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陵导游词作文
我来当导游介绍一下明皇陵
嘿!游客们,大家好,我想你们介绍一下,我是旅游社的一名导游.今天我你们去美丽的风景区——明皇陵,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中都城西南7公里处,陵墓中安葬着朱元璋父母及兄嫂、侄儿的遗骨。
是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2014年成功申遗为世界文化遗产。
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
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
明皇陵陵墓是椭圆形覆斗式大平顶,高出周围地面5米。
陵墓堆土而成,封土堆底边东西长50米,南北宽35米,占地面积1750平方米。
陵前北部的金水桥向北,有长257米、宽6.3米的神道,两旁对称排列着雕琢精美的32对石像生。
自北而南依次排列的石刻有:独角兽卧像2对;石狮蹲像8对;石华表2对;马官、石马与控马者立像6对;石虎立像4对(现缺一对);石羊卧像4对;文臣立像2对;武将立像2对;内侍立像2对。
这些石像生是目前所知明代最早、数量最多、刻工最精细的皇家陵园石刻,具有很高的石刻艺术价值。
不仅数量居历代帝王陵墓之冠,而且雕刻技艺上也有独到之处。
均用整块石料雕琢,无论是人像,还是动物,均造型生动,刻琢精细,具有高超的技艺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它们是宋元石刻艺术发展的最早产物,对明清的石刻造型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神道南端紧连金水桥遗址,遗址南侧的东西两边各竖立一块大碑,东为无字碑,西为皇陵碑。
两碑尺寸相同,规格一致,均高6.87米,分别由螭龙碑首、碑身、龟趺三部分组成。
皇陵碑额篆有“大明皇陵之碑”6个大字,因碑文系朱元璋亲自撰写,又名“御制皇陵碑”。
朱元璋为了让子孙后代了解艰辛家世和开创江山的艰难,秉笔直书,历述家世实情与戎马生涯,一改历代帝陵碑刻粉饰夸功、谀墓不实的恶习。
皇皇大著,堪称一绝。
碑文长达1105字,是研究朱元璋家史与元末明初历史的珍贵史料
明显陵导游词作文300字左右
凤庆,古为蒲蛮之地,故亦称蒲门。
早在春秋战国以前,便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活。
最早居住在这里的被称做濮人,是今天的布朗族、佤365kUaIlE.cn族的祖先,继后有傣族、彝族、白族、回族、苗族、僳粟族、拉祜族等相继入境定居。
明清两代,汉族亦大量迁入。
目前全县有24种民族,人口
【第42句】:28万人。
急求明清皇家陵寝英文导游词
一下是明孝陵的。
是个外国人写的,我一直都用。
原文还有图片,更加好记点: ,-plum-blossom-hill-and-purple-cloud-lake-12
【第11句】:shtmlLying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southern foot of Purple Mountain (Zijin Shan, 紫金山), the Ming Tomb Scenic Area contains the Ming Tomb as well as Purple Cloud Lake and Plum Blossom Hill.Note: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明孝陵’, including “Ming Xiaoling Mausoleum,” “Xiaoling Tomb of the Ming Dynasty,” “Ming Xiaoling,” “Xiaoling Tomb,” and “Ming Tomb.” We will call it the “Ming Tomb” to keep it simple, but keep in mind that you may come across the other translations.Ming TombNanjing became the capital of China when Zhu Yuanzhang founded the Ming Dynasty in 13
【第68句】: During his reign, Zhu Yuanzhang built the great city walls of Nanjing, the imperial palace, and his future tomb - the Ming Tomb in Nanjing. The Ming Tomb is a certified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 and is a must-see for travellers to Nanjing.Leading up to the impressive Ming Tower is the long, winding “sacred path”. You will also pass other impressive structures including Square City (built in 1413), Imperial Tablet Hall (1699), and the Sacrificial Palace (1383). The first two legs of the path are lined with pairs of stone statues of lions, camels, elephants, unicorns, xiezhi, and kylin as well as four pairs of ministers and generals who have accompanied the buried majesty in perpetuity.Zhu Yuanzhang and his wife are actually not buried in the tower (which is why it is called a tower and not a mausoleum). Instead they are buried behind it in the treasure mound – a forested hill that is surrounded by a 7 meter high, 1000 meter long circular wall of bricks.Plum Blossom HillPlum Blossom Hill takes its name from the pink plum blossoms that blanket the hill when they are in bloom. To the south of Plum Blossom Hill across the sacred avenue are Plum Blossom Valley and a youth hostel.Purple Cloud LakePurple Cloud Lake is an ideal spot to spend an afternoon relaxing outdoors. Not suprisingly, “No Swim” signs lining the edge of the lake are no deterrence to many locals that enjoy the waters. That being said, it should be known that many people have drowned in the lake’s deep waters.
成纪文化城导游词,作文600
静宁成纪文化城原本不叫成纪文化城,而叫伏羲文化城。
为什么后又称成纪文化城,其中还有一段令众多学者哀婉叹息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伏羲生成纪,而史上成纪三迁其址。
成纪始自静宁,后自秦安再到天水市。
静宁至今还完整的保存有成纪古城遗址,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静宁县南部治平乡境内。
伏羲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
为了纪念伏羲圣德,静宁人民自筹数千万元,尽全民之力修建了伏羲文化城,以欲纪念。
然而,位于静宁东南部的天水市以天水有建自明清年间伏羲庙等庙堂殿宇为根由,“奇思妙想”构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发展谋略,四方邀请一帮所谓学者,“研讨定性”伏羲生天水,并忽弄第三代领导核心奋笔题词羲皇姑里以达到其“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目的。
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在此之后,要想给静宁修建的文化城再冠以“伏羲文化城”可是万万不能得了。
就这样,原本有王光英题写的“伏羲文化城”不得不改为孙英题写的“成纪文化城”,屈居人后。
至于伏羲到底生于静宁还是天水,自有专家学者探究,著名民俗学家王知三著书多有论述,有感兴趣者可四方搜集其著,以补所缺。
打开网页搜寻王知三赫赫大名,也能满足各位。
在这里,我不想再为这个问题而耗费心力,只想说,一尊近代的建筑恐怕难以证明数千年以前人类先祖的出生地,毕竟,庙宇是用于纪念先祖的,而不是他的襁褓摇篮。
清东陵导游词六百字作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4A级景区清东陵。
我是东陵导游XX。
也许有人认为,来清东陵参观,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参观完毕,这其实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因为清东陵在历史上占地幅员辽阔,曾经达到过2500平方公里。
这个大的陵区分为两个部分,以燕山余脉昌瑞山为界,昌瑞山以北为后龙地带,北接承德,西接密云,过去有重兵把守,防火防洪,封山育林。
没有任何古建筑,昌瑞山以南至金星山为陵墓地,占地80平方公里,在这80平方公里内。
共有帝陵5座、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陵1座。
埋葬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
共计161人。
前方车行左侧有一天然形成的陵口叫做兴隆口,因为经常有鲤鱼跳出来!老百姓把那个地方叫做是龙门口。
当年的棺木就是从那个位置抬进来的!正前方的建筑叫做“石牌坊”。
高度
【第12句】:48米,宽度
【第31句】:35米。
是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
风风雨雨300多年。
共经历了两次地震。
一次是在康熙18年。
震中在北京密云,震级6级以上。
第二次地震就是在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
虽然经历两次地震却没有丝毫破损,成为清东陵标志性的建筑。
绕过石牌坊在车子的右方可以看到一座陵寝。
这座陵寝只剩下明楼和宝鼎了!而埋藏的却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庄文皇后,也就是康熙的祖母、顺治的母亲。
那么,这么一位杰出的人物为什么被埋葬到风水墙之外了呢?暂且打下伏笔,适当时间解答。
正前方出现的门户叫做“大红门”,是清东陵的总门户,进入大红门就进入清东陵陵区了!大红门的两侧都有风水墙,风水墙全长40多华里,西至民长城,东至上关湖水库。
右方出现一个院落,这个“具服殿”,顾名思义,就是换衣服的地方,皇帝在这里换上白色的孝服并且做短暂的休息!在具服殿的后面有一个净房,也就是所谓的茅厕。
2500平方公里陵区内只有这一处有茅厕。
那么大家肯定十分惊讶了!皇帝也是人啊!在陵区内要方便的时候怎么办呢?皇帝在陵区内上厕所的时候用的是“官房”也就是可以移动的厕所,太监们顶到头上,皇帝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当然,现在的厕所有的是。
前侧高大的建筑物,高度
【第33句】:33米。
名字叫做“圣德神功碑楼”,里面是一块石碑,石碑上是满汉合璧洋洋洒洒5000多个汉字镌刻了顺治皇帝一生的丰功伟绩。
碑楼的四周有四根华表,华表的顶端有四个小动物。
这个小动物叫做“蹲龙”,也叫做“望天吼”。
南面的脸朝南,北面的脸朝北。
意思是“盼君出、望君归”意思是皇帝贪图皇宫生活,要时常出去体察民情, 同时也希望皇帝不要过分留恋南方美景。
早点回来料理朝政。
因此,清朝的皇帝从历史角度讲没有昏君。
清朝入关后共经历10位皇帝。
分别是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共有5位皇帝有功德碑楼,因为在道光年间割地赔款所以以后的皇帝就没有资格建功德碑楼了!前方低矮的山丘叫做“影壁山”是清东陵的案山,就像是皇帝办公桌一样,虽然不大,却是天然形成,是清东陵风水学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因此,在清东陵游览可以涉及到很多领域,建筑学,哲学,美学,风水学,天文地理。
佛教道教儒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前方出现的就是一系列的石像生。
石像生在汉代叫做“翁仲”秦朝大将,当年抗击匈奴,用来看门户的,明清两代增加石兽。
这18对石像生由北向南分别是:文官,武将,马,麒麟,大象,骆驼,狻猊(suan ni)狮子,和望柱.狮子是百兽之王,给皇帝看守门户,外面的游魂野鬼是不能够进入的,也就相当于现在的警卫员,狻猊区别于狮子的是毛发,狻猊的是直发并且在头上有独角,也叫独角兽,官方成为獬豸(xie zhi)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他面前就可以说明白了!没理的人当时就被吃掉了,所以清朝有一级官员的官服上就是绣的獬豸,相当于想在的检察院院长。
然后就是骆驼,被喻为沙漠之舟,性格比较温顺,代表皇帝拥有忠臣良将。
大象代表和平,取“和平有象,天下太平”之意。
麒麟,有麒麟送子之说,保佑皇家子孙兴旺之意,然后就是马了,满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马至今都是满族图腾,所以马肉,狗肉满族人都是不吃的文臣武将的品级大小按照胸前补服判断。
龙是亲王等级。
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燕、五品鸿、六品白鹇、七品鸳鸯,八品鹌鹑,九品麻雀然后就是龙凤门了!像是西游记的南天门,这里曾经是西游记的外景地,据说皇帝的棺木穿过此门就可以进入到极乐世界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38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