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圣贤语录(为人子) 圣贤语录

庄子说:

【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壹。】

【仿徨乎尘垢(世俗)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人莫鉴於流水而鉴於止水。】

【鹏之徒於南冥也,水击三千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裏,去以六月息者也。】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

庄子名言名句欣赏

【第1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第2句】:“凡人心险於山川,难於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第3句】:“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第4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於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第5句】:“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壹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壹府,死生同状。” 《庄子?外篇?天地》

【第6句】: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第7句】: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第8句】: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第9句】: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第10句】: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第11句】: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第12句】: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庄子?列御寇》

【第13句】: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第14句】: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第15句】: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第16句】: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第17句】:丧己於物,失性於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第18句】:髑髅曰:“死,无君於上,无臣於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至乐》

【第19句】: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第20句】: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裏。《庄子?让王》

【第21句】:井蛙不可以语於海,夏虫不可以语於冰。《秋水》

【第22句】: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渔父》

【第23句】: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

【第25句】: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

【第26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第27句】:鹏之徒於南冥也,水击三千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裏,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第28句】: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第29句】: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 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第30句】: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第31句】:鹪鹩巢於深林,不过壹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第32句】: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第33句】: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第34句】: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第35句】: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歧。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歧而不成。《齐物论》

【第36句】: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齐物论》

【第37句】:道隐於小成,言隐於荣华。《齐物论》

【第38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第39句】:彼亦壹是非,此亦壹是非。《齐物论》

【第40句】: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 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壹指也,万物壹马也。《齐物论》

【第41句】: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 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齐物论》

【第42句】:夫天下莫大於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壹。《齐物论》

【第43句】: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 ,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齐物论》

【第44句】: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第45句】: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 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 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齐物论》

【第46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养生主》

【第47句】: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余地矣。《养生主》

【第48句】: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第49句】: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养生主》

【第50句】: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第51句】: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 ,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人间世》

【第52句】: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第53句】:绝迹易,无 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人间世》

【第54句】:朝受命而夕饮冰。《人间世》

【第55句】: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间世》

【第56句】: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可不慎邪?《人间世》

【第57句】: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人间世》

【第58句】: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 其同者视之,万物皆壹也。《德充符》

【第59句】:人莫鉴於流水而鉴於止水。《德充符》

【第60句】: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第61句】: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德充符》

【第62句】: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大宗师》

【第63句】: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句以湿,相儒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大宗师》

【第64句】: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第65句】: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於伤性以身为殉,壹也。《骈拇》

【第66句】: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壹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於其间哉!《骈拇》

【第67句】:故跖之徒问於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胠箧》

【第68句】: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第69句】: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胠箧》

【第70句】: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第71句】: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第72句】: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第73句】:出入六合,游乎九州,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庄子?外篇?在宥》

【第74句】: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第75句】: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第76句】: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第77句】: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於途中乎?……吾将曳尾於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第78句】:庄子与惠子游於豪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第79句】:“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於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庄子?外篇?秋水》

【第80句】: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庄子?杂篇?庚桑楚》

【第81句】: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第82句】: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第83句】:壹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第84句】: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摘抄圣贤语录求大神帮助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Isn't it a pleasure to study and practice what you have learned? Isn't it a lso great when friends visit from distant places? 巧言令色, 鲜矣仁。 Someone who is a clever speaker and maintains a 'too-smiley' face is seldom considered a humane person.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曰: 「思无邪」。 The 300 verses of the Book of Odes can be summed up in a single phrase: 'Don't think in an evil way’. 为政以德。 Govern with the power of virtue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踰矩。」 Confucius said: "At fifteen my heart was set on learning; at thirty I stood firm; at forty I had no more doubts; at fifty I knew the mandate of heaven; at sixty my ear was obedient;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my heart's desire without transgressing the norm."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Reviewing what you have learned and learning anew, you are fit to be a teacher. 学而优则仕。 A good scholar can become an official.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To study and not think is a waste. To think and not study is dangerous.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What you know, you know, what you don't know, you don't know. This is knowledge. 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 Don't bother explaining that which has already been done; don't bother criticizing that which is already gone; don't bother blaming that which is already past.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子曰:「朝闻道, 夕死可矣 」 Confucius said: "If I can hear the Tao in the morning, in the evening I can die content."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When you see a good person, think of becoming like her/him. When you see someone not so good, reflect on your own weak points." 子曰:「德不孤, 必有邻。」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Confucius said: "If you are virtuous, you will not be lonely. You will always have friends." 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Confucius said: "When three men are walking together, there is one who can be my teacher. I pick out people's good and follow it. When I see their bad points, I correct them in myself."来源: www.examda.com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People are similar by nature, but through habituation becom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应该够多方面了吧,英语都有 提问人的 2010-01-21 20:12 那个....嗯...其实我只要中文就可以啦..呵呵~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1-21 20:1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临财毋苟得。 ——《礼记?曲礼上》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心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孟子?离娄上》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观存养在纷华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吕坤:《呻吟语》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吕坤:《呻吟语》 人必有一善,集百人之善,可以为贤人;人必有一见,集百人之见,可以决大计。 ——吕坤:《呻吟语》 须是德业相劝勉,过失相箴规,乃为益友。 ——吕坤:《四礼翼》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礼记?大学》 君子有三戒:少年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洪应明:《菜根谭》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是涉世一极乐法。 ——洪应明:《菜根谭》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金缨:《格言联璧》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愤怒处,要降得下。 ——金缨:《格言联璧》 精神有限,故嗜欲要节制,言语要简默,凡事要收敛,精神不漏则作用有力。 ——李惺:《冰言》 人若近贤良,譬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 ——金缨:格言联璧》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颜之推:《颜氏家训》 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林逋:《省心录》 纳爽耳目变,玩奇筋骨轻。 ——《刘禹锡集》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贾谊:《新书?春秋》 凡有精美可爱之物,不可轻易向人索取。要知人心相同,物之可爱者,我心既爱,彼心亦爱,夺人之爱,心甚不良。若开口向说,彼或不允,岂不自愧?彼不得已而与我,未尝不隐恨于心也。何必因此而取人怨尤乎?有识之人当不谬予言。 ——石成金:《传家宝》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石成金:《传家宝》 待小人亦宽,防小人亦严。 ——石成金:《传家宝》 损友敬而远,益友宜相亲。 ——方孝儒:《逊志斋集》 蓼菜成行,瓶瓯有堤,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 ——张岱:《四书遇》 治国,犹种树也,欲荣其上,必溉其下,下枯而上则焦矣!君上而民下,只一树也。 ——张岱:《四书遇》 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只为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 ——洪应明:《菜根谭》 义士不欺心,廉士不妄取。 ——刘向:《说苑?谈丛》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君子所以慎独。 ——石成金:《传家宝》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大丈夫处世,不可少此磨练。玉磨成器,铁炼成钢。 ——石成金:《传家宝》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于道。 ——《荀子?修身》 岁寒,然而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日既暮而犹烟霞绚烂,岁将晚而更橙橘芳馨。故末路晚年,君子更宜精神百倍。 ——洪应明:《菜根谭》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论语?里仁》 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杨雄:《法言?君子》 松柏之姿,经霜弥茂;蒲柳之质,望秋先零。 ——张岱:《四书遇》 修善福应,为恶祸来。 ——张岱:《四书遇》 公生明,偏生暗。 ——石成金:《传家宝》 怜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 ——石成金;《传家宝》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故不登泰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古代圣贤语录及解释

【第1句】:至诚如神。——《礼记·中庸》

真诚的最高境界有如神灵。

【第2句】:忠诚是人生的本色。——清·黄宗羲《明儒学案》

忠诚应是人生的本来面目。

【第3句】:惟天下之至诚,为能化。——《礼记·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诚的心才能感化人。

【第4句】: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真诚,是自然之理;心地真诚,是为人处世之理。

【第5句】: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周易·家人》

言:言谈。物:实际内容。行:行为。恒:恒心。君子说话有根据,做事有恒心。

【第6句】: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孔子家语·颜回·孔子语》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小人则光说不做。

【第7句】: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 薛瑄《读书录》

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

【第8句】: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唐 韩愈《原道》

正心、诚意:使心思纯正,意念真诚。将:打算。有为:有所作为。想有所作为,必须真心诚意。

关于孝的名言警句

孝心名言

   【第1句】: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第2句】: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第3句】: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第4句】: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维吉尔

   【第5句】: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罗素

   【第6句】: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第7句】: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第8句】:在幼童的心和口里,母亲就是上帝的代名词。

   【第9句】: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经》

   【第10句】:老年人犹如历史和戏剧,可供我们生活的参考。——西塞罗

   【第11句】: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第12句】: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  ——伊索克拉底

   【第13句】: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讯三联转载请保留

   【第14句】:没有能比那欣赏自己怀中所抱婴儿母亲的眼睛更清澈的;也没有比被众多儿女们围绕着的母亲更感受被敬爱的人。——约翰·歌德

   【第15句】: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孔丘《春秋》

   【第16句】: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第17句】: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萨克雷

   【第18句】:老年,好比夜莺,应有他的夜曲。——康德

   【第19句】:不论我现在是怎样,或希望将来能怎样,都亏欠我那如天使般的母亲。——亚伯拉罕·林肯

   【第20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第21句】: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第22句】: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

   【第23句】: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孝经》

   【第24句】: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第25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孔子

   【第26句】: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第27句】: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拉法格

   【第28句】: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第29句】: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第30句】:母亲是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第31句】:作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第32句】: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第33句】: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林逋《省心录》

   【第34句】: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第35句】: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

   【第36句】: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奥斯特洛夫斯基

   【第37句】: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第38句】: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第39句】: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歌德

   【第40句】:就是在我们母亲的膝上,我们获得了我们的最高尚、最真诚和最远大的理想,但是里面很少有任何金钱。——马克·吐温

   【第41句】: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第42句】: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第43句】:共产主义不仅表现在田地里和汗水横流的工厂,它也表现在家庭里、饭桌旁,在亲戚之间,在相互的关系上。——马雅可夫斯基

   【第44句】: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第45句】:所有杰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亲,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亲,把他们当作最好的朋友。——狄更斯

古代谁的为人处事经典语录是最值得学习的?

  百病从口入,百祸从口出。

  片言九鼎,一公百服。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不肯种福田,舍财如割肉。

  临时空手去,徒向阎君哭。

  积产遗子孙,子孙未必守;

  积书遗子孙,子孙未必读。

  莫把真心空计较,惟有大德享百福。

  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贵异物贱用物。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耐五行不是这般题目。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患;

  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人新;

  以爱妻子之心爱父母,则孝行自笃。

  学须静,才要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行义要强,受谏要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闲时不烧香,急时报佛脚。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咬得菜羹香,寻出孔颜乐。

  富贵如刀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

  贫贱如针砭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为富兼为仁,愿生不愿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壁有缝,墙有耳。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之子不称服,奉身好华侈,虽得市童怜,还为识者鄙。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不痴不聋,不做阿姑阿翁;

  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

  当家庭之衰,宜惕励不宜委靡。

  是日一过,命亦随减。

  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求远。

  量入为出,积少成多;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仕宦方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

  用人于教人,二者却相反,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

  打人莫伤脸,骂人莫揭短。

  水暖水寒鱼自知,花开花谢春不管。

  蜗牛角上较雌雄,石火光中争长短。

  留心学到古人难,立脚怕随流俗转。

  凡是自是,便少一是;

  有短护短,更添一短。

  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消两个如之何;

  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

  凡事要好,必问三老。

  好事则裕,自用则小。

  勿营华屋,勿作淫巧。

  若争小可,必失大道。

  但能依本份,终须无烦恼。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

  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吃得亏,做一堆;要想好,大作小。

  志宜高而心宜下,胆欲大而心欲小。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篙如草。

  出家如初,成佛有馀。

  三心一静,四相俱无。

  著意于无,即是有根未斩;

  留心于静,便为动芽未锄。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人而无信,百业俱虚。

  言称圣贤,心似穿窬。

  学不上实行,马牛而襟裾。

  欲求生富贵,必下苦工夫。

  既耕亦已种,时还独我书。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杯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作事惟求心可以,待人先看我何如。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白酒饮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总不如。

  炮凤烹龙,放箸时与盐齑无异;

  悬金配玉,成灰处于瓦砾何殊。

  先达笑弹冠,休向侯门轻束带;

  相知犹按剑,莫从世路暗投珠。

  厚时说尽知心,恐防薄后发泄。

  少年不节食欲,每每中道崩殂。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妻财之念重,兄弟之情疏。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馀。

  认真还自在,做假费功夫。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久住另人贱,频来亲也疏。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丝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百年成之不足,一朝坏事有馀。

  训子须从胎教始,端蒙必自小学初。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库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库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

  茫茫四海人无数,那个男儿是丈夫。

  要好儿孙须积德,欲高门第快读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积金千两,不如一解经书。

  静中观物动,闲处看人忙,

  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

  忙处会偷闲,闲中能取静,

  便是安身立命的工夫。

  子教婴孩,妇教初来。

  内要伶俐,外要痴呆。

  聪明逞尽,惹祸招灾。

  能让终有益,忍气免伤财。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暗中休使箭,乖里放些呆。

  创业固难,守业不易

  创业固难,守业不易。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

  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增;

  食蔗能甘,甘后更觉苦趣。

  争名利,要审自己分量,休眼热别个,辄生嫉妒之心;

  撑门户,要算自己来路,莫步趋他人,妄起挪扯之计。

  家庭和睦,疏食尽有馀欢;

  骨肉乖违,佳肴亦减其味。

  观过知仁,投鼠忌器。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喜;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晴空看鸟飞,流水观鱼跃,识宇宙活泼之机;

  霜天闻鹤叫,雪夜闻鸡啼,得乾坤清纯之气。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举世好承奉,承奉非佳意,不知承奉者,以尔为玩戏。

  得时莫夸能,不遇休妒世。

  物盛则必衰,有隆还有替。

  路径仄处,留一步于人行;

  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爱。

  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

  持家要学小莫学大,门面一开阔了,后来难乎其继。

  争斗场中,出几句清冷言语,便扫无限杀机;

  寒微路上,用一片炽热心肠,遂培植许多生意。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衣不如新,人不如旧。

  忍一言,息一怒;饶一著,退一步。

  三十不立,四十见恶,五十相将寻死路。

  爱儿不得爱儿怜,聪明反被聪明误。

  心去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横逆加来,可以情恕。

  贫穷患难,亲戚相顾;

  婚姻死丧,邻里相助。

  亲者毋失其为亲,故者毋失其为故。

  得意不宜再往,凡事当留馀步。

  宁使人讶其不来,勿使人厌其不去。

  有生必有死,孽钱归孽路。

  不怕无来处,只怕多去处。

  务要见景生情,切莫守株待兔。

  丧家亡身,多言占了八分。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变大。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永赖。

  富贵家且宽厚,而反忌克,如何能享。

  世微道替,百直曾无一遇。

  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如何不败。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一正压百邪,少见必多怪。

  君子之交淡以成,小人之交甘以坏。

  视寝兴之早晚,知人家之兴败。

  言忠信,行笃敬。

  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

  好讼之子,多数终凶;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近。

  善与人交,久而能敬,过则相规,言而言而有信。

  严父教自,义方是训。

  不为昭昭信节,不为冥冥堕行。

  欲临死而无挂碍,先在生时事事看得清;

  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是念念守得定。

  识得破,忍不过;说得硬,守不定。

  笑前辙,忘后跌;轻千乘,豆羹竞。

  子有过,父当隐;父有过,子当诤。

  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慢慢的去悟性把!呵呵,能学到不少呢!

  至于都是谁说的,太多了,不好意思了!

弟子规 经典语句

1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

2凡出言,信为先。事非宜,勿轻诺。

3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4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 勿轻略。

5不如人,当自勉。人所服,非言大。

6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7勿自暴,勿自弃。不如人,当自励。

8借人物,及时换。后有急,借不难。

孔子语录 论语十则

【第1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

【第2句】: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

【第3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为政》)

【第4句】: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第5句】: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第6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第7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第8句】: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第9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第10句】: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文:

【第1句】: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时常地去复习多学知识,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别人因为不了解你,而对你产生误会但并不恼怒,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

【第2句】: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职尽责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第3句】: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思考而不学习终将无所得。”

【第4句】: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第5句】: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向这些人学习优点,对有人身上的缺点要检查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第6句】:孔子说:“子由,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7句】:曾子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把推行“仁”当作自己的职责,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漫长吗?” (意思是要自己的一生推行“仁”的儒家主张)

【第8句】: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第9句】: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从中有所创新,就可以当老师了。”

【第10句】: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 ”孔子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行加在别人身上。”

扩展资料: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他在告知弟子学习方法的同时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学习的浓厚兴趣。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面上是说与朋友交往的态度,其实,还是讲了学习的问题。

古代求学方式有自学与从师而学,在从师方面,有请固定的老师指导,也有游学从师。

元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有记载:"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元且如此,何况先秦。游既是求学,也有探讨,彼此通过交谈,可以从对方那里学到很多知识与道理。

孔子对朋友的到来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到非常的快乐,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既然如此好学,其才学肯定渊博,但也不能居高自傲。

须知孔子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曾率领一批弟子周游齐、卫、宋、陈、蔡、楚等国,终不见用。

这里他告诫弟子,当人家不了解你的时候却不怨恨,才是君子的风范。所以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关于个人修养问题。

由此观之,从学习方法,谈到学习态度,再到学习的成果,这三句话的联系是多么严密。

其次,此文遣词造句也很讲究。"说"(悦)与"乐"似乎是同义词,但联系上下文来看,还是有细微的差别:"说"是心里感到喜悦、高兴。

可见孔子教育弟子对待学习要从内心感到高兴,要很愉快地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好。

而"乐"是快乐、欢喜之意,有形之于色的意思,对待朋友的到来应现出欢乐的表情以示欢迎。孔子在遣用此二字时,可谓是恰如其分,颇具匠心。

三句都使用了反问句式,表明了孔子对自己所阐述的观点是坚定不移的,强调弟子们要实现它的意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十则》

求一句经典语录,,,

【第1句】:一道幸福之门关闭时,另一道就会打开。我们经常盯着关闭的门,对开启的门却视若无睹。​

【第2句】:咖啡苦与甜,不在于怎末搅拌,而在于是否放糖;一段伤痛,不在于怎末忘记,而在于是否有勇气重新开始。​

【第3句】:如果真心爱一个人,不承诺也会去爱;如果不爱一个人,承诺也会背叛。​

【第4句】:有些事不愿发生,却不得不接受;有些人不可失去,却不得不放手。有时候,我们等的不是什么人、什么事,我们等的是时间,等时间,让自己改变。​

【第5句】:有时候不是不懂,只是不想懂;有时候不是不知道,只是不想说出来;有时候不是不明白,而是明白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就保持了沉默。​

【第6句】: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确实是这样,很多事情我们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我们心里放不下,比如被欺骗了报复放不下,被讽刺了怨恨放不下,被批评了面子放不下。大部分人都只在乎事情本身并沉迷于事情带来的不愉快的心情。其实只要把心情变一下,世界就完全不同了。​一点点语录网

【第7句】:男人对女人的伤害,不一定是他爱上了别人,而是在她有所期待的时候让她失望,在她脆弱的时候没有给她应有的安慰。​

【第8句】: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熟悉了,却还是要说再见。--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第9句】:不要想如果,生命中不可承受之情,就在于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如果当初如何如何,现在就不会怎样怎样。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其实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只要把人生看成是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就不会频频回首。--人生只售单程票,过去的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走好后面的路,收藏好沿途的点滴。​

【第10句】: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第11句】:遇到你真正爱的人时:要努力争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机会。因为当他离去时,一切都来不及了;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时:要好好和他相处下去。因为在人的一生中,可遇到知己真的不易;遇到曾经爱过的人时:记得微笑向他感激,因为他是曾经让你更懂爱的人。

【第12句】: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不要总以为会遇到更好的,就好比你要一个漂亮的,帅气的,但心不在你这的,还是一个平凡的,但对你一心一意的!道理其实很简单!

【第13句】: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能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第14句】:没有人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开始,但谁都可以从现在开始,书写一个全然不同的结局。​

【第15句】:我们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我们之所以会烦恼,就是记性太好,该记的,不该记的,都会留在记忆里;我们之所以会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我们之所以不快乐,就是奢望的太多。不是我们拥有的太少,而是我们计较的太多。

【第16句】:把你所有的不幸总结成一句话,然后问问自己:“3年后,这对你还重要吗?”相信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第17句】: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非常质朴的至理名言!www.yikexun.cn活在当下,握住手中的东西,脚踏今天的道路,去实现明日的梦想!​

【第18句】:不要生气,不要失望,不要欣喜若狂,一切都会过去。一句简单的话,却说尽了人生的历程。无论悲喜,无论成败,无论聚散……一切都会过去,所以从容、平静的生活吧!

【第19句】:想要忘记一段感情,方法永远只有一个:时间和新欢。要是时间和新欢也不能让你忘记一段感情,原因只有一个: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张小娴​

【第20句】:大多数不开心的人,往往低估了自己所拥有的,又高估了别人所拥有的。​

【第21句】:一切都是为了我们,而不只是为了自己或者只是为了对方。无论何时,谨记这句话!让我明白爱情不是奉献自己毫无所求,而是相互扶持走到天长地久!善待自己,也要善待对方。​

【第22句】:那些不假思索就做出决定的人,到关键时刻就会溜走。很久以前就不敢随口答应别人什么事情了,尝过苦头的同学们都要谨记,更不要随便相信别人毫不犹豫的空口承诺。

【第23句】:相信我,当一件坏事发生的时候,你能听到的永远不是真正的答案,而是别人编造的推托的理由。而事实的真相,往往是你所有预感、预测中最坏最恶毒的那个。--陆琪​

【第24句】:很多事都介于“不说憋屈”和“说了矫情”之间。

【第25句】:手牵手比分享一张床还意义重大。--林燕妮​

【第26句】:骨子里自卑的人,他们总希望看到别人出丑。​

【第27句】: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7973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