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天气预报:今年冬天冷不冷?霜降这天早知道!看看农谚俗语怎么说。
老话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今天是阳历10月23日,到了农历九月中旬,正是霜降节气,天气愈加寒冷,空气逐渐凝结,清晨的露水,也慢慢变为寒霜降临。
那这个冬天是寒冷还是温暖,老祖宗们通过霜降这天的天气情况,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农谚俗语,可以预兆当年冬天冷不冷。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一起来看看,谚语是怎么说的。
1、霜降见霜,立冬见冰。
霜降节气,天降寒霜,说明温度越来越低,已经突破零度以下,清晨出现霜花,出现霜降。
谚语说:霜降见霜,立冬见冰。可见,到了霜降节气,出现下霜,这说明天寒地冻,温度进入冰点以下。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气温不断下降,等到半个月以后,就进入立冬节气,冬天开始了。此时,天气愈加寒冷,已经出现冰冻现象,预示着冬天来临,天气越来越冷。
还有的说:霜降见霜,小雪见雪。当霜降节气出现寒霜之后,在立冬节气,已经开始出现结冰现象,再过半个月又到了小雪节气。这时候,就能看见小雪飘飘洒洒,降落大地,初雪开始出现,预示着天寒地冻,风雪交加的时候到了。
2、霜降无霜一冬干。
霜降节气出现霜降,往往预示着冬天寒冷,雪花早早到来。但是,霜降无霜,则情况就不一样了。
农谚说:霜降无霜一冬干。从农历十月到腊月底,也就是年三十,在农历上,一般是冬季时节。要是从节气上,略有差异,是从立冬都立春前为冬季。如果霜降节气没有出现下霜的天气。那么整个冬天,也就是这三个月多是干旱少雨,天气晴朗,温度较高,是个暖冬现象。
还有的说:霜降没下霜,大雪满山岗。是不是和上面的谚语不一样啊?其实,差不多。谚语明确说明的大雪满山冈。大家知道,山顶的温度低,而平地的温度高。霜降没有下霜,只是在高山之上出现了大雪,而平地却难有雪花,正是说明温度偏高,天气比较暖和的原因。正如下面谚语所说,不信来看看。
3、霜降晴天,冬不冷。
刚刚我们分析了霜降无霜的情况,通常是阳光灿烂,温度偏高。那如果霜降天晴是什么预兆呢?
谚语说:霜降晴天,冬不冷。霜降节气这天天气晴朗,阳光高照,则预示着冬天不冷,是个暖冬。因为霜降天晴,往往预示着整个冬天干旱少雨,天晴晴朗,则温度偏高,冬天不冷。
正如谚语所说,说:霜降晴,风雪少。就是这个原因,霜降这天天气晴朗无雨,往往预示着冬天也是这样的天气,多是干旱少雨,天晴明朗,阳光普照大地。因此,往往预示着整个冬天不会太冷,是个暖冬。
4、霜降有雨,冬天寒。
霜降天晴,预兆暖冬,那霜降有雨呢?是不是暖冬?
谚语说:霜降有雨,冬天寒。原来是这样子的,和上面谚语恰恰相反。如果霜降节气这天出现降水,阴雨连绵,那么这个冬天就比较寒冷,不是暖冬了。因为霜降有雨,往往预兆冬天雨雪霏霏,冰天雪地,是个寒冷的冬季。
老话说的好,说:霜降雨,风雪多。看到了吧!霜降有雨,后面天气多是寒风凛冽,北风呼啸,尤其是风雪交加,肯定是寒风刺骨,天寒地冻,白雪皑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自然是个寒冬。
5、霜降无雨,冬干春寒。
如果霜降这天有雨,天气寒冷,霜降天晴冬天不冷,那春天冷不冷呢?看看谚语怎么说。
谚语说:霜降无雨,冬干春寒。霜降节气这天没有下雨,不仅预兆冬天干旱少雨,是个暖冬,而且到了春天却变得寒冷,往往容易出现倒春寒,春天反而寒冷,容易伤害冬小麦等生长。
还有的说:霜降有风,两寒有霜。两寒:自然指的是小寒大寒两个节气,这时候,也是三九时节,一年最冷的时候。如果霜降这天出现大风天气,而到了小寒大寒时节,往往容易出现下霜现象,正是霜打红日晒,霜重见晴天,天气多是晴朗少云,温度相对温暖,不是太寒冷。
小结
谚语说: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可以看出,老祖宗留下的谚语,丰富多彩,是对节气规律的总结和把握,说的非常形象,而且脍炙人口,有一定的道理和参考价值。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49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