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名句情境 高一语文必修一重点文案(名句)
【第12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第13句】: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第14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15句】: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第16句】: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第17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第18句】: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19句】: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20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第21句】: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22句】: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第23句】: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第24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第25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26句】: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27句】: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必修一语文名句整理与解释
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
【第1句】: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译文:我小时候生活穷苦,所以学会了许多鄙贱的技艺。
【第2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第3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译文:君尽君道,臣尽臣道,父尽父道,子尽子道。
【第4句】: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一副伪善的面孔,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
【第5句】:子曰:“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喜好水,仁慈的人喜好山。聪明的人生动活泼,仁慈的人沉厚宁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仁厚的人有涵养,寿命长。”
【第6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有一句话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回答:“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第7句】: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
★译文: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做官要始终如一,不肯懈怠,执行政令表里如一,忠心不二。”
【第8句】: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译文:颜渊、季路侍从。孔子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将车马及皮袍衣服与朋友共享,用坏了也不引为遗憾。”颜渊说:“希望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劳绩。”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逸,使朋友信任,使年轻人得到关怀。”
【第9句】: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译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合于礼,这就是仁。
【第10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译文:不符合礼的事不去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去听,不符合礼的话不去说,不符合礼的事不去做。
【第11句】: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论语·颜渊》)★译文:修养仁德全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
【第12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译文: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达到仁,仁就来了。
【第13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第14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之。”(《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国君)治理国家,用道德教化来推行政治,就像北极星一样,处于它一定的方位上,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第15句】:子曰:“道(同“导”,治理,引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还不是从心里知道(犯罪)是可耻的;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自觉地)改过。”
【第16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译文:有职位的人本身正直,这样不发命令事情也能办得好;有职位的人本身不正直,即使强发命令下属也不会听从。
【第17句】: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译文:教育人不要区分若干等类。
【第18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第19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第20句】:子曰:“由,诲女(同“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同“智”。明智,真知)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第21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第22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第23句】: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译文:孔子开导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子路遇事轻率,所以加以抑制。
【第24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第25句】: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第26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译文:君子有三种禁戒:少年的时候,血气还没有稳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当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第27句】: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可以呢!
【第28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第29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译文: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
【第30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译文: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
【第31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译文:天冷以后,才知道松柏树的叶子是最后凋落的。
【第32句】: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
★译文:君子只应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必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第33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第34句】:朽木不可雕也。(《论语·公冶长》)★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能雕刻。
【第35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译文:发愤用功,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即将到来。
【第36句】: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译文:我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依靠个人勤奋敏捷,不断学习、求索而得来知识的人。
【第37句】: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
★译文:十户人家的村落,必定有人像我一样忠信,但不如我好学啊。
【第38句】: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译文:暮春三月,春服已经换上,约上五六个朋友,六七个少年,到沂水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再一路歌唱而归。
【第39句】:子曰:“吾十有(同“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时能自立于世;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时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了七十岁时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高中语文必修一所有古诗词名句默写?谢谢!
如下所示
文言文……
谢谢!
高中语文必修一所以文言文名句?
说,“孩子,妈知道,这些天来因为期中考试的原因,我看你心情一直不好,是不是考试没考好?”她一边给我擦着眼泪,一边爱怜的摸着我的脸。冷风吹,月光暖。
“走,进屋吃饭去!”我拽着妈妈的胳膊,心中有些迷茫。这顿饭,我吃得很少。妈妈没有像往常一样逼我多吃。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拿出考试卷子,望着这一片片红叉,沮丧的要摇了摇头。月光完全被乌云挡住了,只是隐约透出一丝光亮。不一会儿,月亮就完全被遮住了,充斥着说不出的阴霾。
“咚咚”,“我进来了啊!”妈妈在门口大声叫道。“吱”,门被打开了,我没有抬头,只觉有一股暖意涌上心头。
“喝了这杯牛奶,早点睡觉吧!”她轻轻地放下辈子,轻轻地关上门。
我瞥了一眼杯子,咦?怎么还有张纸条?
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的名句
必修一名句默写
【第1句】: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2句】: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
【第3句】: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第4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第5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
【第6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 。
【第7句】: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的名句
网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58aa9a0100cr 【第75句】:html
那里有 你看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79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