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导游词作文300字
老君山导游词30字
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到达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老君山。
在八百里伏牛山,传诵着一副对联:“君山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
是的,老君山的确是一副画卷,一副与五岳并秀的山水画卷。
现在我们正站在这幅画的面前,让我们随着画轴的舒展,细细品味这幅自然山水的韵味吧
谁有2013年河南外语导游词
其中三篇,康百万庄园,老君山,太昊陵,专业的词汇有的还不清楚,谢谢达人们
英语导游词一般都是自己写的,这样你背的时候也好顺下来,因为自己写才符合本人的语言习惯。
我是11年考的,没有考到这三篇,所以没有导游词。
但是建议你买本around henan参考一下,毕竟自己写下来的确挺困难的。
有什么相关问题你可以给我发私信,望采纳,谢谢
关于栾川老君山的写景作文
那天清晨,我们乘上快艇,驶向君山。
一踏上君山,导游小姐便领我们来到吕洞宾庙。
庙里供着八仙之一——吕洞宾的塑像。
他神态十分逼真,两眼炯炯有神,手上还拿着一块木牌,木牌上好像还刻着吕洞宾在那作几句诗文。
看那样子,口里还似乎念念有词呢
庙的后面有一个像极了大脚印的水池。
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吕洞宾大仙曾从这里飞过,因为飞累了,就在这里歇了一下脚,便留下这个大脚印。
现在,有些小朋友常到池中“洗澡”。
人们又叫它浴池。
跟着导游小姐,我们来到了猴山。
山上有几十只大小不一、精灵调皮的猴子在嬉戏玩耍。
其中有一只黑色的老猴子非常霸道,那大概就是猴王。
猴子们可爱极了,常跑向我们要东西吃。
我左手拿了一抓花生,只用右手拿一颗花生去喂一只黄毛小猴,而其它的猴子便瞄着我的左手,盯着那一抓花生。
一只灰色小猴,友好地溜到我身边,把我左手扳开,把那抓花生抢走了。
临走前,它还跟我握握手,可是我不小心,手指倒被它抓伤了。
猴子对小孩很讲义气,对大人却毫不客气。
当我没花生再喂猴子时,便到爸爸的口袋里去掏花生。
有只猴子在一边观察了很久,趁我爸爸不戒备的一瞬间,它也跑到我爸爸的口袋里去掏花生。
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都说这只猴子真机灵。
我恋恋不舍地回望着猴山,跟着爸爸妈妈来到香妃寺。
香妃寺也是一座大庙。
这座庙的房檐上并排挂着八个见所未见的圆形大檀香。
真大呀
一个就有一米多宽,看起来还有点吓人。
庙门前还有个大香炉,炉里插着几十根人头高的香烛,烛上端冒着袅袅的紫烟,看着耀眼,闻着醉人啊
庙里坐着一位身穿黄袍的道长,身边跟着三个穿灰衣的道童。
他们招揽生意,要爸爸去抽签算命。
爸爸便跟着道童去买了一根很大的香烛插在香炉里,又去拜一尊佛像,还许了一个心愿。
道长跟爸爸嘀咕了几句,爸爸又为他们捐了香火钱。
出了香妃寺,天色已晚,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返航。
可是那吕大仙的神态,那小猴子们多机灵,那香妃寺的大檀香便铭刻在我的心里了。
老君山 太昊陵 康百万庄园 五分钟面试导游词
康百万庄园》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康百万庄园,康百万庄园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或许有人会问,康百万是谁,康百万不仅仅是指具体的一个人,而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为代表的整个康氏家族的统称。
康百万家族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民国中期走向衰败。
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财富无以计数。
康百万家族为了体现其身份,大兴土木,建造了庞大的地主庄园,全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建筑的代表。
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时,初具规模。
康百万庄园是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如今,虽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我们不难发现飞檐翘角,青瓦高墙,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代表着一段血脉相连的传承和一个区域的精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目前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住宅区,栈房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部分,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
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是住宅区,这部分是整个庄园的19部分之一,这个建筑群坐落在盲山的半山腰,从对面的远处看,他的地形像洛河岸边的一朵莲花,从高处看呢,他的地形又像是饮水洛河的万年龟,就平时所讲的风水上来说,大龟在古代的时候又叫鳌,康家修建住宅区也是要独占鳌头,人财两旺的意思。
至于康百万辉煌的一段历史更被人们津津乐道,在1990年的时候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逃往山西,第二年慈禧和光绪回北京的时候,路过巩县,由于当时我们河南闹饥荒,财政亏空,当地的知府无力接待,于是就让康家出资迎接,由于他们不知道太后和皇上是走水路还是旱路,因此做了两手准备,一是在东黑石关修建了一座行宫,并在洛河上架起了一座浮桥,另外又在巩县的洛河边上建造了五艘龙船,为了停泊这五艘大船,又特意建造船坞五座,由于当时洛河发大水,慈禧没有走水路,因此到我们巩义之后,只在这座行宫里住了一个晚上,在第二天临走之前,康家向慈禧捐献了一百万两白银,慈溪非常高兴,就说了一句,不知此地还有百万富翁,因此康百万这个封号就借慈禧的金口而名扬天下了。
游客朋友,今天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
中国高峰山导游词作文
高峰山游记 今天,我与爸爸妈妈一起到高峰山游玩,高峰山始建于宋代,是观音故里——遂宁众多历史悠久的景点之一,它位于遂宁市蓬溪县城东面约15公里处。
我们一家坐上一辆面包车,高高兴兴地往高峰山的路上疾驰而去,一路上,我显得特别兴奋,如同一只小麻雀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车很快驶到了目的地。
来到了高峰山脚下,哇
这公路如同一条银白色的长龙盘旋在山腰上,坐在车中往外看,四周的美景让人感到如在仙景中行进,使人神清气爽,所有的一草一木都让我目不睱接。
车停下来了,我们已经到了高峰山的山顶,我急不可待地跳下车,四下一望,原来这里是一个宽阔的停车场,已经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看来,到这里游玩的人还真不少呢。
高峰山有远近闻名的古道观,来到正殿前方就能看见高大的山门两边各站着一只石狮子,它们一只脚踩着绣球,另一脚踏着一只不知名的怪兽,看起来特别神气、特别威武。
我们穿过前山门来到正殿,三三两两的游客手拿几米高的香蜡正虔诚地祈福,整个大殿香气缭绕,显得肃穆、庄严。
在后门两侧,分别有两棵非常粗大的柏树,每颗要两个人才能抱得过来呢
听爸爸说,它们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是国家一级保护树木呢。
可我无睱看这些,因为早听说高峰山的按八封方位建筑的全木质迷宫是高峰山景观的“三绝”之首。
这是我最想感受的,在妈妈的指点下直奔迷宫而去,“慢一点
”妈妈在身后喊着。
“快来呀,爸爸妈妈!”我让爸爸妈妈紧跟上我,他们随着我到了迷宫的入口,进入迷宫,转过一个折角,眼前出现了众多的木梯子,有的通向上层,有的通向下层,有的通向又一个转角,顺着其中的一条梯子过去,向上穿过一个小门,眼前又出现了众多的四通八达的小过道,于是我盲目地在过道中小跑,一会儿东转,一会西转,一会钻到上层,一会儿走进了死胡同,一会又不知不觉地转回了原地,三转两转,我再也搞不清我身在何处,该从哪个方向出去了,随后,爸爸妈妈也转了进来,晕头转向地转悠了半天后,我们决定三人分开走,看谁最先找到出口,不知过了多久,“哈哈哈……”,妈妈的笑声从另一个方向传来,我跟爸爸一看,原来妈妈以为找到了出口,结果却一头钻进了一个厕所。
最后,在一位老尼姑的带领下,我们才走出了迷宫。
我们又接着到其他的景点去游玩,所到之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的神像都是那么栩栩如生,表情各异,各具特色。
我们漫步来到罗衣殿,这里香火鼎胜,听说在这里诚心拜祭的话,来年学子们就能高中状元,我对此却一点也不相信。
过了罗衣殿,不远处就是刚建成不久的老君像,端坐在前山门口,据爸爸说他有三十六米高呢,他的一只脚能停下一辆小车,从下往上看,他手持佛尘,道服飘逸,神态安详,显得庄严而又和蔼。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下午两点了,爸爸说:“儿子,咱们该打道回府了。
”我真意犹未尽,在恋恋不舍中离开了高峰山。
赤城山导游词作文400字自然景观赤城山的导游词怎么写
40O个字
又开始向上攀登,我忽然看到悬崖上有一副“画”
大自然画得多,我不由得赞的鬼斧神工。
接着就到了“九倒拐”,“九倒拐”是很弯曲陡峭的一段山路,因为路上倒了九个拐而得名,远看“九倒拐”,真像是一条盘绕在山间的龙。
到了上清宫,“站”在巍峨的门前的是两棵三个大人合抱也不能把它抱住的银杏树,我一看写树龄的牌子,哇
它们都活了一千七百年
来到山顶,这里的松鼠更多了,它们可爱极了
山顶上有一座塔,叫“老君阁”它的身上明显留下了地震的痕迹,工人们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让它变的更雄壮。
只有亲自走进青城山,才能真正感受到“青城天下幽”。
肇庆七星岩导游词
4A级旅游景区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
【第8句】: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
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
【第6句】: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
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历史悠久 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
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 七星岩风光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
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门 票:60元(部分景点需另外收费) 建设 肇庆市委、市政府于一九九七年底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七星岩景区内的六个小岛、七座山岩,八公里长的湖堤上安装了环湖园林路灯560盏、1000瓦的射灯、彩色泛光灯250盏及3000米的彩虹管,运用目前最先进的第三代光源的变化多姿。
以不同的颜色交错投射到景物上,勾画出七星岩景区内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桥,花木,岩山与湖水交相辉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岩更加绚丽多彩;同时开辟了星湖夜游项目,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夜色中游湖观光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环境 ,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年来,增加了许多新的景点,如牌坊文化广场,每当夜幕降临,霓虹闪耀,游人如鲫,全国目前最大的露天音乐喷泉启动之时,七星岩牌坊广场更显得壮观,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还可以欣赏一台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痴。
位于星岩东面的仙女湖,每当太阳西下,还可以观赏到天然奇观--卧佛吞日。
在仙女湖与星岩之间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观园--东方禅林,也可以领略到禅的奥秘。
最近,新开挖了3公里长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区的游览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五倍,并使得陆上景点与水上景观浑然一体。
如果你坐在游船上环湖游览,你会有一种新的感受。
七星岩牌坊 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宽
【第17句】: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四根大圆柱饰以朱红,仿歇山顶,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
牌坊北侧有广场,面积
【第2句】:83万平方米,是集娱乐、休闲、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
广场有广东最大的音乐喷泉,广场文化在省内颇有名气,周末游客可在此免费观赏文艺演出。
七星岩摩崖石刻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 七星岩外拍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石刻以唐为贵,七星岩就有唐刻4题。
石刻以汉字为主,还有藏文和西班牙文。
汉字各种书体俱全,以楷书为最,行书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刻群文体有诗、词、歌、赋、对联、题记,其中诗有252首,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
石室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
穹隆高大,千姿百态,如梦如幻的景观,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洞中存各种文体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
始建于唐初,明万历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庆三年 (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
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
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莲湖泛舟 最佳观赏点在红莲桥南风情码头处。
[1]此处设有竹排、摇橹木船、电瓶船等,船在水中行,景色两岸走,如在画中游,休闲舒适、快意悠悠。
自古有云:“不乘舟游湖,不知湖光之胜,枉来星岩。
” 肇庆的特产 肇庆裹蒸,是粽子的一种,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再加入适量的精盐、曲酒、花生油、白芝麻、五香粉等配料精制而成。
肇庆裹蒸用肇庆特产冬叶包制,呈枕头状或四角山包形。
包制肇庆裹蒸的主要原料糯、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10:6:4,包制好、未经蒸煮的裹蒸一般一只约0.5 公斤。
包制好的半成品要置于大缸中用猛火蒸煮8小时,边蒸煮边加入大量的清水,直至糯米、绿豆和肥猪肉溶化为止。
目前,市面上个别店铺节日期间制作的肇庆裹蒸,除用糯米、绿豆、肥猪肉外,还在其中加入冬菇、鸡蛋、腊肠等。
这种裹蒸被称之为肇庆特种裹蒸王。
肇庆裹蒸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是当地居民欢度春节的传统食品。
紫背天葵,名丹叶、散血子,是夏季清凉饮料中的佳品。
紫背天葵属秋海棠科,是一种矮小的草本植物,长在阴暗湿润的山崖上,叶面有毛,呈深绿色,叶背紫色。
紫背天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止咳。
用开水冲泡,其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白糖,其味更佳,能消暑除热,又有解酒之效。
气候 御寒避暑的游览胜地,七星岩风景区绿树成荫,凉风习习,年均气温摄氏
【第21句】:6度,夏日最高月均气温摄氏
【第28句】:9度 ,冬日最低月均气温
【第13句】:4度,确是一个御寒避暑的游览胜地。
这里最佳旅游季节为七、八、九月和春节期间,最高日达4万人次。
交通 从广州到肇庆约二小时车程,肇庆火车站前的迎宾大道不远处就是七星岩;肇庆市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都直达景区内。
风景区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旅游、度假、开会都非常方便。
编辑本段 七星岩-景点历史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
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
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编辑本段 七星岩-景点景观 七星岩,隋唐至宋,称栖霞洞。
相传桂林在远古是海,海陆变迁后,隆起而成为今日的七星岩洞,100万年来,石灰岩经雨水溶解成乳状液,后又凝结,日积月累形成各种形状,遂使那石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奇观。
洞分上、中、下三层,上层高于中层10米,下层为地下河。
游览中层,游程820 米,洞内恒温20℃左右。
在隋唐时代,这里就成为游览胜地,洞口有隋开皇十年(590年)昙迁题栖霞洞和唐显庆四年(659 年)佚名玄玄栖霞全洞题刻。
从岩口沿石级而下,有明朝张文熙写的第一洞天大字。
过老君台、白兔守门,就是白玉长廊。
这里岩顶光洁平坦,石壁洁白晶莹,有玉为墙壁雪为城之称。
继续前行,佳景很多,有仙人晒网,米粮山,唐僧晒袈裟。
过了狮子抢黄沙景点,便是歌仙台。
传说刘三姐和她的情人白马郎到了桂林七星岩,唱了三天三夜的歌,吸引了许多听众,后来三姐要走,白马郎依依不舍,紧握她的手不放,三姐在他耳边轻唱一首离歌,化成一尊石像成仙去了,因为声音很小,只有白马郎一人听得清,只有这几句流传下来:少陪了,日头落岭在西方。
天各一方心一个。
过云山壁画,到广场,这里景点最集中,银河鹊桥、十八娃娃倒攀莲、奇象异洞等等,最后一景是送客蟠桃 七星岩雄伟深邃,整个游程814米,洞中经年留下了许多诗文和题刻,也流传美丽的传说。
以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碧虚铭》最为有名。
明代画家张文熙称之为“第一洞天”,并刻于石壁之上。
古人称此景为“栖霞真境”。
1963年叶剑英游完七星岩后,作诗写道:“海洋冲刷山穿洞,石乳冰凝玉塑山。
幽窟千年供避难,今游人乐舜尧天。
” 没有天上宫阙,却有北斗七星在人间;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
这就是七星岩最真实的写照。
七座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排列状如天上北斗,镶嵌在如镜的湖面上,如梦如幻。
叶剑英元帅亦诗赞:“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
” 七星岩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中北部,南临城区,北倚北岭山,面积约10平方公里,其中湖水面积
【第6句】:5平方公里,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湖中耸立着七座峻峭的石灰岩山,名曰:阆风、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阿坡岩。
形似北斗星,故得名“七星岩”,其中石室岩因古迹众多,成为游览的中心。
围绕七星岩的湖名曰星湖,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
景区集“桂林之山,杭州之水”为一地,以“峰险、石异、洞奇、庙古”著称,可供观赏的景点有80余处。
景区分中心游览区、仙女湖游览区、东方禅林游览区、玉屏和阆风岩游览区、仙掌岩游览点及荫梓岗(半岛)游览点。
可供游人攀登的有天柱、石室、仙掌、玉屏和阆风岩。
可供游人参观的石洞有双源、石室和出米洞,其中前两个为水洞,后者为旱洞。
特色景观 七星岩牌坊 位于景区中心湖南部,仿古建筑,高12米,宽
【第17句】:5米,四柱三间,柱础花篮形,上盖琉璃瓦,中门上方镶嵌着朱德于1959年手书的“七星岩”三个大字,为肇庆的重要标志物。
牌坊北侧有广场,面积
【第2句】:83万平方米,有广东最大的音乐喷泉,是集娱乐、休闲、观赏、购物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场所。
七星岩摩崖石刻 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
位于景区中心,共有531题,其中石室洞有333题,是广东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陈毅元帅撰诗称之为“千年诗廊”。
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记》是七星岩摩崖石刻的珍品。
石室洞 由龙岩洞、碧霞洞和莲花洞组成,龙岩洞以小艇导游,后两洞可步行参观。
石室洞是七星岩开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
其令历代文人骚客陶醉,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洞中存石刻333题,可见石室洞在七星岩风景区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庙 位于七星岩东北部,仙女湖游览区内。
始建于唐初,明清皆有重修,古庙置于岩洞中而得名。
庙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称周氏神。
因传说庙中石钟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称“出米洞”。
水月岩 石室洞南口左侧,一座依山面水的宫殿式建筑,名曰水月宫,水月宫旁湖面上有一组作放射式排列、玲珑剔透的水亭,中间一座八角重檐,四旁各一座四角单檐,曲栏相接,连成一体,又以一道长桥连接湖滨,与水月宫合成一个整体。
在亭上环视周围景色,水、月、岩、云人间天上浑然一体,便是水月岩云。
名胜古迹导游词200字
天我们将游览被誉为“石作莲花云作台”的华山。
华山又称太华山,位于西安城东120公里的华阴市以南。
华山古称西岳,是我国五岳之一,因山峰自然排列若花状,故得名华山。
1992年12月会山被 评为全国风景名胜40佳之一。
即使没来有来过华山的朋友也会从一些有趣的神话和掌故中了解到一些华山的情况,如“自古华山一条路”、“华岳仙掌”、“沉香劈山救母”、“华山论剑”等,以及近代的智取华山等,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故事体现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华山的向往和崇拜。
华南 山北瞰黄河,南依秦岭,被称为“华山如立”,整个山体线条简洁,形如刀削、斧劈,奇峰突兀,巍峨壮丽。
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
说到奇,它是由一块巨大的完整的花岗岩构成。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无纯石不大奇”,“华山削成而四方,其广十里,高五千仞,一石也”是谓之“大奇”。
华山共有五座主峰,其中东、西、南三峰最高,三峰鼎峙耸立,“势飞向云外,影倒黄河里”,有“天外三峰”之称。
提到险,其凌空架设的“长空栈道”,悬岩镌刻的“全真岩”,三面临空,上凸下凹的“鹞子翻身”以及在峭壁悬岩上开凿的千尺童、百尺峡、老君犁沟、擦耳崖、苍龙岭等处都奇险异常。
“自古华山一条路”。
山中道路仅有南北一线,约10公里,逶迤曲折,艰险崎岖,不少地方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华山除了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之外,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仅山上山下及峪道沿途,题字、诗文、石刻就会使人流连忘返。
求采纳~~~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anfenzuowen/show-41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