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省的五个名言
有关自省的名言警句
【第1句】: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第2句】: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第3句】: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
【第4句】: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第5句】: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第6句】: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第7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远忧。
【第8句】: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第9句】:平生无一事可瞒人,此是大快。
【第10句】:宁可清贫自乐,不可浊富多忧。
【第11句】:梦中冥冥有乐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第12句】: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第13句】: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
【第14句】: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第15句】: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
【第16句】: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第17句】: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第18句】: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第19句】: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第20句】: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第21句】: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第22句】: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第23句】: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
【第24句】: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第25句】: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第26句】: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
【第27句】:心量狭小,则多烦恼,心量广大,智慧丰饶。
【第29句】: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
【第30句】:正己然后可以正物,自治然后可以治人。
【第31句】: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第32句】: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第33句】:以细行律身,不可以细行取人。
【第34句】: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
【第35句】:反躬自省是通向美德和上帝的途径。
【第36句】: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第37句】: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第38句】: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第39句】: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第40句】: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
【第41句】: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第42句】: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第43句】: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
【第44句】:对可耻的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挽救。
【第45句】: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
【第46句】: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第47句】: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第48句】: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
【第49句】: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
【第50句】: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第51句】: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第52句】: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
【第53句】: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第54句】: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
【第55句】:不会从失败中寻找教训的人,他们的成功之路是遥远的。
【第56句】: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第57句】:在获得胜利之后而能克制自己的人,获得了双重的胜利。
【第58句】: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的解剖自己。
【第59句】: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只有愚人才会执过不改。
【第60句】: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
【第61句】: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第62句】: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第63句】: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
【第64句】:时刻发现自己的错误,大胆直率的承认,敏捷勇敢地更改。
【第65句】: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第66句】:以人为鉴,明白非常,是使人能够反省的妙法。
【第67句】:莫妒他长,妒长,则己终是短。莫护己短,护短,则己终不长。
【第68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第69句】:做事不必与俗同,亦不宜与俗异。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第70句】: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第71句】: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第72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第73句】: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第74句】: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
【第75句】: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第76句】:树老怕空,人老怕松,戒空戒松,从严而终。
【第77句】: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第78句】:不管人家恨你还是爱你,都要检查自己的行为。
【第79句】: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第80句】: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第81句】: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祥,才是下手之处。
【第82句】: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第83句】:自满自高自大和轻信,是人生的三大暗礁。
【第84句】:自重自觉自制,此三者可以引至生命的崇高境域。
【第85句】: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第86句】: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第87句】: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第88句】:未必钱多乐便多,财多累己招烦恼。清贫乐道真自在,无牵无挂乐逍遥。
【第89句】: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
有关自省的作文3000字
导语:自省,中华之美德。反省使一个人变得完美,孔子曾对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省相关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自省,中华之美德。反省使一个人变得完美,孔子曾对弟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因为他的一日三省使他深受人民的爱戴而名垂千古。以下是自省作文栏目为您带来的《关于自省的作文》,希望我们的作文能让你喜欢。
是是非非谁能道得明白,对与错仅一线之间,或许此刻的选择是错的,但若个时段也许就是对的,没有人可以100%的去预测,因为预测就意味着未知,那还执着的去争讨些什么呢?
不要总是听从别人的意见,不管是眼见还是耳听,只有亲身经历了,并从中体会了才能明白个中滋味。有些东西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而有所收获,但有些却是谁也教不了的,靠的是你自己去钻研,去体会。生命之长途上,有太多的不解,正因为这些疑惑才激发你继续前进,不断取得成功,这一切也属一中暗地里的规律吧。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需要为别人设想,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可责任是需要相应的能力去承担的,你在挖掘你的潜能吗?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只是开发的多与少罢了。所以每个人都不要自悲,不要光去羡慕别人,孔子说: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吸取他人所长,弥补自己所短,才是当务之急。莫怠莫弃!
人生百态,路有千万条,看你如何选择,然后又如何继续下去,有时候需要跟从主流而动,但那不是唯一,不要盲目的人云亦云,那样你最终会失去自己,失去方向。坚持与舍弃,要时刻思考之,相对的就不要绝对,片面取舍是愚蠢的,全面分析有时候会是一件头疼的事,经过之后再冷静思考,如何取舍。
莫想世间只有胜与败,还有一种胜利叫得到。
虽然才走过人生不到三分之一的旅程,不才在此胡乱涂鸦,望不要耻笑!
当仇恨的方布蒙蔽住了双眼,当懦弱的长绳绊住了脚步,当猜疑与嫉妒的种子埋进心底,当喧嚣的成熟使你的灵魂躁动,我不禁问:我们的心灵还是那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心中的乐土还是依旧纯洁无暇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我们需要自省!
庄子曰:“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要以我役“物”,而不沦为“物”的工具。而今,在尘世的大染缸里,又如何能“出淤泥而不染”捏?只有自省!抛开世界的纷纷扰扰,坚持高尚的情操“众人皆醉我独醒。”宠辱不惊,笑看云卷云舒。
“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鲁迅先生如是说。的确,安逸的思想是虚无灵魂的乡土,是理想与奋斗的坟墓。当现实的.残酷无情冲刷着你的梦想,当个性的棱角被平庸削的平滑,我们需要自省,来找到往昔的理想,追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追求着大海的辽阔!
对古人而言,自我反省是修身的习惯,正如唐太宗李世民,他能够以史为镜,反省自身,找到漏洞,尔后修复,从而开创了万古流芳的“贞观之治”。纵观历史长河,哪一位励精图治的君王不是谦虚的自省,而立下功业的呢?正确的认识自我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如果真如飞蛾扑火,泥菩萨过江,岂不是沦为笑谈。
“非淡泊无以明志,”通过自省,我们才能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的信念,浓妆艳抹的人总会怀疑自己,而如诸葛孔明般,他能自比管仲,姜太公般,他能愿者上钩,他们坚信自己能遇见伯乐,就能自省以“明志。”
自省,让我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重拾身边尽管微小而很彻底的温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风花雪月,重拾身边点滴却足够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理生活的行装,发现未曾发现的关爱,从而找到心得归属,到达灵魂的彼岸。
吾日三省吾身,一省情操,二省追求,三省自身,四省信念,五省生活。
自行过后,云淡风轻,安度流年似水。
远飞的候鸟需要有风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远航的船需要有指南针的指引才不会偏离目标;行走的人要有路灯的指引才不会迷失方向。而我们,也需要时时自省才能不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中失去了目标的方向。
人生路上,处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诱惑,他也许是一时的优越生活,会让人失去紧迫感,让我们不知不觉中就放慢了前行的脚步。他也有可能是一件你梦寐以求的东西,但不幸的是,得到他的代价便是偏离自己的方向。有人把诱惑比作一盏盏美丽的霓虹灯,炫目而美丽。如同霓虹灯装点着这座城市,它们装点着我们的人生,时时刻刻吸引我们的目光,拖慢我们的脚步。
但人生路上由不得我们有一丝的拖延!所以我们要学会时时自省,抵制这些诱惑。
时时自省,才能够抵制住诱惑。生活中的诱惑千千万,难免会有时候失去了理智,无法自拔。这时我们就要学会自我反省,找回理智,重新归于正途。
时时自省,才能不偏离最初的方向。即使我们抵制住了诱惑,但无奈人生太长,目标太远,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偏离了方向。这时自省就像是指南针,能助我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越王用卧薪尝胆的方法提醒自己不忘前耻,最终终于达成目标,成就了一代强国,也成了一代佳话。我们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朝着未来努力。
时时自省,还能帮助我们完善自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处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更要时时自省,纠正自己的错误,发扬自己的优点。人无完人,我们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我们可以造就一个更完美的自己!
时过境迁,社会在变。我们无法把握社会的动向,却可以通过时时自省来抵制诱惑,少走弯路。通过时时自省来改变自己,完善自己。
以己为镜,方能知进退。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谦恭和谨慎,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
立身不从一步起,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尘脱俗?处世不会退一步,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堂正为人?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追求与志向,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处事和做人,可是,倘若蚍蜉撼大树的狂妄,蟪蛄不知春秋的无知,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与成功无缘。自立,需要自身的信心和智慧去寻找;自强,更需要我们的毅力和反思。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我们自省的真诚过程,自省的高尚精神。
一省吾身,知书不可不虚,虚则文理而居;人心不可不实,实则为欲不入。心灵的谦恭,为人的谨慎,才是对抗物欲诱惑的坚实堡垒,才是抵抗物欲侵蚀的不坏金身。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抵得上心灵的纯净,自省吾身的高尚。既然这样,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我还固守着一方心灵的净土吗?当尘世洗涤之后,心灵还如莲花般的洁白无瑕吗?否则就要三思自省以清污,三思自省以退浊。
再省吾身,知孤云出岫,去留无一相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自省需要我们的心空一片宁静,需要我们的情愫一片真诚,道存心底再观世界。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它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它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么,我们如何超过尘世的眼睛来重新审度?宁静而后知“致远”,淡泊而后知“明志”,让我们睁开心底的那双自省的法眼,从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出发来观察我们的生活,来享受我们的人生。
三省吾身,知情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美景不在阔,居篷窗竹屋之下,风月亦奢。自省,让我们清空心中的欲念,重拾身边哪怕只是微小的幸福与感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渴望,重获身边哪怕只是点滴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点的行装,重整身边哪怕只是丝毫的坚毅与信念,从而在自省后找到心的归属,灵魂的彼岸。
古人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今天,我们三少吾身,则应自省的是追求,是信念,是情操。但愿自省之后,我们荣辱不惊,闲看庭前花花落,去留无痕,漫随天外风卷云舒。
自省才能认清自己作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是啊,生活如网,人与人之间联系紧密却错综复杂。在生活这张大网里,我们也许会徘徊迷茫,迷失自我,也许会缺乏正确的自我定位而失去生活的目标与方向。因此,我们要学习古人反省自我,只有自省才能认清自己。
雄鹰知道温暖的巢穴不是它的理想,才认清自己渴求的是那一片任它自由翱翔的蓝天;小溪明白宁静的港湾不是它的方向,才认清自己希冀的是那一汪任它欢快歌唱的海洋;骏马了解舒适的窝棚不是它的归属,才认清自己梦想的是那一片任它欢腾驰骋的草原。人生在世,如果不懂得自我反省,就不会认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不需要的是什么,也就不会舍弃心灵的包袱和背负爱与理想上路。
莉兹默里,一个美国哈佛人熟知的名字。她的勇气,她的坚强深深地感动和鼓舞了人们。父母吸毒,小学辍学,寒冻交困,上街乞讨……生活中的'一切不幸如梦魔般缠绕在她弱小的身躯山个,仿佛生活中的一切幸福和欢乐如梦想般遥远不可及。痛苦艰难的生活逼迫她认识现状,认清自己:她不会堕落,她要到更美好的外面世界去!“我知道我很聪明,我可以改变现在的生活,我需要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莉兹默里的自省让她从生活的泥沼中爬出来,迎接那真正灿烂美好的人生暖阳。
他活在中国最黑暗的时代,国人麻木不仁令他心痛,本以为强人之体魄就可以强我之中国,但昏暗的社会现实,列强外敌的入侵,国人的愚昧无知让他省视自身:如何找出一条救国救民之道?只有用文字灵魂而非医术药物才能拯救整个中华民族。当犀利警醒世人的文字划过这片沉寂的黑暗,一个光辉的名字也留在爱国救民的历史长河中,他就是鲁迅先生。正因为他反省自己,反思社会,认清自己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终成一代爱国文豪。
此时,让我不禁想起童话中那爱美的皇帝,因为他的愚蠢才会上当受骗,也因为他只是一味听从他人意见而没有用镜子“认清”自己那本无一物的“新装”,才会落下笑话。
“人贵有自知之明。”而自知,就必须自省;而自省,才能认清自己。
国人的自省高三作文
繁华落尽见得真淳,虚美落幕犹有真相,怎料,龙族国人仍包裹着伪装的龙袍,在暗夜下传递着肮脏的火种(这个火种指得什么呢?仅仅是潜规则么?破题就大了),在一次次社会潜规则下国人应自省己身,高考模拟满分作文例文批判。
建筑商偷工减料,摆弄一点文化变糊弄群众。繁华上海居然一幢大楼横躺下,也许大楼累了,想歇息一下,可是大楼是休息了,楼上的居民大有活忙了。在这种易发财的产业链上,总有人为非作歹(为非作歹这个词不够狠,不够准),企图挖点小财(你还指望发财的产业链上为非作歹的人挖空心思发小、小财?您也太善良且幼稚了)。别急,楼只是歪了歪,那你住的小区呢,你敢保票,它就没有楼歪歪的倾向?开发商的潜规则,难。
长笛一声,人倚危楼,人是安全的,怎料汶川中学倒下了,可在横波加纵波的冲击下,附近一高危居民楼突然鹤立鸡群(突然这个词用的好,虽是作者的第一感觉,但是能体现高危楼房临危之际挺身而出的形象),成为一方霸主,而往昔光彩照人的房屋只沉浸(它倒下了,起不来了,无法沉浸啊)在一片废墟中,故曰:新楼(假)舒适,危楼真安全(作者可能漏了我添上的“假”字)。又是一道潜规则,缺(这是个硬按上的格式,失真啦!)。
韩寒在【第5句】:12时在博客上这样写过:“美国【第9句】:11时,我们是不是太幸灾乐祸了。”感谢韩寒能在这传统的肮脏的大爱(所谓大爱,作者想说的可能是我们都引以为豪的爱国主义,他想让我们多一些国际主义,少一些狭隘的爱国主义,但是两者都不肮脏,作者言论过激,心中有忿,缺少语言控制)中有这样一份清醒的.认识。就好比“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发生在自家门前的事那叫国殇,发生在别人家时叫笑话。中国人,唉,2011高考信息《高考模拟满分作文例文批判》。
说到韩寒,不得不由衷钦佩,有才,果断退学(退学的事实是被迫的还是有选择的?天啊,不要搞个人迷信),在家里悠闲(他似乎不是为琐事忙碌的人,可也绝非悠闲等级的)得写写文章,哄哄邻居家的小孩(您亲眼见着了么?哄哄老师吧),至少,这样的生活是质朴纯真的(以上生活,未必不是虚构)。韩寒就是韩寒。有些反抗,有些叛逆,见解却那般精到,有力(这样的人多了,你就只知道韩寒,上了大学你就知道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了)。甚至一句话,足以引起轰动(名人效应,别紧张)。有时,我认为他是那个时代的鲁迅,“在一间黑屋子里,只要他还醒着,他就会呐喊,去叫醒更多的人。”(这句话是真的,但您不要理解错,她也醒着,那就是你妈妈!老一辈人的话要仔细听,聪明的听!)
韩寒不是郭敬明(他俩早分道扬镳了,您还混着谈,没劲),郭敬明用尽迷彩文字(郭敬明才不写迷彩呢,他写的是灯红酒绿醉生梦死,半色半暴力无精彩)纸张上写满了80后90后的爱情感伤,倾倒了80后内心深处的寂寞,迷蒙了90后锐气方刚的叛逆。韩寒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刺痛了80后言不由衷的虚妄,割破了90后靡靡的音喉。韩寒是个自省的中国人。
(您若不是有些将个人感情写进应试作文的,我也不会评论该文,但您显然没用好韩寒这个例子,被崇拜的情愫控制住了吧?还好,下一段补救及时到位,没出方向性问题,但是,问题也不小啊,离着满分还差一大截呢)
就像这楼房与韩寒,楼房是社会潜规则的产物,利己终害己;韩寒是一个时代自省的杰作,害己终利己。
国人,你肩膀上披的还是那虚伪的龙袍么?手中擎起的还是那邪恶的火把么?
国人,今天,你自省了没?
(公平的说,作者在写的时候肯定没想那么多,选择的题目很大,对一个高三学生来说确实不好写,文章到了后半部分就基本没再深究,而是用韩寒作为例子硬撑门面,阅读后效果不是很好,根本原因就在于作者思考的还是不深刻,只是对问题有了宏观上的认识,并没有继续思考下去,没能完全把握住问题就开始运用,这是高三学生的通病,也是体制问题,要想克服,需要极为艰苦的个人奋斗才行。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355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