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作文
  3. 满分作文

写篇黄山导游词作文350个字

作文:黄山奇石导游词

黄山奇石导游词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黄山旅游。

我是大家的导游小张。

大家一定听说过黄山吧

黄山美景闻名中外,这里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更令人难忘。

你们看,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可爱的大松鼠”。

它正伏在山巅,拖着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

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天都峰,好像在说:“看我的,我准能跳过这座山谷,蹦上天都峰。

我厉害吧

”啊

怪不得叫“松鼠跳天都”呢

那“提琴石”好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一架小提琴,落在一块大石头上。

“仙人晒靴”也很有意思

远远望去,半山腰中有一块奇特的石头,很像一只倒立的高帮靴,人们就叫它“仙人晒靴”了。

每当天气晴朗的时候,你会看见远处的山顶上,有几块美丽的巨石排成一排,正向远方跋涉。

那就是“唐僧师徒”正往西天取经呢

希望各位游客这次玩得愉快

黄山永远恭候各位再次光临。

我是导游作文(黄山松)300字

大家好

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解一下黄山千奇百怪的奇松。

请大家为了保护黄山秀丽的风景,请别丢垃圾。

大家别忙着拍照,跟着我走

我手指向的这棵松树,这就是迎客松,它挺立在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

这棵松树树龄约800多岁,是松树中的元老。

他身边的这棵树便是送客松,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

树高

【第4句】:8米,树龄约450年。

快看

这边是黑虎松,生于白鹅岭索道站下坡至始信峰岔路口海拔1650米处,传说狮子林有一高僧入定时,见一黑虎卧于松顶,后寻黑虎不见,只见古松高大苍劲,干枝气势雄伟,虎气凛凛,故名为黑虎松。

该松枝稠叶密,遮天闭日,覆盖面积约百余平方米。

树高8米,树龄约450年。

我们身边的是麒麟松,因为它两翼高低错落,状如送子麒麟,而得到这个名字。

它树龄约500年,是松树的家族的精品。

给大家五分钟时间同精品麒麟松拍照,千万别破坏麒麟松苍老的树干。

快看

这就是团结松,生于打鼓峰海拔1520米处,铁根盘结,侧干众多,6大主枝,团团簇簇,围抱生长,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因为毛主席数清了它的枝干,所以命名为团结松,该树树龄为400岁。

顶风傲雪的自强精神,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众木成林的团结精神,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广迎四海的开放精神,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人们来到黄山,不仅能感受到黄山松的美丽和坚强,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黄山松精神。

黄山松精神正是一种民族精神,一种时代精神。

我们应该学习黄山松精神,颂扬黄山松精神,让黄山松精神代代相传。

关于黄山的导游词

亲爱的游客朋友:你们好

我是本次游览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

我将带领大家到安徽黄山去游览一番。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南边重镇汤口。

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

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面积约154。

它在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管辖。

是的,黄山是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在很久以前,在漫长地质历史年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

一般说,有土的才能出草木和庄稼,而黄松则是从坚硬的黄岗岩石里长出来的。

黄山到处都生长着松树,它们长峰顶,长悬崖峭壁,长在深壑幽谷。

千百年来,它们就是这样从岩石迸裂出来,根儿深深扎进岩石缝里,不怕贫瘠干旱,不怕风雷雨雪。

黄山松还奇在它那特有的天然造型。

从总体来说,黄山松的针叶短粗稠密,叶色浓绿,枝干曲生,树冠扁平,显出一种朴实、稳健、雄浑的气势,而每一处松树,每一株松树,在长相、姿容、气韵上,又各有不同,都有一种奇特的美。

怪石,是构成黄山胜景的又一“绝”。

在黄山到处都可以看到奇形怪异的岩石,这些怪石的模样儿千差万别,有的像人,有的像物,有的有的反映了某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在121处名石中,知名度更高一些的有“飞来石”、“仙人下棋”、“”、“”、“仙人晒靴”、“蓬莱三岛”、“”等。

这些怪石有的是庞然大物,有的奇巧玲珑。

再说云海。

虽然在中国其它名山也能看到云海,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那样壮观和变幻无穷。

大约就是这个缘故,黄山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黄海”。

明朝有位著名的史志学家叫潘之恒,在黄山住了几十年,写了一部60卷的大部头书——黄山山志,书名就叫。

最后,介绍一下温泉。

我们常讲的和游览的温泉是前山的宾馆,古时候又叫汤泉,从紫石缝中拥出。

用它命名的温泉景区,是进入黄山南大门后最先到达的景区。

温泉水量充足,水温常年保持在42度左右,水质良好,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有一定的医疗价值,对皮肤病,风湿病和消化系统的疾病,确有一定的疗效。

但是只能浴,不能饮。

亲爱的游客朋友:今天我们对黄山的游览到此结束,明天我们将游览长城。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导游词怎么写作文

黄山导游词游客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世界遗产——黄山风景名胜区。

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

我叫王诗诗,大家叫我王导好了。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

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看,黄山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

它们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因为它们的形状而得名呢

迎客松是黄山着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

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

现在,请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祝大家玩得愉快

“鸟的天堂”导游词大家好,今天我带大家去广东省新会城郊的一条河上的‘鸟的天堂’参观。

”大家走过一段石子路,就能到河边了。

那里有-个茅草搭的水阁。

穿过水阁,在河边两棵大树下有几只小船。

大家快上船,可以坐在船上望四周的景致。

这里河面很宽,大家可以看见水上没有波浪。

船很平静地在水面移动。

  我们的船要靠近榕树了。

我们可以看清这大树了。

这棵树占地160多亩,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一部分的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棵大树躺在水上。

现在正是枝叶繁茂的时节,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子,而且有许多落下来了。

这棵榕树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览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都留一点缝隙。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在我们的眼前闪耀,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里就是“鸟的天堂”。

鸟在树上做窝,我们不要捉它们。

瞧,几只鸟在扑翅。

这里非常清静。

突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我们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手。

这个树林很热闹。

到处都是鸟。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那只站在枝上叫,那只飞起来,那只在扑翅膀。

大家聚精会神地看。

这边看一只,那边漏了那只,看那只,那又有一只,大家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

一只画眉飞了出来了,给大家的拍掌声一惊,又飞进树林,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唱着呢

它的歌声真好听。

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明天我们返回南宁,结束这次旅游。

长城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希望我们的服务能让您多一份欢乐,也希望您能玩得开心,玩得尽兴,玩得满足。

接下来,我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长城的概况。

长城位于北京的北面,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各个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就在自己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防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便将各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在巍巍群山之间蜿蜒盘旋。

它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国父孙中山参观长城后,评价道:“中国最有名之工程者,万里长城也。

……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我们今天游览的是修筑在八达岭上的一段长城。

这段长城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烽火台”,也就是方形的城台。

在这“烽火台”上,周幽王还曾经导演过一起“峰火戏诸侯”的历史闹剧。

在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动用了百万之众,竟占全国人口的1\\\/20

想当初,古代人民艰苦劳动,才把那一块块重达千斤的条石、城砖抬上这峭壁深壑。

因此,为了尊重古代的劳动人民,我在此提几点要求:1.不要乱涂乱画。

2.不要把塑料袋、废纸等垃圾随手丢弃。

3.不要破坏建筑物。

  长城,用“举世无双,独一无二”来形容它,一点也不过分。

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心态登上它,领略它的雄伟,壮观。

黄山记导游词150字

《黄山记》[1] 用独特的手法勾勒黄山美景,表达了“只有勇于攀登、探索的人才能征服自然、创造自然”的主旨。

文章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从宇宙变迁、人类发展的宏观高度去认识黄山,增加本文大气磅礴的特色和深透的思想意义。

全文分四个部分,四个部分看似各自独立,其实有一条脉络暗中勾连。

这就是表现黄山胜境的“险”和“奇”。

以导游的身份写一篇作文

位于柳江北岸市中心的柳候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而建的公园,也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

它始建于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主要景点有:罗池、柳候祠、柳宗元衣冠墓、柑香亭等古迹和山水来归盆景园、动物园、儿童乐园。

罗池 游人进入柳候公园,沿着林荫前行,就见一泓碧水,澄澈明净,水旁有碑,刻了“罗池”二字。

每当月亮升到东台山上空,倒影罗池水面,便构成柳州八景之一的“罗池夜月”的绝美景致。

罗池原来只是柳州城北的一泓野水,因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常在此散步,死后又托梦给生前部属欧阳翼说要把自己的庙建在罗池旁而名声大噪。

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来游柳州时,还专程访问过罗池呢

柳候祠 绕过罗池花径,便到了柳候祠。

该祠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朝,大门上的门联是郭沫若的手笔,门联是清代杨翰书写的唐代韩愈的诗句:“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祠为红柱丹梁的三进古屋。

头进荟集了明清以来的石刻三十余块,壁间悬挂柳宗元生平资料及后人的书画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中厅有一座元代雕刻的柳宋元石刻像碑,在刻像旁的石刻中以“荔子碑”最为著名。

碑文是摘自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的《享神诗》。

此诗赞颂柳候,字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亲笔。

唐宋三大文豪的文采神韵凝于一碑,所以人们称之为“韩诗苏书柳事碑”或“三绝碑”。

此外厅里还陈列着一块“龙城石刻”,碑上的字体是柳宗元的手迹。

此碑出土于明代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当时一直被挖出来的还有一把短剑,所以人们又叫它“剑铭碑”。

现存的“龙城石刻”,是1933年柳州周耀文根据民间流传的拓本勾勒上石的。

祠的第三进是正殿,中央端坐着柳宗元的塑像,他头戴褐色幞头,身着唐朝官服,正手执狼毫,在凝神出鬼没攻读。

柳宗元衣冠墓 在祠后东侧,这里松柏拥翠,肃穆雅静。

柳宗元逝世后,遗骸运回长安,柳州人于是便在柳宗元灵枢停放处,葬下他衣冠作墓来怀念他。

柑香亭 柳候祠左面隔着罗池,有一座六角长亭,这就是“柑香亭”。

当年柳宗元曾在这里栽种黄柑,并写有《种柑诗》广为流传,后人因此修建此亭。

它碧瓦红柱,脊吻飞翘,牖格精细,花饰俊美,掩映于桂花丛中,颇具特色。

交通:可在市内乘2路、6路公交车前往。

门票:现在已经免费了。

柳侯公园位于柳州市中心的柳侯公园是为纪念唐代大文豪曾任柳州刺史的柳宗元所建的公园,占地

【第15句】:52公顷。

始建于1906年。

公园内有柳侯祠、柳宗元衣冠墓、罗池、柑香亭等与柳宗元有关的古迹。

公园中有近7公顷的人工湖,碧水曲桥,相映成趣,湖边林木葱茏,凉亭假山,景色怡人。

园中还有盆景园、动物园和儿童乐园等多姿多彩的游玩场所和设施。

是广西旅游主要名胜之一。

柳侯公园犹如闹市中的一块绿洲,是人们公休假日和茶余饭后散步游玩的好场所。

“柳侯祠”原叫罗池庙,位于柳州市中心柳侯公园内的西隅,是柳州人民为纪念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字子厚(公元773--819年),原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虞乡镇)人,曾任唐朝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晚年居官柳州(公元815--819年)。

在柳州期间,做了许多有益于人民的事。

他病死柳州之后三年,建有罗池庙祭祀他。

北宋末年,宋徽宗追封他为“文惠侯”。

因而纪念柳宗元的祠堂称为“柳侯祠”。

现在的“柳侯祠”是按照清代建筑物重建的。

柳侯祠古朴轩昂,塑有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陈列有文物、图表、书画,详尽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祠内还有柳宗元书写的“龙城石刻”和苏轼书写的“荔子碑”等啤刻40余方,脍炙人口。

柳侯公园内还有人工湖、盆景园、假山凉亭、曲桥回廊、儿童乐园等可供人们休闲游玩。

05年上半年,柳侯公园清除人工湖淤泥,对园中的景观进行了改造。

取柳州市名石之一的柳江县百朋镇的太湖石,改变了人工湖滨驳岸的人工痕迹,形成曲折有致的湖岸线; 将园中的道路统一为自然质朴的青石板路和青砖路,呼应柳侯祠古建筑的古风古韵;原柳侯公园内的动物园,已于05年“六一”前搬迁至帽合公园,那里有着宽敞、较为舒适的居住条件,适合动物们生活,将动物园搬迁出公园,搬至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改善了动物的生活环境,游人的游园质量。

能不能给分给我啊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30244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