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倾述林首页
  2. 名言

2018开学第一课名人名句

《开学第一课》盘点这些名人的经历,为新学期注入满满正能量!

9月1日晚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教育青少年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为此不懈努力,坚信梦想一定会照进现实。

著名教育集团董事俞敏洪在对青少年的演讲中提到奋斗的意义。奋斗要有目标,有持续不断的努力。他本身就是一个为了梦想坚持不懈的人,他经历三次高考:第一次高考分数和分数线要求相差甚远,不甘平凡的他选择继续复习,来年再次考试;第二年高考分数距离分数线相差不多,但是还是不能走进自己理想的院校,于是他选择了第三次复读;准备的这一段时间不做其他任何事情,要专心备考。终于第三次高考中,他的分数远超分数线,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目标仅仅是一个大专学校,最后却考上了一个远超预期的学校。因此,所有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只要肯努力,一定会梦想成真,甚至高于梦想。

著名影星成龙谈起对青少年的教育,说到:做事要对得起国家和亲人,这样才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从小便有强烈的正义感,见不得朋友被欺负,喜欢打抱不平。他梦想成为一名英雄,为此他追求自己的梦想做了演员。刚刚开始拍戏鼻子断了三次、从树上摔下来耳朵流血、做开颅手术、早上打了石膏下午继续拍摄……如此多的辛酸,只为拍出好的作品,对得起每一位观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发展离不开青少年,应该好好反思自身,勇于追求梦想。

一位摄影工作者谢海龙多年来专注孩子的上学梦。那年“大眼睛”的照片触动千万人,从清澈的眼神看到对学习的热切期望;还有自己生活艰难要帮助身边人的张天义;穿着破烂的衣服也坚持学习的胡善辉……这些求学的孩子们,通过解海龙镜头让更多人看到,让更多的人帮助这些少年完成上学梦,给他们前进的动力。现在青少年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教室宽敞明亮、各式各样的书本、不为上学而担忧……这些与那些不能读书的孩子形成了鲜明对比。谢海龙的梦想是帮助心怀梦想的孩子有书可读,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地区孩子的上学梦。

关于创新——创新并不是那些成功人士的专有,应当成为每一个青少年自己做的事情,只要有创新的意向和能力,即使远比不上别人,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肯努力,创新会助力每一个青少年成功。抄袭的人生不会精彩,要自己披荆斩棘开辟自己的人生。

关于家长教育孩子——工作和管教孩子的抉择。引发家长的人生思考:很多家长选择了挣钱工作,没有时间去照看孩子参与陪伴成长,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定难成大器;那些参与孩子成长的家长,在孩子长大后,花费短短几年时间就会小有成就。家长们在哪方面花费的精力,就会在哪方面收获成效。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时间,挣更多的钱也是白费。

2018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是什么

作者:金满楼

开学第一课,广告第一课!

昨晚的《开学第一课》上得好,给全国人民上了一课。

之所以说“全国人民”,因为这个节目是指定收看,也是目前唯一享受这一特权的电视节目(《新闻联播》都没这特权!)。

试想,几千万中小学生、家长及老师都准时守在电视机前,可《开学第一课》是怎么给大家上课的?

广告!广告!广告!足足十五分钟的广告!

请问《开学第一课》,你是让大家看广告来的吗?你的守时观念,去哪了!?

你就是这么教育孩子的吗?

还有,这都什么广告啊?

培训机构的广告、学习APP的广告,一个接一个,疯狂滥炸,足足播了15分钟之久。

是的,见过很多无耻之人,但从未见过如此无耻的节目。

近年来,教育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孩子负担、杜绝课外各种过多、过滥的课外辅导。

言犹在耳,举着公益节目大旗、由官方加持的《开学第一课》,这是要和教育部掐架的节奏么?

开学第一课,正课还没登场,孩子和家长最先获得的信息是:

【第1句】:课堂学习好,没有培训机构好。

【第2句】:公益节目好,没有经济利益好。

本来呢,电视台播放广告并无问题,但作为cctv 【第1句】:又是这样官方指定的节目,节目开播前放这样长时间的商业广告,适合吗?

究竟是真缺这点广告费,还是太过贪婪?

用两个字形容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失败。如果再加一个字,很失败!

是的,生活需要仪式感,有时候也需要形式主义,官方指定收看,大意如此,大家都能理解。

但是,如果这个仪式感和形式主义被商业操弄、被乌七八糟的价值观误导,那就是仪式感打脸,成笑话了。

你对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有什么话说

红唇初升,其道大光。眼如秋水,一泻汪洋。潜龙腾渊,玉指飞扬。乳猫啸谷,百鼠震惶。纤臂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眼晕腮红,有作其芒。耳戴其钉,发染其黄。纵有应援,横有包场。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娘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年娘则中国娘》 作者不详。

鲜红的小嘴唇儿,性感的小拳头儿。[打脸][打脸][打脸]

如何评价2018年的央视《开学第一课》

很失望,也很失败!

节目真正的问题出在平台的价值取向上面

首先,《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发文、让全中国中小学生一起观看的节目,甚至号召书里面都把最上层的精神都搬出来了,如此高度的节目,应该是公益性质的,但开场的13分钟商业广告,又有悖“公益”常理!

错误的对孩子输送价值观

其次,广告问题过后,又上来四个孩子对着镜头又唱又跳,很容易让孩子产生“他们不用上学吗?”的问题,甚至延伸到“不用上学也可以有发展、有钱赚!”的不劳而获的思想。抛开节目不谈,这样的价值输送,本身就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公益节目却用上了“商业模式”

大家都知道,《开学第一课》是一个公益性质的节目,而且自从“教育部”下来通知后,学校都出了通知“强制小朋友观看”。

但正是这样的一个节目,却用上“芒果台”的跨年晚会一样的形式,把当红的明星,热搜的常客和几大“流量明星”全都请到了现场,看上去不像是为孩子科普“第一课”,更像是通过明星来提高收视率,从而达到利益输送的目的。

我也不懂做这样一档节目的初衷是什么?只能希望像这种的“伪公益”不要再出现才好。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补充~

打字不易,原创不易,点赞关注,为您解答更多娱乐圈大事小情~

2018的《开学第一课》,你认为广告多吗

作为央视公益性节目,开学第一课的确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育部门明确要求所有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可是播出超时,广告,不合时宜的小明星出场,内容生硬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效果。只能说,追求完美品质,利益和现实之间两难选择吧。

2018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有哪些

青春礼赞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青年人如朝阳,如春草,如江源,身上蕴藏着初生的希望,而青春正是他们施展抱负的绝佳时机。但是,青春因何而熠熠生辉?2018年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恰好在这份答卷填上了完美的答案。

嘉宾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们:青春因拼搏和创造而光彩。“时代给了我机会,而我用奋斗把握住了这些机会。”

云南曲靖的一个男生,在假期打工的建筑工地拌砂浆时,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俞敏洪几经失败却依日志存高远,用三次高考为自己圆梦;薛其坤院士心怀家国未来,投身于物理事业,在实验室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千锤百炼的伟大突破。他们都通过自身的不懈奋斗与创造,摆脱了生命的庸常。节目中,摄影师解海龙的出现让我们忆起往昔。相较于义务教育普及初期的“大眼睛”苏明 娟,许多人的眼眸中仿佛遗失了锐意进取的璀 璨光芒,蜷缩于按部就班的刻板生活,沦为成 龙口中因微不足道的疼痛而退缩不前的人 。

然而,人各有志,纷繁的社会同样不乏心向未 来的年轻榜样。许多年轻人在节目里的登场让 人眼前一亮,并且不禁为这些未来的希望而惊 叹。寒来暑往的坚定磨炼锻造了王桐晶闪电般 的心算能力。在计算机乃至人工智能飞速发展 的今天,她另辟蹊径,不断挑战人类大脑的极 限并发掘它的无限潜能。

而处于人生蓬勃向上 朝阳阶段的王源,则作为中国青少年代表参加 联合国青年论坛,展现了新一代少年日渐崛起 的奋发风貌。正如或年轻或年长的节目嘉宾们的经历所示, 面临未来的关键挑战时,我们只要在梦想的鼓 舞下扬帆起航,不惧风雨,忍耐着、坚守着 拼搏着,就能克服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创造 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身处时下社会,世界日新 月异,我们肆意享受着科技与社会进步带来的 快捷与便利。信息共享化的云互联网时代为每 个人提供了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并赋予 我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豪情。渴望在未来 跻身“智造强国”的中国无法离开青少年。 我们理应逐步接触探索社会与世界,化热爱和 梦想的火花为创造,同时肩负未来的责任与担 当、不断找寻自身在时代征程中的安身立命之 处,在创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青春无憾、并换 取自身和国家更美好的未来。 诚然,在快速消费、渴求成功的社会语境下 青少年难免受浮躁的社会风气浸染,或因现实 难题而无所适从,或迷失于追名逐利的花花世 界。但惟经奋斗,青春才不至于浅薄庸俗。古 希腊诗人曾言:“吾魂兮无求乎永生,竭尽兮 人事之所能”。人的灵魂因创造而永葆鲜活,因此我们无须拘 泥于一时得失,而应学习前辈们上下而求索的 精神。作为“国产第一架大飞机”的总设计师 参加此次节目的吴光辉带领着团队成员,几十 年如一日般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试验探索, 终让飘扬着中国旗帜的飞机翱翔于苍穹之中。 他们倾尽毕生所学,淡泊名利、默默奉献,从 而一点一滴地改变着国家的未来。 这样的精神正契合了此次节目的主题——创造 向未来。他们的一生活得更加纯粹,却又辉煌 壮美。比起庸碌无为,拼搏创造才是青春该有 的模样,而现在的逐梦创造之旅,正是对未来 的最大慷慨。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更加明白:人生的价 值从不以长度来定义,伟大与否,无关乎年 龄令,而在于坚持奋斗的历程。身为国家未来的 活力源泉,我们应以拼搏和创造装点青春。以 梦为马,不负韶华。开学第一课,青春正当。

为什么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会有十几分钟的广告

为了广告费呗,各个教育局都要求学生跟家长一同观看,并且拍照片或者视频为证,通知八点开始,一直在播广告,家长怕错过节目开始一直不敢换台,直接达到了强制观看的目的,这广告费花的真值了,中央台都这样,就是俩字,呵呵,当大家都是傻瓜吗?

如何看待《开学第一课》制片人王科雅的言论

这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那这个制片人是在偷换概念。

首先,观众质疑的“性质恶劣”的原因有二,首先是不守时。

我们接到学校的通知是八点开始,并且要求家长和学生一起看,八点不到我们一家就早早坐在电视机前了。结果左等右等,广告播了一个又一个,八点五分,没有开始,八点十分了,还没开始。儿子质疑我是不是把播出时间记错了。我在班级微信群里又问了其他家长,大家也都一脸茫然。13分钟时间不长,但让全国的中学生和家长坐在电视机前苦苦等待,实在太不应该。

其次,不守时的原因是为了放广告。

13分钟的广告,无一例外全部是补习机构,利用政府的力量强迫大家一起看广告,并且受众精准,广告商赚得盆满钵满,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

现在,这名制片人偷换概念,将13分钟的广告时间产生的舆论影响归结到家长身上,将政府公信力和严肃性置若罔闻,不敢相信这番言论是出自一个主流媒体人。

往大里说,既然教育部颁发了通知,央视却并未在规定时间播出,应属“重大事故”,近一亿的小学生,加上家长,影响的是两三亿人。并不是一个区区13分钟的事了。

开学第一天老师要求学生观看晚上21点开始的央视“开学第一课”,有必要吗

为什么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认为是老师要求看的,开学第一课是央视播出的,如果上级没有层层指令,你认为作为一名班主任会要求每一名学生观看并写观后感吗?这对老师有什么好处?目光放长远一点,凡事多思考,不要只看事情的表象,不要总觉着老师想法设法害你的孩子。开学第一课的对学生教育意义肯定是积极的正面的,关键在于家长的引导。另外今年播出时间临时变动,改成21:00,认为时间太晚的,可以看重播。

本文由qingshulin发布,不代表倾述林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qingshulin.com/mingyan/show-58500.html

联系我们

15932669617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381046319@qq.com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