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关于忧国忧民的名言

关于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整理

【第1句】: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第2句】: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3句】: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第4句】: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第5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6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7句】: 将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第8句】: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9句】: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第10句】: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第11句】: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第12句】: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13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14句】: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第15句】: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第16句】: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17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18句】: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第19句】: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第20句】: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第21句】: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

【第22句】: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23句】: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24句】: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第25句】: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第26句】: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第27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28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29句】: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第30句】: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第31句】: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第32句】: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33句】: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第34句】: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第35句】: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第36句】: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第37句】: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第38句】: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39句】: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第40句】: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第41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第42句】: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第43句】: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第44句】: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第45句】: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第46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第47句】: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第48句】: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第49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50句】: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第51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

导语: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以下是小编整理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第1句】: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第2句】: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第3句】: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第4句】: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第5句】: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第6句】: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7句】: 将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第8句】: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第9句】: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第10句】: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第11句】: 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

【第12句】: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第13句】: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第14句】: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第15句】: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第16句】: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17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第18句】: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第19句】: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第20句】: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第21句】: 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

【第22句】: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第23句】: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第24句】: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第25句】: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第26句】: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第27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28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第29句】: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第30句】: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第31句】: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第32句】: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33句】: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第34句】: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第35句】: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第36句】: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第37句】: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第38句】: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39句】: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第40句】: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第41句】: 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第42句】: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第43句】: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第44句】: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第45句】: 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

【第46句】: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第47句】: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第48句】: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第49句】: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第50句】: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第51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忧国忧民的杜甫

史家只载一时事迹,诗家直显一时气运。诗之妙正在史笔不到处。──浦起龙《读杜心解》

铺陈始终,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元稹

浣花溪边,风景秀丽,林塘优美,细麦轻花,一派田园风光。这里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俗称“杜甫草堂”。“背郭堂成阴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鸟将数子,品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这就是杜甫结束了4年的颠簸生活后,对自己的安身之地所作的描述。草堂是杜甫一生中少有的安定寓所。

杜甫,字子美,原是河南巩县人,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官僚家庭,杜甫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明将名儒,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而且官拜膳部员外郎。其父亲杜闲为衮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是当时著名学者崔融的女儿。在如此显赫的家庭里,杜甫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和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也曾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从小就下苦功读书,7岁学诗,15岁扬名。在35岁以前,他过着读书与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进仕作准备。20岁时他就结束书斋生活,开始他的漫游生活。他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梁、宋等。天宝三年他与李白在洛阳相识,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随后在宋地他们又遇到高适,三位高才谈诗论文,携手同游,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一时期的《望岳》和《画鹰》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青春朝气。

天宝五年,杜甫志豪气壮地来到长安,准备一展平生抱负,但是等待他的却是冷酷严峻的现实。那时候正是奸相李林甫掌权的时候;李林甫最忌恨读书人,怕这些来自下层的读书人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欺骗玄宗说这次应考的人考得很糟,没有一个够格的。唐玄宗正在奇怪,李林甫又上了一道祝贺的奏章,说这件事正说明皇帝圣明,有才能的人都已经得到任用,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因此杜甫在原本象征读书人出路的科举之途上受到了巨大的挫折。后来几经周折他才得一管理军械库房的小官,所谓右卫率福州曹参军。在此期间,杜甫作诗百余首,其中《兵车行》、《丽人行》、《前出塞》、《后出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杰作,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各种社会矛盾,展示了危机四伏、盛世将逝的国家政治形势,因而也就奠定了杜甫的客观写实的创作方向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安史叛乱,时局剧变。杜甫携家逃难,先由奉先逃到白水,再由白水逃到鄜州。逃亡时期是杜甫生活经历最艰难、最危险的时期,也是他思想感受最丰富、最深刻的时期。随后,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则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让差役将自己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在这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炽热灼人的情感互为表里、和谐统一。他特别注重铺陈手法的运用。这首杰作正是铺陈到底,全无比兴,但是由于诗人善于将自己的褒贬与爱憎、震惊与感叹、怨愤与怜悯、悲痛与无奈,全都溶入“有吏夜捉人”这一事件中,老翁翻墙、府吏发怒、老妇哭诉等等情节的具体描写,而未加任何主观议论,因而全诗显得形象逼真,情节感人,恰如一幕精品话剧,各个人物的举止声情真切可闻、历历在目。

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6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在这卓绝千古的“三吏”“三别”中,杜甫以忧国忧民的复杂心情,以“诗史”特有的“实录”的笔墨,反映了当时特殊的社会状况:百姓在经历叛军的催残后,又经受着官府大肆征兵的苦难;人民不满官府的凶残,却又忍受着痛苦承担起杀敌卫国的责任。漂泊西南时,杜甫仍然心系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悲欢,根据自己的见闻与感受,以炽热的情怀继续描写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以“安史之乱”为轴心展示出更广阔、更完整的历史面貌,完成了以“诗史”补充和修正史传的千秋重任。

杜甫是盛唐后期大乱年代造就的伟大诗人。他直面残酷的现实,客观真实地描绘了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面貌,同时在诗歌艺术方面,他转益多师,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所以他兼有各家之所长,为后世诗歌树立起了不朽的典范,因而杜甫被尊为“诗圣”。

杜甫名言整理

杜甫名言

【第1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第2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3句】: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第4句】: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第5句】:人生七十古来稀。

【第6句】: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

【第7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第8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第9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第10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第11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第12句】: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第13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第14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第15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16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第17句】: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第18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第19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第20句】: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刘向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第21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22句】: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伴此身?

【第23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第24句】: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李逐水流。

【第25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第26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第27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第28句】: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第29句】: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第30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第31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第32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第33句】: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第34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第35句】:尔曹身为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第36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第37句】: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第38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第39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第40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41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第42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第43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第44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第45句】:江山如有得,山木更无私。

【第46句】: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第47句】: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第48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第49句】: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第50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第51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第52句】: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第53句】: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第54句】: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第55句】: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第56句】: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第57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第58句】:志士仁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为用。

【第59句】:人生有情泪沾衣,江水江花岂终极。

【第60句】: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第61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第62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第63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第64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第65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第66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33092.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