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灵格名言痛苦解决问题
海宁格精选语录
【第1句】:
海灵格谈自由
听海灵格谈自由,他说:人有一点点自由。
他的言下之意,似乎那自由不是很多。
“人有一点点什么自由呢?”
他说:“改变的自由而已。” 接着,他拐弯了:
“但是,对于改变之后的结果呢,人们是不自由的。”
他还慢条斯理地说:
“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臣服而已,——一个人懂得臣服自己的命运,那会是最大的自由。很多人喜欢去追求,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到头来结果未必是好的,臣服就是不用去追求,把结果是什么交给比你大的那个整体去做。”
【第2句】:
海灵格论生命和死亡
每一个生命都要得到肯定和尊重。
死亡是我们的朋友。
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支持力量。
我们每天都向着死亡走去。
【第3句】:
海灵格论爱与秩序
爱是秩序的一部分。
秩序是早已被排定了的。
爱只可以在秩序的范围内成长。
爱常常是有代价的,常常让人感到愧疚。
爱只是一颗种子,并不能改变土壤。
悲剧中的英雄是盲目的。
人要回归秩序,面对真相。
【第4句】:
海灵格论人生
人是有那么一点点自由。
每个人都有资格决定他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
要用全新的眼光去面对每个不同的情况。
危机唯有到达高峰时才能够解决。
多愁善感守护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幸福。
人在幸福中会体验到危险与不安。
【第5句】:
海灵格论伴侣关系
关系其实也会经历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
伴侣之间发生的事,别人绝对不能干涉。
女人跟随男人,男人服务女人。
每一种关系会设下不同的界限。
连结既是爱的奖赏,又是爱的代价。
【第6句】:
海灵格论分手
不负责任地分手常常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
伴侣分手也许是必须的。
要么分手,要么强留,两种痛苦必选其一。
伴侣分手往往是无可避免的.。
在分手当中,愤怒通常是替代悲痛的工具。
离婚是父母双方的事。
【第7句】:
海灵格论父母和孩子
父母的关系不关孩子的事。
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不能分割的。
父母付出,孩子接受。
你的父母有权插手你的人生。
孩子们对父母的爱是无限的。
孩子要跟随父亲。
荣耀自己的父亲。
即使父母有罪过,他们仍然是父母。
荣耀自己的父母便是荣耀大地。
孩子的心灵无法容忍任何对父母的贬抑。
子女必须尊敬并且荣耀自己的父母。
【第8句】:
海灵格论疾病
信念促成疾病,醒悟便得康复。
疾病乃是拒绝荣耀自己父母的结果。
疾病乃是企图为他人赎罪。
和解比赎罪更好。
癌症由恨生成,却远远地回避着爱。
有时癌症是一种赎罪的形式。
头痛的问题可能是来自被堵塞的爱。
多数情绪的痛苦都是中断了的爱。
心痛和头痛常常是堵塞了的爱的一种表达。
【第9句】:
海灵格论清白与罪恶
清白者往往是较危险的人。
忠诚应以爱为出发点。
愧疚和无愧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
清白与罪恶并不等同于善良和邪恶。
清白者是不原谅人的。
如果某人正视他的罪恶感,便可获得力量。
罪过是不可挽回,也不能补偿的。
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是一种高技巧的报复。
赎罪是一种补偿行为。
唯有罪人才能够宽大仁慈。
人世间的罪恶是会消逝的。
【第10句】:
海灵格论原谅与尊敬
人不能要求别人原谅。
人没有权力去宽恕别人。
慈悲需要勇气面对全部的伤痛。
原谅其实是一种僭越。
我知道你所赐给我的,我十分敬重它。
感恩之心便是不带傲慢的接受。
尊敬必须来自内心深处。
无聊的好奇心表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
【第11句】:
海灵格论付出与接受
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决定有权利。
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回报的责任,我会体验为罪恶。
没有亏欠的压力,我会感到轻松和自由。
当他们要帮助你的时候,你要小心。
带着爱从别人那儿接受的人是谦卑的。
吸入是接受,呼出是付出。
鞠躬也是一种付出。
深深地吐气!那是一种让爱流动的方法。
多一点爱意,少一点恐惧。
【第12句】:
海灵格论问题与行动
问题本身往往是解决的方法和动力。
如果描述是正确的,问题应该早已解决。
只要发生了,我们都要客观面对。
我们所犯的错误往往是最好的老师。
每一个行为后面都有其正面动机。
爱是一切行为后面的动力。
事实往往与人们所说的相反。
所有的情绪都是帮助我们成长的。
我们只有在必须行动之前才是自由的。
每个人都有力量面对他的难题。
《列宁格勒的树》教案设计
【第1句】:教学目标
【第1句】:知识目标: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2句】: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的表达方式及其产生的表达效果。
【第3句】:情感目标:领悟列宁格勒的人们在坚苦卓绝的环境中所具有的宁死不屈、百折不挠、坚强高贵的精神。
【第2句】: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在叙述中采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群体的崇高品质。
【第3句】:教学难点
体会列宁格勒人民的人性光芒与人格的高贵。
【第4句】:教学时数
1课时。
【第5句】: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幸福宁静的生活。我们远离战争、饥饿和寒冷,战争的残酷、恐怖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里的人们难以想象的。你们知道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下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吗?今天我们走进《列宁格勒的树》,去看看被围困了九百天的列宁格勒城的人们在生命面临威胁的时刻,宁愿冻死也不砍伐一棵树的壮举,让我们的灵魂接受一次洗礼,去感受一下人性的'光辉吧。
(二)时代背景:
60多年前,德国法西斯出动70万大军、1200架飞机、1500辆坦克和12000门火炮妄图一举拿下这座城市,却受到苏联军民英勇顽强的抵抗,德军迅速占领列宁格勒的企图化为泡影。于是,希特勒下令严密封锁该城,企图以断水、断粮等手段征服列宁格勒,从而开始了长达900天的围困期。面对险恶的处境,300多万英雄的列宁格勒军民没有屈服,他们顽强抵抗,依靠在拉多加湖上开辟的“生命之路”,传奇般地战胜了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的罪恶计划。
列宁格勒保卫战紧紧拖住并消灭了德军大量有生力量,为苏军取得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战役的辉煌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残酷的战争也使列宁格勒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据材料记载,列宁格勒在围困期因饥寒交迫致死的人多达64万人,死于德军炮火空袭的有【第2句】:1万余人。
(三)初读课文,积累字词。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用 线画出你不认识的字,用……线画出需要积累的词语。用 画出你喜爱的句子。
【第1句】:学生读完以后,老师提醒学生注意:
踉跄(liàng qiàng) 冻馁(něi)
【第2句】:需要积累的词语:
不堪回首 战云密布 阴云惨淡 魔剑高悬 座无虚席
(四)探究课文。
【第1句】: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说说最使你感动的语句有哪些,找出来细细读一读,品一品,讨论交流:哪些细节、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
2.重点讨论分析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请一位学生朗读一遍。
本段写了悲惨的一幕,但作者没有对这一情节进行过多地描写、渲染,只是用平静的笔触进行了简洁地叙述,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是哪三个细节呢?
明确:小棺材、冻馁而死的孩子、旧铺板。
作者只交代了三个必要的细节,既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者感情的特殊性,他追求的不是煽情,而是以叙述来说明问题,我们同样被打动了。看来,打动人心不光靠描写、渲染的手法,叙述同样能产生感动的效果,这真是“殊途同归”啊!
3.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地描绘一下当时的场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4.作者一边进行冷静地叙述,一边又在叙述中进行对比,请同学们说说对比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暖。”
5.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用了议论、抒情的手法加以补充,请同学们找出这样的句子。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起了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的作用。
6.为了进一步印证这一点,作者又例举了生活在巨大的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列宁格勒的人们的一些生活状况: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
多么坚强高贵的人们啊,在厄运、苦难面前,他们仍从容地、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精神强健的人,正因为他们具有树一样的坚韧挺拔的精神,才有了不让侵略者前进一步的辉煌。
7.能用《日历》里的语言来描述一下他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他们用情感、忠诚、爱心、责任感,以及创造性的劳动去书写每一天的日历。
8.900多个日日夜夜啊,人们生活在饥寒交迫中,即使一个又一个离家失所的人冻死在街头,人们也没有砍伐一棵树来取暖,人们何以把树看得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生命是是无价的,但并不代表它是最宝贵的,正如裴多菲在诗中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树的绿色是被围困的人们心中的希望,唯一的精神寄托。正是这一片绿支撑着他们熬过900个苦难的日子。
9.请同学们结合《每天诞生一次》的内容,想象一下,列宁格勒的人们从烟雾里透出的曙光中醒来时,看到这片绿,他们会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他们在醒来的一刹那可能有一种陌生感,也有一丝庆幸的心理---“我又活过来了?”我还活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明天还能扑向崭新的太阳,还有见到下一个黎明的希望。对他们来说,生命即绿,假使有一天见不着绿了,那么,死亡也就来临了。
10.同学们知道老山兰的故事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们的钢铁战士血洒南疆,誓守国土,在炮火硝烟中,日夜陪伴我们战士的,就是绿色的兰花,战士们取名“老山兰”,他们把从阵地上采撷来的兰花栽在废弃的空罐头盆里或栽在阵地前沿的土里,甚至栽在了钢盔里。战士们精心呵护着它们,那墨绿色的叶片给炮火硝烟中的战士们带来丝丝生活的慰藉,绿是生命,是和平,是希望,多少人为了心中的那片绿而挺身而出。
和平年代,我们应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绿,人类与绿色应和谐相处。想想战争年代的那些人们吧!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摧残眼前的这片绿呢?请爱护眼前的一草一木吧,我们将会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和力量。
(五).阅读比较、探究
如果以《列宁格勒的树》为材料,你会如何接着写《每天诞生一次》或《日历》呢?试动笔写写看。
〔参考答案:在《列宁格勒的树》的故事里,可以找到上述两篇文章的种种影子,包括共同的、不同的方面。如果与《日历》接,可以放在保存岁月的最好方式是把岁月变成永久的诗篇之后,或者放在书写每一天的日历那段之后。如果与《每天诞生一次》接,可以接到扑向崭新的太阳那句之后,也可以接到篇末。当然还可以有其他的接写方式,比如也放到《日历》的篇末。〕
此项练习的主要目的是互相解读这几篇课文,并不在一定要写成完全融为一体的一篇文章。还有,可以引用故事的基本素材,也可以只引用片断,还可以打乱顺序,比如从剧院天天开演说起。还要指导学生在叙述故事时不是原文照抄,内容要适度,文字要与主篇接近。
〔附〕板书设计
对比
卖房屋 没有谁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
卖首饰 没有谁试图用柴火取暖
卖家具
卖一切可卖之物
海小学精选作文
荧屏中、课本里的大海无数次在我脑海里澎湃翻腾。对于一个内陆孩子来说,大海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
暑假了,揽着夕阳的余辉,我走近了她。
哗哗的海浪声,看啊,那朵朵欢快的浪花儿,似乎正在用轻快优美的舞姿欢迎我这个远道而来的新朋友。不一会儿,涛声贴近耳际,只见波浪一个接着一个向岸边扑来,白色的浪花宛如水晶,又好似片片绒花翻滚着、集散着,真是太壮观了!我下意识地后退了几步,大海的'脾气真让人捉摸不定。
赤脚走在细密柔软的金色沙滩上,每走进一片区域,无数只小如蚂蚁般大小的海蟹贼似的钻进沙滩的小洞里,我俯下身子,扶了扶眼镜,好奇地看着它们。海蟹小心翼翼地窥探着我,冒着气泡!好像在说:看什么看?我们的世界,你永远不懂。哈哈,真是有趣极了!
不多时,海水又趋于平静了,我向远处眺望,蔚蓝色的海水和湛蓝的天空连在了一起,映着那更远处的灯塔和小岛,好个天水一色!金色的残阳铺满了整个海面,放眼望去,如同波光粼粼的银盘。海鸥鸣叫着在白云中翻卷嬉戏,这一切美得让我心醉,更让我忘却了这一路旅途中的疲倦。
看着着无边无际的大海,我顿时明白了,为什么作家会把人类宽阔的胸怀比做大海了。那是因为大海是如此的广阔无边,似乎可以包容着一切。
此刻,我尽情领略她那博大伟岸的胸襟,更感受到她那深处里迸发出来的好似千军万马的力量,这力量与品质不就是人生的真谛吗?
青岛的海作文精选
青岛很美,但最令人神往的是那浩瀚无际的大海。小编收集了青岛的海的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青岛的海
八月六日 ,我与家人乘坐动车前往青岛享受七日之旅,第二天早晨徒步走到金沙滩。
站在高处放眼望去,碧蓝色的海水与湛蓝的天空融为一体,海面上碧波荡漾,一望无垠,在金色沙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像镶了金边的蓝锻面。
我赶紧往沙滩跑去,踩在松软的沙子上,奔向海边。一根根水草犹如一位位资深的舞蹈家,在水中扭动着细长的身子,婀娜多姿。扒开水草,我意外地发现了一只红黄相间的海星。和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简直一模一样,我拿起它,摸了摸,又滑又刺。我把海星收入“囊中”,继续寻找新的“猎物”。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了二十多分钟的漫长寻找,终于找到了一只黑色的螃蟹。它挥舞着钳子,仿佛在向我示威,但是,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两三秒过后,它便成了我的第二位囊中之物。走在金灿灿的沙滩上捡着贝壳,一个、二个、三个……扇形的、枫叶形的、奇形怪状,数不胜数。金沙滩旁的海浪一个一个涌上岸来,沙滩上,海中人山人海。人们不断冲下水嬉戏打闹,一个巨浪扑向岸边,稍不注意,就会被打得人仰马翻。沙滩上,大人们畅饮着正宗的青岛啤酒,聊着天,孩子们一边用沙子搭着城堡,一边吃着海鲜烧烤,时不时发出“呵呵”的笑声。
蓝色的大海、金色的海滩、雪白的浪花聚成了青岛最受欢迎的风景区——金沙滩。
第二篇:青岛的海
假期,我们一家坐火车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青岛的海边。
一下火车,我不顾一身的疲惫,迫不及待的跑向海边。
第一次看到大海,我激动的不得了,远远的望去,蓝蓝的天和蓝蓝的海好像连在一起,浩瀚无际,简直是水天相接!
我赤脚夫奔跑在被阳光照耀的金灿灿的沙滩下,感觉软软的.放眼望去,人们有的在金色的“地毯”上享受着日光浴,有的在“地毯”上休闲的散步,还有的在寻找五彩缤纷的贝壳。
当我离大海越来越近时,大海比我想像的更美!在太阳的照射下,海面上像撒了无数颗钻石,闪闪发亮。调皮的浪花像在跳舞的音符一样,打在我的脚上;当我整个人拥抱大海时,仿佛躺在妈妈的怀里一样。
白天的大海,有时像个调皮的孩子,有时又像个和蔼可亲的妈妈。
到了晚上,涨潮时,大海又能像个威武的大将军,层层的.海浪像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打在礁石上,冲向沙滩。
我爱这千变万化的大海!
第三篇:青岛的海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青岛渡假,一下车,迎接我们的是那一望无垠的大海,在大海的诱惑下,我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它。
凝望着大海的碧波,一朵朵调皮的浪花,一阵接着一阵地向着岸边扑去,把我的裤子、上衣都弄湿了,洗了个“凉水澡”,顿时,那疲惫不堪的身躯,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远远地望去,水天一色,仿佛天与海融为一体,非常的美丽。过了一会儿,那灿烂的太阳,越过乌云的阻挡,重新露出了脸蛋,大海在那太阳的照耀下格外的显眼——海水脱去了绿色的外表,穿上了金黄的衬衫,全身都变得金光闪闪,像是染上了金黄色。在那一起一伏波涛的涌动下,海水一闪一闪的,格外的耀眼,引人入目,就像一块金色的宝石,矗立在大海之中。
游客们,都躺在松软的沙滩上,带着墨镜,眼睛不时的注视着那美丽的海水,忘我地陶醉在那美丽的景色中,将杂念抛在脑后,心中只有那一望无际的大海。
过了一会,我们去乘船,大约乘了离岸边1000米左右的地方,就已到了深海区,屹立在大海之中,仿佛人海合一,有着特殊的感受。与此同时,大海也变了颜色,由以前的浅绿,变成了现在的深蓝,更加突出了黄海的特点——黄海不像渤海似的显得浑浊,呈黄色,反而清澈见底,颜色为深蓝。
每当回想起青岛,我就会不由自主想起那深蓝色的海,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有诱惑力。我多么喜爱青岛的海!
第四篇:青岛的海
05年暑假,我们一家来到了著名的海滨城市――青岛,青岛很美,但最令人神往的是那浩瀚无际的大海。
青岛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海水浴场,其中最有名的还是第一海水浴场了。因为它地理位置佳,位于市中心,是交通最便利,设施最齐全的浴场。每到盛夏季节,便有许多游人慕名而来,海滩上游人如织。
浴场的沙滩上,遍地都是细细软软的啥子,踩上去非常舒服,就像是才来了海绵垫上一样。沙子里富含了许多漂亮的贝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出五彩的光芒,是沙滩变得绚丽多彩!许多人享受着这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礼物,把自己埋进沙堆里,尽情地享受阳光浴,晒久了,就去海里冲浪,体验乘风破浪的刺激。许多小孩儿就趴在沙滩上,提着个塑料袋捡美丽的贝壳和被海浪冲上沙滩的海产。因为我在青岛待得比较长,所以有幸领略了大海的千变万化。在没有台风的日子里,海面风平浪静,许多人在海里游泳。花花绿绿的游泳衣、五花八门的救生圈和是时不时盘旋的海鸟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台风来临前夕,原本湛蓝的海水变成了灰色,海面不断上升。随着风力增大,海面上的浪花越来越多,浪越来越高,咆哮着像一群发疯的狮子,一个接着一个地冲向海岸,一个比一个凶猛。海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了巨大的轰鸣,炸开了巨大的水花。
台风过后,沙滩上到处是被冲上来的水藻和贝壳,游客们兴致勃勃地在好摊上拾贝壳,收获着台风捎来的礼物。
大海时而温柔平静,时而汹涌澎湃,我爱青岛的大海!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367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