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高考语文名言警句分类

【第1句】: 高考语文必备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默写100句轻松 阅读资料 【第1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第2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第3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第4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5句】: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6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7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8句】: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9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0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1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第12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第13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第14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第15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王勃《滕王阁序》) 【第16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第17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第18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第19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第20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2句】: 分类的高考作文素材和名人名言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第1句】: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第2句】: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第3句】: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第4句】: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第5句】: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第6句】: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第7句】: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第8句】: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第9句】: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第10句】: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第11句】: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第12句】: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第13句】: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第14句】: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第15句】: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第16句】: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第17句】: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第18句】: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第19句】: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第20句】: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淫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名言警句

【第3句】: 高考语文必备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高中语文名言名句默写100句轻松阅读资料【第1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第2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第3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第4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5句】: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6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7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8句】: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9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0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1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第12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第13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第14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第15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第16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第17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第18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第19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第20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第4句】: 高考必读书目

教育部推荐的经典文学名著必读篇目。

中学生课外必读推荐书目(10部)

【第1句】:《西游记》吴承恩

【第2句】:《水浒》施耐庵

【第3句】:《朝花夕拾》鲁 迅

【第4句】:《骆驼祥子》老 舍

【第5句】:《繁星·春水》冰心

【第6句】:《鲁滨孙漂 流记》(英)笛福

【第7句】:《格列佛游记》(英)斯威夫特

【第8句】:《名人传》(法)罗曼·罗兰

【第9句】:《童年》(俄)高尔基

【第10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奥斯特洛夫斯基

高中课外必读推荐书目(20部)

【第1句】:《论 语》

【第2句】:《三 国 演 义》 罗贯中

【第3句】:《红 楼 梦》 曹雪芹

【第4句】:《呐 喊》 鲁 迅

【第5句】:《女 神》 郭沫若

【第6句】:《 子 夜》 茅 盾

【第7句】:《家》 巴 金

【第8句】:《雷 雨》 曹 禺

【第9句】:《围 城》 钱钟书

【第10句】:《谈 美 书 简》 朱光潜

【第11句】:《哈 姆 莱 特》 莎士比亚

【第12句】:《堂 吉 诃 德》 塞万提斯

【第13句】:《歌 德 谈 话 录》 艾克曼

【第14句】:《巴 黎 圣 母院》 雨 果

【第15句】:《欧也尼* 葛朗台》 巴尔扎克

【第16句】:《匹克威克外传》 狄更斯

【第17句】:《复 活》 列·托尔斯泰

【第18句】:《普 希 金 诗 选》 普希金

【第19句】:《老 人 与 海》 海明威

【第20句】:《泰 戈 尔 诗 选》 泰戈尔

【第5句】: 高考语文名句默写

【第1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 【第2句】: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第3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劝学》) 【第4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5句】: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6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7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8句】: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9句】: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0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第11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第12句】: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李密《陈情表》) 【第13句】: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李密《陈情表》) 【第14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第15句】: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第16句】: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王勃《滕王阁序》) 【第17句】: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第18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第19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第20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韩愈《师说》) 【第21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第22句】: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第23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阿房宫赋》) 【第24句】: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第25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第26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 【第27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 【第28句】: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杜牧《阿房宫赋》) 【第29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第30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苏洵《六国论》) 【第31句】: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苏洵《六国论》) 【第32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苏洵《六国论》) 【第33句】: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第34句】: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5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6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7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第38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第39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第40句】: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前赤壁赋》) 【第41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第6句】: 语文名句名篇默写

上面的同学答的极好,我再补充一下: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劝学》

3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谏太宗十思疏》

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员二使安西》也叫《渭城曲》

5老者衣钵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

6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隆中对》

7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六国论》

8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纪念刘和珍君》

9民为贵,君为轻。

10鸟宿池边树,僧推(敲)月下门。——《无题》

11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红楼梦》

1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第7句】: 谁有高考语文必背的资料

· 高中全程必背篇目的文学常识与名言名句默写检测

· 高三语文复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 04-08五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古诗文默写汇总

· 中国历代名句名篇高考素材大全

·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模块背诵默写全集[人教版]

· 苏教必修背诵篇目整理

· 上海高中语文背诵篇目

· 广东省高考必考60篇古诗文

· 古诗词名句归类复习资料

· 人教版高中教学大纲要求背诵诗文总结

· 高考语文名言名句分类汇编

· 广东高考大纲要求的古诗文背诵

· 2008年高考文学知识试题汇编及分析

· 2009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默写专项突破

·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必修五)名句默写练习

· 2008年高考名言名句默写最后冲刺

· 高中语文新教材名句检测

· 2007高考试题分类汇总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题汇编

· 高中语文新教材名句名篇一网打尽

· 高考“名句名篇”复习专题攻略

·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

· 1991-2006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名句默写汇总答案

· 高考语文教材文学常识经典试题40道

·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 高三语文专题训练名句默写

· 高考情景式名篇名句默写五十例

· 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

· 语文备考古代诗词名句900句

· 高考语文话题式名句默写题型训练精题

· 古诗名句精选

· 初中高中常见的名句名篇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429763.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