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关于礼仪的名言荀子

关于礼仪的名言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头衔越多,礼仪越繁。英国诗人 丁尼生

礼贵从宜,事难泥古。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唐朝文学家 柳宗元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法国诗人 儒贝尔

非礼不动,非礼不言。清代满族小说家 曹雪芹 《红楼梦》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

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东晋医学家,道教学者,炼丹家 葛洪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贵族重权利,百姓重礼仪。 阿奥斯汀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春秋时期史学家,盲人 左丘明 《左传》

无论如何,一个人应永远保持有礼和穿着整齐。瑞典诗人、小说家 海登斯坦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蘖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礼仪对于人来说,就象酿酒用的酒曲,君子看重礼仪,小人轻视礼仪。蘖:酒曲,类似酿酒用的米。

西汉学者 戴圣 《礼记曲礼》

礼致敬,不见好,迹不招尤,所谓淡而可久是也。清代文学家 陈道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美国作家 爱默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 培根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春秋孔子《论语》不懂得客观自然规律,就不可以成为君子;不懂的礼义礼节,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明辨是非,不能了解别人。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不难有恩,而难有礼。清代医家 史典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春秋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 《论语颜渊》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尊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英国哲学家 洛克

如果儿童任意地让自己不论去做什么而不去劳动,他们就既学不会文学,也学不会音乐,也学不会体育,也学不会那保证道德达到最高峰的'礼仪。古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

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 莎士比亚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国学大师,历史学家 陈寅恪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英国哲学家 约翰洛克

很多人会说很得体的话,却不会说有真情实感的话。这就像是很多女人握手的时候,只把几个冰冷的手指伸过去,表面上完成了一个礼仪,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传达出热情。中国当代女作家 毕淑敏

礼仪又称教养,其本质不过是在交往中对于任何人不表示任何轻视或侮蔑而已,谁能理解并接受了这点,又能同意以上所谈的规则和准则并努力去实行它们,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绅士。 英国哲学家 洛克

关于礼仪的名言语句

【第1句】: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席勒

【第2句】: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第3句】: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第4句】: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泰戈尔

【第5句】: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第6句】: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第8句】: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第9句】: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第10句】: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第11句】: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约翰·洛克

【第12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第13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14句】: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冈察尔

【第15句】: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第16句】: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第17句】: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玛。沃。蒙塔古

【第18句】: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奥维

【第19句】: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

【第20句】: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第21句】: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第22句】: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第23句】: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第24句】: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拉罗什福科

【第25句】: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第26句】: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第27句】: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茹贝尔

【第28句】: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第29句】: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第30句】: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第31句】: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第32句】: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摘选关于礼仪的名言

【第1句】: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第2句】: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

【第3句】: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爱默生

【第4句】: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

【第5句】: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第6句】: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第7句】: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第8句】: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第9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第10句】: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第11句】: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约翰·洛克

【第12句】: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第13句】:谦恭有礼,人人欢迎。——托马斯。福特

关于礼仪的名言句子

勿迷于容貌,信用不在外表。——拉丁谚语

发亮者不一定是黄金。——英国谚语

貌美而无清明之心,无异发亮的玻璃眼珠,难辨世事的真假。——布拉基

我们总要喜爱那些言论举止都能顺乎自然的人,理由很简单,因为一个人要是不想故意给人一个好印象,便不会装腔做势。——凯伦

仪容不修,举止浪漫;如此亲近你的人只是假意而已,远离你的人倒是正直坦率者。——佚名

态度之粗俗,更甚于污染美服之泥土。——玻鲁达司

华贵的农服穿在心肠污浊的人的身上,显得更丑恶。——富兰克林

人的举止应该象他们的衣服,不要太窄或设计太特异,但必须不拘束或妨碍行动。——培根

除真挚之心灵外,再没有高贵的仪容。——-拉斯金

风度是我们天性的微小冲动。——席勒

我的风度是贵族的,但我的行为却是民主的。——雨果

观人莫惑于服装,我们该养成无视于服装的习惯。——卡莱尔

无德而靠衣裳,有什么好欣赏?——德国谚语

美丽的鸟之所以美丽,不一定由于它有美丽的羽毛。——伊索

岂可金衣玉食就奉若君王,敝衣破帽就鄙视如贱民。——松平定信

破烂衣服如果为了德行而披在身上,它就成了王者之衣。——甘贝尔

道德心中有衣食,衣食之中无道德心。——最澄

一副善良的相貌就是一封推荐书。——菲尔丁

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

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培根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曹操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譬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礼之与人,犹酒之有蘖也。——孔子

一个人若有好的仪容,那是于他的名声大有裨益的,并且,正如女王伊萨伯拉所说,那就“好象一封永久的'荐书一样”——培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一荀子

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

古之小儿,便能敬事长者,与之提携,则两手奉长者之手,问之,掩口而对。盖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教小儿,且先安详恭敬。——张载

礼即理也。——朱子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火气甚大,容易引起愤怒底烦扰,是一种恶习而使心灵向着那不正当的事情,那是一时冲动而没有理性的行动。——彼得·阿柏拉德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礼仪的目的与作用本在使得本来的顽梗变柔顺,使人们的气质变温和,使他敬重别人,和别人合得来。——洛克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高贵的感情。——梅里美

上无礼,下无学,贱民兴,丧无日矣。——孟子

千里敬鹅毛,礼轻人意重。——姚雪垠

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师、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朱子

学人不实用养性之功,皆因不理会夫子两“习”字之义。“学而时习”之“习”,是教人习善也;“习相远也”之“习”,是戒人恶习也。——颜元

圣人之道,莫大于礼。……君子尊道全功,归结处亦曰以崇礼。视礼为兴衰而己矣。故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22814.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