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报国的名言警句
【第1句】: 古今中外 关于忠孝的名言警句
1 、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各种罪恶之中以放纵为首,各种行为当中以孝道为先。
【第2句】: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选自《论语》。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第3句】: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出自桓宽《盐铁论·孝养》。孝敬长辈需要的是质朴实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敬意与爱心,而不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花哨形式。
【第4句】: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
尧舜所行之道,就是孝顺父母和友爱兄弟罢了。
【第5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尊重哥哥;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其中包含了孝道。
【第6句】: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语出《大戴礼记·曾子大孝》。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社会人伦的基本法则。
【第7句】: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出自《孝经·开宗明义章》。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奉双亲。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
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第8句】: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孔子说:“孝,是天经地义的,是人民应该行使的做法。”
【第9句】: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人皆为父母所生养,作为子女应当诚心尽孝道。身为人之父母,应当“知止”在以仁慈之心关爱子女、教养子女上。
【第10句】: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出自《幼学琼林》.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的是兄弟。
【第2句】: 忠孝的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清〗王永彬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
生而必死,自然之理。〖宋〗苏轼
生亦自然,死亦自然。书摘
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战国策》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一寸丹心惟报国。〖宋〗陆游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春秋〗子产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霍去病
欲安其家,先安其国。〖唐〗武则天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唐〗韩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战国策》
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宋〗陆游
【第3句】: 一些尽忠报国的人、名言
【第2句】:微笑拥抱每一天,做像向日葵般温暖的女子。
【第3句】:别小看任何人,越不起眼的人。往往会做些让人想不到的事。
【第4句】: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奔跑!
【第5句】:我们什么都没有,唯一的本钱就是青春。梦想让我与众不同,奋斗让我改变命运!
【第6句】:你不勇敢,没人替你坚强!
【第7句】: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第8句】:学会宽容,要有一颗宽容的爱心!
【第9句】: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第10句】: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第4句】: 有关忠孝的名人名言(加上谁说的)
孝亲·贤达: ·子孝父心宽。
〖宋〗陈元靓 ·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孟子》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诗书立业,孝悌做人。
〖清〗王永彬 ·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清〗王永彬 ·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
《劝孝歌》 ·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
《劝孝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增广贤文》 ·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
〖宋〗何铸 ·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格言集锦》 ·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
《劝孝歌》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
《劝孝歌》 生死·气节: ·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论语》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易经》 ·生而必死,自然之理。
〖宋〗苏轼 ·生亦自然,死亦自然。书摘 ·祸与福相贯,生与死为邻。
《战国策》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归。
〖三国〗王乐 ·男儿徇大义,立节不沽名。〖唐〗聂夷中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唐〗杜甫 ·壮士难易节,贞松不改柯。〖唐〗李咸用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唐〗孟郊 ·良马不念秣,烈士不苟营。〖唐〗张籍 ·堂堂七尺躯,勿使污青史。
〖宋〗陆游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独爱山中兰,幽香抱枝死!〖宋〗范师孔 ·男儿志在守,可杀不可苟。
〖宋〗梅尧臣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明〗顾炎武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明〗顾炎武 ·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清〗袁牧 品行·美德: ·大德必得其寿。
〖春秋〗孔丘 ·德不孤,必有邻。〖春秋〗孔丘 ·志于道,据于德。
〖春秋〗孔丘 ·富润屋,德润身。〖汉〗戴圣 ·一德立而百善从之。
〖宋〗杨时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春秋〗管仲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春秋〗孔丘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春秋〗左丘明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战国〗孟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孟轲 ·不衿细行,终累大德。
《尚书》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汉〗司马迁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国〗诸葛亮 ·居安思危,积德固本。〖唐〗魏徵 ·德比于上,欲比于下。
〖晋〗傅玄 ·无学为贫,无德为孤。〖清〗王永彬 ·求教受劝,向善进德。
〖清〗王永彬 ·进德修业,经世致用。书摘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书摘 ·德为人本;勤是家基。《对联集锦》 ·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
〖明〗洪应明 ·学道无早晚,进德无先后。〖明〗王达 ·德音流千里,功名重泰山。
《后汉书》 ·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汉〗贾谊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
〖汉〗刘向 ·金玉满堂莫收,古人安此尘丑。独以道德为友,故能延期不朽。
〖魏晋〗嵇康 ·树至德于生前,流遗爱于身后。〖唐〗吴兢 ·读书既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
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格言联壁》 ·上好德则下无隐,上恶贪则下耻争。
〖春秋〗孔丘 ·德弥盛者文弥缛,德弥彰者人弥明。〖汉〗王充 ·平生德义人间通,身后何劳更立碑?〖唐〗徐夤 ·英雄第一开心事,撒手千金报德时。
〖元〗张养浩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 ·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
《增广贤文》 ·德日新也,万邦惟怀;志自满也,九族乃离。《尚书》 ·忠信谨慎,德义之基;虚无诡谲,乱道之根。
〖汉〗王符 ·其名弥消,其德弥长;其身弥退,其道弥进。〖隋〗王通 ·有源之水,寒冽不冻;有德之人,厄穷不塞。
〖宋〗胡宏 ·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宋〗司马光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明〗薛煊 仁义·诚信: ·无信不立。〖春秋〗孔丘 ·仁者无敌。
〖战国〗孟轲 ·君子以诚之为贵。〖春秋〗子思 ·士虽有学,而信为本。
〖春秋〗墨翟 ·君子于信,义不食也。《易经》 ·仁不异远,义不辞难。
〖汉〗班固 ·以仁为富,以义为贵。〖晋〗陈寿 ·人无忠信,不可立世。
〖宋〗程颐 ·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战国〗孟轲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汉〗司马迁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汉〗刘向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
〖清〗王永彬 ·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国宝。〖清〗张映斗 ·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春秋〗孔丘 ·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毛泽东 ·忠节令图,君子高行;屈节附逆,义士所耻。
《晋书》 ·孔子曰仁,孟子道义;仁义堪首,做人之本。字严君子以当仁不让。
〖春秋〗孔丘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春秋〗孔丘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第5句】: 关于报效祖国的名言警句或诗句有哪些
【第1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第2句】: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第3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第4句】: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第5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第6句】: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第7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第8句】: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第9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10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6句】: 报效祖国的名言
鱼,我所知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道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砍头内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 舍身取义,杀身成仁。 人固有一死,有的轻如鸿毛,有的重如泰山。
国家兴亡,匹容夫有责(顾宪成) 鞠躬尽碎,死而后已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2073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