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谦字成语或诗词名言警句

常见的带谦敬色彩的词语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这礼仪往往表现在日常交往的口头言语与书信用语方面。与人交往,中国人注重先得虚己以待人,即使自己是个有身份的人,也得降低自己的身份;对待他人要恭敬,即使对方在某方面有不足,也应以礼相待。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词语的归类情况供同学们复习“语言得体”一章之用。

【第1句】:谦词类说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称自己的妹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第2句】:敬词类说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14,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16,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18,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19,用“高”字:称对方相关的事物。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用“光”字:用于说对方的来临。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21,用“贵”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22,用“恭”字: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祝贺)、恭候(等候)、恭请(邀请)、恭迎(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23,用“华”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24.用“敬”字: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佩(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25,用“惠”字: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意思是请保存)、惠临(说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说顾客的到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人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26,用“贤”字: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贤侄(称侄子)。

27,用“屈”字:用于说对方的行动。如:屈驾(用于邀请人,意思是委屈大驾)、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屈居(委屈地处于)、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28,用“雅”字:用于说对方的情意或行动。如: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出批评,把自己人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对方时,请对方指教)。

29,用“玉”字:用于说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说对方的身体)、玉音(在书信中,称对方的书信或言辞)、玉照(说对方的照片)、玉成(感谢对方的成全)。

此外,还有一些带谦敬色彩的词语,如:久仰、赐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纳、包涵、斧正、璧还、鼎力等。

常见的谦恭词语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这礼仪往往表现在日常交往的口头言语与书信用语方面。与人交往,中国人注重先得虚己以待人,即使自己是个有身份的人,也得降低自己的身份;对待他人要恭敬,即使对方在某方面有不足,也应以礼相待。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词语的归类情况供同学们复习“语言得体”一章之用。

【第1句】:谦词类说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称自己的妹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第2句】:敬词类说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14,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16,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18,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19,用“高”字:称对方相关的事物。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用“光”字:用于说对方的来临。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21,用“贵”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22,用“恭”字: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祝贺)、恭候(等候)、恭请(邀请)、恭迎(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23,用“华”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24.用“敬”字: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佩(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25,用“惠”字: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意思是请保存)、惠临(说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说顾客的到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人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26,用“贤”字: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贤侄(称侄子)。

27,用“屈”字:用于说对方的行动。如:屈驾(用于邀请人,意思是委屈大驾)、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屈居(委屈地处于)、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28,用“雅”字:用于说对方的情意或行动。如: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出批评,把自己人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对方时,请对方指教)。

29,用“玉”字:用于说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说对方的身体)、玉音(在书信中,称对方的书信或言辞)、玉照(说对方的照片)、玉成(感谢对方的成全)。

此外,还有一些带谦敬色彩的词语,如:久仰、赐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纳、包涵、斧正、璧还、鼎力等。

有关常见的谦恭词语网友来稿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这礼仪往往表现在日常交往的口头言语与书信用语方面。与人交往,中国人注重先得虚己以待人,即使自己是个有身份的人,也得降低自己的身份;对待他人要恭敬,即使对方在某方面有不足,也应以礼相待。下面列举一些常见词语的归类情况供同学们复习语言得体一章之用。

【第1句】:谦词类说

1,用鄙字:在与别人说话时,说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往往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鄙,以表达说话人的谦虚。如:鄙人(称自己)、鄙意(称自己的意见)、鄙见(称自己的见解)。

2,用敝字:在与别人说话时,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词前加上一个敝字,以示谦虚。如:敝人(在别人面前称自己)、敝姓(称自己的姓)、敝校(称自己的学校)、敝处(称自己所处的地方或自己的家)。

3,用薄字:与人交往时,谦称自己相关的事物,有时可以在某些词加一薄字。如:薄酒(称自己待客的酒)、薄技(称自己的技艺)、薄礼(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称自己的情面)。

4,用敢字:在向他人有所请求时,在某些行为动词前加上一个敢字,表示自己是冒昧地。如:敢问(冒昧地询问)、敢请(冒昧地请求)、敢烦(冒昧地麻烦你)。

5,用贱字:同别人说话时,谦称自己的事物,有时在某些表事物的词前加上贱字。如:贱姓(说自己的姓)、贱内(内是指内人,即自己的妻子,在早期的白话中,有人在别人面前是这样谦称自己的妻子)、贱事(古人称自己的私事)。

6,用忝字:与同行或他人说话时,在某些动词前加忝字,表示自己的行为可能是辱没了他人,自己觉得有愧。如:忝列(自己有愧被列入或处在其中)、忝在(有愧处在其中)、忝任(有愧地担任)。

7,用小字:与他人说话时,有时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事,常用一些带有小字的词。如:小弟(男姓在朋友面前谦称自己)、小儿(称自己的儿子)、小女(称自己的女儿)、小可(过去白话中常用于称自己)、小人(称自己)、小生(青年读书人称自己)、小店(对别人称自己的店子)、小照(说自己的照片)。

8,用拙字:有时说自己的书或文章等,在某一名词前加上这个拙字,以示说话的谦虚。如:拙著(称自己的著作)、拙作(称自己的作品)、拙笔(称自己的文章或书画)、拙见(称自己的见解)、拙荆(古人称自己的妻子)。

9,用愚字:这个字常于说自己,表示在别人前说话的谦虚。如:愚兄(在比自己小的人前谦称自己)、愚见(谦称自己的见解)。愚以为(谦说自己认为)。

10,用家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高的或年纪比较大的亲人。如:家父、家君、家严、家尊(称自己的父亲),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家兄(称自己的哥哥),家姐(称自己的姐姐)。

11,用舍字:在他人面前谦称自己家中辈份低的.或年纪小的亲人。如:舍弟(称自己的弟弟)、舍妹(称自己的妹妹)、舍侄(称自己的侄子)

12,用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纪大的人在别人面前说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称自己)。

【第2句】:敬词类说

13,用拜字:用于自己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拜读(阅读结方的文章)、拜访(访问对方)、拜见(求见对方)、拜识(结识对方)、拜托(托对方办事)、拜会(会见对方)、拜谢(感谢对方)、拜望(探望对方)、拜辞(告辞对方)、拜贺(祝贺对方)、拜服(佩服对方)。

14,用垂字: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表示对对方的敬重。如:垂爱(在书信中说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说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说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又说垂询)、垂念(说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15,用大字:称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敬称年长的男人)、大哥(敬称年纪与自己相仿的男人)、大姐(敬称女姓朋友或熟人)、大妈(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在书信中称长辈)、大驾(敬称对方)、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作品)、大札(称对方的的书信)。

16,用芳字:用于对方或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芳龄(称对方的年龄,对方应是年轻女子)、芳邻(称对方的邻居)、芳名(称对方的名字,对方应是年轻的女子)。

17,用奉字: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如:奉达(告诉、表达)、奉复(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托对方办事)

18,用俯字:在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的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某职务)、俯念(称对方或上级的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的允许)。

19,用高字:称对方相关的事物。如:高见(称对方的见解)、高就(称对方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的年龄)、高寿(多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20,用光字:用于说对方的来临。如:光顾(多是商家说顾客的来到)、光临(称客人的到来)。

21,用贵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对方要做什么)、贵庚(问对方的年龄)、贵姓(问对方的姓氏)、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贵国(称对方的国家)、贵校(称对方的学校)。

22,用恭字: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祝贺)、恭候(等候)、恭请(邀请)、恭迎(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23,用华字:称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诞(称对方的生日)、华堂(称对方的房屋)、华翰(称对方的书信)。

24.用敬字: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请(请)、敬佩(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25,用惠字: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意思是请保存)、惠临(说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说顾客的到来)、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人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26,用贤字: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弟(称自己的弟弟或比自己年龄小的男子)、贤侄(称侄子)。

27,用屈字:用于说对方的行动。如:屈驾(用于邀请人,意思是委屈大驾)、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意思是委屈迁就)、屈居(委屈地处于)、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28,用雅字:用于说对方的情意或行动。如: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雅正(指出批评,把自己人的诗文书画等送给对方时,请对方指教)。

29,用玉字:用于说对方的身体或行动。如:玉体(说对方的身体)、玉音(在书信中,称对方的书信或言辞)、玉照(说对方的照片)、玉成(感谢对方的成全)。

此外,还有一些带谦敬色彩的词语,如:久仰、赐教、指正、止步、留步、笑纳、包涵、斧正、璧还、鼎力等。

表示色彩的词语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以下是“表示色彩的词语”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色彩的词语

【第1句】:金黄  漆黑  米黄  碧绿  嫩绿  墨绿  鹅黄  翠绿

【第2句】:缤纷  炭黑  墨黑  多彩  葱绿  土黄  蜡黄  黝黑

【第3句】:绚丽  乌黑  石榴红  清水蓝  草绿色  玳瑁红  墨黑色

【第4句】:冰雪蓝  桃红色  海水绿  紫藤色  士林蓝  铁锈红  玛瑙红

【第5句】:墨绛红  海蓝色  北京蓝  卡其灰  葡萄紫  白花花  酸性绿

【第6句】:海军蓝  粉红白  石磨蓝  红彤彤  咖啡色  茄皮紫  白皑皑

【第7句】:海洋蓝  灰白色  粉末蓝  月光蓝  蓝幽幽  古金色  藏青色

【第8句】:象牙黄  牡蛎白  黄绿色  高粱红  黑油油  灰湖绿  淡紫灰

【第9句】:琥珀色  水晶绿  荧光色  珍珠白  釉底红  红艳艳  卡其色

【第10句】:丁香紫  玫瑰红  稻草黄  古铜黑  奶油色  浅湖蓝  金灿灿

【第11句】:绿茵茵  绿莹莹  玫瑰紫  肉桂色  浅莲灰  浅米灰  水泥灰

【第12句】:黑乎乎  黑漆漆  铁锈棕  浅紫蓝  黄澄澄  羊毛白  黄白色

【第13句】:鳝鱼青  深湖蓝  宝石红  紫铜色  中湖蓝  日光黄  朱红色

【第14句】:豉豆红  暗绛红  玉米黄  深藕红  洋蓟绿  杏黄色  浅绿灰

【第15句】:赤红色  樱草黄  绿油油  黑黝黝  浅灰褐  黑糊糊  孔雀蓝

【第16句】:原野绿  柠檬黄  橄榄黑  浅豆绿  水草绿  黑洞洞  玉石白

【第17句】:珊瑚红  象牙白  草地绿  淡白紫  法国红  森林绿  深草绿

【第18句】:锌钡白  淡紫白  紫酱色  鳝鱼黄  深灰蓝  蓝湛湛  柳绿色

【第19句】:樱桃红  深紫灰  橄榄棕  郎窑红  藕荷色  油黑色  橄榄绿

【第20句】:湛蓝色  苔藓绿  铁锈色  深青莲  辣椒红  花红色  浅莲红

【第21句】:芙蓉红  鸽子灰  黄铜色  海螺红  宝石蓝  苹果绿  水晶色

【第22句】:深紫红  胭脂红  橄榄黄  豆沙色  血牙红  芥末黄  鲑鱼红

【第23句】:烟白色  万紫千红  绚丽多彩  姹紫嫣红  白山黑水  花红柳绿

【第24句】:绿肥红瘦  红装素裹  漆黑一团  五光十色  花花绿绿  柳绿花红

【第25句】:阳春白雪  橙黄桔绿  黑白分明  丰富多彩  五彩斑斓  桃红柳绿

【第26句】:五彩缤纷  绿草如茵  青黄不接  青红皂白  大红大绿  灯红酒绿

【第27句】:色彩斑斓  绿水青山  五颜六色  眼花缭乱

色彩的词语解释

【第1句】:奇光异彩:奇妙的光亮和色彩。

【第2句】:百紫千红:形容繁花似锦,色彩繁多。

【第3句】:云舒霞卷:形容姿态万千,色彩斑斓。

【第4句】: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形容颜色鲜明多彩。

【第5句】:逞娇呈美:谓花草显示出美丽的颜色。

【第6句】: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第7句】:余霞成绮:晚霞象美丽的锦缎一样。形容晚霞色彩绚丽。

【第8句】:目迷五色:五色:各种颜色。形容颜色既多又杂,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综复杂,不易分辨清楚。

【第9句】:大红大绿:谓颜色浓艳。

【第10句】: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第11句】: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

【第12句】: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第13句】: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第14句】: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第15句】:鲜艳夺目:色彩鲜美艳丽,十分引人注目。

【第16句】:浮翠流丹:翠:青绿色。丹:朱红色。青绿、朱红的'颜色在流动和浮现。形容色彩鲜明艳丽。

【第17句】:红腐贯朽: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

【第18句】:白白朱朱:白的白,红的红。形容不同种类色彩各异的花木。

【第19句】: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第20句】:陆离光怪:形容现象奇异,色彩繁杂。

【第21句】: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第22句】: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第23句】:柳绿桃红: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第24句】:磨砻砥砺:亦作“磨砻底厉”。亦作“磨礲砥砺”。①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砺锻炼。

【第25句】: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第26句】:花里胡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

【第27句】: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第28句】: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第29句】:陆离斑驳:形容色彩绚丽灿烂。

【第30句】:斑斑点点:物体的表面颜色不纯净,颜色杂乱或凹凸不平。

【第31句】: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

【第32句】:镂金铺翠:形容缤纷的色彩。

【第33句】:呼卢喝雉:呼喝:喊叫;卢雉:古时具上的两种颜色。泛指赌博。

【第34句】:五色缤纷: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第35句】:呼卢喝雉:呼、喝:喊叫;卢、雉:古时具上的两种颜色。泛指赌博。

【第36句】: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第37句】: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第38句】:花红柳绿: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第39句】:争奇斗艳:奇:奇异;艳:色彩鲜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第40句】:柳绿桃红: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第41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第42句】:无声无色:没有声音和色彩。形容平淡不动人。

【第43句】:纡朱曳紫:形容地位显贵。朱紫指高官所佩印绶之颜色。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178181.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