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作文
  3. 满分作文

长江导游词作文500字

写长江三峡导游词500字

三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人人皆知的《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美丽的三峡风光。

让我们一起踏着这古诗的风韵,一起亲近这大自然,去看看风光秀丽的三峡吧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这真是让人陶醉于其中呀

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三峡的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天之时,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山水的秀美,渔歌的悲凉,猿鸟的哀啭,无不反映出祖国山河的壮美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三峡,用我们的心灵来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吧

导游词作文 500字 南京

游吧,一路游来,江南的美景游了不少,美食也品了不少,美女呢,也见过不少。

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不过肯定还有不少的遗憾,江南的美景太多了,不可能在这短短的几天就全部看到,我所能做的就是带大家欣赏更多的美景,多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文物特产。

也许有的人还有机会再来,也许有的人可能再没有机会来了,一路上大家对我的工作都很支持,我很感谢,让我们一起抛开遗憾,收藏美丽

快到南京了,说起南京带给我的感受,可谓爱恨交加。

为什么呢

听我慢慢道来。

在南京呆过一年半载的人,都知道,夏天像个大火炉,那个热呀,恨不得苍蝇蚊子都能中暑;冬天像个大冰窖,那个冷呀,好像睡觉也会冻翘翘。

三言两语难以表达我的讨厌。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要说到它的地势了。

听听诸葛孔明怎么说的。

在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应孙权之约,下江南共商抗曹大计,骑着小毛驴,摇着鹅毛扇,考察建邺后(今南京),说“钟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也就是说,在南京,东有绵延起伏的钟山,像一条盘龙;西有巍然的石头城屹立于大江之滨,像一只猛虎蹲踞着,这一切暗合古时传统的好风水:左青龙,右白虎,后人简称为“虎踞龙蟠”。

大山小山整把南京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了个口儿。

造物主偏爱南京,又送给她什么

长江,对了。

古人没翅膀,没大桥,没飞机,没大炮,敌人只能望江兴叹。

所以嘛,封建帝王想:“南京好,美景多,美人娇,躺在里面睡大觉”。

更关键的是,南京有个凝聚了金陵王气的宝物,就是貔貅,南京的市徽。

它是上古的神兽,英勇善战而且招财进宝、驱邪消灾。

大家要记得带个回去哟,是个好东西。

于是乎,11个朝代在南京这个大摇篮中,上演了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历史剧。

想当年,蒋家王朝也曾妄想据长江天险二分天下。

哪十一家,有你家吗

我们游客中有姓孙的,姓朱的吗

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有几家了

十。

还有一家,哪去了

再加上南唐前的“杨--徐政权”。

杨指杨行密、徐指徐温,南唐始建政权者是徐温的养子---徐知诰,也即唐烈祖李昪。

从去年年底始,南京已被定格为十一朝古都,还说十朝古都的,以后可没说当初导游没讲过呀。

南京深得帝王宠爱,可总是红颜薄命。

因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然会血雨腥风。

改朝换代就像小孩子搭积木一样,不满意,推翻再重来;牺牲的将士就像朱元璋手中捏的鸡,死了还有鸭子替代;从天子到臣子到小卒子最后到凡夫俗子的坟墓就像路上的红绿灯一样,没两步就亮起来。

不好,不能讲了,要不然大家夜里睡不着找我唠磕,怎办

不好意思,少说点,就打对折,就说近几百年的吧。

明朝。

葬朱元璋马皇后的明孝陵,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提到朱元璋,不能不提长

【第35句】:267公里的明城墙,这个数据是最新的,用美国佬的军用卫星测量出来的。

当年朱元璋采纳谋士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借沈万三的聚宝盆修筑了固若金汤的城墙。

如今以中华门城堡最雄伟,也是保存得最好。

如果有机会,登临中华门,我们既可领略明城墙的雄伟坚固,又可以回味书上报上口头上的种种历史传说,还可以幻想种种可能的结果。

当年,为了不按约定在五更鸡叫时还聚宝盆,朱元璋下令杀光全城的鸡。

从此,南京没有鸡子,就吃鸭子了。

南京的板盐、盐水鸭,皮白肉粉骨头绿,极具地方特色。

至于其中详细故事过会一一道来。

为了江山社稷安稳,朱元璋建城墙;为了集中政权,树立朱氏子孙的威信,朱元璋比“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更狠毒,造了一座功臣楼。

皇上的心计只有刘伯温一人知晓,就装病告老还乡,临行前到中山王徐达府上——瞻园。

忘了,这园子是朱元璋亲自在泱泱金陵挑选的宝地,建成豪华的王府作为自己当初的吴王府,后来登基作了皇帝,送给徐达的。

军师悄悄说:“楼成摆庆功宴时,你要紧追皇上,寸步不离。

切记切记。

兄弟过此别过”。

结果,除徐达外,其它功臣元老都随一声炮响而无影无踪。

究竟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是何等地位,晚上我们瞻园里的江南美美自然会告诉我们的,白天时间比较紧张,我们还要去—— 清朝。

南京遭到的罪孽与扬州相比较少,康熙赞朱元璋“治隆唐宋”,就是夸他功劳高过唐太宗和宋太祖。

为什么

得民心者得天下。

南京是明都遗都,反清复明的首领都集聚于此,清朝要国泰民安,想让鱼米之乡的江南搞好农业生产,就得收拢人心。

康熙甚至拜明孝陵,乾坤六下江南也有这原因。

所以,南京的清朝的孤魂野鬼较少。

怕人呀。

太平天国。

清军镇压,无数军兵死于战乱。

天王洪秀全本葬在荣光大殿下,后曾国荃令士兵掘墓、鞭尸、焚烧,最终真可谓灰飞烟灭。

想想生前贵为万人之上的天子,死后连安身之地都没有。

人生在此,在好好享受每一天的同时,再想想还有什么地方没去的,什么景点没玩的,什么好吃的没尝的,什么漂亮的没买的。

短短人生几十年,少太了,我还要向苍天再借五百年,唉呀,那不成了老不死的了吗。

扯远了。

在当年烧成废墟的天王宫殿上建两江总督府,后又扩建为总统府。

人们常说,北有故宫,南有总统府。

故宫是封建文化的最高代表,体现了帝王之风;总统府是中外文化碰撞的火花,中西合璧。

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截然不同的地方,帝王由故宫走向金銮殿,却从总统府走向坟墓。

如今总统府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到南京不去总统府就等于去北京不去故宫一样,白来一趟。

三峡导游词500字。

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

大家都知道,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沱沱河起步,纳百川千流,自西向东,横贯中国腹地,全长6300余公里。

它满载四季浪歌,永不停息地直奔东海。

长江是仅次于南美亚马逊河和非洲尼罗河的世界第三大河,她是孕育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摇篮。

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们,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衢塘峡,又称夔门,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的大溪镇,全长8公里,在举世闻名的三峡中最短,但是景观最雄伟壮观,长江在这里切过中生代石灰岩,形成了陡峭的峡谷,两岸断岩峭壁犹如刀砍斧削,难怪古人曾发出“重江(是否重江二字我记不清了,请自行考证)万管玲珑笔,难写衢塘两岸山”的感慨,两岸山峰高出江面几百米,海拔高度大多在1000-1500米左右,江面在此非常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100米,如果从上望下俯视就好像船行驶在地道中一般,衢塘峡文物景观多而集中,还有惊险万状的古栈道、古代巴人的悬棺、大溪文化遗址,带会我们将去一一领略他们的风采。

长江出大宁河口进入巫峡宽谷,我们也就进入了画廊般的巫峡。

巫峡西起重庆大宁河口,东止巴东县的关渡口,全长45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既长又整齐的一峡。

巫峡中的人文景观非常多,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屹立于两岸的巫山12峰,其中最为秀丽的就数神女峰了,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在神女峰的脚下,请大家抬头向上看,她像不像亭亭玉立美丽动人的少女呢

她每天迎来灿烂的朝霞,有送走绚丽的晚霞,所以神女峰也被称为望霞峰。

好,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三峡中的最后一峡——西陵峡,它西起秭归的香溪口,东至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全长66公里,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著称,而现在,这样的情况已成为历史,今天的西陵峡大部分已经成为葛洲坝平湖库区,船行驶在西陵峡中也感觉是那样的平稳和舒适: 好了各位朋友,关于长江三峡呢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我的讲解能给大家留下一点印象,不详尽的地方也请大家多多海涵

300字作文《长江,我的导游词》

导游词作文500字: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小导游,我叫梁梓泳,你们就叫我小梁吧。

今天,大家听我你们的小导游来介绍一下吧

我们要去的地方是古代羊城八景之一的香雪公园。

香雪公园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内,距市区30公里,占地80公顷,公园以拥有著名的旧羊城八景萝岗香雪而得名。

冬天,是梅花盛开的季节,一棵棵梅树上开满了雪白的梅花。

遍野都是梅树,一眼望不到尽头。

现在我想问一下大家,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一个传说:传说罗岗原本无梅,是一位老伯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长江边上带来种植的,世代相传,如今罗岗的梅树已达成千上万亩,成为广州著名风景区。

罗岗的主要胜迹有玉岩书院及罗峰寺。

风景秀丽,水碧山青,环境十分宁静。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玉岩书院,山麓有玉岩书院,与玉岩书院一墙之隔的萝峰寺,依山而建。

院内收集许多历代名人的字画。

游览完充满书香气息的玉岩书院,我们又来到了远近闻名的萝峰寺。

萝峰寺原名萝坑寺,萝峰寺有大雄宝殿即观音殿,和天尊殿、韦驮香座。

是不可多得的胜景。

希望大家细细游赏。

今天的游览就要结束了,在香雪公园的这段时间,希望能成为您广州之游中的永恒而又美好的记忆,谢谢大家

为家乡的名胜古迹写一篇导游词,不少与500字

要写江西的

庐山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日照香炉生紫烟,要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家知道这两首诗,是写哪里的吗,对了,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已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用语了,那么,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呢,从我下面的介绍中,也许能让大家略知一二。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地处长江南岸,鄱阳湖西北,南接星子,北邻九江。

庐山虽然没有列入“五岳”之列,却又“庐岳”之称(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封得),自古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赞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他的《庐山草堂记》中,赞叹它是“匡庐奇秀家天下上”。

庐山的山体呢,呈长椭圆形,从高空鸟瞰,仿佛一个肾脏,山势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长约20公里,宽约16公里,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庐山由99座山峰组成,最高峰为汉阳峰,海拔1474米,那么庐山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6000万年以前,这一地区是汪洋大海,经历了一场“燕山运动”的造山运动,大致形成了今天的摸样,又在200万年前,又经历了第四纪冰川。

简单的说,就是地壳运动,褶皱隆起,断裂上升而成,地质史上称之为“地垒式断块山”。

那么庐山,是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宜人,也许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地势每升高1000m,温度会降低6度左右,而庐山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这样的气候就形成了庐山:春天迟、秋天早,夏天短、冬天长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1度,历史上最高温32度,最低温,-16度,在炎热的夏天,庐山相对于山脚下的九江南昌南京武汉等几个火炉来讲,是一片热海中的清凉岛屿。

因此,庐山是有名的避暑胜地。

常常有人问:庐山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打空调和大氧吧。

只有冬天才有暖气,为了防止近几年,随着宾馆档次的提高,一些四星级的宾馆也安装了空调。

庐山是平地突起的山中的地形相对来说,比较封闭,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庐山常年处于的云雾缭绕中。

庐山的烟云雾雨是庐山最美的景色之一。

庐山就是有个奇怪的现象:一年365天,有200多天是云雾天气,所以在山中,如果遇到了一场大雾,而看不清四周风景的时候,千万不要觉得遗憾,因为云雾正是庐山的一大特色,要不当年苏东坡,也不会写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大家选择庐山呢,也是一种智仁双全的选择。

庐山不但山高景秀,水资源也很丰富,庐山相对湿度大,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4%,也就是庐山比较潮湿,特别是在梅雨季节,相当潮,家具都快发霉了,山上的居民商店宾馆都一样,大家在城里呆惯了,来到山区,可能对山里的潮湿不太适应,还请大家多多体谅,气候就是如此,没有办法。

在此,我先问一下,各位团友,吃不吃辣呢,庐山人比较能吃辣的,除了口味之外呢,还可以驱寒去湿,预防关节炎。

云雾是山的灵魂,流水是山的血脉。

庐山有22条瀑布,著名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诗下的瀑布,还有庐山山顶上第一奇观之称的三叠泉瀑布,还有新开发的大口瀑布,都非常有名。

犹豫山中沟谷纵横,雨水充沛,常常是“山中一夜雨,处处挂飞泉” 此外,庐山还有三座人工湖。

如琴湖,芦林湖,莲花台水库。

“高山出平湖”这在全国都是很少见的。

山因水而活,水因山而魅,山水相容,魅力无穷。

有人说,酒能让人古道热肠,茶能让人仙风道骨。

而庐山就生长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庐山云雾茶。

庐山湿润的环境,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因为他常年生长在云雾飘渺的山间,因而得名云雾茶。

一般懂茶的人都知道,茶叶按加工工艺的不同,分为绿茶,白茶,黄茶,黑茶和红茶。

他们并不是茶叶不同,而是生产加工的过程不一样。

庐山云雾茶属于绿茶,最早产于汉代。

宋代时开始,成为贡品。

外形条索紧结、翠绿多亳。

汤色:绿而透明。

滋味:浓厚、鲜爽。

号称是“香謦、味厚、色翆、汤清”四色。

所谓“名山出名茶,名茶自有名人夸”,唐朝茶圣陆羽就曾赞叹它是“天下奇茶”。

朱德元帅喝过之后,立马写了一首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古人也说过:早采为茶,晚采为茗。

茶叶呢,是谷雨前茶,清明前茶最好。

饮茶呢古往今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

有人说:喝茶的女人,不一定有魅力,但绝对优雅。

喝茶的男人,不一定潇洒,但绝对从容。

茶具有多种保健功能,长喝茶,可以,清心养目,美容,减肥,抗衰老,防癌防辐射等等。

我们呢当地人对喝庐山云雾茶有个讲究就是: 一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

也就是说,因为庐山云雾茶味道十分浓厚,第一杯是不喝的,称为,洗茶,第二杯,才开始饮用。

随着加工工艺的提高,现在的云雾茶,为了适应大众的口味,已经开发出了浓淡各异的品种。

大家在庐山期间,玩累了,可以泡上一壶庐山云雾茶,真可谓是“甘甜苦涩壶中煮,湖光山色闭中趣”。

除了云雾茶,在庐山的山谷小溪中生长着石鱼石耳石鸡。

称为庐山三石, 石鱼,生长在小溪中,通体透明,无磷,因为永远长不大,有俗称绣花针,是很有营养的补品。

石耳,常年生长在悬崖峭壁上,外形好似人的耳朵,故称为“石耳”。

正如大家所知,这蜗牛不是牛,壁虎不是虎,而石鸡也不是鸡,而是一种麻皮青蛙。

野生的石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生长在山间的小溪中,因为它体肥柔嫩,味美如鸡,故称为石鸡,现在的石鸡大多是人工饲养,但价格昂贵。

以上三石一茶,石鸡石鱼石耳以及庐山云雾茶,就是庐山最主要的特产。

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呢,可以在庐山品尝,也可以买回家馈赠亲朋好友,但是要注意辨别真假。

介绍了庐山的山水,大家的心中肯定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叫庐山,其实,他最早叫“敷浅源”,但后来改为庐山。

这“庐山”二字呢,最早出现在《史记》当中。

记得唐代诗人刘禹锡曾说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庐山的得名就来自于一个和神仙有关的传说,相传在公元前6世纪,有一个叫“匡俗”的人约了7个弟兄在这座山上结庐炼丹,求仙成道,后来当时的周定王,欣赏他们的才学,就派出使者请他们出山,来辅佐朝廷。

后来匡氏兄弟成仙飞天而去,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了他们曾经住的茅庐,所以当时老百姓把它叫做“匡庐”,又叫匡山庐山。

庐山的历史,在三国之后,大多有据可考。

在这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庐山一直以秀色吸引着众多游人。

史料记载,历史上,第一个登上庐山的名人是谁呢,西汉的司马迁,公元前126年,司马迁他登上了庐山,来考察大禹治水的历史,在《史记》当中写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随后,名人墨客是纷至沓来,主要有晋朝的王羲之、陶渊明、慧远、陆修静。

唐代的李白、白居易。

北宋的苏东坡、王安石。

南宋的岳飞朱熹 明朝的唐伯虎、徐霞客。

清朝的康有为。

明国的陈三立、徐志摩、胡适。

他们都曾被庐山的美景所吸引,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

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苏东坡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 由此可见,庐山是个文化名山。

可能,各位朋友去过不少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你在各大名山大川旅游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这里有一座道观,那里有一座寺庙。

对不对,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宗教名山,那么在咱么庐山也不例外,并并且从古至今,宗教在庐山一直都很兴盛,但又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庐山是“一山有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

” 对于信仰宗教的朋友来说,我很幸运的告诉你,庐山有六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藏传佛教。

佛教:东晋慧远净土宗 东林寺。

道教:陆修静。

1895年,英国人开始在庐山强行租地,建造别墅以来,西方列强纷纷染指庐山,并且带来了他们的宗教,基督教和天主教,并修建了教堂。

所以说,庐山是个名副其实的宗教名山。

大家知道,古代主要来庐山,是游历、隐居和读书。

但后来,南唐的时候,在庐山设立了庐山国学,南唐中主李灏曾在庐山开先寺读书,至今还有当年的读书台。

到了南宋,朱熹在庐山创立了白鹿洞书院,它也是中国第一座讲学式的书院。

正是由于庐山的历史悠久,人文活动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当然庐山的名气,除了它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外,它还和政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

1895年,英国人李德立来到庐山,就被庐山美丽的风光所吸引,于是强行租借庐山牯岭到长冲一带,租期是999年,并且把租借内的土地划分为130块地皮在上海拍卖,获得暴利。

此后,美德法日等西方列强的传教士,外交官也纷纷来庐山租地,并建造了大量的别墅。

也许大家对李德立这个人并不熟悉,但是他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一个并不光彩的身影。

李德立是靠卖庐山的地皮发财之后,又积极政治发展。

在辛亥革命后,他充当了政治调解人。

1935年,中国政府无条件收回了牯岭租界,不过现在的庐山仍保留 各种风格 的西方别墅千栋,都是西方列强殖民的产物。

所以说,庐山山上的牯岭,又被誉为“万国别墅群”。

提起庐山的政治,就不能不提蒋介石。

有人说:庐山,浓缩着一部蒋介石的兴衰史。

1926年12月,蒋介石第一次登庐山,就露出了要分裂大革命准备反共的真面目。

从1926年到1948年这十几年里,除了抗日战争几年外,他每年都要上庐山,把庐山变成了南京之外的第二中心,从此,庐山成为了国民党的“夏都”。

1937年7月17日,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了由各派人士参加的座谈会。

要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皆有守土抗战之责。

这就是著名的庐山谈话会。

1939年4月16日,日军开始攻占庐山,4月18日,完全占领庐山,占领时间长达6年,给庐山造成了数千年以来最大的浩劫。

烧毁了最古老的归宗寺,名人真迹,有的被抢,抢不走的就被毁掉了,其他名胜古迹被毁掉的不计其数,让人深感痛心。

1945年5月18日,庐山解放。

然后1959年,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1961年,庐山中央工作会议 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

美庐 所以说,庐山还是个政治名山。

上庐山三条路: 一蒋:好汉坡 二毛:1953年有了第一条公路,北山公路36公里与九江相连。

三林彪:1971年第二条公路,南山公路25公里与南昌相连

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我的家乡在启东东发展成一座现代化的小城市,地处万里入海口北侧,环水,形似半岛,是出江入海的重要门户,也是江苏日出最早的地方。

现在让我来带领大家去游览一下我的家乡吧

肯定会让你们小激动一下哦

启东的东面是东海和黄我的家乡作文500字(启东,导游词)

求三峡导游词,600字左右,要结合《三峡》这篇文章,谢谢

其实讲三峡可以从一个点切入:长江三峡导游词——巫山红叶朋友们,在游览峡谷景观时,我们常常看到的都是青山绿水,但是你们见过丹山碧水吗

今天,我就将带大家乘着游轮到神女溪去感受那掩映在碧水之间的丹山胜景。

有的朋友会问了,这碧水很好理解,这巫山峡谷间多的是这宛如碧玉般的江水,那丹山呢

其实呀,这“丹”,说的便是咱们巫山漫山遍野的红叶了。

巫山是整个三峡库区红叶最集中的地方,它的红叶面积有10多万亩,而其中,成片的红叶区就达3万多亩。

尤其是以我们现在所处的巫山神女峰神女溪景区以及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最为集中。

大家请看,从船上看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再映衬着这碧绿的江水,真的能感受到一种“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好了,朋友们,现在大家看到的岸边这条小路,便是神女峰脚下观赏红叶的步道了。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登览神女峰,去近距离感受巫山红叶那十万亩的热情。

请大家随我下船,注意安全。

来三峡看过这巫山红叶的朋友都说:“北有香山,南有巫山”

但事实上,咱们巫山还有着香山远不可及的优势。

那便是面积更广,观期更长。

秋去冬来,北京香山已是冰天雪地,唯有这巫山红叶正如火似焰。

有人说,从每一片纯朴厚重的红叶中,都能看到一湾浓妆淡抹的三峡。

我们巫山红叶不仅有男儿的雄壮,也有女儿的柔美。

在漫山烟雨中,这染尽“天下雄关”的气势,便是它的雄壮。

说它柔美,是因为,这层层叠叠的红,就像是女子的罗裙一般,为萧条的冬日挽留住了金秋的斑斓。

所以大家可以捡拾自己喜欢的叶片,当作书签,或是带回去送给家人,让他们一同感受这巫山的红叶之美。

朋友们,那么你们知道你们手中的这些红叶是什么树木的叶片吗

枫树

槭树

不对。

是黄栌。

咱们整个巫山的红叶就是以黄栌为主的。

所以,巫山红叶也被称为“黄栌子”。

这种树能适应海拔2000米内的荒坡、绝壁。

每年的这个时候,黄栌子都会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一片一片的火红,漫山遍野的绚烂,这种精气神儿正与咱们巫山人如出一辙,虽然艰难,但是顽强。

好了,朋友们,我们现在是来到了神女峰顶,大家请看,我们这眼前的红叶一团团、一簇簇,连成一线,缀成一片,这,就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胜景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神女下凡巫峡间,漫山红叶好惹眼。

邀得仙女同欣赏,个个仙女展笑颜.”不知,这打动了十二仙女的红叶美景,有没有打动大家的心呢

赞美长江的导游词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为大家服务。

我是来自重庆中国青年旅行社的导游,我姓温,大家可以叫我小温。

在大家游览重庆的期间,我会竭尽所能为大家服务,如果小温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来,以便我的改进;做得好的地方,也希望大家能给予我肯定,以增强我的信心。

我预祝大家的这次旅途,玩得开心,吃得撑心,住得舒心。

谢谢大家!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从朝天门出发,就开始了我们的三峡之旅。

大家都说:“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

不游三峡,不算了解长江。

”在我们的三峡之旅开始之时,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长江三峡的整体情况。

  一开始讲长江三峡,就不得不说说长江。

众所周知,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我国青海,西藏,云南等11个省市,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5。

  长江自西向东流淌,在重庆境内约长683千米。

长江流经重庆奉节时,冲破了那里的崇山峻岭,奔腾而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即将见到的,雄伟壮丽的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

它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及中间的峡谷地带组成,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横穿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和宜昌5个县,全长193公里,它以“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而驰名。

  杜甫的诗句“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讲的就是,长江三峡的第一峡——瞿塘峡。

瞿塘峡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到巫山大溪镇,全长8千米,是三个峡中最短的,却是最雄伟壮观的。

  第二个峡是巫峡。

巫峡西起巫山大宁河口,东到湖北巴东关渡口,全长45千米,以幽深秀丽著称,固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绝唱来赞美巫峡。

  最后一个峡便是西陵峡。

西陵峡西起湖北秭归香溪口,东到宜昌南津关,全长70千米。

曾经的西陵峡以滩多水急而著称,但由于三峡工程蓄水的原因,这里的水势已变得平缓,高峡出平湖,除部分景观淹没库底之外,多数绮丽风光依然如旧。

  位于西陵峡内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即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坝高185米,总装机容量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蓄水位为175米。

三峡工程具有发电、防洪、通航三大作用。

  游客朋友们,在我们的这次三峡之旅的途中,我们会经过像白鹤梁,丰都名山,石宝寨等等,著名的名胜遗迹,接下来,我们就去云阳的张飞庙看一看。

  张飞庙又名张桓候庙,始建于三国蜀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可谓历经沧桑,经久不衰。

但是,由于三峡工程的蓄水,张飞庙会被淹没水底,于是,国务院为张飞庙量身定做了搬迁的保护项目。

从1998年开始,经过了6年的艰辛工作,终于将张飞庙从云阳的飞凤山搬迁至现在的盘石镇。

张飞庙现在90%的构建都是从老庙拆迁来的材料,仍然保持着老庙的地理特征。

  张飞庙有“巴蜀一胜境,文藻一胜地”之誉。

这个称誉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大家听我细细道来。

张飞庙是一组完美的古建筑群,它依山取势,坐岩临江,层层叠起,错落有致,庙内殿宇巍峨,古朴厚重,有“巴蜀一胜境”之誉,当之而不愧。

文人骚客,每每游览了张飞庙之后,都会为张飞庙之美景所触动,于是,挥毫赋诗,留下了很多名人字画碑刻、楹联等在张飞庙里,所以,人们就称张飞庙为“文藻一胜地”。

  讲了关于张飞庙的这么多,我想大家已经知道,张飞庙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建。

蜀将张飞,刚毅勇猛,一代英雄为古今很多人所敬仰。

很多游客朋友可能要问,为何张飞庙会建在云阳,这儿与张飞南征北战的地方都没有明显的联系?相传,三国时期,吴蜀交战,关羽战败而死,当时张飞正驻守阆中,听闻自己的兄弟被杀害,心中怒火重重,立即召集兵马,准备出征伐吴,为关羽报仇。

他的部下张达、范疆知道这次出征很难胜利,可他们又害怕张飞的威武,于是,趁张飞醉酒睡着之时,将其杀害,并取下头颅,准备投奔吴国。

殊不知,吴蜀谈和了,两人听说后,惊恐万分,将张飞的头弃之长江。

当天,一渔夫在打渔时打捞起了张飞的头颅,便将他的头葬在岸边。

后来,当地的百姓还为其修建了寺庙,就是最早的张飞庙。

因此,就有了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的奇妙传说。

  张飞庙内的主要建筑有结义楼、正殿、旁殿、助风阁、杜鹃厅等。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结义楼”,顾名思义,它是以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而命名的。

这是一个三层的木结构建筑,红柱黄瓦带藻井,典型的盔顶式建筑。

进了结义楼,大家请看我们的右边,我们抬头可见台基上:刘、关、张三人高举酒杯,仰天长望,结义为兄弟的那一派豪情。

这组雕像,形象生动的将当年三位英雄洒血祭天,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时的那份慷慨、悲壮再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不禁想感叹三位英雄的豪爽。

现在,请大家在看看我们的左边,映入眼帘的是宋代书法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二: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壮丽的长江三峡,首先,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长江。

  长江,我国最长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汇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

长江至奉节奔腾而下,便形成了我们壮丽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我们现在所说的三峡就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他西起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全长193公里。

三段峡谷各有其特色,瞿塘峡是雄伟险峻,西起奉节白帝城,东止巫山县大溪镇,全长8公里,是最短的;巫峡是幽深秀丽,从重庆巫山县大宁河口至湖北巴东涫渡口,全长45公里;西陵峡是滩多险急,西起湖北巴东涫渡口,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70公里。

  说到三峡,不得不提到让世界瞩目,让我们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的三峡工程了。

他于1994年破土动工,历时17年,是座长达600多公里,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坝高185米,蓄水位175米的峡谷型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游客朋友们,先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大宁河小三峡即为著名的巫山小三峡。

大宁河发源于陕西省平利县的中南山,流经重山峻岭和大小峡谷,一路容纳百川清流,穿过巫溪、巫山之间的云崖险峰,注入巫峡西口的 浩浩长江。

大宁河千姿百态,神秘莫测,过去长期隐匿无声,近年由于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它初露真容,即一鸣惊人。

有人赞颂它“不是三峡,胜似 三峡”,“神矣绝矣,叹为观止矣”。

大宁河小三峡是龙门峡、铁棺峡和滴翠峡的统称,它是大宁河风景的精华所在。

小三峡南起巫山县,北至大昌古城,全长约60公里。

  龙门峡,从巫山县逆水而上,第一个峡谷就是龙门峡,峡长约3公里,峡口犹如瞿塘峡中的“夔门”,峡口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峰峰相对,形若一扇扇铁门,雄奇壮观,故有“小夔门”之称。

进峡后,两岸峰峦耸立,绝壁摩天,悬崖上翠竹垂萝,摇曳多姿。

河东岩壁上,有一清泉汩汩流入河中,人称“龙门泉”;河西绝壁上可见一方方的石孔,有序地延伸300余公里直到黑水河,这些石孔即为古栈道的遗迹。

  铁棺峡,出了龙门峡,就是著名险滩“银窝滩”了。

这里山回水转,滩险流急,实为航程上的险途。

过了险滩即进入铁棺峡。

铁棺峡长约10公里,这里两岸怪石嶙峋,形成一组组天然雕塑,个个妙趣横生。

东岸崖壁上有一金鳞闪闪的长岩,很像从天外遨游归来的巨龙,且龙首已经进洞;对岸山腰有一溶洞,洞口有块黄色圆石,犹如正欲出洞的猛虎;西岸悬崖下有串串倒悬的钟乳石,其模样像是两匹骏马,其头已进山,但马尾和后腿还在山外。

于是人们就给它们分别取名为龙进、虎出、马归山。

此外在河东岸离水面四五米高的绝壁石缝中还有一具黑色的悬棺,俗称“铁棺材”,铁棺峡一名即由此而来。

据考这“铁棺”乃是战国时期巴人的悬棺,其并非铁铸,仅因其色相似而言。

目前悬棺群保存最完好的是巫溪县东北25公里的荆州坝,那里有24具黑棺。

  滴翠峡,继续前往就是小三峡中最长、最迷人的滴翠峡。

滴翠峡长约20公里,峡中钟乳石遍布,石石滴水,处处苍翠,故名滴翠峡。

峡中有座巨大的赤壁山陡立河岸,其通体赤黄生辉,小木船从其脚下经过,犹如巨人足旁的蚂蚁,这就是宁河十二景之一的“赤壁摩天”;赤红色崖壁上挂满莲花般钟乳石的就是“红屏翠莲”;那直立江心的“关门岩”恰似巨扉锁关,使船无路可行,紧逼岩前却见大门开启一缝,然刚挤过门缝,回头一看大门又合了起来,真令人惊奇。

  好了,小三峡我们就游览到此,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我们的下一站——大昌古镇,请大家做好下船的准备。

  关于长江三峡的导游词三:  女士们,先生们:  长江三峡旅游,可以从重庆顺流而下,快镜头地观赏三峡奇特风光,也可以从上海、南京或武汉逆流而上,慢节奏地饱览长江沿途美景。

然而,从长江三峡门户宜昌出发,畅游神奇美丽的长江三峡,是长江三峡旅游最佳起始点。

  长江三峡东起湖北宜昌南津关,西至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全长193公里。

它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无数中外游客为之倾倒。

朋友,让我们开始神奇壮丽的三峡之旅吧。

  西陵峡  风光绮丽的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得名。

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

西陵峡中有三滩(泄滩、青滩、崆岭滩)、四峡(灯影峡、黄牛峡、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滩多水急,自古三峡船夫世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西陵峡中行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

随着葛洲坝工程的建成蓄水,回水白里,水位上升,险滩礁石永睡于江底,加上解放后的航道整治,西陵峡中滩多水急的奇观、船夫搏流的壮景不复见了。

今天我们沿途可欣赏博大恢弘的三峡工程及西陵峡两岸的美妙景色。

  南津关  这就是南津关,长江三峡的起始点,长江上游的分界线。

这里有著名的西陵峡口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渡假区。

主要景点有嫘祖庙、桃花村、白马洞、三游洞、下牢溪、龙泉洞、仙人溪和五洲休闲乐园等景点。

穿过南津关后,江面由2000多米骤然左右变窄到300米,展现在你眼前的便是色彩斑斓、气象万千的壮丽画卷。

  灯影峡  过南津关西行约10公里,就到了灯影峡。

灯影峡又名明月峡,峡虽不长,但景致不凡,可谓“无峰非峭壁,有水尽飞泉”。

峡壁明净可人,纯无杂色,如天工细心打磨而出。

当这明净的峡壁被明净的天空映衬着时,酷似一幅水墨国画,崖壁映入江水中,静影澄碧;江水瑟瑟,更添明丽之趣。

若晚间过此,月悬西山,月光之下的山光水色形成的那种“净界”,难以言喻,所谓“明月峡”,由此得名。

灯影峡得以以形取景,船左方(南岸)的马牙山上有四块奇石,酷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高兴归来的生动形象:手搭凉蓬、前行探路的孙悟空;捧着肚皮、一步三晃的猪八戒;肩落重担、紧步相随的沙和尚;安然座骑,合掌缓行的唐僧。

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妙不可言。

每当夕霞晚照,从峡中远望。

极似皮影戏(当地人叫灯影戏),故名灯影峡。

  仙人桥  船继续西行不久,在江北可见一跨径15米,宽仅1米有余的天然石桥,这就是仙人桥。

这里是欣赏西陵秀色的最佳点,站在仙人桥上俯视,上下百里的西陵峡里大半尽收眼底,但见,云卷细浪,雾散轻烟,千轮万舟,形如柳叶,使人仿佛置身天上。

传说有一樵夫为仙女所爱,但仙凡路隔,难结连理,仙女乃抛下裙带化为仙人桥,引渡樵夫登台而上。

宋代诗人田钧有诗云:“仙人桥上白云封,仙人桥下水汹汹,行舟过此停桡问,不见仙人空碧峰!”  黄牛峡  乘船继续西上约10公里,翘首南望,便可于彩云间见一排陡峭的石壁,绝壁下九条蜿蜒下垂的绿色山脊,宛如九龙奔江,气势十分雄伟壮观。

那横空出世的石壁便是黄牛岩,岩下河谷便是黄牛峡。

  黄牛峡中乱市星罗棋布,犬牙交错。

其间,河道似九曲回肠,泡漩如沸水翻滚,水急礁险,号称黄牛滩。

古歌谣发出了:“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行太迟。

三朝有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反映了以往木船上水的艰难,因为这段江流,不但水急,暗礁也多,木船上水,十分吃力,又要时刻小心,所以行驶缓慢。

  感慨黄牛一名由来,贯穿着夏禹开江治水的神话故事。

相传玉帝降生夏禹到人世来治理洪水,同时又派遣天神下界来协助他。

当他率民开凿到现在的黄牛峡,天神化为神牛前来协助。

一日,天刚麻亮,有一民妇送茶饭给治水的民夫。

她来到江边,猛然看到一头巨大、雄壮的黄牛,身绕霞光,扬蹄腾越,愤怒地以角触山,顿时天崩地裂,响声如雷鸣。

民女吓的瞠目结舌,大声呼喊起来。

喊声惊动了神牛,便一下跳下山岩。

从此把影像留在石壁间。

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有这样的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影象现焉,鬓发须眉,冠堂宛然如彩画者。

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壮。

“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也?”这是人们对征服大自然的美丽想象,黄牛象征人民改造河山的伟大创造力。

黄牛助禹开江有功,古人便在山下修了黄牛庙来四时祭祀;今日,在这里投资

【第3句】:9亿元的国债支持项目黄牛岩生态旅游区正在抓紧建设。

  中堡岛---三峡大坝坝址  船过西陵长江大桥,就到了三峡大坝坝址。

这里原来是个长方形的小岛,成为中堡岛,是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的大坝坝址。

中堡岛是个神奇的岛,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这个小岛。

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岛高的多的黄陵庙,却没能淹没中堡岛,这中“水涨岛高”的奥秘,至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崆岭峡  船驶过三峡大坝后,再西行约10公里,便驶入了一个险峻的峡谷之中,这就是三峡中著名的崆岭峡。

崆岭峡峭壁耸立,如斧削刀劈一般。

此峡又称空冷峡,全长约

【第2句】:5公里。

据《舆经纪胜》描述,它:绝崖壁立,湍流迅急,挽舟甚难,务空其(船),然后得过。

两岸绝壁之间,夹一天下闻名的险滩---崆岭滩。

这里水流湍急,大小礁石密布水中。

因而有所谓:青滩泄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的民谣流传千年。

峡中原有一块突出水面的礁石,上刻三个打字“对我来”。

航船经过这里,必须直冲着这块礁石驶去,便可借着流水的回冲力,安全地擦石而过;如果想要躲开它,反而会被它撞沉。

1900年,有一艘外国轮船开进峡江,船长不知其中奥妙,又不听峡江水手告诫,结果被礁石撞沉。

解放后,经过多次航道整治,炸掉了这块礁石。

葛洲坝建成后,水位抬高,险滩也不复存在。

航船到这里安然无虞,只是少了一处够刺激的景观。

  牛肝马肺峡  出崆岭峡,行不多时,便进入了牛肝马肺峡。

全长

【第4句】:5公里。

在九畹溪入长江处,对岸(北岸)悬崖峭壁上,有几片重叠下垂黄褐色的岩石,形如牛肝,在它旁边还有一块肺状岩石,叫做马肺,因而这段峡谷就叫牛肝马肺峡。

其实都是地下水中的碳酸钙沉淀而形成的钟乳石。

  大家看,牛肝石还保持原样,而马肺下半部残缺不全,这是清光绪26年侵入西陵峡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炮轰两岸岩石,打掉了马肺的下半部,同时也留下了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大好河山的罪行。

郭沫若诗留下:兵书宝剑存形似,马肺牛肝说寇狂的诗谴责这个罪行。

  兵书宝剑峡  船过新滩,便到了兵书宝剑峡。

在峡谷北岸陡崖石缝中,看去好似放着一个象书卷的东西,传说是诸葛亮的“兵书”兵书石的下面突起一根上粗下尖,竖直查向江中,酷似下面浮雕的一柄宝剑的石头。

  经过考古学家实地考证,所谓兵书乃是半山腰古代悬棺葬的遗物。

宝剑石是绝壁上突出的岩块,是石灰岩沿着垂直发育的节理崩塌跨落而形成的。

  此段峡谷还有两段传说:其一说诸葛亮将他一生的用兵经验写了一本书,有一次他得了重病,环顾周围的人都不配授予,又怕后人生吞活剥,照本指挥作战,死守老本,便选了险要之地把这部书放在难于攀登的峭壁上,让后世有才智的人去取。

另一说是秦末张良的兵书。

  香溪名人故里  船行出西陵峡不久就到了香溪宽谷。

在这绿水悠悠的香溪之滨,历史上曾出现过两位著名人物:一位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位是汉代的王昭君。

传说有一天,昭君在溪边洗脸,无意中把颈上项链的珍珠散落溪中,从此溪水清澈,水中含香,故名香溪。

香溪河似一条流香溢美的彩带,她架起了通向充满神奇的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桥梁。

三峡工程蓄水后,游船可从长江直到昭君村,中途也可达到屈原故里---乐平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26847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