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警句类面试真题及解析
【第1句】: 面试观点类综合分析题高分技巧
在面试中,想要一举拿下高分,需要鞭辟入里的分析,行云流水的表述,这些想必同学们都已经了然于心,那么我们还需要掌握哪些技巧,能帮助同学们获取高分呢?答案就是名言警句的使用。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名言警句的使用能够与我们面试作答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在综合分析题型中,名言警句用在观点类题型的题目中,常常有出乎意料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观点类的综合分析题,是要你针对题目中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观点谈谈看法,而这些观点往往也比较抽象,甚至有些题目,就是让你对一些名言警句谈谈观点看法,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取恰当的名言警句,将题目的内涵简洁深刻的表达出来再好不过了,我们结合真题来讲解一下。
例如: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基层党员有人说自己人微言轻,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就行。
对此你怎么看?针对这个观点类的综合分析题,我们要先弄清楚“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这句话的意思,要站在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否则不能治理好这个地方,要制定长远的政策,否则不能够长久,其深层次含义是万事都要考虑周全,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我们在弄清楚这句话的意思后,就要结合题目中的“基层党员有人说自己人微言轻,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儿就行”展开论述,这个时候如果结合名言警句,可以这样论述“是金子到哪都会发光,基层党员并不是微不足道者,而是老百姓心中闪闪发光的金子,我们要以百姓之心为几心,以他人之心为己心,将生命的温度注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时刻将百姓的冷暖放在心底,苦百姓之苦,难百姓之所难…”。
【第2句】: 有没有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的名言警句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名言警句是思想的精华和情感的提炼,简短的一句话,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所以在平日多积累一些名言警句,既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又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 修养。如果在公务员面试中能够适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就可以更加突出考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成功吸引考官的眼球。
【第1句】:民本篇
【第1句】: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黄宗羲《原君》
【第2句】: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
【第3句】: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李素丽
【第4句】: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
【第5句】:船锚是不怕埋没自己的。当人们看不到它的时候,正是它在为人类服务的时候。——普列汉偌夫
【第2句】:权责篇
【第1句】: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张养浩《为政忠告》
【第2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黄石公《素书》
【第3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第4句】:为人臣者,以富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贾谊
【第5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第6句】: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列夫·托尔斯泰
【第3句】:为政篇
【第1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
【第2句】: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白居易
【第3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
【第4句】: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包拯
【第5句】: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朱熹
【第4句】:公正篇
【第1句】:一言正,天下定;一言倚,天下靡。——《艺文类聚》
【第2句】: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第3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
【第4句】: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刘安
【第5句】:为政之道,莫若至公。——司马光
【第6句】: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王夫之(明末思想家)
【第5句】:信念篇
【第1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第2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第3句】: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宣永光
【第4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第5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第6句】:执法篇
【第1句】: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第2句】: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第3句】: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
【第4句】: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明末思想家)
【第5句】:执行法,比制定法更重要。——杰弗逊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408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