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和名言名句
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元宵节历史悠久,与其他传统节日的`过法稍有不同的是,过元宵节被称作“闹元宵”。一个“闹”字把元宵节的狂欢气氛表达得极为生动。下面是关于元宵节的诗词名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元宵节的诗词名句
【第1句】: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第2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第3句】: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第4句】: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第5句】: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李梦阳《汴京元夕》
【第6句】: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第7句】: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第8句】: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宋)姜白石《诗曰》
【第9句】: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第10句】: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第11句】: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第12句】: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第13句】:满城灯市荡春烟,宝月沉沉隔海天。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丘逢甲《元夕无月》
【第14句】: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第15句】: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第16句】: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第17句】: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第18句】: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第19句】: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第20句】: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清)符曾《上元竹枝词》
【第21句】: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东方骏《庆元宵》
【第22句】:雨点稀疏掩月明,无妨今夜尽欢情。阑珊意散烟花闪,豪放心收爆竹鸣。鼓击锣敲迎福景,龙腾狮舞伴春声。万家灯火元宵闹,一碗汤圆瑞气盈。——杨璐《雨夜元宵》
【第23句】: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第24句】:玉润珠圆春韵浓,听吟犹睹远方容。汤团蜜饯甜心里,网下难逢网上逢。——《元宵情》作者:江雪涛
【第25句】: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第26句】: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第27句】: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第28句】: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第29句】: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第30句】: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格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清)李调元《元宵》
元宵节的诗词
【第1句】:槟榔屿杂诗 (清·丘逢甲)
一轮月照万花娇,歌管声中长夜潮。
宝马香车春似海,打球场外看元宵。
【第2句】:鸳鸯湖棹歌 (清·朱彝尊)
曲律昆山最后时,海盐高调教坊知。
至今十棒元宵鼓,绝倒梨园弟子师。
【第3句】:昭君怨·元宵感事 (清·吴绮)
记得去年时节,烂醉红灯白雪。
今日又离家,见梅花。
无限西州旧事,独剩江山如是。
老却眼中人,奈何春。
【第4句】:一斛珠 怀故园(清·徐灿)
恁般便过元宵了。踏歌声杳。
二月燕台犹白草。风雨寒闺,何处邀春好。
吴侬只合江南老。雪里枝枝红意蚤。
窗俯碧河云半袅。绣幕才牵,一枕梅香绕。
【第5句】:江城子 元宵苦雨(清·黄永)
儿童铙鼓闹新年。正喧然。画屏前。
为甚和风和雨、晚廉纤。
遥想云中今夜月,人不见,暗团圆。
有人携手玉阑边。悄无言。恰凭肩。
且向红灯绿酒、共流连。
翠袖双擎私致语,君莫负,上元天。
【第6句】:点绛唇 竹洲仲诰集同人于涉园玉玲珑馆饯梅(清·黄燮清)
粉淡烟浓,半开半谢元宵节。
暗香谁惜。留在罗裙褶。
浅醉微吟,花外寒犹力。
春阴寂。画帘如月。添个人吹笛。
【第7句】:高阳台(清·龚自珍)
宫烛凄烟,庭梅妒月,扬州曾记元宵。
几度相逢,云萍依旧飘萧。
谢娘风格清寒甚,捧红丝、劝写无聊。
尽孤他,明月楼台,夜夜吹箫。
明知相约非相误,奈莺期不定,鸾镜终抛。
万一重逢,墨痕留认鲛绡。
青衫不渍清樽影,只模糊、红泪难销。
且禁他,今夜江风,明夜江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3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