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霜降,秋已向晚,色彩斑斓
10月23日18时35分迎来霜降节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霜降节气:月落乌啼霜满天》
霜降,隶属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二十四节气的节气名中,历来争议最大的,就是霜降。
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既然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怎么能称为霜降呢?其实仔细想来,霜降这个名字只是一种比喻。
霜降的降,只是霜的降临,只是一种描述方式,未必是科学局限,包括唐代诗人张继的那首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如果严谨地推敲,霜是附着在物体表面所形成的水汽凝华,不可能漫天飞舞。月落乌啼时怎么会霜满天呢?或许在诗人眼中,霜是寒冷的化身,所谓月落乌啼霜满天,只是想描述寒意满天的意境而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虽然由白露到白霜,只一字之差,也只是水的相态不同,但在古人看来,意义迥异。
霜以杀木,露以润草,古人觉得,露是润泽,是赐予;而霜却是杀伐,是惩戒。
俗话说霜降百草枯,一遇到霜,所有的菜就都歇菜了。但真正令百草枯萎的,不是霜,而是冻,是与白霜相伴生的零下低温。
在水汽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地表温度低于0℃,但水汽依然未饱和,并无白霜,可作物却还是遭受了冻害,人们将这种不结霜的冻害称为黑霜。
黑霜的危害甚于白霜。确切地说,不是霜杀百草,而是冻杀百草。因为误解,白霜曾经长期遭受不白之冤。
尽管深秋万物萧瑟,但人们深知风雨不节、寒暑不时的危害,希望霜能够如期而至,因为只有这样,气候才是按照常理出牌。人们常常念叨,打了霜的菜和果才更香甜。
古人认为霜降日宜霜,主来岁丰稔。所以有霜降见霜,米谷满仓的谚语。该下霜时最好下霜,虽然看似肃杀,恪守时节规律,便是正气。
古人说:圣人之在天下,暖然若阳春之自和,故润泽者不谢;凄乎若秋霜之自降,故凋落者不怨。
阳春时节,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受益者不需要感谢;深秋时节,是风刀霜剑的折磨,凋落者也不需要抱怨。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只是天气之寒凉,而非心境之凄凉。
一切,都只是时令之物象,物系于时也。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无为而自成者也。万物应候而荣,顺时而凋,或许一切自当如是,可以了无怨念。
来源:中原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由adm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jieriwenan/show-15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