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学微生物的名言
细菌人体的终生伴侣阅读答案
人是生物,要想健康地活着,必须保持体内的菌态平衡。人诞生后,各种细菌便相继进到人体内,成为人体的终生伴侣。
须知,人体自身的细胞有百万亿个,而携带的微生物细胞是人体细胞的10倍。不要认为外来的生物是异己,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常微生物群与免疫和代谢在人体内遗传基因的控制下,构成了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它们参与人体的生理、生化、病理、药理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的过程。
研究表明,正常微生物群直接参与集体的生物防御屏障结构。一为化学屏障。正常菌群代谢的产物乙酸、丙酸等活性物质,形成酸罩等化学屏障,抗拒致病菌的入侵及伤害。二是生物屏障。生活在黏膜或皮肤上的正常菌群可形成一个具有个体特异性的生物膜样结构,菌群之间互相作用,彼此协调,相生相克,刺激皮肤黏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过路菌或共生菌定植、占位、生长繁殖的作用。
综上所述,人是不能离开细菌的。然而,令人忧心的是,诸多不良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导致微生态失调。人们滥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不合理地使用现代化的检查,这些都会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特别是抗生素的狂轰滥炸,把细菌杀死了,旧病未除,新病又起,令医生头痛,患者遭殃。为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吃菌之说,研制了微生态调节剂益生素。
生病后,让细菌治疗,这是当今的崭新疗法。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活菌时代,也是益生素的时代。这是我国著名微生物学家魏曦教授1981年说的。
1.它们可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一句中它们指代的是( )
A.人体自身的细胞 B.人体中的'各种细胞
C.微生物细胞 D.正常微生物群
解析:从第二段内容得知它们是相对于人体自身细胞而言的,也就是被称为外来的生物的人体自身细胞携带的微生物细胞。
答案:C
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了魏曦教授的名言,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内微生态的平衡与稳定是人的身体保持健康的前提。
B.人体离不开微生物细胞,它参与人体各方面功能和结构的发生、发展及衰退过程。
C.人们使用抗生素、激素和现代化的检查,引起人体菌态失衡,危及健康。
D.人们要转变观念,生病后要从主要依赖于抗生素治疗转变为主要依赖益生素治疗。
解析:从原文得知,是滥用和不合理地使用,才会产生危及健康的后果。
答案:C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 )
A.生命存在的三大支柱是正常微生物群、免疫和代谢。
B.各种细菌是人体的终生伴侣,人体菌态失衡,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C.滥用抗生素,既杀死病菌,也会杀死其他有益的细菌。
D.抗生素之后的时代是活菌时代,而具有微生态调节作用的益生素,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解析:按原文的意思,人体菌态失衡会危及健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消亡。
答案:B
我的终生伴侣-书作文
书犹如一条河,你可以随时跳进书的海洋畅游一番;书犹如一朵朵花,它散发出动人的清香,引起你的注意;书还犹如一把钥匙,可以开启世界上所有的门!很多人都爱看书,我也不例外。
在记忆的心扉中,在童年的回忆中,小时候的我,是不太爱看书的,是因为书太过乏味,太过无聊。可是妈妈为了早点让我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就经常带我去深圳书城买书。那一天,书城恰好举办‘读书节’,书城更是人山人海了。不过,书城是静的,真不愧是‘小书民’呀!我学着书民们的样子,手里拿着书,看了起来。不爱看书的我左挑挑,右挑挑,结果,让我挑到了一本小童话。我挺好奇,妈妈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我一开始很喜欢看,看着看着,觉得太多字,图画也变得毫无生趣感。我生气起来,把书扔进床底,让它长眠。过了几天,我们班中来了一位新同学,她来时,手里始终拿着一本书,不肯放。有一次拿着一本名叫《傲慢与偏见》看。当她看得津津有味时,我打断了:“这书这么多字,你不觉得乏味吗?”她说:“我表哥生来就爱书,最近考上了重点高中,我要多读书,以我表哥为荣。长大后,我才能有出息。”我惭愧地低下头,她还说:“一看你,一提书就低头,你不爱看书吗?书可是我的终生伴侣,相信,也能成为你的终生伴侣!”我不相信,我就拿自己实验一下,我把书从床底下取出,又看了几页。我发觉自己仿佛‘走火入魔’了,越来越爱看书。我无聊时,随手拿起一本书看,越看,就越像走进书中旅游;我被骂了后,也随手拿起一本书就看,书像播放音乐,我的心情好了……
书犹如一颗灵丹妙药,终生陪伴在我身边,哺育我。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
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第11句】: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2分)
【第12句】: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2分)
【第13句】: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3分)
【第14句】: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3分)
【第15句】: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4分)
答案
【第11句】: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说明:本题2分。
【第12句】: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说明:本题2分。
【第13句】: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说明:本题3分。
【第14句】: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说明:本题3分。
【第15句】: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说明:本题4分。
细菌与安全阅读答案
细菌与安全
①我们都知道细菌无处不在,即使是我们认为洗得很“干净”的手上也充满了细菌。虽然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但再多无害甚至有益的细菌,也改变不了有害细菌让我们寝食难安的事实。人们吃出问题的例子,只有一小部分跟细菌无关——比如河豚中毒或者对各种食物过敏,其他绝大多数都是细菌惹的祸。
②到目前为止.加热仍然是杀死细菌的最有效手段。一般来说,在121摄氏度下加热15分钟以上。即使没有把细菌全部杀死,剩下的也成不了气候。但是许多食物要是加热到这种程度,就没法吃了。通常的食品加工,只是把细菌的量减少到一定浓度,不会对人产生危害就行了。
③比如说牛奶,所谓巴氏灭菌的.“鲜奶”是把牛奶加热到72度左右15秒。经过这样处理,细菌量会减少到初始量的十万分之一,虽然还有不少,但是在冰箱里放两三周,细菌量也不会长到对人有害的地步。如果是超高温灭菌,则把牛奶加热到135度以上,1秒钟就可以杀死几乎所有的细菌,即使是放在常温下也能保证几个月没有问题。当然,这都是指密封保存的情况。如果对着瓶嘴喝一口,这些处理几乎就算白做了,其中的细菌生长速度会大大增加。其他食物也是如此。
④无数食品科学家和工程师花了不计其数的工夫,想要找到比加热更好的杀死细菌的方式。然而到目前为止,最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还是加热。中餐原料有很多不注意卫生的地方,但是中餐的安全问题却不严重,关键就在于中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烹饪、现做现吃。西方的蔬菜多数是生吃的,所以从种植、运输、保存到分销的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监控。否则,沙拉吃下去,就开始拉肚子了。
⑤对于个人来说,注意食品安全,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厨房、冰箱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经常清洁(比如用酒精、醋等都有不错的效果),并且保持厨房通风干燥,有助于减少细菌。家里的食物,尽量减少存货,做饭做菜,尽量吃多少做多少。因为减价而囤积大量原料,或者做一次饭吃上一两周,都会为细菌繁殖提供广阔的天空。尤其是很多特价的蔬菜、肉、蛋、奶、水果,特价的原因就是积压了很长时间,再买回家保存,简直就是考验自己对细菌的抵抗力。
【第1句】:细菌与安全有什么关系?(2分)
【第2句】:第②段中“到目前为止”的作用如何?(2分)
【第3句】:第③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作用如何?(3分)
【第4句】:第④段将中餐和西餐的做法进行比较,目的是什么?(3分)
【第5句】:本文认为应该保持怎样的良好卫生习惯?(4分)
参考答案:
【第1句】:吃的有害细菌越少,身体越安全。说明:本题2分。
【第2句】:不排除将来会有更有效的杀死细菌手段的可能性,使语言表达更加严密、准确。说明:本题2分。
【第3句】: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说明加热在牛奶加工中的杀菌作用。说明:本题3分。
【第4句】:说明加热是杀死细菌、保证食品安全的经济实惠、广泛使用的方式。说明:本题3分。
【第5句】:经常清洁厨房、冰箱;保持厨房通风干燥;减少食物的存放量,吃多少做多少;对食物一般要高温烹调。说明:本题4分。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32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