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名言
关于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宣传标语
【第1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建文明新聊城
【第2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建新聊城
【第3句】:讲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献一片真情
【第4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市民
【第5句】: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第6句】: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第7句】: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第8句】: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第9句】: 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文明语温暖男女老少心
【第10句】: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第11句】: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
【第12句】: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第13句】: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第14句】: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第15句】: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第16句】:加强语言文化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17句】: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第18句】: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第19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第20句】: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第21句】:大力推广普通话,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22句】: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第23句】:诵读经典,传承文明
【第24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现代人,扬爱国情
【第25句】:爱国,首先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第26句】: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第27句】: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
【第28句】: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第29句】: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30句】:规范社会用语用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有关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宣传标语
【第1句】:学好普通话,不会闹笑话
【第2句】:讲好普通话,事事好说话
【第3句】:外国宾朋到中国,到了中国学汉语。汉语就是普通话,人人都能听得懂
【第4句】:说普通话,行万里路
【第5句】:人人都说普通话,祖国处处在变化
【第6句】:普通话,用处大,人人说,增文化
【第7句】:讲好普通话,走遍中国都不怕
【第8句】:普通话,明白事
【第9句】:学好普通话,发扬中国历史文化
【第10句】:今年过节不说话,要说就说普通话
【第11句】:说好普通话,大江南北任我游
【第12句】:交流的桥梁——普通话
【第13句】:说话要说普通话,沟通交流都不怕。人人都要学会它,走南闯北就不怕
【第14句】:要做中华小当家,先要说好普通话
【第15句】:人人都说普通话,中国人民成一家
【第16句】:人要做文明人,讲话要讲普通话
【第17句】:普通话不离口,规范字不离手。普通话最好听,普通人最可爱
【第18句】:你想和更多人交朋友吗?——请说普通话
【第19句】:人人都写规范字,人人都说普通话
【第20句】:普通话,我爱他,大家一起普及他
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手抄报
工作中使用普通话,让普通话始终成为学校的教学语言和校园语言,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写规范字说普通话手抄报,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话的历史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 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 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3) 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4)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5) 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6) 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7) 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8) 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9) 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
普通话是人与人交流的桥梁,是雄鹰飞上蓝天的翅膀,是让小树茁壮成长的阳光,让我们学说普通话,让普通话伴我成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欢迎阅读参考~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1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2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3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4
☆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是普通话,通用文字是规范汉字。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是怎么来的?
先秦、两汉时期的“雅言”和“通语”是我们当代共同语的远古“祖先”。东汉时的洛阳话、唐代的长安话、宋代的汴梁话等,都曾先后成为汉民族的共同语。金、元、明、清四代都曾建都北京,由于政治、经济的集中,北京话成为明清时期的共同语“官话”的基础语言。1911年,清政府学部议决了《统一国语办法案》,代表着封建社会的“官话”退出历史舞台,旨在向士农工商普及的“国语”正式确立。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推行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政策,在1955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对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决定把清末至民国的“国语”改名为“普通话”。
☆普通话的“普通”是普普通通的意思吗?
在中国最早提出“普通话”这个名称的是朱文熊。1906年,他对普通话的`定义是“各省通行之话”。1934年兴起的大众语运动最终对普通话有了基本一致的认识:普通话是以一种流行最广的方言为基础的,习惯上全国各地共同使用的,大众能说得出、听得懂、写得来的人民大众的口语,它是更具普遍性的“国语”和更接近人民口语的白话文。所以,普通话的“普通”是“普遍通行”的意思。从语言的地位来看,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我国族际的共同语;从语言的规范化来看,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语;从法律地位来看,普通话是中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从社会的使用来看,普通话是人人使用,普遍通行的日常交际语。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就是符合国家颁布的规范标准的汉字,包括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务院或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以字表等形式正式公布的汉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我国语言文字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我国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项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务院部门规章是教育部第16号令《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规定》。地方法规规章很多,浙江省有地方规章《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中有语言文字方面的条款。
☆国家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交际中的方言隔阂基本消除,受过中等或中等以上教育的公民具备普通话的应用能力,并在必要的场合自觉地使用普通话,与口语表达关系密切的行业工作人员,其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的要求;21世纪中叶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经过未来四五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国民语文素质将大幅度提高,普通话的社会应用更加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需要,形成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适应的良好语言环境。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定在每年的什么时候?
1997年,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的第三周在全国开展“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哪些场合应该说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总的要求是工作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什么是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
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是一种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和测试大纲,评价个人掌握普通话规范程度和运用普通话能力的一种口语考试。
普通话水平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其中:97分及其以上,为一级甲等;92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7分,为一级乙等;87分及其以上但不足92分,为二级甲等;8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7分,为二级乙等;7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80分,为三级甲等;60分及其以上但不足70分,为三级乙等。
☆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什么要求?
(一)教师应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其中语文教师、幼儿园教师和汉语教师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普通话教师和语音教师应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部门人员应达到三级甲等及以上水平;
(三)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乙等及以上水平,其中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甲等水平;
(四)公共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达到三级及以上水平,其中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和导游等特定岗位的从业人员应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五)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应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水平。
☆哪些情形可以保留和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什么是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指在以乡镇为主体的农村地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应用情况评估,从而实现县域城乡语言文字规范化全覆盖的一项工作。主要通过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开展形式多样的语言文字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在农村地区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引领、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提升群众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
☆乡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乡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是在农村地区普及和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即通过“组织领导”“制度建设”“工作措施”“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五个方面的工作推进和落实,实现乡镇语言文字管理和应用的规范化。
☆乡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乡镇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应以党政机关为龙头、学校为示范、服务站(所)为窗口、青壮年为重点、村(社区)为基础,以此带动全社会的普及。
☆农村推广普通话就不能说方言吗?
在民族共同语的发展时期,方言之间过去所有的那种明显的界限会逐渐淡化,方言的力量必然会削弱。
但方言在我国有特别悠久厚重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在农村地区群众日常生活中,方言有它的稳固性和不可替代的实用性。
推广普通话既不以消灭方言为目标,也不以消灭方言为手段。普通话的推行与方言的使用是和谐共存的关系。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5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6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7
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手抄报8
为了深入贯彻上级语言文字工作精神,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推普活动的开展,提高全园师幼的普通话水平,内江二幼在全国第二十一届推普周来临之际,开展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为主题,扎实开展推普周系列宣传活动。
营造推普浓厚氛围
走进内江二幼,在大门口、会议室都能看见“说普通话,写规范、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等宣传标语;幼儿园楼梯、走道等处张贴推普宣传海报;每个班级的家园联系栏设置推普专栏,营造出浓浓的推普语言氛围。此外,充分利用幼儿园、小杜鹃广播站、小杜鹃电视台三大宣传平台,及时报道推普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扩大推普周活动的宣传声势和社会效果。
注重推普融入结合
内江二幼将推普活动与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在教师中开展“三笔字”评选活动;将教师们的备课本、会议记录作为重点,对教师书写规范字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督促教师们坚持天天练字,夯实教学基本功。定期对校园橱窗、宣传牌、家长园地、电子屏幕等进行排查,开展“啄木鸟”纠错活动。
创新幼儿推普形式
组织各班开展制作“亲子推普手抄报”活动、推选“普通话小天使”等,让推普知识走近幼儿、家长的生活,为孩子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大手牵小手,同讲普通话”的活动,让大班幼儿走进结对的中小班,带领弟弟妹妹坚持使用普通话;“小小推普员”活动让幼儿及家长手持自制普通话宣传旗或传单,走进社区为市民宣传普通话,同时也将推普精神带回家,进一步提升家长和幼儿运用语言文字的规范能力。
通过推普周系列活动的开展,规范了全园师幼言行,增强了教师正确认识和规范使用汉字的意识,提高全园师幼使用普通话的水平,扩大了推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真正地让普通话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进社会,为构建和谐语言社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努力。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4082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