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辛庄作文导游词
为“九龙口”的风光写导游词、广告语 《请帮帮忙急用谢了100就可以了····
河南省社旗县山陕会馆内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石雕御路石,其上雕刻精美的云龙图案,俗称九龙口神道。
九龙口以深透雕饰手法雕刻,刀法洗炼传神,龙须丝丝可见,栩栩如生,为全国一绝,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郑孝燮考察时,看到社旗的九龙口比北京故宫的九龙口浮雕还深5层的透雕,欣然题词“巧夺天工,精雕细琢”。
九龙口石雕位于山陕会馆大拜殿月台南侧石牌坊,作为天界之入口,正殿组群之导引,登上8级台阶,在中牌坊下部就是斜铺九龙口神道。
九龙口宽
【第1句】:98米,长
【第2句】:06米,为整块青石雕成,中心雕有九龙戏珠,龙体盘曲,遒劲有力,居中一龙张口瞪目,形象逼真,周围其它8条来龙相互交错,藏头露尾,层层叠压,龙身下祥云朵朵,波涛汹涌,整幅画面雕凿立体感极强,构图重气包势,雕工细致入微。
导游赵静女士告诉笔者,这块石雕的石材出于久负盛名的石材产地南阳蒲山,青白石石质细腻,纹理精美,有石玉之称;清时蒲山远近闻名的石雕艺人罗二神参加了九龙口创作,九龙口雕刻前后历经达23年之久。
“文革”初,为保住九龙口这块国宝,原馆长张荣礼于1966年用锯末、沙覆盖着石雕,上面又加石灰抹平,直到70年代末,文物专家才将完好如初的九龙口清理出来,展现在游人面前。
戏曲术语。
演员出上场门数步, 稍停亮相之地谓九龙口。
即具有光彩照人的重要之地。
旧时乐队在舞台中央, 鼓师座位也在此地, 以显示其地位的重要。
从现今看来, 九龙口仍处于舞台的黄金分割点上, 符合舞台美学的规律。
建湖九龙口 2005-7-29 盐城信息港乡镇企业局信息网 九龙口位于建湖县蒋营镇西南部,处于 射阳湖腹部,由蚬河、林上河、钱沟河、安丰 河、新舍河、溪河、莫河、涧河、城河等九条自然河道汇集而成,故名“九龙口”。
九龙口的风景堪称一绝。
九条银河从南 西北不同方位蜿蜒而来,仿佛九条玉龙盘旋 在无边无垠的绿色地毯上,无限绮丽的天光 湖影,尽收眼底。
阳春三月,芦芽出水,一片嫩绿,娇鲜欲滴,一望无际,远与天接。
绕堤新柳 垂倒影,穿梭柴燕掠天光。
春夏之晨,万顷苇 滩,露珠滴翠,朝阳冉冉升起,反射出万道霞 光,晨风吹过,绿叶摇曳,闪闪烁烁,蔚为壮观。
炎炎夏日,菱叶浮波嵌碧玉,映日荷花别样红。
九龙口境内资源十分丰富,藏垒水禽野 味,广植柴蒲菱藕,盛产鱼虾蟹鳖,故有“金滩 银荡”之美誉,九龙口湖水为国家一级水质, 被专家学者誊为“里下河的明珠”。
九龙口以其灿烂的历史人文,秀丽多姿 的风光,得天独厚的资源赢得了中外游客的青睐。
九龙口 朦胧塔,位于建湖辛庄镇射阳河与西塘河汇合处,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身残存三级,高
【第16句】:7米,呈八角形楼阁式,古朴雅致。
塔内有藏舍利的石函。
九八年春,在省、市县文化部门的关心重视和县政府及辛庄镇干部群众的支持下,筹资30万元,对该塔塔身、塔基进行修复,使这座全省孤本三层古塔恢复原貌。
此塔虽不雄伟壮观,却是盐阜平原上现存的两座古塔之一。
朦胧塔 东海王墓位于建湖蒋营镇收成村。
当地群众在开垦荒地中挖出一座古墓,墓廓宽 l米,长2.8米。
墓砖长32厘米,宽14厘米,厚5厘米,砖块两顶端分别刻有“东海王”和“义熙四年”字样。
经考证,为东晋安帝时东海王司马彦章的墓,随葬品有紫黑色长耳把陶壶1只、铜镜半片等物。
当地人民为保存古迹,重新修墓。
东海王墓 汉古墓群分九部分组成,有关方面认为,这可能有汉代豪门望族的风俗习惯。
西汉末年,豪强各据一方,聚族而居,为了讨个吉祥,人死了按族分别葬于九处,故取名九龙墩。
这些汉墓东距串场河、范公堤约一华里。
由此可证,汉代以前这一带即筑有挡潮堤堰,而且人口较密,盐和农业生产亦较发达。
草埝口镇汉墓群的发现,对研究地方史有较高的价值。
常熟概况导游词
地理和 常熟境内长江水流平稳。
主流有望虞河、福山塘、白茆塘、常浒河、元和塘、张家港铁塘、耿泾塘等,湖泊有昆承湖、尚湖、琴湖等。
人口民族 常熟人口以汉族为主,另有少数回、满、蒙、壮、白、高山、拉祜等民族。
全市总户数为34万户。
总人口为10
【第3句】:8万人,其中男性
【第50句】:8万人,女性
【第53句】:0万人。
全市共有非农业人口
【第50句】:8万人,农业人口
【第53句】:0万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第1句】: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21人。
人均期望寿命为
【第77句】:1岁。
此外,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外来人员增多,常年流动人口保持在35万人左右。
全市人口城镇化程度为
【第51句】:2%。
城市荣誉 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又先后获 “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称号,成为中国获得该殊荣的第一个县级市;同时还获得“遗产管理”单项竞赛第一名等称号。
2007年12月5日,常熟市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2007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光荣称号。
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常熟位列第二名。
行政区划 常熟地域内行政区域划分始于唐代。
《吴地记》称:常熟“管乡二十四”,其后集又载“常熟县十二都”。
宋代,常熟境内设9乡,乡下设都、里、村。
元代改里为图。
清代中期,易乡为场,以场统都,以都统图。
清末民初,实行市乡制,常熟境内划为4市31乡。
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以下实行区乡制,以区统乡。
民国二十三年,乡以下推行保甲制。
其间,区乡划分几经变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重新调整区划。
1957年撤区,由县直辖各乡。
1958年各乡建办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
1961年划出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归属新成立的沙洲县(即现张家港市)。
1983年政社分离,仍为乡建制,乡以下为行政村。
是年常熟撤县建市,设一个市属镇、33个乡、3个场。
1985年10月继撤乡建镇后,各乡陆续改建为镇。
继1992年12月城郊、琴南两乡并入虞山镇后,1999年6月以来,先后又有梅李镇、赵市镇、珍门镇合并为梅李镇,王市镇、福山镇、周行镇以及市棉花原种场合并为海虞镇,碧溪镇、浒浦镇、吴市镇、东张镇合并为碧溪镇,辛庄镇、杨园镇合并为辛庄镇,董浜镇、徐市镇合并为董浜镇,支塘镇、任阳镇、何市镇合并为支塘镇,沙家浜镇、唐市镇合并为沙家浜镇,王庄镇、冶塘镇合并为王庄镇,练塘镇、张桥镇合并为练塘镇,古里镇、淼泉镇、白茆镇合并为古里镇,虞山镇、藕渠镇、兴隆镇、谢桥镇、莫城镇、大义镇合并为虞山镇,虞山镇现设琴湖、方塔、兴福、虹桥、谢桥、莫城、大义7个管理区。
常熟市现有10个建制镇、1个林场、2个省级开发区、1个招商城。
常熟市人民政府驻地为虞山镇。
辖镇为:虞山镇、梅李镇、海虞镇、碧溪镇、古里镇、沙家浜镇、支塘镇、董浜镇、尚湖镇、辛庄镇。
附: 江苏省人民政府于20
【第10句】:0
【第6句】:20同意撤销常熟市碧溪镇,以其原辖区域设立碧溪街道办事处,驻滨江新市区江南大道1号,管理6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
西山公园写一篇美景作文应该怎么写
西山公园 大家一定都知道海宁吧
海宁是我的家乡,它有很多风景优美、好玩、有趣的地方。
比如:东山、梅花公园等等。
不过,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西山公园。
西山公园的大门口有一个大水池,水池中央有一条“大鲤鱼”,“大鲤鱼”的嘴会把水喷的高高的,好像喷泉一样。
“大鲤鱼”旁边还各有5个荷花坛。
每到夏天的时候,荷花坛里会有许许多多的荷叶,荷叶边还会盛开各种各样的荷花,有红的、黄的、白的、还有粉红的。
下午是水池嘴热闹的时间。
人们会去小店里买几包鱼食喂鱼。
鱼儿们争先恐后的抢着吃。
有的鱼会因为跃出水面的速度太快,掉进了荷花坛,出不来了,非常有趣。
西山公园风景优美的地方不止鲤鱼池,还有南山坡呢
南山坡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所以那里是个乘凉和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去处。
树林前面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草坪,好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小朋友们在草地上欢快的奔跑着,好像一只只快乐的小兔在尽情的玩耍。
天空飘着各种各样的风筝,有蝴蝶、小鸟、多啦A梦、火箭、飞机等。
这些风筝好像都活了一样,在天空自由地翱翔。
夜晚,山顶上的紫薇阁光彩夺目,打破了夜晚的漆黑,十分美丽。
如果你不去看,一定会后悔的。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像去看看呢
仙台山导游欢迎讲解词
仙台山位于井陉县辛庄乡,距石家庄市50公里。
仙台山主峰海拔1195米。
山峰奇秀,俨然一尊大佛巍然屹立。
树木繁多,自然景色优美,每至汛期,百泉汇合飞流直下,山光水影,宛如银河倒悬,仙朗凌空,故名仙台山。
悬空还有一观音洞,洞上的崖缝里长出一桔柑五角枫。
观间洞旁有高
【第30句】:96米的观音菩萨塑像,又称观日出峰。
仙台山同年四季,景色各异。
山花烂漫,枝头鸟啼。
夏天,高瀑流水,青山如洗。
秋天,满坡红叶,层林改尽染。
冬天,林海冰柱,蔚为大观。
景区内建有宾馆,宾馆备有高、中、普通客房和大、中、小会议室,卡拉OK歌舞厅、露天舞场等。
主要景观有:南松北柏、九道弯一线天、青龙戏白莲、云中人家、舍身崖、神马守仙丹、刘秀洞、军粮洞、梅花洞、花棺洞、朱砂洞、明目泉、玉女泉、鹿刨泉、如来佛大殿、南海观世音菩萨庙、玉皇阁、王母宫、汉明两代修筑的古长城、光武帝刘秀藏身的龙坑及护国寺等。
雄安新区意味着什么
一.西安旅游防宰当心黑车、黑导游在西安火车站附近很多人打着去各个旅游景点的旅游车的旗号进行招揽游客的人,这些人表面热情,其实暗藏“黑心”,如果一不小心你就会陷入“挨宰”的境地,挨宰多掏钱不说,旅游的心情肯定会大受影响。
在西安火车站附近私人经营开往兵马俑的中巴,上车的时候是单纯收15元的车费,但是车一出发,导游就上来了,第一句话就是“强龙压不过地头蛇”,然后一人收了200门票钱,结果去了一堆地方,就是没去兵马俑,最后兵马俑门票150元还要自己掏。
再就是司机把你们带到了一个卖玉的地方,其实就是些破石头。
二.其它注意事项:
【第1句】:住宿问题。
来之前最好提前预定好酒店。
如果不预定,就提前打听好那里住宿方便;
【第2句】: 吃的问题。
在西安,想要吃到可口实惠又地道的小吃,可以去鼓楼后面的回坊逛逛,但是,在小吃摊上千万不要吃葫芦头,很不卫生,要吃葫芦头就去专门的店里 吃。
如果去旅游景点,尤其是比较偏僻的景点,比如说乾陵,最好提前带好吃的,或者在那里的小商店里哪怕是吃泡面,也不要在景区的餐馆里吃饭,一碗白水煮挂 面就要30块;
【第3句】:交通问题。
出行坐车,错开上下班的高峰期,尤其是市区内,但是如果你报的是旅行团,那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第4句】: 购物问题。
在景区购物,如果不稀奇的话就不要买,因为很多小玩意儿在回坊、或者大雁塔广场的小店里都有卖,价格也会便宜很多,如果一定要买,价格起码要从 三折开始砍,如果是买玉器,在景区千万不要买,基本上没有真货,或者都是以次充好,最好是回到市内去书院门那边看看,那里会有比较实惠的;
【第5句】:天气问题。
事实关注天气预报,谨防身体不适;
【第6句】: 钱财问题。
西安消费水平不是非常高,当然,钱带的越多越能玩的开。
但是出门上街,现金要少随身带,去大型购物中心都是可以刷卡的。
在西安,不论是在那里, 如果看到有那种脏兮兮的小孩子,一定要离远些,还有就是一些新疆的小孩子,甚至是年轻人,要留意不要被这些人尾随,尤其是人多拥挤、上下公交车的地方,他 们会下手偷东西。
西安市公安局公布易发生扒窃案件的十大公交站点,分别是:火车站、城西客运站、钟楼、大雁塔、南门、西辛庄、小寨、城南客运站、大唐芙蓉园、城北客运站。
西安市公安局公布小偷最多的21条公交线路分别是:611路、222路、K631路、K630路、43路、202路、258路、228路、103路、5路、205路、500路、K600路、618路、601路、609路、616路、801路、711路、902路、707路。
安阳文字博物馆讲解词
《中国文字发展史》陈列讲解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我馆的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人类文明传承的载体。
在世界各国的文字中,中国汉字以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符号系统独树一帜,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从未间断,这是任何其他文字都不能比拟的。
优美的汉字展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创造,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象征。
汉字不仅促进了华夏民族文化的发展,也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里,您将踏上中国文字的豪华之旅,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见证汉字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全过程,领略汉字的独特魅力,同时您还可以欣赏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众多少数民族的文字,它们是中国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您还可以看到古老的汉字在信息化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相信您会不虚此行,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序厅,首先映入您眼帘的是圣坛、圣火和圣光,它象征着中国文字的熊熊圣火点燃了古老中国的文明之光,在它的引领下,中华民族不断求索,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在东面墙壁上,您可以看到汉字的发展脉络,有刻划符号、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还有少数民族的文字,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字的百花园。
与之相对的西面墙壁上则是世界其他文明中的文字,与中国文字交相辉映。
在地面上,您还可以欣赏到飞舞流淌的中华汉字。
序厅就像一部戏剧的华美序幕,给人以感官上的震撼,当它的大幕徐徐落下之后,等待您的将是一场视觉盛宴。
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汉字源流绎古今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是仓颉(jie)造字说。
这是明代的仓颉像,仓颉生活在黄帝时代,黄帝为我国上古时期的五帝之一,实际上应是距今四、五千年前中原地区一位部落联盟首领,他与炎帝部落联合,共同击败了进犯中原的九黎族,使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传说他奉黄帝之命创造了汉字,汉代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颃(hang)之迹,知分理之相别异也,初造书契。
”意思是仓颉从鸟兽足迹不同得到启发,创造了文字。
仓颉被奉为创造汉字的神,尊称为“字祖”。
其形象也十分怪异,有四只眼睛。
民间对他很崇拜,仅仓颉墓就不止一座,还为他建立宗庙。
这是河南开封仓颉墓及陕西白水的仓颉墓及庙的照片。
实际上,仓颉只是一个传说人物,他是否存在,学界亦有争论,汉字也不可能是他一个人创造的,因为文字具有社会性,是约定俗成的,如果真有仓颉其人,他的功绩也只是将文字整齐划一。
那么,汉字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
近年来,汉字起源于图画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了记录日常的活动和事件,古代先民用图画的方式来表现,比如捕渔就画鱼网和鱼,种植就画禾苗等。
这种图形文字在其它古代文明中也曾出现,如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等,都属于人类早期文明的伴生物。
随着考古事业的蓬勃发展,最近几十年间,在我国遍布南北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大都发现了陶器上的刻划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上面的符号。
这些符号既有形象的图画,又有抽象的记事成分,还有大量表示数字的符号,它们的发现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我们的陈列中列举了各地出土的代表不同文化的刻划符号。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考古学文化,在考古学中,把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时代和相同文化特征的考古资料归为一种文化类型,并以最早发现的地点命名,比如仰韶文化,最早发现于河南仰韶渑池村,以彩陶为代表,后来相继发现了同一时期的陕西、甘肃等地的彩陶,统称为仰韶文化。
目前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刻划符号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属于裴李岗文化早期,距今约9000年到7500年之前。
符号刻在龟甲、骨器、石器和陶器上,都具备一定的表意功能,应视为中国文字的始祖。
1953年发现的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时期的刻划符号为7000——6000年前,共有27种,是新中国考古中发现最早的一批刻划符号。
距今5000年前的山东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刻划符号以图像居多,较著名的有“日”、“月”、“山”等,有的在刻画之后还往往涂朱或增添小圆圈,以突出符号的功能,可能反映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
1992年在山东邹平出土了一件龙山文化时期刻有符号的陶盆残片,距今约4100年——4200年,其符号是在陶器烧好之后刻写上去的,笔划纤细流转,颇似后来的草书,与仰韶和大汶口文化的符号呈现出明显的不同。
在山西陶寺发现了属于龙山文化晚期的一个陶扁壶残片,上面的符号被文字专家释为“文”字,旁边的圆圈为现代“员”、“袁”的声旁。
无独有偶,河南登封王城岗遗址出土的相当于夏代的一件陶器底部也刻有与古汉字相近的符号,这是左右两只手作拱捧状,为古汉字中的一个基本构形,专家把它隶定为“共”字。
虽然这类例证不多,但它却是汉字发明和文明社会到来的一个重要信号。
这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刻划符号,如湖北的大溪、屈家岭文化、浙江的良渚文化等。
符号各不相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就其广泛程度来看,说明在成熟文字出现之前,刻划符号已成为古代先民们记事的重要方法。
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积累了大量生产经验和生活知识,需要传承下去,以前的记事性图画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人们逐渐把记事图画加以简化、整理和充实,使它们成为语言的符号,并有了读音,这样文字便产生了。
甲骨文就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
第二单元:甲骨纪事甲骨文是商王占卜的纪录,刻在牛骨和龟甲上,也有少量的羊骨、猪骨和鹿骨等。
商朝时期,生产力仍很低下,人们难以抗拒自然界的灾害。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就要求助神灵的护佑,因此商代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在祭祀的同时,商王根据自己的需要,让贞人即主持占卜的人用甲骨进行占卜,向神灵询问吉凶。
具体做法是在甲骨上面钻孔或凿孔,然后烧灼,在甲骨的背面就会出现裂纹,即兆纹,贞人根据裂纹走向判断吉凶,最后将占卜内容及结果用文字的形式刻在甲骨上。
这就是甲骨文的形成。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甲骨文出土于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早期遗址中,这就是其中的两块卜骨。
这块牛肱骨上面只有一个字,为古体的“又”字,在后来的殷墟小屯的甲骨文中常见此字,但没有流传下来。
另一件是一块牛肋骨,上面有“又 土(社)羊乙贞从受七月”几个字,经专家考证,这是一件习作,因为上面的字不符合后来甲骨文的句式,所以应该是当时人练习用的刻辞。
尽管如此,商代早期出现甲骨文已是不争的事实。
甲骨发现最多的地方是河南安阳殷墟小屯,因为这里是商朝自商王盘庚直到商灭亡延续了200多年的首都,所以留下了丰富的甲骨文遗存。
在殷墟共出土卜骨和卜甲10多万片,成为研究商朝历史最直接和最宝贵的资料。
殷墟时期用于占卜的甲骨,一律都需要经过专门的修治。
即不论是龟甲还是牛胛骨都要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取材、锯削和刮磨,使之成为占卜所用的版式。
这块龟腹甲1936 年出土于安阳小屯,上面的卜辞先右后左,两两对贞,即先用肯定句式询问,再用否定句式询问。
例如第一句“丙子卜,韦贞,我受年
”第二句“丙子卜,韦贞,我不其受年
”“丙子”是时间,为丙子日,“卜”即占卜,“韦”即占卜人的名字,“贞”即占。
后面的“我受年”和“我不其受年”,意思是我(指商王)能获得好收成和我不能获得好收成。
完整的卜辞要有叙辞,即占卜的时间,地点和占卜人;命辞,即向神灵贞问的事;占辞,即因兆而定吉凶:验辞,占卜之后记录应验的事实。
但在实际操作中,验辞部分往往没有,这是因为占卜结果需要时间才能验证,不是一次刻上去的。
甲骨文中有少量甲骨刻辞是非占卜性的,有的是为了训练写字,有的是干支刻辞,还有专门记事的刻辞。
中国古代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搭配起来记日,如甲子、乙丑等,共有60组,因为以甲子打头,所以有“六十为一甲子”之说。
山东博物馆所藏一件商代牛肩胛骨上就有一套完整的甲子表,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用天干地支记日已经出现,而且被人们广泛使用。
记事性刻辞的内容十分广泛,记录了商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祭祀、征伐、农业、畜牧、田猎等等。
其中较有名的是国家博物馆藏商代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这是武丁时期的一块巨大牛肩胛骨,正反面均刻有文字,共计160余字,一些文字还涂上朱红色。
正面文字第一条大意是商王武丁祭祀仲丁,第二条是乘车狩猎逐凶时,子哭堕车。
反面文字记录了一些天象。
这块刻辞书写精美,刀法纯熟,是甲骨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毛笔在殷商时期是主要的书写工具,甲骨上的文字应是先写后刻,个别有直接契刻的。
用毛笔书写的甲骨文因年代久远我们几乎看不到。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发现毛笔朱书文字19件,共10余字,书写工整、笔画流畅,年代相当于商代中期偏早,是目前所发现的商代最早的笔书文字。
殷墟之外,在山东济南大辛庄也有商代甲骨文出土,无论从形制、字形、文法上看,都和殷墟甲骨文相似,属于同一系统。
西周时期的甲骨文出土地点比较分散,数量也相对较少,只在陕西、北京、河北地区有发现。
1977年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的这块西周甲骨上的卜辞大意是:癸巳这天在帝乙的宗庙中举行彝祭,王要祭祀成唐(即大乙),拟献上两个女子、三头公羊、三头猪,卜问会不会顺利。
其中提到对“文武帝乙”、“成唐”等商祖先的祭祀,应是周族尚未灭商之前的占卜遗物。
经过专家考证,殷墟甲骨文已发现的单字共有4000多个,可释字在1240个左右;所见商代金文中可归纳单字1290多个,可释单字550多个。
甲骨文不仅数量多,材料丰富,而且在文字的结体及造字方式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了六种造字方式,称为“六书”,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在甲古文中,这六种造字方式均有体现,反映了甲骨文的成熟和规范。
下面我们先看象形字。
象形字来源于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生产中不断创造的。
【第1句】:根据人体特征创造的字形:“人”,是一个侧面直立的人形;“大”,是一个端正的正面人形;“女”,为一个上肢交错于胸前呈跽(双膝着地)状的人,可见女子地位的低下;“臣”,为竖目之形,臣是侍奉君主的,他们在见君时,因为跪在地上,头不敢抬,如要看一眼上面的君主,眼睛就呈竖的,所以“竖目为臣”。
【第2句】:根据日常用品、用具、兵器特征创造的字形:“车”,象车的外形,也可以看成车的俯视图;“鬲”,象三空足的陶鬲;“其”,象簸箕之形,这是“其”的本意;“网”,象鱼网之形;“戈”,象兵器戈的形状。
【第3句】:根据自然、草木特征创造的字形:“山”,象山之形;“水”,如流水的形态;“木”,象树木枝干形状。
【第4句】:根据土地、建筑等环境特征创造的字形:“土”,象高起的土堆之形,后来象征封坛社稷,也通“社”字;“门”,象门的正面之形;“井”,象水井的井栏。
【第5句】:根据动物形象特征创造的字形:“羽”,象鸟的羽毛,“鸟”,是一只侧面的鸟形;“牛”,象有角的牛首;“鹿”,象鹿之形。
再来看指事字,指事字按许慎的说法是“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
其特点是在原有的字上加一些笔划成为新字,让人一看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如“上、下”,在向上仰之弧形上面加一笔,表示上;在向下伏之弧形下面加一笔,表示下。
“亦”,是在一人两臂下各加一笔,表示腋下,后来引申为“亦”。
“刃”,是在刀锋部位加一圆点,表示刀刃的部位。
会意字一般为合体字,许慎说:“此类合谊”,即合在一起产生新义。
如“林”,为两个木字组合,会“林”之义。
“攴”读pu,为扑的本义,是由手持木棍状物组成的字,表示扑打的动作。
“伐”,是由“戈”和“人”组合,表示以戈击人,会杀伐之义。
形声字在甲古文中出现稍晚,但它一经出现,就凭借着既表意又标声的优势成为汉字的主体。
形声字可分为许多类:
【第1句】:会意兼形声:“畏”字,本身是一个会意字,鬼持一物在击打,人们自然畏惧,其中的“鬼”字又兼音符。
【第2句】:借字注形:“酉”字,原为象形字,像一个酒坛子,是最早的“酒”字。
后来被借为地支中的“酉”,于是人们就在酉旁加上三点水作为形旁,“酉”变成声旁,成为形声字“酒”字。
【第3句】:附加声符:“鸡”字,原本为象形字,象鸡形,后来又加了一个声旁“奚”,变成形声字。
【第4句】:独体形声字:“麦”字,从禾来声,它的声符“来”叠置在形符“禾”的主体结构中。
【第5句】:合体形声字。
这一类是形声字的主体,有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等等。
“河”,从水可声,为左形右声;“盂”,从皿于声,属下形上声。
假借字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例如“自”,原意是象形字“鼻”字,后来被用为介词,在甲骨文经常有“自西”、“自东”的句子,此种介词用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又”字,原意是人的右手,引申为“又”,后来借作“另”的意思,如“百又三十”;还被借作“有”之意,如“妇康又(有)子”。
转注字,许慎解释为“建类一首,同意相受”,就是两个部首相同的字能够互相解释,例如“蓚(tiao),苗也”,“苗,蓚也”。
在殷墟甲骨文和商代晚期及周代早期的青铜器铭文中,还有大量反映众多邦国部族名称的图像资料,被称为族徽字。
这些族徽字既能生动反映表意字以形示意的特征,又具有浓郁的装饰图案风格。
下面的第一类符号庄重典雅,线条流畅,是早期美术化了的文字,它们的实际写法都能在当时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找到依据。
例如“渔尊”、“并尊”等。
第三单元:钟鼎千秋在商代后期出现了金文,又称吉金文、钟鼎文等,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字体的总称。
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
我国青铜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甘肃齐家文化遗址中,出土了青铜刀和青铜镜,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上铸造铭文,大约从商朝开始,直到战国时期,有1200多年的历史。
金文的内容十分丰富,记录了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主要是颂扬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商代青铜器铭文字数较少,多为器主人名号,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青铜礼器210多件,其中刻有铭文的就有193件。
这就是妇好墓出土的圆鼎,在其口沿内部刻有铭文“帚(妇)好”二字。
有意思的是,在商代甲骨文中也有关于妇好的记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曾经带兵出征,并立有战功。
甲骨文和金文互为印证,加强了史料的可信度。
````````````第四单元:物以载文金文是刻或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重在纪念和流传,那么先秦时期政府公文、文化典籍、民间契约、书信往来等等书写在什么上面呢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证明,是写在竹、木简或丝帛上面。
从文献记载和有关的文字形体来推断,早在商代,就已经出现了简帛这两种书写材料。
下面我们先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册”与“典”两个字,“册”明显是一个象形字,为用两根绳子编联的若干根竹简。
而“典”则是在“册”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为单手或双手捧册。
姑且不论典册字义的演变,我们单就甲骨文金文中“册”字的出现,就足以说明商朝时期人们已在简牍上书写。
但因时代的久远,未发现实物。
```````````````这里放不下,你如果需要就发电邮吧,我回复给你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33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