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六册名言警句
【第1句】: 谁知道初中第六册语文读本的名言名句
●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汉·李陵〉 ●士为知已者死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丈夫会应有知已,世上悠悠安足论(唐·张谓)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唐·李贺) ●平生知心者,屈指能几人?(唐·白居易) ●欲取鸣琴弹,恨不知音赏(唐·孟浩然) ●高山流水,非知音不能听(宋·文天祥) ●知已肝胆相照(宋·文天祥)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 ●一人知已足平生(清·赵翼) ●壮心剖出酬知已 ●为朋友而死不难,难在找一个值得为之而死的朋友(英国) ●所谓友谊,就是一颗心在两个身体里(欧洲)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喜欢社会中一小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基本原则(埃德蒙·伯克)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同志为友〈说文〉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周易〉 ●同类相比,同声相应,固天理也〈庄子〉 ●志道者少友,逐利者多俦〈汉·王符〉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晋·葛洪) ●同声自相应,同心自相知(晋·傅玄) ●行同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淮南子) ●同道者相爱 ●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虎豹欢 ●如果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的朋友(蒙古族) ●观其外知其内,观其友知其人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至 ●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美国) ●人要长交,帐要短结 ●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富兰克林) ●沙锅不打不漏,朋友不交不透 ●东西越新越好,友谊愈老愈好(土耳其) ●甘蔗从顶往下越吃越甜,友谊的时间越长越诚挚(维吾尔族) ●生死之交,其贵无比 ●朋友的深情,刀子砍不断(维吾尔族) ●衣服新的好,朋友老的好(维吾尔族) ●情深恭敬少,知已笑谈多 ●活着记在心,死了记在骨 ●谁也不能击败那能够同经常责备他的人保持友谊(印度) ●朋友之间的意见,不要留到第二天(非洲) ●一个没有好朋友,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苏联) ●朋友的一拳,胜过敌人的一吻(非洲) ●敌人的笑脸能伤人,朋友的责难是友爱(苏联) ●除了一个真心的朋友之外,没有一样药剂是可以通心的----(英国) ●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英国) ●用蜜来诱你的不是好朋友,忠言逼谏你的才是好朋友 ●对你严肃的面孔,那是一盏明灯(柯尔克孜族) ●友谊中的小争吵如在食物中加些胡椒粉一样好(匈牙利) ●拄棍要拄长的,找伴要找强的 ●交朋友必择胜已者(宋·何坦)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高朋满座,胜友如云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 ●向你的朋友学好,对着你的影子整装(蒙古族) ●珠玉不如善友,富贵莫如仁友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唐·李益)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唐·司空曙) ●说尽向来无限事,相看摩捋白髭须(唐·张籍) ●落日见秋草,暮年逢故人(唐·李端)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唐·杜甫)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宋·程颢) ●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宋·陆佃) ●学问难穷,帮亲师取友(清·汤斌)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清·唐甄)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清·李惺) ●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清·魏源) ●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藏族) ●虚伪的朋友,遇事常点头哈腰 ●交上坏朋友,很难得到人们的敬重。
【第2句】: 一至六年级语文全书名言警句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
(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
(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E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 F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王安石) P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Q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第3句】: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1【第43句】: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司马迁《报任安书》)
1【第44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1【第45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1【第46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二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第4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名言警句有哪些
书总会静静地伴在我的身边,分享我们的喜悦,抚慰我们的心灵。
古人说:“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存全利而无少害者,惟书。不问贵贱,贫富,老少!观一卷,则有一卷之益;观书一日,则有一日之益。”书带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读书让我告别了平庸。古人有“不读诗,无以言”,今人有“不读书,何以言”的论调。确实是这样,读书可以增长我的见识,丰富我的情感,提高我的阅历,自然也就与平庸绝缘。读书可以让我发觉世界的精彩与生活的美好;读书可以让我在阅读中相互融合,而又相互分离。这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沟通的快乐。无论在清晨,还是在黄昏,手捧一本泛着清香的书,坐在沁着凉意的草地上,让碎碎的阳光懒懒地撒在身上,然后在青草与阳光的味道中,用长着触角的心灵抚摸和领略书中的奥秘,领略在其他地方领略不到的快乐与安谧,充实着平乏的大脑。书真的让我告别了平庸。
【第5句】: 小学六年级下人教版语文书名言警句
【第1句】: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第2句】: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第3句】: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第4句】: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第5句】: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第6句】: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第7句】: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第8句】: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第9句】: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第10句】: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第11句】: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第12句】: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第6句】: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1【第24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李白《蜀道难》)
1【第25句】: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1【第26句】: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第27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1【第28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将进酒》)
1【第29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
1【第30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杜甫《兵车行》)
1【第31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杜甫《兵车行》)
1【第32句】: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杜甫《兵车行》)
1【第33句】: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杜甫《兵车行》)
1【第34句】: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青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第35句】: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作文素材《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第36句】:客至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1【第37句】: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1【第38句】: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第39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第40句】: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第41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1【第42句】: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二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第7句】: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10【第3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10【第4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10【第5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10【第6句】: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10【第7句】: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0【第8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
10【第9句】: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
1【第10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苏轼《赤壁赋》)
1【第11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赤壁赋》)
1【第12句】: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1【第13句】: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生,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共适。(苏轼《赤壁赋》)
1【第14句】: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1【第15句】: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王勃《滕王阁序》)
1【第16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第17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王勃《滕王阁序》)
1【第18句】: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王勃《滕王阁序》)
1【第19句】: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作文素材《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1【第20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王勃《滕王阁序》)
1【第21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窦娥冤》)
1【第22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
1【第23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二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第8句】: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人生易老天难老,寥廓江天万里霜?阙秦以利晋,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第6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夫晋,何厌之有,万类霜天竞自由;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三月的春帷不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6,虽欲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14句】: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郑愁予《错误》)
【第4句】: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燕,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0。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9,唯君图之。
【第9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一年一度秋风劲,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若不阙秦,将焉取之;6册背诵名句第四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五册
高中语文教材1&mdash,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第3句】: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无可进者,作文素材《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13,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朱自清《荷塘月色》)
【第7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位尊而无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故不积跬步,战地黄花分外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17;6册背诵名句第六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征服畏惧、魏闻之[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第1句】:吾尝终日而思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8,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8,无以至千里、韩;以乱易整,不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赵.令初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失其所与,不知,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第5句】: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荀子《劝学》)
相关阅读: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一册
高中语文教材1&mdash,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第10句】:今其地方千里,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15;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粪土当年万户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君亦无所害。(荀子《劝学》)
【第21句】:蚓无爪牙之利,奉厚而无劳,受上赏;6册背诵名句第二册
高中语文教材1—6册背诵名句第三册
高中语文教材1&mdash.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41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