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心字名句

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古典诗文里,蕴含着许多激励人生的真知灼见。这些充盈着浩然之气的正能量,也是现代的人们,值得汲取的精神财富。

记的在一次保险业务培训课上,一个同学站在讲台上,铿锵有力地说出了“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句,全场为之振作。这句豪言壮语,将我们的斗志点燃了。似乎一旦冲出去,就能办一笔业务回来。

诗仙李白的文字,竟有如此的穿透力和煽动力。

曹操可谓三国第一牛人。他是政治家,文学家,是个老而弥坚的励志典型。胡子白花花了,还能写出如此让人热血沸腾的诗句。应该给他颁发个励志劳动模范奖。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实力绝不是吹出来的。“老当益壮,穷且益坚”,又老又穷的人,只要有志向,就是个能完善自己,影响他人的,有积极能量的人。

屈原是世界名人,他的影响力,千古少有。他的高贵人格和绝世才华,无人能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早已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成为在坎坷世道上,艰难前行的力量。

《周易》是天地哲学,大道之学,是旷古少有的奇书。以上之句,以天地为喻,说明了君子的品行:既要自强不息又有容人之量。让人深受启迪。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振聋发聩的作用:没有十年寒窗无人问,哪得一朝成名天知?喝下这碗无污染,无激素的鸡汤,让你受惠良多。

孔子很长者,荀子很男人。他的劝学,字字句句有金玉之声。锲而不舍,才是一个人有所成就的,最重要因素。

朱熹不愧是教育家,一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如当头一棒,让我们清醒。把有限的时间,用到有意义的事上,才会少些遗憾。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实是郑板桥一生做人的写照。晚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辞官回乡,卖画终其天年。命运波折,铁骨铮铮。做官,是百姓拥戴的好官;做人,是有竹子般节操的好人。

人们喜欢恶搞杜甫,为何不恶搞李白这样的大牌诗人呢?忧国忧民的杜甫,人格魅力远比玩世不恭,不食人间烟火的李白更强大。

接地气的,亲近生活的杜甫,因而成了我们心目中,最爱戴的唐朝诗人。这个文弱书生,骨子里有一股豪迈气。否则,怎能写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呢?

你站的高度,决定了人生境界的高低。知识改变命运。因为知识可以让我们看得更高更远。

美女作家李清照,写的大都是缠绵悱恻的词,读着让人伤心落泪。爱之愈切,痛之愈深。这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怎么看,更像是勇于赴国难的志士,临刑时的慷慨之词。没想到吧!玩转婉约的李大美女,柔弱的身躯里,流淌着刚毅的血液。

这种才貌俱佳的奇女子,只能是上天的恩赐。

人与人的境界是有高下的。有的人,整天蝇营狗苟;而有的人,自己穷愁潦倒,还想着许多和自己一样挨饿受冻的人们。如杜甫般,胸怀天下受苦百姓的诗人,是值得敬仰的。

杜甫是一个有信仰的伟大诗人。他以笔为刀,行侠仗义。他对民众深切的关怀,似乎比范仲淹更强烈。

人生无论成功与否,做一个有信仰的人,才有别于行尸走肉。

孟子是个猛男。字句带着阳刚气,刀兵气。他的作品,大都让人振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气势豪迈,吞云吐雾,阐释了人生的进退之道。

一部《聊斋志异》代表了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水平。蒲先生谈狐说鬼,笔端百变,竟然将方块字操练得出神入化,意蕴丰厚。

这个胸有大志的人,胸中藏有三千甲兵。但凡巨匠,灵魂深处,都有一股子强大的生命能量。

原来,读古诗文,不但能增加学识,还能锤炼性格,剔除慵懒和庸俗。句句能当座右铭,给生命注入昂扬向上的力量。

上联:心字笑呵呵,如何对下联

心字笑呵呵,

情意软绵绵。

“心”字潜含着什么

心字主要的含义是三位一体,斜钩代表是船、是人的肉身,三点是魂、魄、意识。船是魂、魄、意识的宇宙、自然界活动的空间。船(肉身)和魂、魄、意识是永远不分不离的。在后天魂、魄、意识在船(肉身)中是你争我夺的斗争中生存,从生一直到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斗争,这就是后天的人,各种疾病就是魂、魄、意识斗争的产物,是造孽,罪恶。如果灵魂把自己的思虑修回娘胎的状态,所谓一体的战争就停止了,再看”心”,船、三点谁都不碍谁的事,只有谁也不得谁的事,才各自生活,各尽其职。也就是一体同乐的极乐世界。

心,后点代表的是魄,上点代表是魂,前钩的点代表意识。不难看出意根扎在魄,魄运用意在束缚魂,如果魄束缚不了魂,魂就必须一念不生,因为魄活在魂的思想意识里,所以魄是依附人体(魂)而存在的精神,灵魂断了念头,魄哪还有什么精神,魄也就按自然规律了,分别也没了,法也没了。

修行主要修心,是心作佛,是佛是心,把心修空不再思念也就成佛了。知道这些也不好修行,因为肉体内会产生真妄相攻,怕走火入魔,要有明人指点,指点火候。

什么成语有用心两个字

心心相印

心心相惜

心想事成

用心良苦

“心”字有什么含义

《说文》解释,“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心是生物的主宰,运筹了一生的兴衰成败喜怒哀乐,所以古语有言,“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万物发于心止于心,心乃万象之主宰。佛家注重明心,道家注重修心,儒家注重存心,天人感应万物一体,天统四时,心统四端,天地具性,人性悉知。五土处天下中心,至中至正,心若偏私,看万物以为畸形。先存其心,养其性,然后才可以知天地。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有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又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正心复其体也;修身着其用也。以言乎已,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也是说心主万事万物。

道家讲究修行,有“忧伤肺、喜伤心、思伤脾、怒伤肝、恐伤肾”之说,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而佛家则认为,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心经》说心,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能照见五蕴俱空,空又不空,不见有无,即是解脱。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须先正心,如何修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佛家讲究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自有归处。

“心”字有何启示

中华文明体现在汉字上,中国汉字蕴含哲学思想和丰富的寓意。有人认为,“心”字,一个卧勾加三点水,代表着人心似水,灵动而不受拘泥,寓意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有人认为,心字上有三个点,是说人生有三态,一态是快乐,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居于正中。二态是痛苦,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伴于身边。三态是财富,如果没有财富,心便失去平衡,所以位于心尖之上。还有人认为,心上三点水,是因为人体主要由水构成的,这三点水代表了世上的甜苦咸,如果你觉得生活是美好的,甜水就充满心中。如果你觉得生活是痛苦的,苦水就溢出心外。如果你不能知足常乐,这生活就是咸的。我个人理解,心字的三点水,代表着你我他,有我有你有他,才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心中装满别人,才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其实对人生的理解,莫过于此。

为什么心字上面一个秋字便是愁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像这种现代人解释的“愁”字构字原因,其实都包含太多主观因素的影响,统统都是牵强附会。真正的含义,要看古人造字之初的本义。且让我来一一分析:

【第1句】:《说文》:“秋,禾谷孰(熟)也。”“秋”字的本义为“收获”。

象形字,如下图。甲骨文中,“秋”字下为火形,上为秋虫之形,表示秋天禾谷熟。又虫子损害谷物,故古代亦有焚田之习俗,在秋末进行。

籀文在甲骨文基础上又添加“禾”旁。如下图:

另一解释,繁体正字从禾,从龟,亦有从火,龟亦声。“禾”指“谷物”、“收成”。“龟”指“龟验”,即春耕时烧灼龟甲以卜算秋天收成,到了秋收时节,谷物收成是否如龟卜预言的那样就实际见分晓了。如下图:

秋的本义:收成,成熟的庄稼。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第2句】:愁,《说文解字》解释:忧也。从心秋声。

这既是一个形声字,又是一个会意字。从心,从秋,秋亦声。秋表示“成熟的庄稼”,把秋放在心上的意思是,“心里牵挂着成熟的庄稼”。本义:牵挂、担忧。

【第3句】:进一步分析,古人为什么会创造“愁”字来表达忧虑、牵挂

“秋”代表的是“收获”,是农耕社会人们一年辛勤劳作的希望所盼,而到了“秋”的季节,忧虑和牵挂都来了——

第一层忧虑、牵挂:一年辛勤劳作的结果会是怎样呢?谷物收成是否如春天时候龟卜预言的那样呢?第二层忧虑、牵挂:即将收获的庄稼是否会被虫子所害呢?

因此,“秋”自然地就悬挂在人们的“心”上,令人忐忑不安。

各位大神若觉得分析有理,请记得点赞哦~~欢迎网友留言讨论!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漫漫书法路,加我不孤独!

如何理解“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

“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子”。这句话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般人真的摆脱不了这个规律。

人的本性就决定了,对于性与色,只要是个正常的人,他/她的内心都会向往。尽管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装的道貌岸然,但实际中他的内心深处对性也是向往的。如果把人们内心对性的向往就当做淫,那这个世界真的没有完人了。应当说,虽然人人心中向往性,但只要遵守法规和社会道德,不乱来,而是通过正常的婚姻形式获得性,就不能算是淫,也完全可称得上是好人。

中国是个讲孝道的国家,父母的恩情深似海,如果想报答父母的恩情,做为儿女你真的是报答不完的。更何况,你为保家卫国你得去当兵,你为了求学你得到异地去,你为了谋生你得到他乡,有的甚至得到国外,尽管你内心很想孝顺父母,但身在他乡或国外,你真的很难照励父母。因而说,只要心中有孝,由于客观原因,你无法尽到孝的责任,明理的父母一般是不会责备你的,也不能把你称为不孝吧。不然这个世界上,不孝之人也太多了。

因而善良的人们才会说“淫字论事不论心,论心千古无完人。孝字论心不论事,论事万年无孝孑”。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把世间的淫,把世间的孝,算是看的明明白白,说的透透彻彻。它告诉人们,人算不算淫,如果只是心里对异性有性的渴求,但行动上并未超越法与道德的界线,就不能算淫。人们只要心存孝道,但由于客观原因使得人没能在孝顺父母上做的很到位,也不能说是不孝之人。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侵权可联系删除)

谁知道《心经》“心”字的三层涵义

《心经》的“心”字,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是指人的心智系统。

每个人都有两套心智系统。

第一套是每个人在娘胎里就开始启用的心智系统,这套心智系统由欲神意识、识神意识与无意识中的前意识组成。

所有的人,不经过心智训练,都只会用这套心智系统。

第二套心智系统由元神意识(如来藏)与无意识中的潜意识组成。

《心经》中的“多心”就是“定心”的意思,就是把第一套心智系统停止,进入第二套心智系统。

从局部的角度来看,“心”字主要指第一套心智系统中无意识的前意识。就从心智系统的转换体验来看,控制前意识也是非常决定性的环节。

详见下图: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7570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