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民生领域名人名言申论

2016国考申论名言警句分类精选:民生、治国、发展

孔子曾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可见文采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不仅能体现语言的丰富多彩,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锦上添花。考生通常在写申论议论文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分论点如果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往往平淡无味、拖沓冗赘、堆砌辞藻、词不达意。此时若能找到一句恰当的名言来替代,那就会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给人一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受。为此,特为广大考生们整理如下三个申论常考主题的名言警句,供考生参考。

主题一:民生

【第1句】: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 ——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第2句】: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

【第3句】:夫民,别而听之则愚,合而听之则圣——《管子·君臣上》

【第4句】: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

【第5句】:民安土重迁,不可卒变,易以顺行,难以逆动——《三国志·魏书·袁涣传》

【第6句】:可怀以德,难屈以力——《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

【第7句】: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宋·苏辙《新论下》

【第8句】:达人无不可,忘己爱苍生——唐·王维《赠房卢氏琯》

【第9句】:积力之所举,即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即无不成也——《文子·下德》

主题二:治国

【第1句】: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宋·苏辙《新论中》

【第2句】:政纲虽举,必求益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第3句】:上安下顺,弊绝风清——宋·周敦颐《拙赋》

【第4句】: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宋·苏轼《讲田友直字序》

【第5句】: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第6句】: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意林》引《物理论》

【第7句】: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

【第8句】: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

【第9句】:正其本者万事理,劳于永者逸于使——唐·张九龄《对嗣鲁王道坚所举道侔伊吕科·第 一道》

【第10句】: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第11句】: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管子·正世》

【第12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

主题三:发展

【第1句】: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

【第2句】:并官省事,静事意役,上下用心,惟农是务。——房玄龄 《晋书·傅咸传》

【第3句】:不清不见坐,不高不见危,不广不见削,不盈不见亏。——王充 《论衡·自纪篇》

【第4句】: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管仲 《管子·牧民》

【第5句】: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礼记·乐记》

【第6句】: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荀子·儒效》

在申论写作陈述观点时,首先提炼出论点本质内容,再从名言警句中甄选出画龙点睛的一句,以“城市发展”主题为例,论点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规划是最重要的。”我们在其中加入能够强调规划重要性的名言警句,可以修饰为:古人云:“凡谋之道,周密为宝”,对于城市建设来说亦是如此,必须规划先行。是不是瞬间变得“高大上”了呢?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在备战申论的路上,各位考生还需奋力拼搏,不断积累名言警句,并加以灵活运用,相信一定可以让文章脱颖而出!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69119.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