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名言
关于君子的名言集锦
【第1句】: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第2句】: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第3句】: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第4句】: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第5句】: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第6句】: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第7句】: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第8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第9句】: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第10句】: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第11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第12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论语·宪问》
【第13句】: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第14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第15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第16句】: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第17句】: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第18句】: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第19句】: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第20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第21句】: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第22句】: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第23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第24句】: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第25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第25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第26句】: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第27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第28句】: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第29句】: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第30句】: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第31句】: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第32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第33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第34句】: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第35句】: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第36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
【第37句】: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第38句】: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君子的名言
【第1句】: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第2句】: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第3句】: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第4句】: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第5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第6句】: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第7句】: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第8句】: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第9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第10句】: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第11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第12句】: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第13句】: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第14句】: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第15句】: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第16句】: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第17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第18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第19句】: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第20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第21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第22句】: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第23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第24句】: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第25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第26句】: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第27句】: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第28句】: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第29句】: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第30句】: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第31句】: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第32句】: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第33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第34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第35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第36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第37句】: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第38句】: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第39句】: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描写君子的名言集锦
●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君子有容人之量,小人存忌妒之心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有关于君子的名言精选
【第1句】: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明洪自诚
【第2句】: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第3句】:君子得时如水,小人得时如火。汉刘向
【第4句】: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
【第5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
【第6句】: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第7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第8句】: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史记
【第9句】: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礼记
【第10句】:君子乐与人同,小人乐与人异。君子同其远,小人同其近。《易同人彖》
【第11句】: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唐孟郊
【第12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第13句】:君子山岳定,小人丝毫争。唐孟郊
【第14句】: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第15句】: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第16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第17句】: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第18句】:君子暇豫则思义,小人暇豫则思邪。阮子
【第19句】: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宋朱熹
【第20句】: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宋朱熹
【第21句】: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通鉴
【第22句】:君子扬人之善,小人扬人之恶。唐吴兢
【第23句】:君子以道德轻重人,小人以势轻重人。清宋缍
【第24句】: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
【第25句】:君子于细事未必可观,而才能足以任重;小人虽器量浅狭,而未必无一长可取。宋朱熹
【第26句】: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第27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第28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
【第29句】: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宋苏轼
【第30句】:君子之为利,利人;小人之为利,利已。明方孝孺
【第31句】: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清金缨
【第32句】: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
【第33句】:君子之游世也以德,故不患乎无位;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宋胡宏
【第34句】: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礼记中庸》
【第35句】: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第36句】: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第37句】:小人当退黜之时,往往疾视其上。君子则穷通皆乐,未尝一日忘其君。《读易详说》解《易否初六》
【第38句】: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第39句】:臣闻为人君者,在乎善善而恶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善善明,则君子进;恶恶著,则小人退矣。《贞观政要》卷五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21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