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关于苦读勤学的名言

关于勤学苦读的名言大全

导语:三更灯火五灯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勤学苦读的.名言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第1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第2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第3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第4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第5句】: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第6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第7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第8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9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10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第11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第12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第13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第14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第15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第16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第17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第18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19句】: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第20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21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第22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第23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第24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第25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第26句】: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第27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第28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29句】: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第30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第31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32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第33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34句】: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关于勤学苦读的名言

导读: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只有学习!再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勤学苦读的名言,欢迎阅读!

【第1句】: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第2句】: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第3句】: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第4句】: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第5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第6句】: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第7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8句】:知识犹如人体的血液一样宝贵。

【第9句】:在学习中取得知识,在战斗中取得勇敢。

【第10句】:学到很多东西的决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的东西。

【第11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第12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第13句】:写十卷书要比实际行动打下基础容易得多。

【第14句】: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只有学习!再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15句】:努力耕耘,少问收获。

【第16句】:有人天生有智慧;但他们,就象生来富有的人们,由于忽视对财富的培植增益,由于欠上债务,最后可以变成乞丐;而且失去他们的名声。

【第17句】:古今中外,凡成就事业,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一不是脚踏实地、艰苦攀登的结果。

【第18句】:作者不一定能写到老,但是他一定应该学到老。

【第19句】:不患人不知,惟患学不至。

【第20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第21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第22句】:学习不但意味着接受新知识,同时还要修正错误乃至对错误的认识。

【第23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第24句】:人才乏于上,则有沉废伏匿在下,而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第25句】:搞科学工作需要人的全部生命,八小时工作制是行不通的。

【第26句】: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塌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第27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第28句】: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第29句】: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第30句】:书是逆境中的慰藉。

【第31句】:不断认识自己的无知是人类获得智慧的表现。

【第32句】:一个人的度量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股强大的文明力量。

【第33句】:勤学和知识是一对最美的情人。

【第34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35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36句】: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第37句】: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第38句】: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

【第39句】: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第40句】: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第41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第42句】:掉进知识情网中的人,时时品尝着知识的甜蜜。

【第43句】: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第44句】: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第45句】:高尚的语言包含着真诚的动机。

【第46句】: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第47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第48句】: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第49句】:勤动笔墨勤看书。

【第50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第51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52句】: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

【第53句】:年轻时读书就像迎着朝阳走路。

【第54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第55句】:我不如起个磨刀石的作用,能使钢刀锋利,虽然它自己切不动什麽。

【第56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57句】: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第58句】:精神能补物质的不足。

【第59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

【第60句】:读书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养心。

【第61句】:有教养的人的遗产,比那些无知的人的财富更有价值。

【第62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第63句】:一切真正的天才,都能够蔑视诽谤;他们天生的特长,使批评家不能信口开河。

【第64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65句】:天才不能使人不必工作,不能代替劳动。要发展天才,必须长时间地学习和高度紧张地工作。人越有天才,他面临的任务也越复杂,越重要。

【第66句】: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第67句】: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第68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第69句】: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第70句】:世界上最壮丽的宫殿是藏书最多的图书馆。

【第71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第72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第73句】: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第74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75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第76句】:无论天资有多麽高,他仍需学会了技巧来发挥那些天资。

【第77句】: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78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第79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第80句】: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第81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第82句】: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第83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表现苦读勤学的名言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表现苦读勤学的名言,欢迎大家浏览。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读一书,增一智。

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树不修,长不直;人不学,没知识。

用宝珠打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知识是智慧的火炬。

宝剑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欧洲谚语)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

泰山不是垒的,学问不是吹的。 天不言自高,地不语自厚。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自满则败,自矜则愚。

包子有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虚心的人,常想己之短;骄傲的人,常夸己之长。

自赞就是自轻。 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如果有了胡子就算学识渊博,那么,山羊也可以讲课了。

成就是谦虚者前进的阶梯,也是骄傲者后退的滑梯。

吹嘘自己有知识的人,等于在宣扬自己的无知。

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知识愈浅,自信愈深。

讷讷寡言者未必愚,喋喋利口者未必智。

宽阔的'河平静,博学的人谦虚。 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子没有货。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骄傲是跌跤的前奏。

骄傲来自浅薄,狂妄出于无知。 骄傲是失败的开头,自满是智慧的尽头。

说大话的人像爆竹,响一声就完了。 鉴难明,始能照物;衡唯平,始能权物。

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赶脚的对头是脚懒,学习的对头是自满。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 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人唯虚,始能知人。 满招损,谦受益。 满必溢,骄必败。

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懂得自己无知,说明已有收获。(拉丁美洲谚语)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刀钝石上磨,人笨人前学。 以人为师能进步。

试试并非受罪,问问并不吃亏。 善于发问的人,知识丰富。

不听指点,多绕弯弯。 不懂装懂,永世饭桶。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学问渊博的人,懂了还要问;学问浅薄的人,不懂也不问。

井淘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手指有长有短,知识有高有低。 学无前后,达者为师。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若要精,人前听。

只要是有益的话,小孩的话也要听。

要学蜜蜂采百花,问遍百家成行家。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请教别人不折本,舌头打个滚。

怕问路,要迷路。 嘴勤不走冤枉路。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英国谚语)

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谚语)

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谚语)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

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到今都不缺乏学习钻研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凿壁偷光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匡衡家穷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勤能补拙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手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由于读书很多,学习了很多知识,最后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孙敬悬梁苦读)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苏秦刺股苦学)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22296.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