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好家风名言警句
【第1句】: 司马光的名人名言
司马光《资治通鉴》内的经典名人名言:
【第1句】:牧心者,牧天下。
译文:牧心,苦心精心经营着一种思维、思想抑或一种心情,牧心者牧天下是说帝王要和臣民有融洽的关系,得到臣民的心和衷心拥戴,才能治理好天下。
【第2句】: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译文: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人便可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干。
【第3句】: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译文: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第4句】: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译文:臻(zhēn真):到达。誉:称赞,名誉。这几句大意是:常常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过失就会日益减少而福气就会来到;常常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声誉就会日益受到损害而灾祸就会降临。
【第5句】: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译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尽小者大后面是慎微者著。这句话完整为: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九》
译文: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业;能够在小事上谨慎,他的德行才能显耀。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第2句】: 有哪些关于家风家训家规名言名句
家风家训家规的名言名句,有以下52条:【第1句】:把老人当孩子珍重,把孩子当朋友尊重。
【第2句】:公生明,偏生暗。
【第3句】: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
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第4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第5句】: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
【第6句】: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第7句】:静坐思,心正气顺,必须到“天地位,万物育”田地方好,默坐思,此心须常有满腔生机。杂念憧憧,将何以极力扫却?勉之!【第8句】:岁寒三友松梅竹,治家三宝勤俭和。
【第9句】: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第10句】:勉学立家,明德养家,文明治家,孝悌传家,勤俭持家,赌毒败家。
【第11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第12句】:君子以俭德辟难。
【第13句】: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第14句】:洒向人间都是爱,春暖花开家安泰。
【第15句】: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装。
【第16句】: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第17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第18句】:治家做好"四则运算":加勤俭节约,减奢靡浪费,乘孝老爱幼,除好逸恶劳。
【第19句】: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第20句】:临睡检查门和窗,防盗防雨是良方。
床前备一灭火器,随时防火去隐患。防灾知识人人学,全家受益筑平安。
【第21句】: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第22句】: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
【第23句】: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
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第24句】:父母活着的每一天,都是我莫大的幸福,自当百倍珍惜。
【第25句】: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
【第26句】:忧劳可以兴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1356661国,逸豫可以亡身。
【第27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第28句】: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第29句】: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第30句】:一身正气廉政,两袖清风持家。三生相伴无悔,四季和睦相随。
【第31句】:鸳鸯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第32句】:道是脚下路,德乃身后名。
【第33句】: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
【第34句】:重视兄弟间和睦与家族间团结的传统。
【第35句】:家和万事兴,邻睦百年福。
【第36句】: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第37句】: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第38句】:德惠人生,品立天下。
【第39句】:一入贪途难入睡,两袖清风饭菜香。
【第40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第41句】: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42句】:廉洁始于一言一行,文明在于一点一滴。
【第43句】: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第44句】:做人不能忘本,做事不可丢责。
【第45句】: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第46句】: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第47句】:家有老,万事好,孝为道,需行早。
【第48句】:心手相连共享美好生活,风雨同舟共创平安之家。
【第49句】: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
【第50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第51句】:正气在胸人坦荡,清风盈门家安康。
【第52句】: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
【第3句】: 司马光的名人名言
司马光《资治通鉴》内的经典名人名言: 【第1句】:牧心者,牧天下。
译文:牧心,苦心精心经营着一种思维、思想抑或一种心情,牧心者牧天下是说帝王要和臣民有融洽的关系,得到臣民的心和衷心拥戴,才能治理好天下。 【第2句】: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
译文:即使做一件坏事,杀一个无辜人便可得到天下,仁爱的人也不会去干。 【第3句】: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译文: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第4句】: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译文:臻(zhēn真):到达。
誉:称赞,名誉。这几句大意是:常常听到别人说你的过失,过失就会日益减少而福气就会来到;常常听到别人对你的称赞,声誉就会日益受到损害而灾祸就会降临。
【第5句】: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译文:有德的人令人尊敬,有才的人使人喜爱;对喜爱的人容易宠信专任,对尊敬的人容易疏远,所以察选人才者经常被人的才干所蒙蔽而忘记了考察他的品德。
尽小者大后面是慎微者著。这句话完整为: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九》 译文:在许多小的事情上努力,才能干出大事业;能够在小事上谨慎,他的德行才能显耀。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第4句】: 司马光有名的诗句和名言(一定要有名)
【第1句】: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第2句】: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第3句】: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第4句】: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第5句】: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第6句】: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第7句】: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第8句】: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第9句】: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第10句】: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第11句】: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第12句】: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第13句】: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第14句】: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第15句】: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详细]
【第16句】: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17句】: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第18句】: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第19句】: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第20句】: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第5句】: 家风家训的名言有哪些
原发布者:三一建筑
三一文库()〔家风家训的名言大全〕整个家庭的建立都是以爱为根,没有爱无法建立的家庭,爱是成家的第一条件。小编收集了家风家训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妻要掌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兄弟姐妹要竞比家风。老人如何使一家兴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家里有问题,老人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家庭内的婆媳,全是自外姓来的,到同一个家里,如同母女。家里有问题,首先是老人行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过分。觉爱无架(价):不抬高身份,不把爱当作买卖。明白对方好处,赞叹对方好处;理解对方的难处,原谅对方的过。如对方有过,能启蒙指导对方改过。孩子不明理等于是果子酸了。果子酸了要在树根上下功夫。教育孩子五步曲:养、育、教、领、导,但不许管。重点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孩子不用管,全凭德行感化。明白他的个性,帮他砍小枝、留大枝。不娇、不溺、不打、不骂。多鼓励,常肯定,少批评,不用物质诱惑。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讲究之道。男人无志,家道不兴。女人不柔,把财赶走。女性性情应柔美如水,这样才会旺夫贵己,钱财运气自然随之而来;女性若性情强硬
【第6句】: 家风家训家规名言名句 家风家规是什么意思
【第1句】: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家训》作者:清朝 朱伯庐
意思:人们住家,要慎防争斗诉讼。因为诉讼,无论胜败,总要伤财耗时,甚至破家荡产,所以结果总是凶多吉少的。处世,不可多说话,话说多了,总难免有失当的地方。
【第2句】: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履园丛话·治家》作者:清朝 钱泳
【第3句】: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朱子家训·全文》作者:清朝 朱柏庐
意思: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第4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作者:三国 刘备
意思: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毫不关心。
【第5句】: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习气,则难望有成——《曾国藩家书》作者:晚清 曾国潘
意思:世家的子弟,吃穿住行没有一样与寒门子弟不同,那么即使是庶子也可以有所成就;如果沾染上骄奢淫逸,那么就很难盼望他们有所成就。
“家风”的意思: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 即一个家庭当中的风气。家风是给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
“家规”的意思:就是一个家庭定下来的规则。
【第7句】: 请推荐一条名人名言或格言警句作为家风,并说明理由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吕公著 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梁书·周舍徐勉传》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元·无名氏《渔樵记》 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陶行知《怎样选书》 凡是不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有财无义,惟家之殃。--《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宋·林逋《省心录》 父之爱子,教以义方。
--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 家庭不是别的,正是人类自己。--[俄]叶甫图申科《家庭》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生了孩子,还要想怎样教育,才能使这生下来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完全的人。--鲁迅《随感录三十三》 家兴出孝子,家败出妖孽。
--中国谚语 国威不可内伤,家丑不可外扬。--中国谚语 斗气不养家,养家不斗气。
--中国谚语 亲人间的他恨比蝎子还危险。--阿拉伯谚语 生活在失去和睦的家庭里,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土耳其谚语 君子居家,须是能容。--《古今图书集成·家范范》 家弗和,防邻欺;邻弗和,防外欺。
--清·范寅《越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四》 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宋·林逋《省心录》 东好,西好,不如家里最好。--[英]斯珀吉翁《农夫约翰》 为父而不能尽父之道,则家无孝友之子;为师而不能尽师之道,则门无行艺之士。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发家在于勤,败家多为淫。
--中国谚语 若一家自相纷争,那家就站立不住。--《新约·马可福音》 不爱自己妻子和孩子的人,就是在家里养了一头母狮、孵了一窝不幸。
--[英]泰勒《布道书》 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陶行知《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 为妻子儿女制造幸福的炉边气氛,是真正崇高热情的人生。
--[英]彭斯《致布赖克劳克医生》 人吵败,猪叫卖。--中国谚语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宋·林逋《省心录》 不严不能成器。
--清·曹雪芹《红楼梦》 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鲁迅 和顺日子容易过,忤逆日子一时难。
--中国谚语 人道之兴,必由夫妇。--《孔子集语·易者》 家和日子旺,人和事业兴。
--中国谚语 事要好,问三老;家要兴,看后丁。--中国谚语 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宋·林逋《省心录》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明·刘基 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古今图书集成·家范典》 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清·石天基《传家宝》 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宋·陆游《小儿入城》 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鲁迅《上海的儿童》 治家者最忌者奢。--清·梁章钜《退庵随笔·家诫》 算算用用,吃穿不穷;用用算算,海干山空。
--中国谚语 吃饭穿衣量家当,一屋老小心不慌。--中国谚语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清·王豫《蕉窗日记》 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清·钱泳《履园丛话·治家》 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鲁迅《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做父亲》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鲁迅《安贫乐道法》 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郭沫若《题苏联妇女生活展》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明·徐渭《杀狗记》 富贵子弟无成者,失于姑息也;贫贱子弟易成者,习于严束也。
--清·陈荩《修匿余编》 勤俭治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谨慎保家之本,诗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清·金缨《格言联璧》 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中国谚语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宋·王应麟《三字经》 【第1句】:忠孝仁爱显人品,勤俭耕读展家风。
【第2句】:治家者最忌者奢。 【第3句】:治家以和平两字为主。
【第4句】: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第5句】: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
【第6句】:有意义的生活必有计划。 【第7句】:有财无义,惟家之殃。
【第8句】: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第9句】:要得健全幸福的人类,须得有健全幸福的母亲。
【第10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第11句】:修身而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第12句】: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第13句】:兄须爱其弟,弟必恭其兄。
勿以纤毫利,伤此骨肉情。 【第14句】: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第15句】: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41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