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男孩励志名言
孩子叛逆期,聪明的家长是这么做的!
叛逆是每个人青春期都会出现。可以说,叛逆就是青春的代名词,叛逆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初高中则是叛逆的黄金时期。当孩子进入叛逆期,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毕老师告诉大家,孩子叛逆期,聪明的家长是这么做的!
1
首先家长们要了解孩子叛逆的原因
【第1句】:进入中学,学业压力增大、同学竞争激烈、父母期待过高等因素造成心理压力巨大。
【第2句】:孩子进入青春期,身体初步成熟,而心理却未成熟,常常会遭遇各种挫折,心理变得更加矛盾,甚至烦躁!
【第3句】:接触的外界信息多了,孩子渴望自我展示,追求个性,会导致叛逆心理的加剧。
孩子叛逆,可能是由很多原因导致的,有些孩子是想要表达自己的意志,有些孩子是想要争取自己的空间,也有些孩子是希望获得父母的注意。
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进行科学疏导。
2
告别叛逆,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任何时候倾听其实也是最好的沟通方式,听孩子倾诉心中的烦躁和压力。家长应多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能接受的沟通方式。
沟通方式一定要灵活多样,多听孩子的建议,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家长保持冷静、维持耐心,了解孩子叛逆的真实原因,释放负面情绪。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
除此之外,不妨多给他看一些积极的励志书,比如名人传记等,让他内心有个学习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孩子青春叛逆期,特别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同与尊重,家长应真正放下身段,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给他足够的发言权。
与孩子多沟通、互动,多陪孩子参加活动、多与孩子聊天,增加共同语言,了解孩子的真正想法,让孩子能够真正的信赖父母,帮助孩子处理逆反心理。
孩子的成长发展,不只是单纯地学习课本知识,除了课堂知识,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爱好,增加孩子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可以通过发展孩子的兴趣,陪孩子一起学习,给孩子动力,多多鼓励孩子去学习新的东西。
虽然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理性的教育更能建立亲子关系。
家长要正确学习认识青春期叛逆的生理和心理知识,调整好心态,真诚的帮助孩子,不要对孩子家暴,逼着孩子纠正。
每个孩子都要经历青春的叛逆期,还希望家长们能多点鼓励,少点压力!以上的技巧,你们get了吗?
孩子叛逆期的案例与反思
案例:
3岁的楠楠上幼儿园了。这本来是件好事,现在却让爸爸妈妈忧心忡忡。原来,开始时楠楠只是在早晨因为不愿意去幼儿园而哭闹一会儿。可后来却一天天变得越来越任性、烦躁和固执了。再后来,楠楠每天都会找到理由歇斯底里地哭闹一两次,闹得全家人束手无策。
反思:
像楠楠这样3岁多的孩子正处于第一个心理逆反期,他们初步有了自主意识,有了自尊感的萌芽,非常想独立做一些事情,但自我控制的能力还很弱,有时会用顶嘴、跺脚、哭嚎、打人甚至毁坏东西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志。这就需要家长更加耐心地了解孩子、教育孩子,帮助他顺利地度过这一时期,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孩子任性、乱发脾气,往往是父母的好脾气造成的。所以家长首先应检查自己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平时是不是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是不是会忽视甚至默许他们的不良行为?是不是会对孩子无条件地满足和妥协?
孩子大哭大闹父母就屈服让步,屡试不爽之后,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折腾父母的行为模式,并愈演愈烈。在这场与父母的拉锯战中,孩子成为百战百胜的赢家,并在一次次地命令父母、战胜父母中享受快乐。
对于处于首次心理逆反期的孩子,父母不仅要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还要为他们建立规则,让孩子知道什么要求是合理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逐渐让孩子养成听道理、讲道理的习惯,学会自我控制。
建立规则的过程需要家长有耐心、有恒心。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时,坚决不能答应。如果孩子不听道理,依旧哭闹,家长可以冷处理,让他哭闹直至安静下来,再来讲道理。这种回合会反复发生多次,但家长一定不能心软。如果坚持了五次,第六次孩子闹得太凶太久,您心一软又妥协了,那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无论怎样必须坚持,孩子最终会发现无理取闹是不能达到目的的,他就会逐渐放弃这种做法。
总之,解决孩子任性不是一天两天能纠正过来的,它需要父母用心去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孩子爱玩手机?聪明的家长是这样做的
手机作为当下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深受大家的喜爱,其中小孩也占了绝大部分。那么玩手机有怎样的危害呢?怎样来避免小孩上瘾呢?跟着毕老师来看看吧!
孩子爱玩手机的原因不尽相同:
【第1句】:玩游戏
这是孩子玩手机的主要内容,年龄越小的孩子越普遍。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容易让孩子上瘾的。很多大人玩游戏都上瘾,更别说孩子了,而玩游戏也是相对来说比较难戒除的习惯。
【第2句】:娱乐
有些孩子上网主要是娱乐,比如看影视剧、听歌、看动漫或者小说等。这样的孩子也有上瘾的情况,但没有玩游戏严重,相对来说好戒除一点。
【第3句】:社交
这些孩子上网主要是聊天或者和同学联络,尤其对那些刚学会使用QQ或者微信的孩子。有些大一点的孩子因为早恋,玩手机主要是和对方联络比较方便,从而始终离不开手机。
【第4句】:学习
有些孩子是利用手机来学习的。手机利用得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对孩子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查资料、听英语等。但是,有的孩子遇到不会做的作业就用手机来查答案,自己一点也不动脑子,如果养成习惯,会严重的影响学习成绩。
如果孩子特别依赖手机,作为家长,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属于哪一类的,然后再对症下药,找到应对方法。
手机看似方便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可是经常一家人坐在沙发上,各自玩各自的手机,有什么难题、不开心也不当面交流,放在心里的事多了,自然也就容易抑郁了。
此外,还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手机里有海量的信息,各种软件让人应接不暇,正是这种“过度刺激”,容易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学习是个慢节奏的过程,这就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没有动力”,每天超过1小时,3-4年后注意力将会落后于同龄人一大截。
长时间玩手机还有以下危害:
【第1句】:引发很多眼部疾病,导致近视成灾,影响就业。
【第2句】:孩子经常玩手机到深夜,上课睡觉不听课,学习成绩下降。
【第3句】:容易出现脊椎问题。孩子玩手机时候总是喜欢歪着、躺着、窝着,反正怎么舒服怎么来。这些看似舒服的姿势恰恰是导致颈椎病出现的原因。
【第4句】:容易产生交流障碍。玩手机、玩Pad上瘾的孩子大多不喜欢和外界交流,缺乏交往的自信,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与小朋友相处,显得比较被动。
【第5句】:玩手机替代了孩子的玩耍,导致孩子活动减少,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第6句】:玩手机限制了孩子的感觉体验,易使孩子分不清虚幻和现实。
【第1句】:对于不必须的情况,尽量避免孩子与手机接触;而对于必须的情况,则尽量以功能少的手机代替智能机。
诚然,给孩子配备手机并非是完全需要的,若是孩子没有住校,经常都可以与家长直接沟通的话,我们并不需要一定要为孩子配备手机,因为这样可以让孩子少于手机接触,避免沉迷上瘾;而对于一些住校的孩子,需要与家长保持联系的孩子来说,我们可以尽量以只具备普通通讯功能的手机替代智能机,既满足孩子,又让孩子不能长期接触到手机的娱乐功能。
【第2句】:规定玩手机时间,严格执行,并制定惩罚规定
当然,孩子并非是完全与智能手机接触的,例如放假期间,他们也许会趁着在家的空档拿父母的.手机来玩,对于这种现象,家长们也不能忽视,面对爱玩手机的孩子,家长一定要设定玩手机的具体时间,从什么点到什么点,一旦时间到达,必须立即停止,若孩子哭闹不愿放下手机,则家长需制定严格的惩罚规定,拒绝孩子玩手机上瘾!
【第3句】:合理的安排孩子作息时间
孩子手机不离手,说白了就是“闲”的,如果把孩子时间合理的利用起来就不会出现手机不离手的画面。那么怎样安排孩子作息时间呢?首先,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例如八点做什么、十一点做什么,这样可以使孩子忙起来,且孩子也有一个良好的时间观念。其次,增加孩子兴趣涉猎,可以给孩子报一些兴趣班或是陪孩子读读绘本,带孩子去公园或是海洋生物馆等,只要时间合理的运用起来,手机这件事孩子就会忘得一干二净了。
【第4句】:以其他的事情代替手机
孩子突然要玩手机的原因可能很简单,或许只是因为一时的无聊而已,若是家长发现孩子老是因为无所事事而要玩手机的话,这个现象也必须重视,我们需要趁着孩子的手机瘾没有形成的时候立即制止,帮助孩子找到其他有趣的事情,代替手机,避免孩子玩手机上瘾。
【第5句】:父母做榜样,在孩子面前不要痴迷手机
曾看过一个研究表明,父亲抽烟的孩子以后吸烟的概率要比父亲不吸烟的孩子高20%,所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要想让孩子戒掉手机瘾,那必须父母先戒掉,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尽量不要在年龄幼小的孩子面前玩手机、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第6句】:抽出时间多带孩子户外走动、开拓视野
孩子小的时候,对各个事物充满好奇,且对事物的认知度也充满新鲜感。所以说,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宅在家里,应该带着孩子出去走走,开阔思维,看到美丽的风景,使孩子更能增加对自然的认知度,增长了见识,当见识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涉猎广泛,培养了自己的兴趣。
【第1句】:戒除手机依赖要从小开始
任何一种行为一旦形成习惯,改变起来就非常困难,因此,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家长就需要关注孩子玩手机的问题,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玩手机的习惯。
【第2句】:不能让孩子每天都玩手机
有的家长觉得只要孩子作业写完了,每天都可以玩一会手机,这种做法很容易让孩子玩手机上瘾。
孩子年龄还小,自制力较差,天天玩手机就会养成习惯,形成依赖。一旦形成依赖,做作业时就很容易心不在焉,光想着玩手机,自然就会影响到学习。
【第3句】:一周只能玩一次到两次
玩手机的时间一周最多两次,尤其对初中以下的孩子来说,必须坚持这个原则,只有周六周日才可以玩,每次限定时间,坚决执行。
【第4句】:手机成瘾的孩子怎么办
对于已经成瘾但不是很严重的孩子,可以采取慢慢减少时间的办法,比如可以从每天一小时慢慢减少到半个小时,到最后两天或三天玩一次。
结束语:戒掉手机,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不同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家长做好榜样,还给一个孩子快乐的童年。
家长必读: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不少家长感觉到,孩子看上去不再像从前那样乖巧可爱了,做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其实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来的表现。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甚至于干什么都要和家长反着来!做家长的在困扰之余应该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下面的几条建议为您排忧解难。
家长要正确认识叛逆
一说起孩子叛逆,很多家长都是非常头疼的,总是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
其实家长可以先了解孩子为什么叛逆,再想办法来应对。要知道叛逆是孩子构建自我、寻求独立的途径。
家长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的时候,不要急于去纠正和批评孩子,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寻求独立的开始。
如果家长能意识到这一点的后,相信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情绪就不会那么激动了,能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谈。
做好亲子之间的沟通
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可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知道该怎样爱自己的孩子。孩子处于叛逆期,做好沟通是最基本的。
在如今这个社会,由于家长都忙着工作,与孩子的相处时间越来越少,导致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代沟,总是捉摸不透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其实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比较,也不是总是拿家长的身份来压孩子,要把孩子放在朋友的地位上和他们沟通。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家长是尊重他们的,这样就愿意和家长沟通了,在沟通的时候,也可以逐渐打破孩子的心理防线,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让孩子做选择题
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往往是家长要他做什么,他老是反着来。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做选择题,就是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选择方式,给出他两个选择!
比如说,你是想要打游戏还是看卡通片呢?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如果孩子两样都不选的话,要其他额外的东西,那你就明确地告诉他,这不是选择范围之内的,然后很严肃地再重复一遍自己的命题。
这样可以很快的引导孩子!
耐心倾听孩子
孩子叛逆的时候,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心浮气躁的,通常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直接就是破口大骂。其实这样只能加重孩子的叛逆心理。
如果家长能够在这过程中好好理解孩子,好好倾听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我们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是情有可原的。
其实,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不要老是对孩子说“不”。
跟孩子讲道理
不要认为孩子不懂道理,其实只要家长跟孩子好好讲道理,有时候孩子还是懂的。
比如,孩子因为不能打游戏而跟家长大吵大闹,这时家长就要跟孩子讲道理,跟孩子好好说话,让孩子意识到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即使孩子一次不懂,多次过后就知道错误了。
至于如何讲道理,其实家长可以通过讲一些孩子听得懂的故事来教育孩子。
结束语:
在孩子成长的青春期,他们有着更多的迷茫和困惑,所以他们叛逆,不听家长的话,这时候就需要家长来进行贴心关怀和正确引导,家长应保持对孩子更多的关注和积极沟通,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77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