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今日霜降:10月23日 06:59:25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斗指戌;太阳黄经为210°;每年公历10月23-24日交节。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霜降由来●
霜降是中国传统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也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熠熠闪光,树叶枯黄,片片凋落。
●霜降气候●
霜降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前后。这时节冷空气南下,天气越来越冻,我国南方地区早晚较冷;而北方部分地区早已入冬,部分地区温度已降到0摄氏度以下,如东北地区的北部、内蒙古东部和西北地区大部平均气温已在0℃以下。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夜晚地面热量散失非常快,温度可骤然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者近地植物上直接凝结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霜只能在晴天形成,人说浓霜猛太阳就是这个道理。
霜降节气,昼夜温差更大,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秋燥明显。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露结为霜的说法是不准确的。露滴冻结而成的冻露,是坚硬的小冰珠。霜,是指贴近地面的空气受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而降温到霜点以下,在地面或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而霜冻是指由于温度剧降而引起的作物冻害现象,因此,发生霜冻时不一定出现霜,出现霜时也不一定就有霜冻发生;但是,因为见霜时的温度已经比较低,要是继续冷却,便很容易导致霜冻的发生。
●霜降农事●
霜降是重要的农作时期,霜降节气是大秋作物最后完成收获的季节。长江中下游及以南的地区此时正值冬麦播种的黄金季节。油菜一般已进入二叶期,霜降过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收挖红苕。霜降后全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农田土壤,该种的已经种上了,部分农地将处于冬闲时段。华北地区霜降后,即到了收获大白菜的时候。
由于霜前花的质量比霜后花要好,很多纺纱厂纺的高质量棉纱基本都用霜前花,棉农都力争把棉花在霜降之前采摘上来。
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由于气候逐渐转为寒冷,一旦地面或地物的温度降到0℃以下,很容易形成霜冻,给小麦、油菜等处于幼苗期的抗寒能力差的农作物造成冻害,霜冻还会影响棉花的品质,形成霜后花或红花。
●霜降三候●
我国古代将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爪牙不良。意思是说此节气中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是兽之义,也是人之本也。
二候草木黄落
秋尽百草枯,霜落蝶飞舞。秋天,西风漫卷,催落了叶,吹枯了草。逐渐寒冷的气候,将大自然所有的生命力进行了一次次毁灭性的摧残。翠减红消,雁影无踪。而人的情感,也进入深沉的低谷。离愁别恨,凄风苦雨,尽皆展示深秋的悲苦,触及人心。
三候蜇虫咸俯
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此时的大自然,是一种寂静的美。经过了生机勃勃的春,热闹蓬勃的夏,收获喜庆的秋,生命的轮回,又进入休眠的状态。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那是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霜降谚语●
霜降播种,立冬见苗。
寓意:霜降时节撒下的种子,立冬之时就能长出苗子。提醒人们不要耽误农时。
霜降拔葱,不拔就空。
寓意:到了霜降时节,就要把地里的葱给收回家去,不然打9天会把地里的葱给冻坏。
霜降不摘棉,霜打莫怨天。
寓意:霜降之时,较严重的降霜会把棉株给冻坏,因此要赶在降霜之前将棉花采收完毕,不然会受较大的损失。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适宜。
寓意:寒露时节收获番薯太早,立冬却太迟,霜降时节正是收获地里番薯的好时候。
轻霜棉无妨,酷霜棉株僵。
寓意:霜降之时,差不多就要采摘棉花了,轻薄的霜花对棉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是厚大的霜花就会对棉花造成破坏。
●霜降民俗●
吃柿子
柿子一般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这时候的柿子皮薄肉鲜味美,营养价值高,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红柿子,人们认为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同时还能补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
赏红叶
霜降过后,枫树、黄栌树等树木在秋霜的抚慰下,开始漫山遍野地变成红黄色,如火似锦,非常壮观。霜叶红于二月花就是说的霜降时节的景色。这时候人们会外出登山、欣赏美景。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
赏秋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古人赞美霜降美景的诗词数不胜数,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尤其是南方地区气候温和,霜降期间,田畴青葱,橙黄桔绿,秋菊竞放。种种趣味盎然的霜降习俗,体现了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美好情感,同时,也给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霜降节气的风俗习惯其实和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且南北差异也很大,这也许就是山河壮阔的魅力。
●霜降诗词●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玄阴迎落日,凉魄尽残钩。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唐•元稹《赋得九月尽》
上苑繁霜降,骚人起恨初。白云深陋巷,衰草遍闲居。暮色秋烟重,寒声牖叶虚。潘生秋思苦,陶令世情疏。已制归田赋,犹陈谏猎书。不知青琐客,投分竟何如。
——唐•武元衡《秋怀奉寄朱补阙》
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何此南迁客,五年独未还。命屯分已定,日久心弥安。亦尝心与口,静念私自言。去国固非乐,归乡未必欢。何须自生苦,舍易求其难。
——唐•白居易《岁晚》
冬未至,寒霜先降。从满目金黄,到满目枯黄,我们目送的是一个季节的流失,迎来的是一段生命的成长。
fdgf
策划:郑春林
编辑:刘诗娜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