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爱国的名言警句及赏析
【第1句】: 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
【第1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第2句】: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第3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第4句】: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第5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第6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第7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第8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第9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10句】: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第11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第12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13句】: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第14句】: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
【第15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第2句】: 求几句爱国名句及它们的赏析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诗人从写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的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全曲可分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层的感慨内容。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过程的真实写照。这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的感慨: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其实是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这样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第3句】: 急需爱国名言及赏析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列宁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清)顾炎武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俄)巴甫洛夫 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大仲马 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匈)裴多菲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前苏朕)苏霍姆林斯基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前苏联)凯洛夫 爱国心再和对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斯特洛夫斯基 爱国应该和爱自己的家一样。
为了国家,不仅在牺牲财产,就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报国的大义。 ——日本思想家 福泽谕吉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麽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是什麽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麽呢! —— 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批评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 吴玉章 不要过分的醉心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 —— 克雷洛夫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 司马迁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 当一个人受到公众信任时,他就应该把自己看作为公众的财产。 —— 杰弗逊 刀鞘保护刀的锋利,它自己则满足于它的迟钝。
—— 泰戈尔 凡是不给别人自由的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统治下,他们也是不能够长远地保持住自由的。 —— 林肯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朝政治家 个人如果但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 高尔基 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 闻一多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工人阶级的团结就是工人胜利的首要前提。 —— 马克思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吉鸿昌 活着,为的是替整体做点事,滴水是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 —— 谢觉哉 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 林耐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 华罗庚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 科学家不是依赖于个人的思想,而是综合了几千人的智慧,所有的人想一个问题,并且每人做它的部分工作,添加到正建立起来的伟大知识大厦之中。
—— 卢瑟福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是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 ——巴斯德 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精神以及同全世界劳动者的团结一致,是取得最后胜利的保证。 —— 列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 吕坤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 巴金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 戚继光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理所当然的事。 —— 海涅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 苏霍姆林斯基 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
—— 华罗庚 人们往往把任性也叫做自由,但是任性只是非理性的自由,人性的选择和自决都不是出于意志的理性,而是出于偶然的动机以及这种动机对感性外在世界的依赖。 —— 黑格尔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 别林斯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第4句】: 古代诗歌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句赏析
NO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沙场将士的坚定与视死如归的决心,可佩可敬。
NO2: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生功名,赫赫战功,终归于尘土,英雄老去的悲哀和凄凉。
NO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
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杨康就是取名于靖康耻,我们都赞岳飞一声英雄,或者敬称岳爷爷,民族气节直灌天地。
NO4: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
这里有一个形象思维的赏析,诗中的形象思维已不局限于诗人自己,而是扩充到了像诗人那样不得重用,怀才不遇的志士,自古以来,就有壮志难酬之声,古亦如此,今亦如此。
NO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NO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老杜又一次在家国之思中潸然泪下,怎让人不感伤?
NO7:夙夜忧叹(出师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NO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当年意气,当年勇。
【第5句】: 【古代诗歌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句赏析你喜欢那句
NO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沙场将士的坚定与视死如归的决心,可佩可敬.NO2: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一生功名,赫赫战功,终归于尘土,英雄老去的悲哀和凄凉.NO3: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待从头,收拾旧河山,朝天阙.射雕英雄传里的郭靖,杨康就是取名于靖康耻,我们都赞岳飞一声英雄,或者敬称岳爷爷,民族气节直灌天地.NO4:念天地之悠悠,独创然而涕下.这里有一个形象思维的赏析,诗中的形象思维已不局限于诗人自己,而是扩充到了像诗人那样不得重用,怀才不遇的志士,自古以来,就有壮志难酬之声,古亦如此,今亦如此.NO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NO6: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老杜又一次在家国之思中潸然泪下,怎让人不感伤?NO7:夙夜忧叹(出师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NO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当年意气,当年勇.。
【第6句】: 表达爱国之情的名言或诗句
【第1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第2句】: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第3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第4句】: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第5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第6句】: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第7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8句】: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第9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10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11句】: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第12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第13句】: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第14句】: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第15句】: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第16句】: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第17句】: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第18句】: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希望采纳。
【第7句】: 表达爱国情怀的名句
【第1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第2句】: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第3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第4句】: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第5句】: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第6句】: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第7句】: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第8句】: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第9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10句】: 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第11句】: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第12句】: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第13句】: 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第14句】: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 【第15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60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