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文佳句
【第1句】:高分
挺多了,都是自己攒的,你看看吧。
还有的,告诉我超过一万字,删了后边的……古代诗词名句分类集粹 【第1句】:天地山水 【第1句】:雄鸡一唱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 【第2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第3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 【第4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 【第5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 【第6句】: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第7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第8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第9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第10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唐.王维《汉江临泛》 【第11句】: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元.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第12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第13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苏轼《题西林壁》 【第14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第15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第16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南朝)齐.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第17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第18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第19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第20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21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第2句】:日月风雨 【第1句】: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第2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第3句】: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第4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第5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第6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第7句】: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第8句】: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第9句】: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第10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第11句】: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第12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第13句】: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第14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第15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第16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第17句】: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第18句】: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第19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第20句】: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第21句】: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第22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第23句】: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内树,若个是真梅--唐.东方虬《春雪》 【第24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第25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3句】:花草虫鸟 【第1句】: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宋.张道洽《岭梅》 【第2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唐朝.韩鸿《寒食》 【第3句】: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宋.王安石《甘露歌》 【第4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宋祁《玉楼春》 【第5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第6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第7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第8句】: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宋.王安石《咏石榴花》 【第9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第10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宋.林逋《山园小梅》 【第11句】: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第12句】: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宋.晏殊《踏莎行》 【第13句】: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孟珠》 【第14句】: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宋.释仲殊《绝句》 【第15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第16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宋.晏殊《浣溪沙》 【第17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朝.元稹《菊花》 【第18句】:林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第19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第20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汉乐府民歌《江南》 【第21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 【第53句】:里《小池》 【第22句】: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第23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第24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杜牧《山行》 【第25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宋.苏轼《蝶恋花》 【第26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第27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第28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孟浩然《春晓》 【第29句】:蝉噪林逾静,。
【第2句】:十句佳句摘抄
在耀眼的奇迹背后,肯定有新思想、新观念作支撑,肯定有成功的领导方法在推动。
每一个领导者都应当不断地查找思想观念上有什么问题没有。每工作一段时间,就要梳理一下自己的思想观念,看看哪些是合时宜的,哪些陈旧了,落在后面,并及时加以更新。
———观念篇
能否及早察觉、抓住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反映了领导者对形势变化的认识能力、预见能力和驾驭能力的强弱,也是区别一个领导者高明与平庸的标志。
越是批评指责的话,越要仔细倾听,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和问题,尽快加以解决,赶上去。
———调研篇
古人认为,“良史宜老,诗人宜少。”不同类型的人才有着不同的成才年龄,有着不同的最佳使用期,必须用当其时。防止该用不用,等知识老化了,技术落后了,才情薄暮了,能力走下坡路了再来用,造成用人浪费。
———用人篇
>节选
作者:(美国) 莫顿@亨特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 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点评:这段文字好素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队怎么样的艰难险阻,只要将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认真地解决一个个小困难,终将战胜大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藤野先生》
◆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
——《狗.猫.鼠》
萋萋芳草,踏之何忍,用手去轻轻地触摸吧,仿佛婴儿皮肤般细腻,一丝丝在手掌心滑过,若干纤小的生命韵律从手传递到心,不由人不在心中感叹:如此细弱的植物竟然有这样顽强的生命,硬生生率先回应春风,引来了桃红柳绿,蜂飞蝶舞,春光明媚。
闭了双目,阳光下喧腾的青草芳香就包围了我们的嗅觉。是怎么样温馨而又好闻的一种清香啊,没有各色花香的浓烈,没有名牌香水的清雅,就是稻子成熟时的那种香味,是牛羊奶里的那个香气,是大自然的原香,是大地的味道,是自家母亲怀抱的味道。
【第3句】:跪求好词佳句多的文章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最先是朝阳的山坡处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了去年的草植;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过来,渐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植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在同时,往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草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
今年的节气自然是晚了一些,蝴蝶们还很弱;蝶儿可是一出世就那么挺拔。好像世界确是甜蜜可喜的。天上只有三四块不大也不笨重的白云,燕儿们给白云上钉小黑了子玩呢。
大自然在春天曾经显得俏丽、欢乐,像一个眺用将来的姑娘;草地变成金色,秋天的花朵露出它们苍白的花瓣,雏菊现在很少用白色的眼睛截破草地,色调转为浓重,阳光已经倾斜,让橙黄色的和倏忽的微光,让长的闪亮的痕迹溜进树林里面,这些痕迹象向你告别的妇人的拖在地上的袍子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万里晴空,阳光灿烂。春姑娘晒得都眯缝起眼睛来了。那嫩绿的新叶,那田野的薄雾轻烟,象她的衣衫。随着她春意的步伐,那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简直要顶着脚站出来啦。
西双版纳的气候四季如春,然而春天仍然是最美好的季节。正是在春天,在傣族的泼水节的前夕,我们来到了被称为西双版纳的一颗“绿宝石”的橄榄坝。当我们从澜沧江的小船踏上这片土地时,立刻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天然的热带大花园。到处是浓荫匝地,繁花似锦。走在村寨之间的小径上,就好像是走在精心修建起来的林荫路一样,只有从浓密的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的太阳的点点金光。
春光在万山环抱里,更是泄露得迟。那里底桃花还是开着;漫游的薄云从这峰飞到那峰,有时稍停一会,为的是挡住太阳,教地面的花草在它底荫下避避光焰的威吓。岩下底荫处和山溪底旁边长满了该藤和其它凤尾草。红、黄、蓝、紫的小草点缀在绿茵上头。
时序如旋轮。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翩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树梢上。氯氟的南国,这时已装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生机。
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威严地站立着的,已不是冷酷的冬。老叶不必寨奉,或者说不必作那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捱过冷酷的冬罢。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碎金,雨水温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好词:含苞 含蕾 瑰丽 秀丽 美丽 艳丽 幽香 芳香
清香 暗香 素雅 斑斓 迷人 醉人 浓郁 展开
盛开 吐蕊 娇嫩 怒放
含苞待放 色香双绝 国色天香 艳丽动人
百花凋谢 绚丽多彩 妩媚动人 花团锦簇
花香鸟语 异香扑鼻 随风摇曳 淡雅清新
争奇斗艳 花色迷人 白花盛开 蓓蕾初开
花影摇曳 凌霜傲雪 姹紫嫣红 繁花似锦
【第4句】:求经典散文或散文佳句
十段经典散文片段 【第1句】:朱自清《荷塘月色》片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旳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旳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旳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旳舞女旳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niǎo,nuó)地开着旳,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ē)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2句】: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象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
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第3句】:陈从周《说园》片段 园有静观、动观之分,这一点我们在造园之先,首要考虑。
何谓静观,就是园中予游者多驻足的观赏点;动观就是要有较长的游览线。二者说来,小园应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庭院专主静观。
大园则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前者如苏州网师园,后者则苏州拙政园差可似之。
人们进入网师园宜坐宜留之建筑多,绕池一周,有槛前细数游鱼,有亭中待月迎风,而轩外花影移墙,峰峦当窗,宛然如画,静中生趣。至于拙政园径缘池转,廊引人随,与“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的瘦西湖相仿佛,妙在移步换影,这是动观。
立意在先,文循意出。动静之分,有关园林性质与园林面积大小。
象上海正在建造的盆景园,则宜以静观为主,即为一例。 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叠山理水要造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山与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简言之,模山范水,用局部之景而非缩小(网师园水池仿虎丘白莲池,极妙),处理原则悉符画本。
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我曾经用“水随山转,山因水活”与“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来说明山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从真山真水中所得到的启示。
明末清初叠山家张南垣主张用平冈小陂、陵阜陂阪,也就是要使园林山水接近自然。如果我们能初步理解这个道理,就不至于离自然太远,多少能呈现水石交融的美妙境界。
【第4句】:梁实秋《雅舍》片段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地下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
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蒙蒙之际,“雅舍”亦复有趣。
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浓印到处都有,起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救无及。
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字,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尘。
我非显要,故名公巨。
【第5句】:乡土情结好句赏析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①绮窗②前,寒梅著花③未。 【注解】 ①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
②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③著花:开花。
【评析】这是一首抒写怀乡之情的诗。原诗有三首,这是第二首。
诗以白描记言的手法,简洁而形象地刻划了主人公思乡的情感。对于离乡游子而言,故乡可怀念的东西很多。
然而诗不写眷怀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却写眷念窗前“寒梅著花未?”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栩栩如生。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牡丹亭》 【说明】这曲词,是《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所唱的妙文。杜丽娘于“姹紫嫣红开遍”之时,看到了“断井颓垣”,想纵是“良辰美景”,也难抵韶光易逝,繁华背后的苍凉,一个“遍”字,看透了人间! 这《牡丹亭》的戏文也让大观园里的黛玉暗自神伤。
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黛玉听到梨香院内女孩子们演习《牡丹亭》戏文:“‘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
黛玉听到这八个字,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短暂,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于是“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 洛阳秋风】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说明】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于细节描写传达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诗中“复恐匆匆说不尽”是写人的心理活动,“行人临发又开封”则是一个有高度典型性的细节,也是心理活动的必然结果。这个生动的细节使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
唐代诗人贾岛(据《全唐诗》四七二卷一作刘皂诗)有诗云:“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他说“我”在并州做客已经数十年了,不分日夜思念的是长安附近的咸阳,如今“我”渡过桑乾河来到更远的地方,回首并州,倒仿佛并州也是我的故乡了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 这是一首写羁旅愁情的七绝。前二句写久客并州的感触。
作者客居并州已十年,十年是一个很长的时间,所积累起来的乡愁,对一个异乡客居的人来说,是煎熬得够难受的,“归心日夜忆咸阳”,深刻地表现了作者日夜思乡的愁苦心情。 可是,命运好象与诗人作对似的,他非但不能回咸阳,反而又踏上更遥远的征程。
后二句接着写北渡桑乾河后的心情。 桑乾河离并州二百余里,由此北行,便是荒寒的朔漠地带,这对诗人来说,无异于是远去天涯,这思乡之情,变得更为深重了。
既是如此,作者为什么不返回故乡,反而要远赴朔方呢?这原因没有点明,但从诗中的“无端”二字,却颇可玩索。“无端”就是无缘无故,没来由之意,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的意思。
果真如此吗?只不过是极其含蓄地表露出一种求取功名富贵未遂、进退两难、身不由己的感慨罢了。当时一般读书人,为了仕宦,不得不离开父母妻子,流寓异乡,甚至到边远地区去游宦。
诗人也是如此。十年以前,他远游并州,只望求得个一官半职,而十年过去了,却依然故我,这对他来讲,心情是很抑郁难堪的。
所以虽然日夜思归,却是有家难归啊!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忍受痛苦,另觅出路了。所以他远赴朔方,也还是为了功名富贵,这真是事与愿违了。
但既以心为形役,就只得忍受内心日夜被煎熬的思家的痛苦了。诗中“更渡”二字,正包含有事与愿违之意。
由于离家日远,思乡之情也就更为深切,所以当渡桑乾河北去的时候,诗人不禁回首南望,以至于“却把并州作故乡”了。产生这种心情,看来似乎有点微妙,其实也是非常自然的。
过去作者客居并州十年,只忆念故乡咸阳,觉得并州可厌不如归去,因为并州究竟是他乡,与咸阳相比,感情自然不及对咸阳深。但现在离开并州,远赴朔方,不仅不能回到咸阳,而且连并州也不能回了。
并州在唐代曾称北都,繁荣一时,后设太原府,是著名的城市,与荒寒的朔方相比,近故乡得多,也好得多了。况且作者在并州一住十年,在这长期客居之中,自然也有了感情。
事实上,它在诗人心中,已经成了第二故乡,所以回首南望并州,自然也就感到亲切而怀念起来,正象在并州时忆念咸阳的心情一样了。这种微妙心情,凡是长期羁旅异乡的人,想来都有同感。
这首诗通过移居来抒写羁旅之思,显得宛转曲折,自然真切,富于情味。施补华《岘佣诗话》认为,此诗与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都是“曲折清新,风格相似。”
《挑灯诗话》说:“非东西南北之人,不能道此。”详说甚是。
渡汉江①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②。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解】 ①汉江:即汉水,这里指流经湖北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②岭外: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评析】此诗为宋之问从泷州(今广东罗定)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时所作。诗人被贬岭外,家中音讯早已中。
【第6句】:30句文章中的佳句
古诗名句分类 【第1句】:善于写作 【第1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 【第2句】: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唐.贾岛《戏赠友人》 【第3句】: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 【第4句】: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金.王若虚《论诗诗》 【第5句】: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清.黄遵宪《杂感》 【第6句】: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第7句】: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第8句】:天籁自鸣天趣足,好诗不过近人情——清.张问陶《论诗十二绝句》 【第9句】: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 【第10句】:莫将死句入诗中,此诀传来自放翁——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 【第11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第12句】: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清.赵翼《论诗五绝》 【第13句】: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第14句】: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宋.陆游《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第15句】: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第16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第17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第18句】: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第19句】: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第20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第21句】: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清.袁枚《遣兴》 【第22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第23句】: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清.黎志远《汉阳舟次》 【第24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第25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李白《江上吟》 【第26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韩愈《调张籍》 【第27句】: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第28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宋.陆游《示子聿》 古诗名句分类二:事理哲理 【第1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第2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汉乐府民歌《君子行》 【第3句】: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汉乐府民歌《城中谣》 【第4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晋.刘琨《重赠卢谌》 【第5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第6句】:人事有代谢,往事成古今——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第7句】: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第8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李绅《悯农》 【第9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第10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唐.杜甫《前出塞九首》 【第11句】: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唐.杜甫《夏夜叹》 【第12句】: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宋.陈亮《三都乐》 【第13句】:功高成怨府,权盛是危机——宋.王迈《读渡江诸将传》 【第14句】:万物兴歇皆自然——唐.李白《日出行》 【第15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第16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 【第17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唐.杜甫《曲江》 【第18句】:山外青山楼外楼——宋.林升《题临安邸》 【第19句】: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唐.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第20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第21句】: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唐.李白《上李邕》 【第22句】: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唐.李绅《答章孝标》 【第23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第24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 【第25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唐.刘禹锡《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第26句】: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第27句】: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第28句】: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宋.释文向《过苕溪》 【第29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第30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第31句】:不是一番梅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元.高明《琵琶记》 【第32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第33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苏麟《断句》 【第34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第35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宋.苏轼《水调歌头》 【第36句】:一湾死水全无浪,也有春风摆动时——元.戴善夫《陶学士醉写风光好杂剧》 【第37句】: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阳春曲.题情》 【第38句】: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明.顾炎武《又酬傅处士次韵》 【第39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古诗名句分类三:友谊爱情 【第1句】: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第2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第3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第4句】: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第5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haojudaquan/show-8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