白的诗歌虽然读起来很潇洒,做起来也很痛快,但是千万不要学李白,谁学谁上当。话又说回来了,工作之余,偶尔放松一下,学习李白的潇洒是不为过的。

诗仙李白有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名句

谢谢!

诗仙李白留下的经典诗句实在太多啦,列举几个大家都记得,印象深刻的诗句。

中国人最熟悉最经典的诗,老少皆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诗》

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最自信的诗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尽管政治上受到挫折,但仍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也持乐观态度。

最狂妄的诗句: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仰天大笑”,多么得意的神态;“岂是蓬蒿人”,何等自负的心理,诗人踌躇满志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忧愁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愁苦就似流水,用刀来割也割不断,用酒来销也销不掉。形容愁苦的绵延不断,沉重无比。

转成经典成语的诗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最夸张的景物描写: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壮观的瀑布从高处急冲直流而下,真使人怀疑这是从天上倾泻下来的银河。这两句诗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现在,人们常常用这两句诗来描写瀑布的壮观景色。

李白的父亲是谁

谢谢。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当时的碎叶,属于唐朝政府建置的安西都护府,是安西四镇中最西的一镇,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一座重要城市。即是现在的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克城附近。

李白的父亲名客。这是他寓居西蜀后取用的名字。他从西域回来,很可能是出于避乱或避祸之原因,迁徒内地是不一般的移居。李客寓居昌隆以后,一直过着"高卧云林,不求禄仕”的隐逸生活,没有做过官。李白在兄弟辈排行十二,可见李客的子侄是很多的,他从西域带归内地的是一个很大的家庭。

众人之云,多有详耳。李白之父李客也。

爱国的现代诗怎么写

谢谢你的提问;

诗是精神的。我们如何写好爱国主义的现代诗—— 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爱国主义的现代诗彰显的是爱国主义精神而不是疯狂的爱国主义。这是爱国主义现代诗的根基。

张延

如果让李白来写杜甫的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会写成什么风格

【诗意江湖】谢邀!


该句原诗:《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四句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大家都知道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们共同经历了唐王朝由极盛到动乱的历史。面对这个乱世,他们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诗歌艺术风格和个人性格。

虽然经历相同,但杜甫和李白的诗歌创作是有根本的去别的。

李杜创作的最根本区别,简单讲来,乃在于对待主客观的不同态度,用王国维的话说,李白属于“主观诗人”,杜甫属于“客观诗人”,杜甫擅长客观描写,代表作是叙事诗,他的抒情诗也带有客观色彩;李白擅长自我抒情,绝大部分是抒情诗,他的叙事诗也带有抒情色彩。

杜甫诗的社会内容是通过一幅真实的生动的社会生活图画直接呈现的。因而容易被人认识;

李白诗歌形象主要是诗人自己,而不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因而他的社会内容不容易被人认识。

李白的诗想象独到、恣意汪洋,难以模仿和学习,可说是内容溢出形式, 而杜甫有雄豪壮伟的气势,但在内容上更贴近现实,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形式上更为工整规矩。因有形式和内容上的规整,杜诗可成为效行的范本。

回归本话题,如果让李白写杜甫的名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所描写的花,【诗意江湖】原创作者萧大侠站在李白的角度,穿越回去李白所经历的历史背景,表达李白所擅用的创作手法,李白可能会这样写:

花仙悄入梦,暗香醒微醺。

李白喜饮酒,持剑起舞,举杯邀月,经过一夜的风流潇洒,宿醉未醒。雨后的锦官城(成都),梦里花开,暗香阵阵飘入阁楼卧榻,李白还以为是花仙子进入了他的梦中。是的,他很惊喜,花仙子身上的香气让他沁入心脾。渐渐酒醒,环顾而不见。推窗寻觅,但见满城花开,心生欢喜,原来花仙子一直都围绕在自己身边!诗仙配花仙,岂不妙哉!


喜欢【诗意江湖】的,请关注下噢!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7312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