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句子
  3. 好句大全

自古以来注重精神的佳句

【第1句】:注重内在精神名言说几条详细点的.

“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周恩来“有错误要逢人便讲,既可取得同志的监督,又可以给同志们以借鉴”.——周恩来“写书,就写自己一生中的错误”;“有错误逢人便讲”,这是多么坦白的襟怀,多么高尚的品格.——周恩来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地犯错误.错误,可以说是要陪伴人的一生的.智者千虑尚有一失呢!问题是怎样对待错误?是硬着头皮采取不承认主义?是搪塞、遮掩?是文过饰非甚或嫁祸于人?——周恩来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周恩来周总理名言警句要知道,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错误也是财富.错误能使自己变得聪明,成熟;错误能给他人提供向前的阶梯,提供有益的指路标向.——周恩来学习周恩来同志吧!,采取彻底的唯物主义的态度,公开地承认错误,勇敢地改正错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周恩来周总理名言警句周恩来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座右铭,一丝不苟地对“各种学科”加以“深究而悉讨”,告戒自己不可“一知半解”.1917年,他为了寻求救国的真理而东渡日本,精心钻研新兴社会科学,努力掌握救国救民本领.1919年回国,他投身于“五四”运动,组织觉悟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1920—1924年,他先后去法、德两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周恩来学生读书目的是担负并实现“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周恩来周总理名言警句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是老实人才能经得事实和历史的考验.——周恩来我们对待任何问题,都必须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周恩来革命总是会有的.我们是幸存者,只要有一口气,就要为党工作.——周恩来。

【第2句】:

(1)(14分)①人生价值的实现要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分)②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正确选择人生道路;(4分)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家风带世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3分)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坚持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4分)

(2)(8分)①家风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其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影响人的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活动。良好家风引导人们正确选择人生道路,有利于人的全面进步和发展。(4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对经济、政治有反作用。良好家风作为家庭传统美德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其传承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稳定。(4分)

(3)(4分)①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靠实践。青年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良好家风;(2分)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良好家风要注入时代精神,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发展;(2分)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传承良好家风的自觉性。(2分)(答出其中2个点即可得4分,运用文化知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1)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该题需要学生回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从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学生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结合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回答。

(2)分析良好家风的作用,家风是一种文化,良好家风是优良美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塑造人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等方面概括其作用。

(3)提建议是需要回答措施,传承家风即传承文化,如何传承文化,从立足实践、在继承中发展、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总之,只要有利于文化传承,言之有理即可。

【第3句】:自古以来的情诗名句

中国最唯美的9首古老情诗

【第1句】:《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第2句】:《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第3句】:《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第4句】:《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第5句】:《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第6句】:《雁邱词》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第7句】:《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8句】:《离思》 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第9句】:《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4句】:《中国古代科学家》中,文中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古以来中国人是有创新

人没有“个性”就不可能有“创新”。书呆子很少会有创新的意识,基本上连思考都懒得去做,所以才称之为书呆子。中国的教育教出了多少书呆子。中国现行教育如果能注重一下学生个性的培养,我相信中国所能取得的成就远不止于此。甚至日本、欧洲、美国都将被远远抛在后面。反观世界上的那些著名科学家,各行各业有着杰出贡献的名人,哪一个不是有着鲜明的“个性”,爱因斯坦、爱迪生、贝多芬、莫扎特等等无不如此。我还没见过哪个书呆子能成为世界名人的。

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架构是官僚化的,连学生学的东西都是官僚化的——学生学的东西都是上面官府教育部门少数的一些官员在决定。作为这个体制架构最底层的学生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和自由。

说句不好听的,现行教育体制背后的实质是,体制中各个阶层都只顾自己的利益,官员有官员的政绩利益,老师有老师的奖金利益,家长有家长面子和攀比的利益,在这些利益实现的过程中孩子只不过是工具和载体。当然唯独处于体制底层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利益——学习选择的余地和自由!是彻头彻尾的利益被剥削者。

在物质层面上中国的孩子似乎是很幸福的,父母在这方面总是给他们最好的,但在精神层面上中国孩子却处在社会精神层面的最底层,没有尊严可言,在精神上大人甚至不把孩子当正常个体人对待。中国“礼”及其所代表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的人伦等级制度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是很森严的。(“礼”就是除人“个性”以外的一切社会条条框框。)中国社会中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家长就是家长,大人就是大人,小孩就是小孩,干部就是干部,群众就是群众,领导就是领导,百姓就是百姓。没人想到老师也是人,学生也是人,大人也是人,国家主席也是人,百姓也是人。社会中的“礼”及其所代表的物质和精神利益总是比埋藏和扼杀在其下的“人”(个体生命)重要。中国社会中有几个“大人”会在意识上平等的对待尊重一个“小孩”,同理中国社会中的家长有几个会在意识上平等的对待尊重自己的“孩子”(“小孩子插什么嘴,一边玩去”,在中国小孩子就是没有在大人面前插嘴的权利,同理百姓,各级干部自己很那行使在国家主席面前说真话,汇报不好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说一句不好听的中国社会中“孩子”就是实现“大人”利益的工具,除此之外一无用处——或是为分数或是为奖金或是为攀比或是为……就是不把孩子当一个享有基本权利的个体“人”来看待(这里讲的是在精神层面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8277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